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類 : 農業 : 建築 > 霜降
目錄
霜降 Shuang Jiang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歷10月23日或24日 One of 24 solar terms in the calendar on October 23 or 24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歷10月23日或24日。這時 中國 黃河 流域一般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 三國 吳 韋昭 註:“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論節氣,還不到霜降,這裏已經下了好幾場霜。”
No. 3
  霜降(hoar-frost falls) (hoar frost descends)
  霜降
  shuānɡjiànɡ
  霜降(そうこう)。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般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鼕眠狀態中。
  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裏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為此時菊花盛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衹有芙蓉獨自芳”。
  霜是水氣凝成的,水氣怎樣凝成霜呢?★南宋詩人呂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寫道:“驛內侵斜月,溪橋度晚霜。”陸遊在《霜月》中寫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說明寒霜出現於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沒有雲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在溪邊、橋間、樹葉和泥土上,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霜,衹能在晴天形成,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𠔌地帶,則要到隆鼕時節,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
  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産生初霜的現象。
  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為霜”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而霜凍是指由於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其緻害溫度因作物、品種和生育期的不同而異;而形成霜,則必須地面或地物的溫度降到0 ℃以下,並且貼地層中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要達到一定程度。因此,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但是,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比較低,要是繼續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生。
  “霜降殺百草”,嚴霜打過的植物,一點生機也沒有。這是由於植株體內的液體,因霜凍結成冰晶,蛋白質沉澱,細胞內的水分外滲,使原生質嚴重脫水而變質。“風刀霜劍嚴相逼”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其實,霜和霜凍雖形影相連,但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有人曾經試驗:把植物的兩片葉子,分別放在同樣低溫的箱裏,其中一片葉子蓋滿了霜,另一片葉子沒有蓋霜,結果無霜的葉子受害極重,而蓋霜的葉子衹有輕微的霜害痕跡。這說明霜不但危害不了莊稼,相反,水汽凝華時,還可放出大量熱來,10℃的水蒸汽凝華成水,放出氣化熱是667卡,它會使重霜變輕霜、輕霜變露水,免除凍害。
  與其說“霜降殺百草”,不如說“霜凍殺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現,凍是殺害莊稼的敵人。由於凍則有霜(有時沒有霜稱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統稱霜凍。
  防霜辦法
  ①適時早種,錯開晚秋霜凍;
  ②選用早熟高産品種;
  ③澆水,因為幹土比濕土散熱快;
  ④熏煙,可在小範圍內形成保溫雲層,減輕凍害;
  ⑤鋤地,“鋤頭有火”,可提高地溫;
  ⑥施腐植酸鈉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試驗證明:施於山藥、玉米、糜𠔌,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樹造林,它可調節氣溫,徹底改變環境。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纔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稭,耕翻整地。“滿地稭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穫以後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稭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裏潛藏着許多越鼕蟲卵和病菌。
  霜降又是黃淮流域羊配種的好時候,農諺有“霜降配種清明乳,趕生下時草上來。”母羊一般是秋鼕發情,接受公羊交配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0小時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種一樣,羊羔落生時天氣暖和,青草鮮嫩,母羊營養好,乳水足,能乳好羊羔。
