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竜號極地考察船
目錄
簡介
  我國第三代極地考察破冰船“雪竜”號於1993年從烏剋蘭進口。前蘇聯解體後,因為這條船是烏剋蘭赫爾鬆船廠造的,沒辦法繼續,中國以1750萬美元低價購得,然後船廠按照中國的需求於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該船耐寒,能以0.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技術性能先進,屬國際領先水平,也是我國進行極區科學考察的唯一的一艘破冰船。
  “雪竜”號前後投入了將近2億人民幣的改造,據國內有關權威估算,該船現價應在7億人民幣左右。
  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極以來,“雪竜”號已先後11次赴南極、3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改造
  “雪竜”號是蘇聯解體前準備造的8條同型的供給北冰洋地區的一個運輸公司使用的破冰船之一。前蘇聯解體,因為這條船是在烏剋蘭赫爾鬆船廠造的,沒有辦法繼續造下去,中國以1750萬美元低價購得,然後船廠按照中國的需求於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
  第一次改造海洋局投入約三千萬人民幣;在1994、95年進行了第二次改造,再次投入了近三千萬人民幣;在200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徹底改造,前後投入了將近2億多人民幣。
參數
  “雪竜”船由烏剋蘭赫爾鬆船廠於1993年建造。我國購進後,投資改造成極地考察船。“雪竜”號總長167.0米,寬22.6米,型深13.5米,滿載吃水9.0米,自重10250噸,滿載排水量21025噸,總體馬力18000,最大航速18節,續航力20000海裏,主機13200千瓦*1臺,副機800千瓦*3臺、載重量10225噸。“雪竜”船屬B1級破冰船,能以1.5節航速連續破冰1.1米(含0.2米雪)前行。
性能
  “雪竜”號考察船是我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我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衹。能以0.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船裝有可調式蠃旋槳,航行時操作靈活,有利於破冰。船體用E級鋼板製作,即使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氣候條件下,也不會變形。該船可運輸雜貨、大型重型貨物及各種車輛(帶滾裝倉)、冷藏貨物、貴重貨物、炸藥、礦物、標準集裝箱以及各種油料。
  經升級改造後,“雪竜”號主甲板以上的所有設備設施全部更新。船上的實驗室面積也從原來的200多平方米擴大到580平方米,並全部更換了實驗室設備。改造後的“雪竜”號具有先進的導航、定位、自動駕駛係統,配備有先進的通訊係統及能容納兩架直升機的平臺、機庫和配套設備。船上設有大氣、水文、生物、計算機數據處理中心、氣象分析預報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氣象等一係列科學考察實驗室。可航行於世界任何海區。
設施
  雪竜號備有先進的通訊係統及能容納兩架直升飛機的平臺、機庫和配套設備,以及完善的醫療設施和生活娛樂設施。船上設有大氣、水文、生物、計算機數據處理中心、氣象分析預報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氣象和潔淨等一係列科學考察實驗室。船上有鋪位128張,為極區考察工作提供了基本必備條件。
  我國在“雪竜”號的水文資料採集室中,安裝了可以用來探尋磷蝦及其它極區水生動物的魚探儀;可在航行時測定海水流速、方向的多譜勒海流計;以及用於測量海水溫度、????度、深度的“CTD”等一大批先進的儀器設備。船上設有海洋物理、海洋化學、生物、氣象和潔淨實驗室面積200平方米。另外還新建了大氣取樣室、數據處理中心、樣品間、伸縮吊車等科研設施。
  全船共6層,可乘載人員130人。一般考察隊員兩人一屋,每間10平方米左右,有中央空調,有24小時供應熱水的衛生間,冰箱、衣櫃、寫字檯等一應俱全,房間裏還有端口可供上網發郵件。
  “雪竜”號還設有遊泳池、圖書館、健身房、室內籃球場、網吧、卡拉OK、洗衣房、手術室等。遊泳池所用的海水都是從潔淨的大海裏新抽取的,自然沒有污染。
極地科考任務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時許,我國唯一一艘極地考察船“雪竜”號駛離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中國極地考察專用碼頭,搭載着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員啓程奔赴南極。按計劃,“雪竜”號將經新西蘭剋賴斯特徹奇港停靠補給後,到長城站卸運物資,再經阿根廷烏斯懷亞港加油、加水補給後,到中山站卸貨。
