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韭山洞聯繫方式地址:鳳陽縣城南30多公裏韭山山腹韭山洞投訴電話滁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50-3021964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韭山洞門票價格30元
韭山洞位於鳳陽縣城南30多公裏韭山山腹。因山上多野生韭菜,故而叫韭山,而洞在其山腹中,所以洞名便稱作韭山洞了。
唐時就有很多人入洞探奇,並留下多處唐人題刻。南宋時抗金英雄王惟忠率衆九萬據山抗金,在山上壘石為城,現存有石壘城、石雞亭、七裏大寨等古戰場遺址,洞右側有石階可攀援而上。元末朱元璋也曾據山屯兵,並收編了當年華雲竜等農民起義軍力量南下滁陽統一中國。韭山洞作為江北著名的旅遊景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壁合,是人們尋幽探古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韭山洞東西主洞長一千四百七十二米,側洞與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長約四千多米,被專傢譽為江北第一洞,其特點是深、大、險、奇、古。全洞分為虎踞竜蟠、摘星攬月、峽𠔌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區,重要景點二十多處。其中“虎踞竜蟠”是王惟忠備戰屯兵的主要地段,“摘星攬月”是古人所謂“石形如器物者甚衆”的景區,後三個景區麯折盤旋,奧妙無窮,在開發前從無先人涉足。
韭山洞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經註》中就有記載。唐代有很多人入洞探奇,據南宋《濠梁志》述:“洞水長流不絶,其石形如器物甚衆,左右多唐人詩刻石,深崖中有石觀音及石老人像”。韭山洞主洞長1472米,支洞長400米。全洞分為虎踞竜蟠、摘星攬月、峽𠔌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區。
南方的溶洞一般以鐘乳石為主,其特點可概括為娟秀、精巧、玲瓏剔透。北方的溶洞則以石幔見長,具有寬闊、粗獷、險峻神奇等特點。韭山洞屬典型的北方溶洞,以深、大、險、奇、古而著稱。洞內景點絶大部分為石幔,輔之石筍、石柱、石鐘乳,各呈其形,千姿百態,蔚為壯觀。
踏進洞內,透過微弱的燈光,感覺空廓的溶洞其深莫測。行走幾步,面前突然現出一隻碩大的猛虎,定晴觀看,原來是酷似老虎形狀的石幔,經人略加點綴,顯得維妙維肖,十分逼真。這就是“虎踞竜蟠”。據史料記載,南宋抗金英雄王惟忠、明太祖朱元璋曾在這兒住紮藏兵。擡頭翹望,“藏兵百萬”四個大字展現在眼前;俯首細看,腳下有一個個園形的磨盤石整齊地排列,導遊小姐告訴我們:南宋時候,鳳陽人王惟忠於建炎三年金兵南犯之時聚衆9萬餘人,憑韭山之險,抗擊金兵,韭山洞則為駐兵之所。當時由於洞內行走不便,兵士攜帶無數磨盤石將路鋪平,從而形成了這一著名的磨盤古道。透過古道仿佛看到了當年王惟忠金戈鐵馬抗擊金兵的悲壯場面......
越過“演兵場”,“其石形如器物甚衆”比比皆是。有潔白無暇的仙人臥榻、渾然天成的蓮花臺,還有百步雲梯、雄鷹撲食、雙鳳呈祥、空中大戲院、摸天嶺、水晶宮、金龜探海、仙女池、逍遙臺、水簾洞、群猴山、跳水臺、仙人橋、犀牛池等,麗景鹹集,妙趣橫生,令人目不暇接,且許多景點具有神話色彩。
其中“雙鳳呈祥”猶為顯眼。翹首觀望,頭頂上方有一對鳳凰,右為鳳,左為凰,它們金黃色的頭部和身軀凸現於岩石上,一縷縷清晰可見的羽毛懸空飄灑,其中間還有一座宮殿形狀的石幔,被稱作鳳凰宮。古代傳說鳳凰為百鳥之王,每一出現,百鳥群集左右應聲鳴唱,猶如萬民朝拜聖主,故有“百鳥朝鳳”之說。你瞧,在鳳凰斜對面有衹頭部較小、身體胖實、尾部拖得很長,未開屏的孔雀正虔誠地朝拜着它們。原來,愛媲美的孔雀見到鳳凰也衹有甘敗下風了。在孔雀的旁邊還有一隻白色的鴿子,翹着翅膀、低着腦袋對鳳凰叩拜。整幅畫面栩栩如生,賞心悅目。
“金龜探海”亦很有特色。看,一隻金龜伸長了脖子正遙望遠方的東海。傳說,這衹神龜是受東海竜王的旨意,上天去接月宮裏的嫦娥。在神龜上方,嫦娥的寵物小玉兔竪着兩衹耳朵,欲登上鵝船。這一很象天鵝的小船,是神龜的使者,正在接玉兔前往東海。前行50多米,便到了東海竜王的水晶宮,宮內有一個倒垂的水晶蓮花瓣,十分形象......
