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飛蛾投火
目錄
飛蛾投火 Feietouhuo
拼音: fēi é tóu huǒ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資料來源: 《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例子: 不然進入他傢,如~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時悔之晚矣。(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

No. 2
  比喻自取滅亡。也說飛蛾撲火。
fēi é tóu huǒ fēi é tóu huǒ
  飛蛾撲嚮燈火,比喻自取滅亡
No. 4
  我已曾着人拿住楊景、 焦贊兩個,正是飛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裏。——《元麯選·謝金吾》
No. 5
  晉 支曇諦 《赴火蛾賦》:“ 悉達 有言曰:‘愚人貧身,如蛾投火。’誠哉斯言,信而有徵也……燭耀庭宇,燈朗幽房,紛紛羣飛,翩翩來翔,赴飛焰而體燋,投煎膏而身亡。”後多以“飛蛾投火”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正是飛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裏。”《水滸傳》第五八回:“正是飛蛾投火身傾喪,怒鱉吞鈎命必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偏偏的又投了這兇僧的一座惡廟,正所謂‘飛蛾投火,自取焚身’。”亦作“ 飛蛾撲火 ”。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嚮尋他不着,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
No. 6
  詞 目 飛蛾投火 使用頻率 常用
   音 fēi é tóu huǒ
  釋 義 像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出 處 《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示 例 不然進入他傢,如~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時悔之晚矣。(《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
  近義詞 自取滅亡、飛蛾赴火
  英 文 seeking one's own doom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典 故
  一天夜裏,林子和客人一起坐在院子裏乘涼,天很黑,四周十分安靜,衹有一隻蠟燭在閃着亮,林子同客人一起談古論今,大傢都對人生感嘆不已。
  這時,一隻蛾蟲撲打着粉紅的翅膀,繞着燭光飛來飛去,還發出細小的嘶嘶聲,林子用扇子驅趕飛蛾,它便飛走了。可是剛過一會兒,它又飛過來了,林子又用扇子趕走蛾蟲,它飛走不一會又飛回來,而且一個勁地朝蠟燭火不顧一切地撲過去,這樣趕走又飛來,趕走又飛來,反復七八次了。終於,蛾蟲的翅膀被燭火燎焦了,它再也飛不動了,落在地上,焦頭爛額,還在不甘心地掙紮着那已經烤得殘破的翅膀,直到沒有了一絲氣息為止。
  看了飛蛾的這般情景,林子感慨地對客人說:“你看這飛蛾撲火該多愚蠢啊!火本來是燒身的,可是它偏偏要不顧死活地去撲火,落得這般下場!”
  客人也有同感地嘆道:“誰說不是呢?可是,人比飛蛾更甚啊!”
  林子說:“是的,世上的聲色利欲,引得人們拼命去爭奪追逐,何止像這飛蛾撲火?那些循此道路而不懷疑、毀滅了身軀而不後悔的人,豈不是也像這蛾蟲一樣可悲可憐又落人譏笑嗎?”
  人們追名逐利,正如飛蛾投火一般。飛蛾投火被人們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於身敗名裂的人,不是更加可笑嗎?
成語詞典
  成語名稱 飛蛾投火 漢語拼音 fēi é tóu huǒ 成語釋義 象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 《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使用例句 不然進入他傢,如飛蛾投火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時悔之晚矣。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
佛教百科
  【飛蛾投火】  多用以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唐·道世《法苑珠林》捲五五引《涅槃經》說:“汝等今者興建是意,猶如飛蛾投於火。”宋·賾藏主輯《古尊宿語錄大隨開山神照禪師》:“豈比飛蛾投火,自傷自壞。”後為俗語,如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嚮尋他不着,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寬忍)
英文解釋
  1. n.:  a moth darting into a flame,  (fig) bringing destruction upon oneself
近義詞
燈蛾撲火, 飛蛾赴火
包含詞
飛蛾投火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