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新疆 > 喀什 >喀什市 >喀什市區 > 香妃墓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香妃墓聯繫方式 地址:坐落在喀什市東北郊5公裏處的浩罕村。
  郵編: 香妃墓投訴電話 喀什市旅遊投訴電話:0998-2830551
  新疆旅遊投訴電話:0991—883190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香妃墓景區榮譽 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香妃墓門票價格 15元 香妃墓節慶活動 古爾邦節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宰牲”或“血祭”。維吾爾民族的古爾邦節同漢族的春節一樣,節日氣氛特別濃郁。
  關於古爾邦節的起源,民間流行着一則古老的宗教傳說:先知易卜拉欣要按真主安拉的“啓示”犧牲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作祭禮,當他正要舉刀宰殺時,安拉派遣的特使牽着一隻公羊從天而降,示意以宰羊代替殺子,這一天正是阿拉伯太陰歷12月10日。伊斯蘭教創立後,穆罕默德將太陰歷12月10日定為伊斯蘭教的節日之一,這個日子恰恰是麥加朝覲活動的最後一天。這樣,古爾邦節逐漸成了從11世紀初開始改信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古爾邦節前,人們要做各種準備,特別是作為“獻牲”的牲畜要預先買好。節日的早晨進行沐浴全身的“大淨”,然後盛裝到清真寺參加聚禮;再後,人們直接上麻紮爾(墓地)為亡故的先人祈禱。最後還要“換哈達”,即拔去墳頭上的枯木,栽根新枝,澆些水再回傢。
  按傳統,節日聚禮之後早晨是獻牲祭祀,取悅安拉的最佳時機。通常,人們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入鍋之後,男子們開始互相拜節,婦女們則留在傢裏燉肉,擺節日食品,燒茶等,準備迎接客人。節日的第一天,首先給在近期內發生過喪葬等傢難的左鄰右捨或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次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就是給近鄰和長者拜。其它的拜節活動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別進行(在維吾爾民間禮俗中,一般是不允許男女混雜的)。
  拜節之後,纔是同輩的親朋好友之間的拜節。大傢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共餐痛飲,吹拉彈唱,一起娛樂。 香妃墓開放時間 8:00——17:00 香妃墓最佳旅遊時間 喀什氣候較乾燥,夏長鼕短,最冷的是1月,平均氣溫-6℃;最熱的是7月,平均氣溫27℃。來這裏旅遊的最佳時間是八、九月份,這時候不僅每天都是好天氣,而且正是瓜果成熟的時節。
  此外,在肉孜節(回歷9月底)和古爾邦節(回歷12月10日)期間去喀什,可以看到盛大的穆斯林朝拜活動。這兩個節日的公歷時間每年都不一樣。 香妃墓交通圖 香妃墓特別提醒 買東西的時候可以還價,但如果價格談不攏的話,可以把右手放在心口行個禮說聲“不要了,謝謝”,這樣就行了,千萬不要對少數民族同胞失禮。 香妃墓美食 喀什的風味小吃,是中國食苑中一簇帶有濃郁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的奇葩。喀什的風味小吃做工精細,古樸無華,主副兼備,營養豐富,經濟實惠,食用方便。特別是獨具一格的烤全羊、烤羊肉串、饢坑烤肉、烤包子、抓飯、拉麵、油塔子、饢、饊子、麯麯、 烤魚、灌面肺和灌米腸等,聲譽斐然,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和贊賞。
  除此之外,還有如羊肚、羊心、羊肝、羊頭、羊蹄等,噴香可口。這些都是維吾爾飲食文化中的佳品。 香妃墓住宿 喀什市區的賓館業發達,有涉外星級賓館,凡是發達地區賓館擁有的現代服務設施此地應有盡有,並且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喀什色滿賓館歷史悠久,環境幽雅;以巴基斯坦風味菜餚為特色的中巴友誼樓;離著名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很近的其尼瓦剋賓館、喀什華僑賓館等交通便利,並提供特色濃郁的地方舞蹈。
  喀什市區以外的地方住宿不是很方便,自助旅的背包族要註意,有些地方沒有賓館或招待所,甚至沒有居民,一定要帶好野外露營帳篷。 香妃墓購物 喀什的民族工藝品種類繁多,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這裏因此被中外學者盛贊為“小民間藝術中心”。這些工藝品主要有:地毯、英吉沙小刀、艾德萊斯綢、花帽、木模彩色印花布、土陶、首飾、民族樂器等。即然到了有“水果之鄉”美稱的喀什,石榴、巴旦杏、無花果、葡萄、甜瓜等水果也是旅遊購物單上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石榴,又甜又酸,其他地方是買不到這樣的好石榴,花上五六塊錢就能買到一公斤。
  在喀什市區東面(乘出租車10-15元),有一個星期日牲畜交易市場,特別熱鬧,很多外國人都喜歡到那裏去。
  香妃墓交通 從市區乘出租車,來回20元左右。 香妃墓玩法 參觀墓丘都用藍色玻璃磚包砌,上面再覆蓋各種圖案的花布,既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又有保護墓丘的作用。陵墓左邊,建有大小兩座精緻的伊斯蘭教禮拜寺。陵墓後面,還有一大片墳墓,景色十分壯觀。
