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蒼山風景區聯繫方式地址:寧波市寧海縣海林鎮
電話:0574-65506315
郵編:315606雁蒼山風景區投訴電話寧波市旅遊投訴電話:0574-87291299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雁蒼山風景區座落於天台山脈東麓,寧海縣梅林、深圳、西店三鎮之間,面積約五平方公裏,距縣城18公裏,離南溪溫泉山莊11公裏,至寧波機場64公裏、寧波市區75公裏。
雁蒼山,是寧海一座六珠勝的羅漢地。從甬臨綫的梅林轉象西省道西行七公裏處,就到了雁蒼山的入山山下劉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平橋、碧水、斜楊、遊魚、銀杏……等構成的畫面,呈現出依山臨溪、古樸和諧的山村風光。
雁蒼山分入口、雁門古道、雁蒼𠔌、九竜溪等部分,雁蒼𠔌有天冠、禦屏、白帝、香爐、觀海等五峰,環抱着百畝幽𠔌,形似雁巢,常年竹林蒼翠,洞穴、巨壁遍布,時有大雁至此越鼕;九竜溪九山崗匯於珠山,形似竜聚,溪中有六處瀑布和九口竜潭,驕陽之下彩虹飛舞。雁蒼𠔌的小西天、吉祥寺、雁門古道三個小區中,陰陽掌等九處氣穴,或寒天熱氣騰騰,或暑季涼風習習,道傢稱紫陽正氣,能健身長功,修持者視為寶地,沁錫泉等八口泉眼,或出自山巒,或出自洞穴,含有偏硅酸和多種微量元素,能治疾病尤如佛傢的三味潔水,香客視為聖水。據傳宋嘉定三年(1210)中秋,十八羅漢中的第三尊者,即帶須600羅漢分司東勝神洲的諾迦尊者曾至此應真化現(據《水懺》序言載,唐懿宗時,曾在西蜀九隴山化現,以三味法水為悟達國師解除漢代袁盎與晁錯結下的夙冤,治愈人面瘡)。建成崇樓廣殿,金碧交輝,這時山頂泉穴神魚躍出,宋寧宗賜額“吉祥禪寺”。從此羅漢地始為人知。繼之,在上有泉涌,下有氣蒸,左有獅守,右有象峙的雁門古道中部,建立了不退庵;小西天東側之禦屏峰下,建立了上方庵;東區九竜溪的珠山腳建立了九竜庵,從而進入殊勝地的鼎盛時期。儒、道等各界名士也相繼匯集,宋末元初寺東的赤城書堂,史學家鬍三省等在此講學,學子遍及寧紹臺,譽為浙東學府。明初方孝儒為吉祥寺寫了《砧基册序》,清初殫微、山慵兩位禪師重修寺宇,增建銘斯堂、塔院等建築,聘請東林學士林友王編撰了《雁蒼山志》,匯集了雁蒼山羅漢地的詩文、史跡和傳奇。吉祥寺內懸挂着兩張神奇的照片,一張為白雲伴山峰組成的臥佛,形態逼真;另一張是狀似焰火的七彩光環,圖案絢麗,這是雁蒼山奧妙的展現。
雁蒼山最微妙的地方是小西天旅遊綫:由收馬坡上登,小天門、陰陽掌、小西天、閬風臺、老龜泉、響鈸岩六個景區珠形排列。由岩石組成的靈龜聽法、大龜登山、龜拜北斗、祖猿守穴、老君乘鶴、遊獅回頭,雄獅巡山等形象栩栩如生。小西天四周都是熱氣穴,寒天穴溫高達21度。陰陽掌的陽掌寒天冒熱氣,而陰掌則暑季閃冷風。這裏衆多的洞穴,自古就是宿儒、高僧、道長和豪客采氣養生的窖宅。“此山吾舊隱,石洞鎖嶙峋,竹有四時筍,鬆生千歲鱗,鼠偷猿藏慄,僧拾雀巢薪,吾友前峰住,重來不厭煩”的詩句,是宋代隱居在閬風臺的天台三宿儒之一的閬風先生舒嶽祥,和住於小西天和陰陽掌的僧道結伴養生的寫照。這裏的熱氣,是練功養生的靈氣。站在罡風口,頓覺心曠神怡。專傢說,到此一次采氣,勝於別處數月之功效。這裏的岩臺上看不見泥土,卻長着許多茂盛的樹木,人稱生命樹、長壽樹,最大的要數祖猿岩上的千年樹。從龜頭岩上望,整座山又象巨龜,這條遊綫的妙趣,就在於件件與養生結緣。
祖猿岩:因具形狀如人類祖先猿人頭像,故名祖猿岩。岩上長滿蘭花,岩下有石穴,鼕暖夏涼。
九竜戲水瀑:在山下劉村東𠔌口,高數十米,潭深境幽,具上丸竜潭申,嵌着蒼山九竜潭和幾個小瀑布,中間還有九條山崗相聚而成的九竜搶珠景觀。
沁錫泉:在禦屏峰麓,泉水從岩石下流出,清洌味醇,常年不絶,儲於錫壺中能滲出壺外而得名。五分硬幣置水上漂浮數秒不沉。
吉祥禪寺:在幽𠔌北側玉肌峰下,始建於梁天監二年(503),創建時稱雁門庵。宋嘉定三年(1210)西域高僧諾加尊者至此,建成崇樓廣殿,金碧輝煌,這時山頂泉穴中的“神魚”躍出,奏聞朝廷後,宋寧宗賜封為“吉祥禪寺。”
靈氣穴:即熱氣點,在熱點練功最靈感,故名。分佈在響崗岩、間水亭、雁門嶺,仙掌岩、老君岩、祖猿岩、伏虎岩、閬凰臺和禦屏峰九處,前後長達3公裏。尤以老君岩等處為強烈,數九寒天熱氣蒸膳,猶如春霧彌漫山崗。老君岩周圍冒熱氣,似太上老君坐于云務之中。
閬風臺:在老君岩與祖猿岩上方,天冠峰下,有大石平如臺,能容數人,臺下空穴,能容數十人。因宋代文學家舒嶽祥(人稱閬風先生)曾在此讀書,故名。近旁有他建館讀書的遺址。
仙人洞:在半山仙掌岩下,深約100米,沿邊入數丈有小石穴,內有竜鱗紋,亦名竜井,有二個洞口,左洞深約10米,可上下旋轉,能見微光,似杭州靈隱“一綫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