馬剋·裏奇曾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希望捉拿歸案的白領罪犯,直到2001年剋林頓總統在當政最後一天將其赦免。
20世紀70年代,馬剋·裏奇為當時最大的石油貿易商飛利浦兄弟公司(即後來的菲布羅公司)效力,從那時起開始聲名鵲起。他與搭檔平卡斯·格林一起開創了“戰鬥貿易”模式——從局勢動蕩的國傢那裏取得貿易權。因為具有殺手般的直覺而被稱為“鬥牛士”的裏奇負責達成交易,“船長”格林負責運輸。
裏奇交易的技巧就是:不擇手段。1973年,裏奇和格林離開了菲布羅公司。
馬剋·裏奇因為在人質危機期間與伊朗交易、在美國貿易禁運期間與古巴和利比亞交易而聲名狼藉。1983年,在受到司法部提出的詐騙、與敵人進行貿易、逃稅等多項指控後,逃到了瑞士。裏奇的公司對部分指控進行了有罪辯護,並支付了2億美元的罰款和欠稅,但該案一直到裏奇被赦免纔算結案。
長期以來,馬剋·裏奇一直是數十位貿易商的導師。行業專傢說,僅管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商業上已經過了巔峰期,但他的被保護人的事業卻蒸蒸日上。
隨着阿拉斯加和北海石油産量的下降,越來越多的石油供應來自世界上最腐敗或最不穩定的地區。考慮到製裁、禁運、反行賄和反恐怖主義,美國大型石油公司害怕與這些地區進行交易。但這卻正是這些貿易商賺大錢的時候。
《商業周刊》歷時6個月進行全面調查發現:
裏奇建立了一個在世界上勢力最強大的、非正式的、獨立礦産品貿易商組成的網絡。他做到這一點主要是通過數十年間在世界各地資助子公司和新公司的創建,以及對已經建立起店鋪的貿易商進行培訓。儘管其中大多數商業組織裏,裏奇已經不再擁有股份,但在他的幫助下,一個網絡已經形成,而且這個網絡比20世紀70和80年代他自己的公司更加難以對付。
裏奇門徒們的可疑活動日益猖獗。他們從腐敗橫生的地方購買石油,再倒賣給美國的煉油廠。有些人還捲入了尼日利亞和委內瑞拉的醜聞。
有文件顯示,裏奇在2001年曾從多傢幌子公司購買伊拉剋石油。聯邦調查局、參議院和其他機構說,從2000年9月到2002年9月,石油換食品項目中的石油買傢都必須支付非法回扣,這筆錢部分被薩達姆用於購買武器。但沒有文件證明裏奇曾付過這種回扣。
在此期間,曾嚮裏奇出售原油的一傢公司的後臺是俄羅斯和烏剋蘭的極端主義組織。
象馬剋·裏奇的公司一樣,裏奇門徒中的大部分都在瑞士的楚格設立辦事處。這些獨立的中間商一般不擁有也不經營煉油廠或油井,而是嚮生産商購買石油,聯絡買傢提煉石油,再租油輪來運輸。這種石油貿易往往曖昧而神秘。例如,一油輪石油的所有權可能在到岸之前改變了十幾次。
裏奇門徒經營的公司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的做法可能咄咄逼人,但卻完全合法。他們做生意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東歐或第三世界國傢急需資金的機會。裏奇教他的學生們把錢藉給資金睏難的公司,換取購買他們礦産品的權利。還不時會利用“幌子”公司來為交易打掩護。
裏奇及其門徒們如今生意興隆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生在一個油價高昂、儲備稀缺的時代。美國大型石油公司急需原油,卻又怕髒了自己的手,不想從有問題的地區獲取。事實上,石油換食品項目中靠回扣取得的原油最後有一半流入到了美國大型石油公司。
20世紀90年代初期蘇聯解體後,馬剋·裏奇很快成為這個地區勢力最強大的貿易商,美利堅大學科戈德商學院的佛拉迪米爾·昆特說,裏奇是“幾個寡頭政權的教練和教父”。裏奇以善於在高層培植勢力而著稱。貿易商說他,一通電話就可以立刻聯絡到幾乎所有外交官和能源部長。行業媒體《能源情報》的首席記者阿剋塞爾·布施說,裏奇“深受伊拉剋石油部的信任”。
目前,美國司法部等機構正在調查裏奇的案件。但也許馬剋·裏奇將再次逃過懲罰。無論如何,他很快將成為一位傳奇人物。據說,一部介紹他生平的電視係列片正在籌備中,而且是由他的門徒們一手策劃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