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熏既可養顔怡性、祛病強身,也可視為一種高雅陳設,故現已成俊男靚女之時尚。不過今人多以為香熏剛從域外傳入,其實香熏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其始於三國兩晉並一直延綿至清末民初。
香熏的歷史
香熏亦稱香爐、熏籠,古代較早的香熏均為陶瓷燒製。從出土的實物看,三國的香熏斂口扁圓腹,形似罐盆,或有提梁,或有雙耳,器壁鏤有圓孔數十,以泄香氣,底有圈足,形製古拙。後在江蘇宜興周處墓發現西晉香熏,爐體呈球形,上鏤有幾排三角形氣孔,頂部塑一龜鈕,爐底和承盤各置熊足三個,盡顯端巧玲瓏。當時還有仿製前漢博山式香熏、爐蓋似山巒疊嶂,周有雲氣仙人依附,燃香後,煙氣從爐蓋的孔洞中緩緩縹緲,如入佛國仙境,頓覺飄飄欲仙。
盛唐在貴族中還普遍使用一種銀質香熏球,據《西京雜記》載:“長安巧工丁緩者,又作臥褥香球,一名被中香爐,本出房風,其法後絶,至緩始復為之,為機環轉運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被褥,故以為名。”熏球內因裝置兩個環形活軸的小盂,重心在下,故無論熏球如何滾動,環形活軸皆能起平衡作用,使小盂始終保持水平狀態,內燃之香料决不會傾覆以致燒蝕衣被,其原理同現代陀蠃儀如出一轍。
宋代耀州窯香熏形似帶托茶盞,上面覆以鏤空內蓋,底有五衹人面足,器壁剔滿紋飾,為宋代香熏爐之精品。1974年在江西鄱陽出土的元代仿竜泉窯瓷香熏,高7釐米,半球形蓋,鏤空,飾蔓草纏枝紋,爐體下部剔出二層仰復蓮紋,釉層勻薄,釉色灰中閃黃,其鏤雕工精,玲瓏剔透的紋飾對明清兩代琳琅滿目繁縟精美的香熏、香爐、手爐、腳爐的製作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清時代香熏的製作和使用已進入繁榮時期,故宮內大殿、書房、內寢皆置高達三四尺的巨大熏爐,形如金鐘鳥籠,多為掐絲琺琅等景泰藍之精品,亦有鑄銅鎏金鏨刻精美的極品,彰顯皇傢豪華高貴的氣派。當時的文人高士,書案上多設造型各異紋飾典雅的香熏盒,以營造融入怡性逸情高雅意境。西風乍起,時值歲寒,民間還普遍使用以紫銅白銅黃銅打製的手爐腳爐,網蓋上皆有鏤刻精緻的紋飾或吉祥圖案,無論鄉紳庶民,小姐老嫗人手一爐,已成明清時代一道多彩多姿的市井民俗景觀。
古時,婦女還時興佩戴香囊,外用各色綢緞作面,內裹絲綿香料,製成孩兒形,雞心形,祥禽瑞獸形等等,並綉以精緻的花紋,以示女紅盈巧。還有一種木雕香囊,選用上好的百年黃楊、憑藉匠師神馳,方寸之間刻有戲麯人物,樓臺亭閣,花鳥景緻,雕工精巧,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展示了藝人高超的造詣,實乃是古代一種微型木雕藝術品。難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它寵愛有加,其《後宮詞》詩曰:“斜倚熏籠坐到明...” |
香熏的作用 The role of Aromatherapy |
1、皮膚方面:
加速血液循環及細胞的新陳代謝,加強皮膚抵抗再生力,幫助傷口愈合,避免疤痕産生,有效延緩肌膚老化。
2、健康方面:
能有效暢通循環和經絡係統,排除多餘的水分、廢物及有害物質,保持體內潔淨,保證身體機能正常。
3、生理方面:
調節生理機能,幫助內分泌及外分泌係統恢復正常。
4、免疫方面:
增加人體的免疫能力,抵抗病癥,防止過敏,減少發炎。
5、精神方面:
香熏精華油能直接刺激人類大腦神經係統,有效的幫助鬆弛神經、舒緩壓力,同時亦可激發活力,使人精力充沛,精神集中,信心十足。
6、情緒方面:
能有效穩定情緒,使思想集中,加強對事物的判斷力,且能幫助心理及生理的協調。
7、醫學方面:
部分純精油的藥性比普通藥草濃70倍,滲透力高,能有效針對疾病,發揮治療功效。
8、整體方面:
傳遞人類對大自然的信息,發揮積極潛能,提升個人魅力
9、芳香總動員:
在芳香療法的世界裏,懂得善用工具將更容易領略精油的魅力,擁有正確芳香知識,放鬆心情,在芬芳的氣息中,更能感受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