  霜降、寒露都在陽歷10月,各地農諺綜合於下:
  山西:時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種莫放鬆。采棉刨薯回茬麥結合秋澆快進行。澆地造林集飼料,山藥異地換種子。
  河北: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緊打場,及時入庫。晚茬小麥,突擊播種。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種上幾畝。來年春季,能早收穫。
  山東: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抓緊收割,地瓜花生。切曬瓜幹,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鬆。麥田苗情,檢查要精。缺苗斷壟,及時補種。
  新疆:十月寒露與霜降,秋高氣爽秋風涼。北疆初霜在上旬,南疆霜降見秋霜。抓緊秋澆和鼕灌,勞動果實快貯藏。牲畜抓膘又配種,拉運草料到鼕場。
  江蘇: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
  上海: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種鼕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
  安徽,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
  湖南: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福建:十月寒露霜降臨,稻香千裏逐片黃,鼕種計劃積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場。
霜降-概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這時中國黃河流域一帶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鼕眠狀態中。
  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裏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為此時菊花盛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衹有芙蓉獨自芳”。
  霜是水氣凝成的,水氣怎樣凝成霜呢?★南宋詩人呂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寫道:“驛內侵斜月,溪橋度晚霜。”陸遊在《霜月》中寫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說明寒霜出現於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沒有雲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在溪邊、橋間、樹葉和泥土上,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霜,衹能在晴天形成,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𠔌地帶,則要到隆鼕時節,才能見霜。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一樣了。
  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産生初霜的現象。
  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為霜”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而霜凍是指由於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其緻害溫度因作物、品種和生育期的不同而異;而形成霜,則必須地面或地物的溫度降到0 ℃以下,並且貼地層中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要達到一定程度。因此,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但是,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比較低,要是繼續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生。
  “霜降殺百草”,嚴霜打過的植物,一點生機也沒有。這是由於植株體內的液體,因霜凍結成冰晶,蛋白質沉澱,細胞內的水分外滲,使原生質嚴重脫水而變質。“風刀霜劍嚴相逼”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其實,霜和霜凍雖形影相連,但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有人曾經試驗:把植物的兩片葉子,分別放在同樣低溫的箱裏,其中一片葉子蓋滿了霜,另一片葉子沒有蓋霜,結果無霜的葉子受害極重,而蓋霜的葉子衹有輕微的霜害痕跡。這說明霜不但危害不了莊稼,相反,水汽凝華時,還可放出大量熱來,10℃的水蒸汽凝華成水,放出氣化熱是667卡,它會使重霜變輕霜、輕霜變露水,免除凍害。
  與其說“霜降殺百草”,不如說“霜凍殺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現,凍是殺害莊稼的敵人。由於凍則有霜(有時沒有霜稱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統稱霜凍。
  防霜辦法
  ①適時早種,錯開晚秋霜凍;
  ②選用早熟高産品種;
  ③澆水,因為幹土比濕土散熱快;
  ④熏煙,可在小範圍內形成保溫雲層,減輕凍害;
  ⑤鋤地,“鋤頭有火”,可提高地溫;
