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
|
古水名,在今安徽望江。東晉時庾亮寫給溫嶠的信裏有‘足下無過雷池一步’的話,是叫溫嶠不要越過雷池到京城(今南京)來(見於《晉書·庾亮傳》)。現在衹用於‘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個成語中,比喻不敢越出一定的範圍。 |
|
本出於《晉書·庾亮傳》“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一語,後習用為界限之意 |
|
不敢越雷池半步 |
|
水名。其源叫 大雷水 。自今 湖北省 黃梅縣 界東流,經今 安徽省 宿鬆縣 至 望江縣 東南,積而成池,稱為“雷池”。《晉書·庾亮傳》:“而報 嶠 書曰:‘吾憂西陲過於 歷陽 ,足下無過 雷池 一步也。’”意思是叫 溫嶠 坐鎮原防,不要越過 雷池 到京都去。後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範圍。 清 王韜 《言戰》:“俟其進而擊之,彼豈能飛越雷池一步哉!” 鄭觀應 《盛世危言·海防中》:“如此佈置則 渤海 為雷池,而 威海 、 旅順 成堂奧矣。” 聶紺弩 《壁畫》:“我不過是十幾歲的未越雷池一步的山城裏的孩子,這屋子裏就是我的整個世界。” |
|
雷池投訴電話安慶市旅遊投訴電話:0556-5542742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主體位於望江縣雷池鄉,在望江縣城東南10公裏處,緊靠長江北岸,面積100平方公裏,入江處為雷港。因古雷水自湖北黃梅縣界東流至此,積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東晉時置大雷戌,為江防要地。鹹和二年(327年)歷陽(今和縣)鎮將蘇峻聯合壽春(今壽縣)鎮將祖約叛亂,嚮京都建康(含南京)進攻,忠於朝廷的江州刺史溫嶠欲火速統兵去保衛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權的庚亮得知後,擔心當時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因此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溫坐鎮原防,不要越雷池而東。後來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範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語,即源於此。明天啓間(1621-1627年)雷池口為大量流沙所塞,雷水改道從望江縣華陽鎮流入長江。 |
雷池介紹 Deviate Introduction |
古“雷池”就是黃岡的竜感湖-不越雷池一步”是今天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句成語,典出東晉丞相廋亮《報溫嶠書》:晉鹹和二年,歷陽太守蘇峻反,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被圍,駐守尋陽的平南將軍溫嶠準備率大軍馳援,廋亮回書勸阻道:“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見《晉書?廋亮傳》)。 那麽廋亮所說的雷池在哪裏呢?
雷池的位置,有兩種說法:一說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一說雷池即今湖北黃梅縣和安徽宿鬆縣共有的竜感湖。前一種說法,源自北宋樂史編纂的《太平環宇記》:“大雷水至望江積而為池,謂之雷池”。後一種說法,見於近年中國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它在晉以後的各朝代地圖上,明確標明雷池即今日黃梅和宿鬆共有的竜感湖。
兩種說法,究竟哪一種是正確的?
要弄清這一問題,首先應當弄清當時尋陽(即溫嶠駐兵地)的位置。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分全國為十三刺史,以郡、國、縣建製,在今黃梅縣境置尋陽縣,為黃梅縣建縣之始。《辭海》註:“尋陽,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黃梅縣西南。”《湖北通志》也說:“漢置尋陽縣,即今黃梅,屬廬江郡。”
以上記載,同歷史事實是相吻合的。東晉自洛陽遷都南京後,為防西夏侵犯,遣徵西將軍陶侃鎮守武昌(今鄂城),平南將軍溫嶠駐兵尋陽(今黃梅)。尋陽位於武昌與南京之間,為當時控扼吳楚荊揚咽喉之地。溫嶠駐軍於此,既可策衛京師,又可西援陶侃。不過,廋亮對陶侃也不放心。因此,當歷陽太守蘇峻造反,溫嶠要回救建康之時,廋亮害怕陶侃趁機而動,於是命令溫嶠“無過雷池一步”。由此可以分析,雷池應在尋陽附近。如果雷池是在望江,而望江距尋陽200多華裏。以廋亮的精明,怎麽會把這個與尋陽“風馬牛不相及”的雷池寫進十分緊要的軍事命令呢?!
還有一個史實:公元410年,東晉大將劉裕北伐,廣州刺史盧循乘後方空虛舉旗反叛,率軍嚮建康進攻。劉裕率兵回救,“盧循自蔡州南走,復據尋陽,劉裕先遣群軍追討,自統大軍繼進,又敗盧循於雷池。”(《晉書?盧循傳》)如果雷池遠在望江,這裏怎麽又將它與尋陽聯繫在一起了呢?
竜感湖的變遷也證明,它就是古代的大雷池。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江南的鄱陽湖和江北的大雷水,原是連成一片的汪洋大澤,統名“彭蠡澤”。西晉以後,由於泥沙沉積,長江改道,“彭蠡澤”為兩部分,長江以南的仍稱“彭蠡澤”(今鄱陽湖),長江以北的叫大雷池,這大雷池恰恰就在尋陽(即今黃梅縣)的東面。唐宋元以後,隨着湖面的縮小和分割,“大雷池”之名逐漸被各區域性湖名代替。在黃梅境內的大湖叫感湖、源湖;在安徽宿鬆境內的叫竜湖、官湖等。1955年,中央長江水利規劃辦公室正式下文,將竜湖、感湖合併稱為“竜感湖”。中國地圖學社正是依據上述史實,斷定今日之竜感湖即古代的大雷池,這是完全正確的。
也許有人會問:既如此,為什麽樂史說雷池在望江呢?分析起來,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廋亮《報溫嶠書》寫於公元328年,而由房玄齡等人修《晉書》將其載入則是300多年以後唐代的事。由此推斷唐代以前,“不越雷池一步”這句話並未廣泛流行,因此雷池的大名也就無人問津。《晉書》修成至樂史撰《太平環宇記》,其間又相隔300多年。這期間由於“不越雷池一步”的廣泛流傳和引用,雷池的位置自然引起人們的關註。為此樂史在撰《太平環宇記》時就對其位置給予了說明。但由於事情已相隔600多年,山河地貌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古尋陽早在晉鹹和年間遷往江南(即白居易詩中的尋陽,現九江市),再加上樂史並非嚴謹的歷史學者,“畢生著作甚勤”,既修史書也寫傳奇小說,因此在未加詳細考證下發生了失誤,這是完全可能的。某一說法一旦上書即被後人捧為金科玉律,這在我們中國也是常事。如果大傢知道僅在湖北境內就有三處“赤壁遺址”,那麽我們就不會對古人“錯將雷池落望江”一事感到驚訝了。 |
|
- n.: the lake in Anhui Province, , the utmost limit one can go
|
|
雷池鄉 雷池村 |
|
安徽 | 人物 | 文學 | 望江 | 竜感湖 | 黃岡市竜感湖管理區 | 湖北竜感湖工業園區 | 湖北省竜感湖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 望江縣 | 望中 | 望江高中 | 中國鳥類之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