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 > 非原創研究
  非原創研究是三大內容政策之一,另外兩項分別是:中立的觀點和可供查證。這三項構成一個整體,統一决定在主名字空間(即條目)上可以接受材料的類型和質量。因此,它們不應割裂開來,編輯者應該努力熟悉此三原則。
  什麽是原創研究
  原創研究指的是由維基百科的編輯者最初開始的尚未在具公信力的刊物上發表的研究。據此定義,原創研究代表未經發表的理論、資料、評論、概念和想法,以及被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稱為「小說故事或歷史闡述」的既有資料的分析和闡釋。
  第一手和第二手資料
  第一手資料意指考古、照片、歷史文件(如日記)、調查、口耳相傳事件的紀錄抄本、審判或面談資料、問捲調查的結果表、實驗的觀察記錄、田野訪查記錄等。
  第二手資料則是指對現有的資料及資訊的分析、歸納、綜合、闡釋或評價。
  這裏不能放出第一手資料的原創研究,但我們非常鼓勵您統整、組織現有的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事實上,維基百科上所有的文章都應該蒷集一手及二手資料,再據以為文。這不是原創研究,而是現有資料研究,是撰寫百科全書的基本功。
  有時候,如果條目內容
  僅包含理性的成年非專業人士也可以輕易驗證的描述性論述,而且
  不加任何分析、歸納、闡釋及評斷,
  維基百科也會有部分條目以一手資料構成,例如食神或新聞動態,但這些是例外情況。
  維基百科條目所含內容是可驗證的,而不是絶對真理。也就是說,我們宣佈某項資料已經公開發佈過,但並不聲稱它是準確的。為了避免原創研究、也為了提升維基百科文件素質,文章中引用的一手資料及任何歸納、分析、闡釋及評斷資料的二手資料均應被第三方機構發表過(也就是說,不能是自行發表),並可以讓讀者通過維基百科以外的網頁或者在公共圖書館裏面找得到。為使讀者能找到資料來源並確證維基百科恰當地引用了材料,可以證實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情況下,對於確立一個權威機構或者資料來源的正統性或者公信力會有爭論。若對此不能達成共識,條目中應當包含對爭議本身以及各種權威機構和資料來源的說明。這同時也有助於條目的中立性。
  為什麽本項目不包括原創研究?
  製定非原創研究這一方針一開始是為了應付一個實際問題:例如“民間科學家”及小白等某些人所持有的理論甚少有人認真看待,卻希望將他們的理論寫到維基百科上以吸引眼球。這很明顯不應當是維基百科應有的內容,卻很難用其他方針加以反對:民間科學家通常會引用他們缺乏公信力的公開資料以提供可驗證性,然後選擇一些難以證實為假的理論。但正因為業界專傢並不認真看待他們的理論,使得他們幾乎沒有機會在有公信力的同行評議中發表,於是我們纔得以引用本方針。
  儘管這是一個主要的動機,但本方針除防止民科理論之外仍有價值。對編輯者而言,這條方針可以在以下方面提高我們的公信力:
  保證可信賴而公信力高的信息內容是維基百科的責任。因此我們衹信賴那些可信賴且有公信力的資料來源。在可靠來源中論述如何確定一個資料來源的質量。
  可信賴的消息來源讓讀者能夠對相關的課題進一步深入研究。畢竟,翻閱百科全書是進行研究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後一步。
  依賴可信的、可驗證的消息來源可以明確一個條目的觀點,這有助於使條目保持中立。
  依賴可信的、可驗證的消息來源還能夠吸引更多的貢獻者,比如,如果有人知道某個條目遺漏了來自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的資料,他/她會更樂意將有關的材料添加進去。
  條目中不應有的東西
  一個維基百科的條目(或其任何部分)被認為是“原創”研究,如果它:
  引入一種新的理論或者方法;
  引入新的想法;
  定義新的術語;
  提供舊術語的新定義;
  引入對文章中其他觀點、主張、爭論或立場的新議論
  引入一種對文章中數據、事實、觀點、主張的新分析
  引入一種新的用語。
  以上所有情況要是被公認的話,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
  該主張已被同行審議的出版物收錄出版
  該主張具有新聞價值:被獨立的報紙或新聞報道提及(例如冷核聚變的情況)。
  如果你有一個想法,覺得應該被維基百科這個知識庫收錄,最好的做法是試圖將你的想法在同行評議的出版物或者有公信力的新聞媒體出版,然後將你的貢獻以中立的方式敘述。
  事實上我們拒絶收錄某些資料並不意味着這些材料是不好的,衹不過維基百科並非收錄它們的適當地點。即使是普利策奬級別的采訪報道或者諾貝爾奬級別的科學研究,如果首先在維基百科上發表,我們也衹好予以拒絶。