  阿帕霍加墓與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公裏處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式的古建築群。陵墓始建於1640年前後。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傢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蘭教“依禪派”大師阿帕霍加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奪得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更成為17世紀“依禪派”伊斯蘭教的首領,名望遠遠超過其傳教大師的父親。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高40米,由門樓、小禮拜寺、大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穹窿形的圓頂上,有一座玲瓏剔透的塔樓。塔樓之巔,又有一鍍金新月,金光閃閃,莊嚴肅穆。陵墓高大寬敞的廳堂裏,築有半人高的平臺,依次是香妃傢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墳丘。香妃的墳丘設在平臺的東北角,墳丘前用維文、漢文寫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藍色玻璃磚包砌,上面再覆蓋各種圖案的花布,既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又有保護墓丘的作用。陵墓左邊,建有大小兩座精緻的伊斯蘭教禮拜寺。陵墓後面,還有一大片墳墓,景色十分壯觀。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愛妃,本名買木熱·艾孜姆,自幼體有異香,被稱為“伊帕爾罕”(維語意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選為妃子,賜號“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間傳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擡運她的棺木,歷時3年運屍回鄉安葬。但據今人考證,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東陵,香妃墓僅僅是她的衣冠塚。
  
  阿帕霍加墓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雨歷史的洗禮,以其堅韌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樸的建築風格,來此地的遊客有幕名香妃之迷,也有為朝拜而來的,更多的是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築技術和藝術風格而來。香妃墓實際上是阿帕霍加傢族陵墓的俗稱,是典型的伊斯蘭風格的宮殿式陵墓建築。陵墓安葬着同一傢族的72座白底蘭花玻璃瓦覆蓋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蘭傳教士阿基.買和買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後,長子阿帕霍加繼承其衣鉢,繼續傳教,並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在其權利顛峰時期統治了喀什噶爾、葉爾羌(今莎車)、和田、阿剋蘇、庫車、吐魯番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的稱號,成為十七世紀的白山派伊斯蘭教的首領,他死後該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孫女。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爾汗,據說伊帕爾汗身上總有一股濃郁的沙棗花香,所以被成為香妃,傳說香妃抑鬱而死,死後乾隆皇帝派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隊伍,擡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鄉,棺木不準落地。當棺木送到喀什時,送葬隊伍衹剩下六人。當然這衹是傳說,據清史記載,她在宮中生活了28年,53歲時病逝,葬於河北清東陵裕妃園寢內,傳說香妃的兄長用了三年半時間,從北京帶回的遺物,葬在陵殿的東北角,所以香妃墓內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陵墓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正門門樓精美華麗,兩側有高大的磚砌圓柱和門墻,表面鑲着藍底白花硫璃磚。與門樓西墻緊連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繪天棚覆頂的高臺,後有祈禱室。陵園內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頂的教經堂。主墓室在陵園東部,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建築,主墓屋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外面全部是用緑色琉璃磚貼面,並夾雜一些繪有各色圖案和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墓室內部築有半人高的平臺,平臺上整齊地排布着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藍花的琉璃磚,看上去晶潔素雅。
門票價格
  15元
相關詞
新疆卡拉庫裏湖
包含詞
香妃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