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西藏 >山南 >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投訴電話拉薩市旅遊投訴電話:0891-66508080891-6324691
  西藏旅遊投訴電話:0891-683419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正南的乃東、紮囊、加查、洛紮、貢嘎等六個縣境內,山南地區還有6個縣不屬景區範圍。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發祥地之一。該區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𠔌地、古老文化遺址和民風民俗等構成一幅幅神秘、古樸而壯麗的畫面。區內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隨海拔變化呈垂直帶分佈。河𠔌地區帶季雨林,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人文景觀體觀了藏民族最早在山南地區的文明。雍布拉康,藏語意為母子宮,位於乃東縣東南,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相傳建於公元前1世紀涅赤贊普時代,是西藏第一座宮殿建築。前後兩部分均以石塊砌成、巍峨挺拔、氣勢雄壯。殿堂內現供奉吐蕃鬆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塑像,造型精美;還保存有很多歷代文物和典籍。桑鳶寺,為西藏第一座寺廟,坐落紮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古稱“烏登勃來”。現存建築基本上是7世達賴時期重建。始建於唐大歷年間。“桑鳶”藏語的音譯,意為“不可思議”。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傢的寺院。寺幾經火災,重修後已不復舊觀,但仍保持原有外觀。正方向朝東,總平面圓形,四周有圍墻,墻頭上,每約1米有一紅陶塔,墻內為敞回廊,正中為烏策大殿,象徵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大殿高三層,底層為藏式建築風格,中層為漢式建築風格,頂層為五塔相峙的印度建築風格。如此特殊建築的寺廟為全國所罕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昌珠寺和藏王墓。昌珠寺坐落乃東縣南約2公裏雅礱河東岸,與贊塘寺隔河相望。始建於7世紀40年代,為鬆贊幹布主持建造的。現存建築是十三世達賴修繕的。藏語鷂、鵬、鳥為昌,竜為珠、寺成取名昌珠。這名兒又與民間傳說“引竜出湖”,“斷竜為三”有關。寺內文物,寺外柳林,不少與文成公主有關。藏王墓,又稱吐蕃歷代贊普墓,坐落瓊結縣城對面的木惹山上。為公元7世紀至9世紀歷代吐蕃贊普的墓葬群,現有墓19座,方圓達3公裏,形製大致相同,均為方形平頂。相傳鬆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後幾代贊普均葬於此,但都未發掘。上述人文景觀都有鮮明的民族地區特點。
景點名稱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
地理位置
  位於西藏山南地區南部,面積920萬平方米,為西藏境內目前唯一的國傢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搖籃,藏民族的發祥地。這裏有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𠔌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聖湖、歷史古跡和古樸的民風民俗。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構成了一幅神秘、古樸而又壯麗的畫面。雅礱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成為藏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簡介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正南的乃東、紮囊、加查、洛紮、貢嘎等六個縣境內,山南地區還有6個縣不屬景區範圍。山南地區是藏民族發祥地之一。該區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灘𠔌地、古老文化遺址和民風民俗等構成一幅幅神秘、古樸而壯麗的畫面。區內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隨海拔變化呈垂直帶分佈。河𠔌地區帶季雨林,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人文景觀體觀了藏民族最早在山南地區的文明。
  雍布拉康,藏語意為母子宮,位於乃東縣東南,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相傳建於公元前1世紀涅赤贊普時代,是西藏第一座宮殿建築。前後兩部分均以石塊砌成、巍峨挺拔、氣勢雄壯。殿堂內現供奉吐蕃鬆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塑像,造型精美;還保存有很多歷代文物和典籍。
景點介紹:桑鳶寺
  桑鳶寺,為西藏第一座寺廟,坐落紮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古稱“烏登勃來”。現存建築基本上是7世達賴時期重建。始建於唐大歷年間。“桑鳶”藏語的音譯,意為“不可思議”。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傢的寺院。寺幾經火災,重修後已不復舊觀,但仍保持原有外觀。正方向朝東,總平面圓形,四周有圍墻,墻頭上,每約1米有一紅陶塔,墻內為敞回廊,正中為烏策大殿,象徵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大殿高三層,底層為藏式建築風格,中層為漢式建築風格,頂層為五塔相峙的印度建築風格。如此特殊建築的寺廟為全國所罕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昌珠寺和藏王墓。昌珠寺坐落乃東縣南約2公裏雅礱河東岸,與贊塘寺隔河相望。始建於7世紀40年代,為鬆贊幹布主持建造的。現存建築是十三世達賴修繕的。藏語鷂、鵬、鳥為昌,竜為珠、寺成取名昌珠。這名兒又與民間傳說“引竜出湖”,“斷竜為三”有關。寺內文物,寺外柳林,不少與文成公主有關。
景點介紹:藏王墓
  藏王墓,又稱吐蕃歷代贊普墓,坐落瓊結縣城對面的木惹山上。為公元7世紀至9世紀歷代吐蕃贊普的墓葬群,現有墓19座,方圓達3公裏,形製大致相同,均為方形平頂。相傳鬆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後幾代贊普均葬於此,但都未發掘。上述人文景觀都有鮮明的民族地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