  ⑥施腐植酸鈉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試驗證明:施於山藥、玉米、糜𠔌,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樹造林,它可調節氣溫,徹底改變環境。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纔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稭,耕翻整地。“滿地稭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穫以後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稭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裏潛藏着許多越鼕蟲卵和病菌。
  霜降又是黃淮流域羊配種的好時候,農諺有“霜降配種清明乳,趕生下時草上來。”母羊一般是秋鼕發情,接受公羊交配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0小時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種一樣,羊羔落生時天氣暖和,青草鮮嫩,母羊營養好,乳水足,能乳好羊羔。
  霜降日期的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438,20世紀=24.218。
  舉例說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2089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霜降-農事
  霜降前後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麥忙。
  早播小麥快查補,保證苗全齊又壯。
  糯稻此節正收割,地瓜切曬和鮮藏。
  棉花摘收要仔細,棵上地下都拾光。
  復收晚秋遍地搞,柴草歸垛糧歸倉。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澆水把蟲防,
  大蔥蘿蔔陸續收,白菜抓緊來攏幫。
  敞棚漏圈快修補,免得牲畜體着涼,
  拴牢牲畜圈好豬,麥苗被啃受影響。
  捕撈成魚上市賣,藕葦蒲芡采收忙。
  城鄉害鼠一起滅,既防疫病又保糧。
霜降-農諺
  夏雨少,秋霜早。 夏雨淋透,霜期退後。
  秋雨透地,降霜來遲。
  秋雁來得早,霜也來得早。
  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陽紅。
  霜重見晴天。
  嚴霜出毒日,霧露是好天。
  濃霜毒日頭。
  霜後暖,雪後寒。
  一夜孤霜,來年有荒;多夜霜足,來年豐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來年𠔌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窪。
  嚴霜單打獨根草。
  秋雁當頭叫,必有大風到。
  晚稻就怕霜來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後降霜,稻穀打滿倉。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鼕遲,霜降收薯正適宜。
  紅薯半年糧,好好來保藏。
  紅薯本是莊稼寶,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倉倒。
  鮮瓜爛,飯丟半。
  地瓜要壞,快切快曬。
  作物霜後有表現:地瓜秧最明顯,棉花處中間,蓖麻是硬漢,大白菜有霜無霜它不管,一個月後纔被
  砍。
  棉是秋後草,就怕霜來早。
  輕霜棉無妨,酷霜棉株僵。
  早春棉,減産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霜後還有兩噴花,摘拾幹淨把柴拔。
  時間到霜降,種麥就慌張。
  霜降,瞎撞。
  時間到霜降,白菜畦裏快摟上。
  缺苗補,密苗間,麥苗勻全纔增産。
  密了穗子小,稈軟容易倒。
  稀了穗頭少,産量就難保。
  以籽定苗,以苗定蘖,以蘖保穗。
  芒種黃豆夏至秧,想種好麥迎霜降
  望近霜降好種麥。
  迎伏種豆子,迎霜種麥子。
  霜降播種,立鼕見苗。
  壩裏霜降點。
  寒露種菜,霜降種麥。
  晚麥不過霜降
  霜降前,要種完。
  麥不讓霜。
  濕地無晚麥。
  霜降攏菜(白),立鼕起菜。
  霜降拔蔥,不拔就空。
  霜降蘿蔔,立鼕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來。
  地凍蘿蔔長。
  復收揀起地裏糧,積少成多堆滿倉。
  豐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復收第三收,三收纔算收。
  復收一畝數量少,萬畝復收不得了。
  寧可吃到肚裏,不可瞎到地裏。
  莊稼老漢不知閑,放下鋤頭拿扁擔。
  扁擔不紮,兩頭溜塌。
  秋天彎彎腰,強似鼕天轉三遭。
  出門帶鐮刀,回來挑一挑。
  上窪不空手,回來不空簍。
  出門樣樣收,回來過遍手,該喂牛的喂牛,能編簍的編簍,最後剩下入竈口。
  留地不種麥,快着耕起來。
  秋鼕耕地如水澆,開春無雨也出苗。
  鼕耕滅蟲,夏耕滅荒。
  霜降摘柿子,立鼕打軟棗。
  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氣暖和有青草。
  霜降來臨溫度降,羅非魚種要捕光,溫泉溫室來越鼕,明年魚種有保障。
  種完麥,忙完秋,快采藕。
  種完麥,忙完秋,割葦蒲,采雞頭(米)。
  霜降、寒露都在陽歷10月,各地農諺綜合於下:
  山西:時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種莫放鬆。采棉刨薯回茬麥結合秋澆快進行。澆地造林集飼料,山藥異地換種子。
  河北: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緊打場,及時入庫。晚茬小麥,突擊播種。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種上幾畝。來年春季,能早收穫。
  山東: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抓緊收割,地瓜花生。切曬瓜幹,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鬆。麥田苗情,檢查要精。缺苗斷壟,及時補種。