  條目中允許存在的內容
  以下的一些例子是允許出現的聲明、研究和觀點(衹要他們是可供查證的並且指出了資料來源):
  某些廣為人知的聲明僅需列出一兩個追隨者即可;
  列出一些對現有公理、理論或者規範的詰難;
  包括某些不太可能有可重複結果的研究(例如神學和哲學方面的理論);
  指出某些觀點違背奧卡姆剃刀原理,也就是說可以用一種更簡單的解釋代替某種復雜的理論。
  如何處理維基百科中關於理論的章節
  對理論來說:
  指出關鍵概念;
  指出其易於理解且廣為人知的想法及一般共識。
  尚未廣泛使用的新詞彙,以及個別人士的想法,如果並非權威,或者僅來自這些人組成的小衆團體,則應當或者“投票刪除”(因為它們“不可確認”,而不是因為它們不正確),或者應從正文中去掉。
  原創圖片
  本方針中,原創圖片通常可以得到更多的豁免。維基百科編輯親手拍照或繪畫並在gfdl或其他自由版權聲明下上傳以充實條目內容總是得到鼓勵的。歡迎這種做法有幾條理由:
  圖片一般是用來圖解而不是用來主張某種未發表觀點、想法(這是本方針所要避免的)用的。
  由於許多國傢的版權條例以及它們之間的復雜關係,我們可以獲得並在維基百科使用的圖片相對較少。維基百科編輯在此扮演重要角色。
  對這種鼓勵,一個已有的反對意見是上傳的圖片可能經過圖像處理以歪麯其所要圖解的事實或觀點。經過處理的圖片應該予以標明,否則應當提交刪除。即使有所標明,這些圖片仍不應用於所圖解的主條目,儘管編輯者可以自由將之用於自己的個人頁面。
  完全用於圖示一種原創研究的圖片是不允許的。例如畫出一個在原子核處有多餘粒子的氫原子圖,用來圖解上傳者的一種新原子結構理論。上傳的圖片也應當遵守維基百科的其他方針,例如可供查證及中立觀點。
  相關的方針
  wikipedia:列明來源
  維基百科想要成為高質量的消息來源,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列明來源以便讀者可以查證一個條目的內容並發掘更多資料。甚至在寫你自己的知識時,你應該積極尋找權威的參考資料加以引用。詳情請參見wikipedia:列明來源,例如文獻引用的書寫風格(儘管格式不是最重要的)。
  “非原創研究”並不意味着特定領域的專傢不能在維基百科上創作。實際上,維基百科歡迎專傢學者。然而,這些專傢在維基百科上並沒有特權。他們應該引用自己及其發表在第三方的材料並用中立的觀點寫作。他們必須引用發表的材料,不應使用自己的未經發表的知識作為消息來源(這是無法查證的)。
  什麽材料是有公信力的?
  有公信力的發佈材料包括同行評議的刊物、著名學術出版社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或者在學術出版方面有公信力的普通出版商的作品。
  對於非學術方面的材料,很難清楚定義何謂“公信力”。一般來說,多數人對這個詞都會有很好的直覺理解。非常激進的政治或宗教團體自行出版的雜志或者出版物一般沒有什麽“公信力”。例如,如果衹有社會主義工人黨內部雜志發表的文章聲稱美國總統布什是同性戀者,維基百科不應加以采納。然而,如果同樣的斷言出現在《紐約時報》上面,維基百科可以參考這篇文章(並在條目中引用原文)。不過該政治雜志可以作為關於該黨派自己的信息的來源。
  對一份發表材料評估的時候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它是公開地屬於某個黨派的嗎?其讀者群體很小還是有一定規模?發表者是個無聊人嗎?它主要由個人獨立完成,還是有一個大的、長期存在的團隊?它看上去是否有一個同行審議的係統,還是經常胡亂放炮?如果你發現這個打算要用做資料來源的出版物上面有一篇關於你的非常負面的文章,你是否會(a)感到害怕,因為你覺得他們不負責任不顧事實;還是(b)保持鎮定,因為這份出版物雇用了很多編輯、核實員、律師、主編,還有責任主編,他們通常會糾正其錯誤?如果情況是(a),不要用這個來源;如果是(b),這就是維基百科所說的“公信力”。
  如果在判斷一份出版物是否具有公信力方面有爭議,可以試圖讓更多的編輯者一起來達成一個共識。清清楚楚的定義是沒有的,但不要忘記你的直覺。
  wikipedia:可供查證
  編寫優秀百科全書的一個基本要求是要提供所述的事實、論斷、理論、想法、聲明和觀點必須來自於有公信力的消息來源。在這方面,維基百科所要求的是可查證性,而不是真實性。
  舉個例子說明這兩者的差異。假設你正在寫維基百科一個物理學方面的條目:史蒂芬·霍金的x理論。x理論已經在一個同行評議的雜志上發表並因此值得成為百科全書的條目。然而,在編寫條目的時候,你遇見了霍金本人,在酒過三巡之後,他告訴你:“其實,我覺得x理論根本就是垃圾。”即使作者本人親口告訴你這些,你不能將它所說的東西寫入維基百科條目。為什麽?答案是這不能滿足維基百科讀者想要查證這句話的要求。讀者並不知道你是誰。你不能把你的電話號碼寫上去讓世界上每個讀者打電話給你求證信息的準確性。即使你願意這樣做,他們憑什麽相信你呢?