  2007年11月12日上午十時,中國唯一從事極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竜”號,首次從自己的“傢”——位於外高橋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專用碼頭出發,開赴南極執行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
  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首次投入使用的極地科考船專用碼頭上,彩旗迎風招展;已舊貌換新顔的“雪竜”號身披紅裝從這裏啓航奔赴南極。此前,“雪竜”號已從上海港張華浜碼頭完成了包括首臺南極天文望遠鏡陣CSTAR,南極長城站改造工程所需的二千一百餘噸鋼筋構件、多輛雪地車和工程車等各種科考必需物資的裝載任務。
  據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負責人表示,經過七個多月升級改造的全新“雪竜”號,於九日凌晨首次靠泊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專用碼頭,這也標志着中國首個極地考察船衹專用碼頭正式投入使用。它位於浦東外高橋五號溝地區,與長興島隔江相望。此次投入使用的是已建成的一期考察船碼頭,可靠泊二點五萬噸級船舶。
  “雪竜”號船長瀋權說:“這次出徵赴南極科考長達五個多月,要到明年四月十八日才能回‘傢’”。據透露,此次乘“雪竜”號出徵奔赴南極的科考隊員共有九十一人,船員四十人,由五十多個單位的人員組成,多是各個科研領域的精英人才。為了確保科考隊員能夠按時開赴徵程,外高橋邊檢部門專門製定了“雪竜”號出境邊防檢查工作預案,還加派警力專門負責對“雪竜”號靠泊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周邊區域進行巡邏,確保中國第二十四次南極科考隊順利出徵。
  有兩名科考隊員乘飛機從澳大利亞搭乘“雪竜”號赴南極執行科考任務。
  這次南極科考在南極冰穹A地區進行冰蓋典型斷面綜合考察、冰穹A冰芯鑽探、地球物理探測和天文學觀測等,冰穹A是南極冰蓋的最高區域,氣候環境極其嚴酷,被稱為“人類不可接近之極”。
  此次科考創下了多個“第一”:在世界上首次繪製出南極冰穹A地區四百五十平方公裏範圍內的一比五萬地形圖,首次在南極內陸地區進行地震觀測,首次進行光學天文的實驗觀測等一係列有開創性的壯舉。天文學家在南極冰穹A地區進行天文臺選址,計劃建一個天文自動觀測站,建幾百個望遠鏡的龐大矩陣,開展變星統計、宇宙暗物質等研究。還進行打鑽,鑽取約三千二百米深度的冰蓋完整冰芯,查看冰穹A地區是否存在超過一百五十萬年的古老冰體。
  而這次科考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冰穹A大本營及周圍六千平方公裏範圍內考察,測定南極內陸考察站址及環境參數,為建設中國第三個南極科考站奠定基礎。除這些科研任務外,隨隊的建築人員將負責對長城站、中山站的大修工作,對原有站點進行拆除、改造、新建等工作。
  1999年7月至9月,中國政府組織了對北極地區的首次大規模綜合科學考察,極地考察船“雪竜號”搭載着124名考察隊員首航北極,歷時71天,航行14180海裏,對北極海洋、大氣、生物、地質、漁業和生態環境等進行了綜合考察。
  2003年7月,中國政府組織了第二次北極科學考察,“雪竜號”搭載109名考察隊員遠征北極,破冰挺進北緯80度,全程歷時74天,航行12600海裏,開展了海洋、大氣、海冰和生化等多學科的綜合考察,並運用了水下機器人等高新技術,深化了對北極海洋、海冰與大氣相互作用的研究。
  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極以來,“雪竜”號已先後11次赴南極、2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雪竜”號防海盜
  隨着我國“雪竜”號極地科學考察船進入海盜經常出沒的赤道海域,11月21日“雪竜”號進入一級戒備狀態。
  此行攜帶了衝鋒槍機槍手槍
  “儘管我國在南極科學考察中沒有真正遇到過海盜打劫,但我們必須防患於未然,做好一切準備。”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魏文良介紹說:“為了防海盜,雪竜船此次南極之行攜帶了衝鋒槍、機槍、手槍和近萬發子彈。船上成立20多人的武裝小組,每個人都有持槍證。”
  21日,雪竜船上的武裝小組在船尾進行了防海盜實彈演習。從當天凌晨開始,船上的考察隊員組織起來,晚上值班巡邏,加入防海盜隊伍。
  “海盜有兩類,一類是有嚴密組織,對計劃打劫的目標船衹事先探聽好。一般來說,他們對科學考察船興趣不大,尤其是“雪竜”號上有140多人,裝載的大都是科學考察儀器設備,油水不大。還有一類海盜是盲目的流竄部隊,不管遇見什麽船都搶,沒什麽計劃,“雪竜”號最需要提防的是這類海盜。”“雪竜”號政委汪海浪說。
  根據應急計劃,一旦“雪竜”號遭遇海盜劫船,值班駕駛員將鳴放長達30秒的報警信號,全船廣播;船長任總指揮,掌握敵情,負責對外聯繫;政委擔任現場指揮,組織動員人員,根據敵情隨機應變;值班水手打開甲板上所有照明燈、操縱探照燈;水手長和機匠長負責準備自衛武器,分別控製生活區和機艙通道;木匠和三管輪分別負責接水竜頭和啓動消防泵;輪機長負責指揮機艙人員,應急操縱機器,組織關閉機艙;船上其他人員在餐廳集合,根據需要組成自衛隊。
  哪些船衹容易成為海盜獵物?