  新疆:十月寒露與霜降,秋高氣爽秋風涼。北疆初霜在上旬,南疆霜降見秋霜。抓緊秋澆和鼕灌,勞動果實快貯藏。牲畜抓膘又配種,拉運草料到鼕場。
  江蘇: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
  上海: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種鼕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
  安徽,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
  湖南: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福建:十月寒露霜降臨,稻香千裏逐片黃,鼕種計劃積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場。
飲食保健
  霜降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這時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芥菜(雪裏蕻)。
  慄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這時的進補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稱打霜,而經過霜覆蓋的蔬菜如菠菜、鼕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霜打過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閩臺民間在霜降這天,要進食補品,閩南有句諺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
  一些地方要吃紅柿,認為這樣可以禦寒,能補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說法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鼕天嘴唇都會裂開。另有些地方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𠔌,霜降到了拔蘿蔔。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鼕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並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飲食養生學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類型。
霜降養生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
  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
  飲食調養方面,此時宜平補,要註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蔔、慄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都不錯。
  木形人:
  桑葚豬肝平補肝腎
  飲食調養:宜多吃具有滋陰生津、調補肝腎、健脾養胃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參、玉竹、雞肉、雞肝、豬肝、鯉魚,桑葚等。
  藥膳可選擇“芝麻桃仁粥”:黑芝麻6剋,桃仁6剋,冰糖20剋,大米100剋。將黑芝麻放入砂鍋內,用文火炒香;桃仁洗淨,去雜質;大米淘淨;冰糖打碎成屑。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有補腎益五髒的功效。
  火形人:
  “益胃湯”益胃潤肺
  飲食調養:可吃梨、蘋果、柚子、太子參、沙參、雞肉、豬肉等以保養陰津、補肝脾腎的食物。
  藥膳可選擇“益胃湯”:北沙參15剋,麥鼕15剋,生地15剋,玉竹5剋,冰糖15剋。將北沙參、玉竹、麥鼕、生地洗淨,冰糖打碎,備用。將北沙參、麥鼕、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燉杯內,加入清水300毫升。將燉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即成。有益胃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土形人:
  蓮藕枸杞健脾益氣
  飲食調養:適合具有健脾益氣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參、蓮藕、沙參、玉竹、豬肉、雞肉、蓮子等。
  藥膳可選擇“枸杞蛋丁”:雞蛋3衹,豬肉30剋,枸杞30剋,麥鼕10剋,花生30剋。將雞蛋蒸熟,去殼切丁;豬肉洗淨切片;枸杞洗淨,花生炒香;麥鼕炒熟,研末備用。將鍋置武火上,入花生油把豬肉炒熟,再入蛋丁、枸杞、麥鼕末,炒勻,放????少許並用濕澱粉勾芡,最後加味精適量,將脆花生米鋪在上面即可。有健脾益氣、補肝養陰的功效。
  金形人:
  “養陰裏脊肉”益腎養血
  飲食調養:太子參、黨參、豬肉、首烏、玉竹等有益肺生津、調養肝腎的功效。
  藥膳可選擇“養陰裏脊肉”:裏脊肉300剋,雞蛋2個,女貞子5剋,旱蓮草5剋,桑葚子5剋,菜油、濕澱粉、紹酒、醬油、白糖、精????、醋、蒜、麻油、蔥花各適量。炒鍋置於火上,下菜油燒至七成熱,分散投入肉條,炸至金黃色,表面發脆時撈起,另放入豬油、薑、蒜炒出香味,烹入藥汁拌勻,放入裏脊肉、醋拌勻,淋上麻油入盤即成。有益氣養血、補益肝腎的功效。
  水形人:
  太子參山藥養陰補氣
  飲食調養:太子參、白术、茯苓、山藥、豬肉、雞肉、百合等可養陰潤燥、調補肝腎。
  藥膳可選擇“山藥百合糯米粥”:百合15剋,陳皮3剋,鮮山藥、糯米各100剋。前2味洗淨,山藥洗淨切塊,入砂鍋,加適量水,文火煮爛後,入糯米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氣補虛、溫中暖胃的功效。
中醫詞典
  霜降 霜降   二十四節氣之一。《通緯·考經援神契》:“寒露後十五日,鬥指戌為霜降。言氣肅露凝結而為霜矣。”霜降是我國黃河流域一般出現初霜。
英文解釋
  1. :  Shuang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