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 : 中國 >安徽 >黃山市 >黃山 > 飛來石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飛來石投訴電話 黃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559-2517464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從光明頂往西或由排雲亭南行,就能見到“飛來石”。這是一塊高12米、重600噸的巨石,底部和山峰豁然分開,似天外飛來,故名。《紅樓夢》中拍攝的的頑石就是飛來石
  相傳,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一生給人傢造成了不少橋,心想也在自己家乡門口的江山建造一座,但嘆息沒有幫手。他膝下衹有一女叫小姣,長得聰明美麗。小嬌知道父親的心思,便要求參加幫助幹。但那深山采石,百裏運石的苦和纍,小女子怎麽受得了, 所以善福就是不答應。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善福沒奈何,纔含淚點頭。他還把三個徒弟找來幫忙,不久就幹起來了。由於開山運石的苦和纍實在難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後悄悄地溜了 . 善福和女兒,三徒弟為修橋鐵了心,繼續風裏雨裏苦幹着。但好幾年過去了, 運到江邊的石頭衹有一小堆,這樣纍死苦死,橋也建不起來。小姣一咬牙,請人寫了“捐身修橋”四個大字,插了個草標,坐到江邊石堆旁.
  一連三天,來看的人無數,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 這天,忽然來了個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標,問小姣願不願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說:“什麽時候把大山裏開採的石頭全運到江邊,就什麽時候跟你走。”這瘸子原來是八仙中的鐵拐李。他擠出人群,騰雲駕霧,很快來到百裏外的大山,從背上拿下扇子,對着善福和三徒弟開出的石頭就扇。石頭竟都飛了起來,又紛紛都落在江邊。單福和三徒弟也被 從山上扇到造橋工地。鐵拐李還怕不夠,又對身下立着的一塊巨石扇了三扇子, 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江邊。但見下面全是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善福大聲說:“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遊起來,遊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將石頭落下。
  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絶妙的一景。另外還有兩處飛來石,一塊在翠微峰側,一塊在古穎林庵前小峰上。
No. 2
  黃山飛來石飛來石在中國有許多,我們現在介紹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幾處飛來石
  黃山飛來石
  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聳立在岩石平臺上。巨石高12米、長7.5米、寬2.5米;其下的岩石平臺長12至15米,寬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約360噸,形態奇特,如此巨石卻被竪立在一塊長約12-15米,寬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驚嘆不已!兩大岩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上一石似從天外飛來,故名“飛來石”。地質學家認為,飛來石這一奇觀是地質變化過程中形成的,真可謂天設地造。
  相傳,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一生給人傢造了不少橋,心想也在自己家乡門口的江上建造一座,但嘆息沒有幫手。飛來石近影他膝下衹有一女叫小姣,長得聰明美麗。她知道父親的心思.便要求參加幫助幹。但那深山采石,百裏運石的苦和纍,小女子怎麽受得了,所以單福就是不答應。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單福沒奈何,纔含淚點頭。他還把三個徒弟找來邦忙,不久就幹起來了。由於開山運石的苦和纍實在難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後悄悄地溜了。單福和女兒、三徒弟為修橋鐵了心,繼續風裏雨裏苦幹着。