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非洲帝王蝎
  世界上最大的蝎子--正統非洲帝王(pandinus imperator)_蝎絶非亞洲種,請認明紅色螯肢與較為渾圓的螯肢。
  ◎飼養寶典:蝎子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蝎目,是一種很獨特的寵物。寵物市場上常見的多為黑色的大蝎子。一種是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帝王蝎(皇帝蝎),它是蝎子中最大且最受歡迎的寵物蝎子。常見的另一種黑色蝎子通常是亞洲(新幾內亞的)熱帶雨林蝎,通常又稱為假帝王蝎。
  野外棲息地:它們是地棲性的。來自濕潤的熱帶雨林和草原。
  體長:非洲帝王蝎的成體長度可達25-30釐米,而亞洲雨林蝎則可達到15-20cm。
  飼養箱:可選用比較寬闊而矮的飼養箱,因為它們不太喜歡嚮上爬。可以用訂製木箱或玻璃飼養箱或者塑料儲藏箱。要加蓋子確保它們不能逃脫。
  飼養環境最好光綫暗一些,避免強光照射。它們對空氣中的異味十分敏感,應盡量避免。
  墊材:沙,沙礫,泥土,苔蘚,樹皮,碎石片,瓦礫等。墊底物的深度最好不少於5cm。建議10-15釐米。雨林蝎的環境需要的濕度大一些,如果用泥土可能會滋生病菌。使用白色或黃色的沙效果也可以且看上去美觀一些。
  濕度:至少應保持70%以上,80-90%比較合適。
  溫度:至少應保持在20-30度,28-35度最為合適。
  飼養帝王蝎最重要的是溫度和濕度,帝王蝎雖然可忍受低於20度的環境,但最好是25度或以上,濕度必須70-80%,所以如果衹噴水的話就要密切註意箱內的濕度。
  雨林蝎最重要除了高濕度外,通風也非常重要。如果通風做得不好,這樣高濕度及溫暖的環境很容易滋生害蟲和病菌。如果不加水衹噴水,必須每天註意濕度,不如使用自動噴霧裝置。(例如北方的空氣增濕器)
  濕度是蝎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濕度低幼蝎蛻不下皮,過高蝎子在換氣過程中,會發生節肺積水,外界進入體內氧氣受阻,使蝎子急性窒息死亡。
  水碟:必需。除了需要噴水保持環境濕度外,水碟也是必需的。
  躲藏處:必需。提供躲藏和在日間睡覺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洞穴(例如:樹洞,發熱洞穴)等
  食物:應以昆蟲為主。例如蟋蟀,蟑螂,蝗蟲等,偶爾可以飼喂初生小白鼠,但是不要經常喂。
  飼喂頻度:幼蝎每周喂一次,成體二至三周喂一次
  毒性:弱(紅腫)
  壽命:帝王蝎約20年,雨林蝎約10年。
  生長速度:慢
  要註意飼養的好壞不是以能不能養死或養活為依據。但這是最基本的。
  帝王蝎是蝎子中的巨人,不論以單一隻以及平均計算都是最大的蝎子,非
  洲種的帝王蝎可以長至30釐米,而亞洲種的假帝王蝎亦可以長至20釐米,
  但飼養相對麻煩一些。要令你的帝王蝎盡享20年天命實在不容易,在非熱
  帶地方的人工飼養的環境中,沒有保溫及製霧機設備,通常衹可以存活3至
  5年,尤其在中國大陸大部分地方的寒冷鼕季,帝王蝎的死亡率很高。然而
  體型較大的非洲種帝王蝎比其它一般的雨林蝎生命力較強,在保溫設備加
  上時常保持生活空間濕潤下,亦可以健康成長。此外,非洲種的帝王蝎是
  十分稀有,而且價格昂貴,亦因為非洲種與亞洲種的帝王蝎長相十分相似,
  故一般市面出售的帝王蝎都衹是以亞洲種來充當。
  近年來,很多亞洲區商店也會把馬來西亞雨林蝎以帝王蝎的名稱出售,其
  實能稱為帝王蝎/皇帝蝎的衹有分佈非洲的pandinus屬品種。馬來西亞雨
  林蝎的樣子和皇帝蝎非常相似,但身價跟真正皇帝蝎相差很遠。
  如何分別真假帝王蝎?
  非洲的皇帝蝎pandinus imperator可以長至30釐米,而亞洲的假皇帝
  蝎heterometrus spinifer衹可以長至20釐米。皇帝蝎的一對螯肢(俗稱鉗)(chelicerae)較大,呈半圓形而且表面十分粗糙和凹凸不平,假皇帝蝎的
  鉗則較小並比較光滑。真皇帝蝎體型較粗而圓,假皇帝蝎比較消瘦和狹長。真假頭蓋上陷紋也是不同的。最主要的區別是皇帝蝎的尾端呈紅色,而假
  皇帝蝎呈黑色。
  此外,假皇帝蝎heterometrus spinifer不論壽命及體型亦跟皇帝蝎
  相差很遠,唯一比皇帝蝎優勝的是生長速度較快,飼養方法跟皇帝蝎相同,需要高溫度及高濕度。
  ◎飼養重點:高溫高濕度環境,生長速度較亞洲雨林蝎慢。
  ※保育狀態:目前列為( cites 附錄二 )瀕臨絶種動物,少數被列入華盛頓公約中的蝎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