最令人忍俊不禁地當數仙女池。這是供九天女和王母娘娘沫浴的地方,在池邊平躺着一個仙女,象是剛從浴池內洗浴後躺在那兒休息,在她旁邊還有一位仙女身披浴巾坐在那兒。離仙女數米遠的一塊石頭後面,躲藏着酷似《西遊記》中描寫的豬八戒,衹見豬八戒頭戴小佛帽,伸長了脖子歪着腦袋,好象正在窺看仙女洗浴,他的一隻眼睛睜得很大,另一隻眼睛卻被玉皇大帝挖去,變成了“有眼無珠”。長長的嘴巴也被打得斜嚮了一邊。
越往前走,感覺濕度越大,溪水越多,快到出口處時,一段水路擋住了去路。原以為徑直即可出洞,不曾想遇水而阻,正當我們一籌莫展之時,忽然柳暗花明,衹見一葉小舟象箭似的駛了過來,我們乘上小船,船夫以手撐壁頂,逆水泛舟,行至數十米,露出光亮,靠岸之後,登上天洞,穿過石林,拾級而出洞口。出洞之後就到了定遠縣界內,這裏森林茂密,環境清幽,沿山間小道旁還有韭山寨、石雞亭等古跡遺址,別有一番情趣...... | | 韭山洞
安徽省鳳陽縣城南30公裏處,因山暖多産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經註》中已有記載。唐時就有很多人入洞探奇,並留下多處唐人題刻。南宋時抗金英雄王惟忠率衆九萬據山抗金,在山上壘石為城,現存有石壘城、石雞亭、七裏大寨等古戰場遺址,洞右側有石階可攀援而上。元末明太祖也曾據山屯兵,並收編了當年華雲竜等農民起義軍力量南下滁陽統一中國。
韭山洞東西主洞長一千四百七十二米,側洞與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長約四千多米,被專傢譽為江北第一洞,其特點是深、大、險、奇、古。全洞分為虎踞竜蟠、摘星攬月、峽𠔌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區,重要景點二十多處。其中“虎踞竜蟠”是王惟忠備戰屯兵的主要地段,“摘星攬月”是古人所謂“石形如器物者甚衆”的景區,後三個景區麯折盤旋,奧妙無窮,在開發前從無先人涉足。
韭山洞作為江北著名的旅遊景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是人們尋幽探古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湖中划船自然美妙,卻並不神奇。而在洞裏“玉溪泛舟”,卻有幾分夢幻色彩,撲朔迷離。鳳陽近年來開發的韭山洞,奇異的地下景觀令人驚嘆。
1991年,鳳陽人集中財力物力將韭山洞開發成旅遊景點,全洞長1472米,加之尚待開發的側洞,總長5000米,洞內石幔、石筍、石鐘乳各呈其形,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第一景區為“虎踞竜蟠”,是根據南宋抗金英雄王惟忠抗金及朱元璋初起義時“嘗屯禦於此”的史實而命名的。景點有:文物陳列室、古步道、一夫當關、演兵場、蓮花臺、中軍帳等,是全國溶洞中並不多見的人文景觀。第二景區為“摘星攬月”,有東方維納斯、韭山靈芝、摘星臺等景點,當遊人沿着百步雲梯到達“月空”時,可飽覽廣寒飛天圖,並可一睹衆嫦娥的優美舞姿。“囊括五嶽”為第三景區,它集五嶽之奇、險、秀、峻、雄為一體,現飛禽走獸之形態,古人所謂“石形如器物者甚衆”即概括這一景區,此區約300米,給人以高深莫測之感,遊人至此情不自禁地産生將信將疑的心情,入洞探幽又會遐思遠古之域,神往靈異之境。接下來的“清流碧影”為第五景區,韭山仙翁、黃竜藏壁、三仙女、二喬出浴等8處景點不僅有瑰瑋奇異的景觀美,而且附麗着似真似幻的神話傳說。“玉溪泛舟”景點,水體深,水面闊,碧波蕩漾,劃着小舟緩緩遊蕩,令人心曠神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