  根據有關海盜事件資料分析,海盜襲船大都集中在夜間,絶大多數海盜事件是利用深夜,船員視綫不佳、警戒心降低的時段進行。遇襲船舶有58%處於錨泊狀態,海盜攀爬錨鏈上船搶劫,也有海盜冒充海警執法人員,蒙騙登輪乘機搶劫;另有33%海盜事件發生在航行中,海盜駕駛快艇追艉,伺機貼靠船邊,或強行攀爬上船洗劫。
  什麽樣的船衹容易成為海盜的獵物?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散裝船遭到搶劫的次數最多,占25%,其次為雜貨船、油輪、集裝箱船、化學品船。除船型種類因素外,遇襲船舶也可能和船籍所屬國有關。
  近年來,隨着全球海盜組織性犯罪情形普遍,海盜使用槍械增加,其“船堅炮利”的火力配備甚至超過一般海警裝備,且海盜目的逐漸轉為劫持整艘船變賣,傷害船員概率大為增加。
  高壓水柱噴射可阻海盜登船
  如何有效防海盜?雪竜號政委汪海浪介紹,船舶防海盜襲擊的手段沒有定規,從一些外派船成功阻止海盜登輪經驗看,航行應嚴格執行防海盜規定,若發現海盜欲登船,可利用高壓水竜頭噴射海盜及其艇筏,使其無法靠近或登船。使用5公斤/平方釐米以上高壓水柱噴射可有效阻止登船,高壓水柱還可淹沒、損壞快艇上機具和電力係統,打掉海盜為登船拋出的繩鈎。
  此外,為降低對海盜的誘惑,港口作業應嚴格控製艙單過於清楚地標示出每項貨物所在艙位;船舶出港前,應嚴格按照船舶離港檢查規定徹底清查船艙,對於招募不同國籍船員的船公司,船公司和船長應該對上船船員背景資料充分掌握,以免海盜冒充船員或事先偷渡上船,臥底作案。特別是航行時註意接收NAVTEX播發的通告,關註航經海域海盜活動的特點,做好船舶防範工作。
  “雪竜”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在南極中山站附近破冰前進。
  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極以來,“雪竜”號已先後11次赴南極、3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雪竜號極地考察船-名字的由來
  “雪竜號”這個名字是第一任南極考察的主任武恆起的名字,‘竜’代表中國,‘雪’意味着南極的冰雪世界。”
  雪竜號極地考察船-改造
  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極以來,“雪竜”號已先後11次赴南極、3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雪竜”號第一次改造海洋局投入約三千萬人民幣;在1994、95年進行了第二次改造,再次投入了近三千萬人民幣;在200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徹底改造,前後投入了將近2億多人民幣。
  2007年3月,“雪竜號”駛進上海浦西修船碼頭進行升級改造。通訊導航係統是船的“眼睛”。經過改造,“雪竜號”的通訊導航設備全部更新,摒棄了原有的指南針指引航嚮,采取激光路徑指引航行。改造後的“雪竜號”將成為世界上第一艘配有“寬帶全球區域網絡"(BGAN)係統的科考船。這種移動通訊係統可以實現每秒鐘512K比特的上網速率。
  此外,改造後的“雪竜號”還安裝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機艙自動化控製係統,可以實現無人值班,船舶的主機、副機、鍋爐及相關輔助設備全部可以在駕駛室內進行控製。耗資1億多元的升級改造,使“雪竜”船的內部佈局更為合理,可以為科學家提供更為便利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
  船上的海洋科學考察設備也全部升級換代,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表面海水採集分析係統,這一係統應用在船上在中國還數首次,在國際上也衹有美國等極少數國傢使用。
  雪竜號極地考察船-特色
  一是“地圖”多。在“雪竜號”上的餐廳、會議室、駕駛室、走廊,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地圖,有世界地圖、北極地圖、南極地圖、科學考察航次圖、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路綫圖,還有南極中山站、長城站的地形圖……不少隊員還自帶了地圖,甚至地球儀。駕駛室內還有大量的海圖。
  二是“規矩”多。雪竜號上有好多好多“守則”。
  環保守則:垃圾實行分類管理,不准將垃圾傾倒入海;
  安全守則:居住艙外不準穿拖鞋,因為在船上穿拖鞋不方便,也容易受傷;
  消防守則:船上居住艙外禁止吸煙。由於科考攜帶了直升機,並攜帶了航空汽油,因此嚴禁吸煙。
  節水守則:要節約用水,原因不用說。
  三是“照片”多。雪竜號上關於極地的照片很多,有企鵝、冰山、中山站、長城站等,歷屆科考隊員們拍攝的這些照片,都用鏡框挂在墻上,構成了雪竜號上獨特的風景。
  四是“講座”多。參加極地科考隊的科技人員分別來自多個不同領域。為增進瞭解,增加對各學科和課題的認識,考察隊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講座。
英文解釋
  1. :  Xuelonghao Polar regions research 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