但好幾年過去了,運到江邊的石頭衹有一小堆.這樣纍死苦死,橋也建不起來。小姣一咬牙,請人寫了“捐身修橋”四個大字,插了個草標,坐到江邊石堆旁。一連三天,來看的人無數,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這天,忽然來了個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標.問小姣願不願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說:“什麽時候把大山裏開採的石頭全運到江邊,就什麽時候踉你走。”這瘸子原來是八仙中的鐵拐李。他擠出人群,騰雲駕霧,很快來到百裏外的大山,從背上拿下扇子,對着單福和三徒弟開出的石頭就扇。石頭竟都飛了起來,又紛紛都落在江邊。單福和三徒弟也被從山上扇到了造橋工地。鐵拐李還怕不夠,又對身下立着的一塊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了江邊。衹見底下盡是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單福大聲說:“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遊起來,遊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將石頭落下。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絶妙的一景。另外還有兩處飛來石,一在翠微峰側,一在古穎林庵前小峰上。
  泰山飛來石
  在禦帳崖之上,五大夫鬆之下,有一巨石陡立,危如纍卵,搖搖欲傾,上刻“飛來石”三字,格外引人註目。 相傳,宋真宗帶領千人萬馬來泰山封禪,行至雲步橋上,衹見重重山疊翠,白雲壓首,秦鬆亭亭,溪水悠悠,瀑布飛瀉,猶如銀河倒懸,山青水碧,好似新雨初霽之清秀,置身澗底,捕捉玉珠瓊花,令人忘情:飛身崖上,靜觀高山流水之清韻,使人心醉。宋真宗看到有這樣一個絶勝佳處,便下令停轎,在崖上石坪鑿石立柱,設帳鋪床,在此休息。真宗坐在床上,上有鬆濤陣陣,下有流水潺潺,前有歌舞美女,後依萬古青山,好不逍遙自在。文武大臣們跑這跑那,忙得不亦樂乎。正巧,這時泰山神黃飛虎巡遊從此經過,看到真宗如此享受,不禁大怒:“這個無能的昏君,名為到泰山封禪,實則是遊山玩水,心不真,意不誠,趕快轟他下山。”於是山神作法,將身邊一塊巨石朝真宗滾來。真宗這時正賞樂觀景,忽聽有聲如雷貫耳,回頭一看,見一塊大石壓頂而來,嚇得三魂六魄都升了天,忙喊“哎喲,我的媽,趕快救駕”此刻哪裏還有人應聲,文武大臣早都逃命去了,衹有封禪使王欽若嚇得渾身打顫,鑽到床下,王欽若在床下,看到巨石突然停在樹下不動了,頓時來了勁,忙喊:“萬歲不要怕,石叟是元君派來接駕的。”真宗聞言,果見大石聳立,像在對自己施禮,遂又回到床上,招乎文武百官,一本正經地說“奴才,一塊碎石就把你們嚇成這個樣子?我乃真竜天子,是元君派來接迎的,我怎能會橫遭此禍?”話雖這樣說,此時真宗仍心跳不止,便趕快起駕上山了。王欽若為了討好真宗,便將此飛來石取名為“接駕石”,把真宗憩過的石坪取名為“禦帳坪”。
  人文紀念公園飛來石
  飛來石
  據民間傳說,“上古時代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仗,不小心誤撞‘不周山’ ,不周山乃係擎天柱,山倒天塌,神石亂飛。傳說有一塊神石便落到了影壁山之中,恰好落在山腰岩石的頂部。”此後便有了這塊“神來之石”。古時人們把它奉為神石,居住在這裏的人們每逢華夏傳統節日到來時,都會到這裏頂禮膜拜,祈求日子平安、風調雨順。據《關外詩賦軼抄》記載:遼代遼寧北鎮蕭太後帳下大學士耶律楚材遊歷影壁山時有詩贊:“不周山崩石濺處,鬍天關外一奇石”。清代遼陽的“關東才子”王爾烈遊歷影壁山時也曾有詩贊:“雲外仙石飛塞外,石破天驚寄天宇”。
  遺憾的是原址上的“飛來石”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中被毀。此飛來石是在規劃、建設人文紀念公園時,在原遺址上,依照史料記載中的原“飛來石”的模樣精心仿製而成的,全無斧鑿之痕跡。飛來石,高13.3米,重50噸,在天宇和煦風中,遙遙欲墜,而又不失所重,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似凌波微步,又似玉樹臨風。人文紀念公園這塊飛來石給我們帶來許多神秘不解的答案,人們會在驚奇中細細品位到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不一樣的飛來石紫陽山瑞石洞飛來石
  飛來石形如一塊巨石,上大下小,苔蘚斑駁,仿佛凌空飛來,擱在石棱倒插的垂雲峰山石之巔,可謂“石勢孤懸鬼斧開”,雄偉險峻是一處不常見的奇景,古人稱城南小靈鷲。
包含詞
飛來石村黃山飛來石
湘山飛來石廬山飛來石飯店
磬湖居士得片石於鬥坡山其長五尺其廣一尺有咫聳拔孤秀縝密溫潤絶不類此間石疑自他山飛來因目之曰飛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