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闡微》,18捲。清李光地等撰,雍正六年(1728年)武英殿刻本。
半頁8行,大字不滿行,小字雙行,行14字。四周雙邊,白口,單魚尾。版框21cm×13.9cm。8册1函。捲前有雍正四年(1726年)御制序,雍正六年開列的編撰官允祿、允禮、李光地、王蘭生等14人職名及凡例。
漢魏之際,我國産生了音韻學,始有反切。從南北朝至唐宋,給漢字註音的反切方法及研究字音的韻書興盛起來。漢語語音和漢字讀音不斷變化,反切方法和韻書也隨之發展。清初,因舊的反切方法繁而取音難,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命李光地、王蘭生等儒臣編撰新的韻書,至雍正四年編成,名曰《音韻闡微》。
是書運用等韻學理劃分音類,改革了韻書體例。其特點:一、全書按讀音收漢字16000餘個,將這些字分別隸於《平水韻》106個韻部,每個韻部字下說明該韻部與《廣韻》、《集韻》以來韻書的韻部關係。二、每字首釋音後釋義。釋音先註《廣韻》、《集韻》的反切,後註本書的反切,讀音完全相同的字衹註第一個字的讀音。釋義一般皆引其它韻書,簡單明了。三、本書的反切是新的反切方法,即合聲切法,用以切音的兩個字,緩讀為二字,急讀成一音。如“公字”,舊用“古紅切”,改用“翁姑切”;“巾”字舊用“居銀切”,改用“基音切”等。上字用:“支”、“微”、“魚”、“虞”、“歌”、“麻”韻的字,下字用能收本韻的字。這種反切方法的産生受到了滿文12字頭拼音方法的啓示。凡聲母相同韻部不同而呼法開合相同者,標註反切時衹換下一字而上一字不換;凡韻部相同聲母不同而平仄清濁相同,標註反切時衹換上一字而下一字不換。至於反切中的各種不同情況,則用“合聲”、“今用”、“協用”、“藉用”標明,在凡例中皆有說明。四、各韻部的字,皆用“見”、“溪”、“群”、“疑”、“端”、“透”、“定”、“泥”、“幫”、“旁”、“並”、“明”等36字聲母依次區分排列,每一聲母之字又標開口、合口的四等,如“見一”、“溪一”、“見三”、“溪三”等。此書在方法上是最完備的古代韻書,對反切做了很大的改革,為研究近代讀音的演變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此書另有《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薈要》本及清光緒七年(1881年)淮南書局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