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學校簡介—— 青島嘉峪關學校始建於1953年11月,前身是海軍子弟小學,原來還有初中部。1972年由青島市教育局批準改名為青島嘉峪關學校。經過幾代幹部教師的勵精圖治,學校實現了青島市基礎教育的六個“第一”。青島市第一所“山東省規範化學校”;第一批“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學校”;第一所建立了校園網絡的學校;第一批“青島市教學示範學校”;第一所“中國教育學會教師發展學校”;島城第一所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小學。學校占地15900平方米。現有教師100人,36個教學班,1885名學生。在黨和政府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懷與支持下,學校擁有“智能化”的教學大樓、“人文化”的教學環境、“網絡化”的教學管理。教學樓裏還有許多諺語和“品德故事長廊”,讓孩子們學會更多的品德教育。建成了全省首傢生態館,首傢天文臺,小組合作式網絡教室,360平方米的階梯教室,功能齊全的體訓館和圖書館,塑膠操場,設備完善的科學、音樂、美術等20餘個專用教室,還建成了具有人文關懷和浪漫風格的教職工休閑咖啡吧。
辦學特色與優勢:擁有獨樹一幟的辦學環境,“四館”、特色室為學生發展提供了保障;擁有精良教師隊伍,一批優秀教師在這裏匯集;擁有獨闢蹊徑的辦學思路,鑄就了品格教育的特色品牌。三個“關註”讓嘉峪關人在行走的路上,收穫生命中的寶貴財富。
嘉峪關人在不斷地尋找中,執着地走着科研興校之路,從“評語改革”、“活動教學”到“優秀教師團隊建設”,又走嚮了高效課堂研究探索。學校匯集了一批批省、市、區教學能手、青年專業人才、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讓讀書提升品格,讓讀書成為習慣”,這已成為嘉峪關人的信條。
嘉峪關人在不斷地鑄就”品格教育“特色品牌。製訂了嘉峪關學生細節30條,推出了品格“採集卡”,設立了健康之星奬、有序之星奬、黃香少年奬、比爾蓋茨奬等30個奬項,細節習慣奬雕琢着孩子的行為,目前學校已形成品格教育的踐行和評價係統,這一切都有益於學生美好品格的形成。學校開發了國學、圍棋、帆船、颳畫等30餘門學校課程;成立了管樂、舞蹈、合唱、機器人、天文等20餘個學校社團以及30多個班級社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