  如果你堅信這個新消息應當在維基百科上發表,而又拒絶這樣做會是不誠實的。要怎樣才能把它放上維基百科呢?要使此信息可被維基百科接受,你必須聯繫有公信力的媒體—比如《時報》—然後嚮他們解釋你聽見霍金親口對你這樣說。你可能有一支錄音筆錄下了整個對話可以放給他們聽,或也許他們當面采訪你。不管他們怎樣處理這條消息,在這個新聞得以發表之前都會經過一個簡單的同行評議的程序:可能有一名記者、一名編輯,也許還有律師及主編。霍金會有機會發表言論回應此事,學術界其他成員也會對此作出評論。這些檢查和意見平衡是用來確保衹有準確和公平的新聞得以在報紙上發表。維基百科並不是提供這些過程的地方,因此非原創研究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時報》發表了這篇新聞,你可以在維基百科條目上將有關信息寫進去。然而,如果你找不到人願意發表,或者你衹能發表在沒有公信力的小報上,維基百科就沒有容納這份材料的位置,即使你知道這的確是真的。
  詳情參見wikipedia:可供查證。
  wikipedia:中立的觀點
  許多情況下對於一個論題都會有很多已有的看法。這種情況下,不管研究多麽深入,任一方的立場都不能說是權威的。編輯者沒有義務去研究所有觀點。但將研究成果寫進條目時,編輯者本人對於該研究的處理方式很重要。這種方式是:提供該觀點的相關信息,指出為何該立場被人接受,它是多數觀點還是少數觀點等。
  根據維基百科的創立者吉米·威爾士在郵件列表的一篇貼文,
  如果某種觀點是多數意見,它應當很容易在廣泛被接受的引文中找到;
  如果某種觀點是重要的少數意見,則其追隨者應當容易找到一個名稱來稱呼;
  如果某種觀點衹有極少數人同意,它不應當放在維基百科上(除非在一些輔助性條目上)不管它是否是真的;也不管你能否證明這一點。'(在“投票刪除”討論頁面上的禮貌而理性的討論可以用來决定這一點)
  詳情參見wikipedia:中立的觀點。
  本方針的由來:維基百科創始人的觀點
  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吉米·威爾士對原創研究有如下論述:
  “原創研究”一詞主要源於處理物理學方面的民科們的實際經驗,萬維網上這樣的人太多了。基本的概念是這樣的:對我們來說要判斷某項東西是真還是假實在太難了。試圖决定某人的新奇物理學研究是否成立不是我們該做的;我們沒有這樣的知識預備。但我們可以檢查它是否在有公信力的刊物或者媒體上發表過。因此合適的做法是衹使用已經有更好知識預備的人們認定為可信的東西,而我們得以避開這個問題。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歷史方面的真實性(wikien-l,2004年12月3日)。
  一篇文章儘管沒有新的基本主張,但是通過非標準的方式來結合現有結果的話,實際上是我覺得不應該發表的原創研究。歷史學方面這種情況最常見到,某些維基人不斷地通過引述材料來講述歷史故事從而記錄他們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即使他們準確使用了引文,維基百科的知識儲備對於認定他們從現有材料中進行綜合的特殊方式也是不足的。……我覺得這衹是一種傾嚮於貶低歷史專業的不幸癥狀而已。某些人完全理解為何維基百科不應編寫從引述現有的實驗結果基礎上經過綜合、加入新元素而提出的新奇物理學理論,但卻看不到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歷史學方面(wikien-l,2004年12月6日)。
  討論頁
  類似於大多數維基百科方針,無原創研究用於條目而不是討論頁。儘管某人的個人理論看上去可能很糟糕,但當用於討論條目的時候,也不應當被認為是違反規則,尤其對於新用戶或者匿名用戶寫註釋的時候。記住,不要傷害新手,儘管有禮貌地提醒他不要將其個人理論添加到條目中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