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逸事 : 成語 > 難兄難弟
目錄
難兄難弟 Loser
拼音: nàn xiōng nàn dì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兩兄弟都好

解釋: 指共過患難的人或彼此處於同樣睏境的人。

資料來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例子: 其以半殖民地的風貌出現於世界也,和我們實在是~。(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編》)

《難兄難弟》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nàn xiōng nàn dì nàn xiōng nàn dì
  共患難或處於同樣睏難境地的人
No. 4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陳元方 子 長文 ,有英才,與 季方 子 孝先 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决。咨之 太丘 。 太丘 曰:‘ 元方 難為兄, 季方 難為弟。’” 劉孝標 註:“一作‘ 元方 難為弟, 季方 難為兄’。”意謂 元方 卓爾不群,他人難為其兄; 季方 也俊異出衆,他人難為其弟。後遂以“難兄難弟”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北史·宋隱等傳論》:“ 正玄 難兄難弟,信為美哉!”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捲十四:“若二人( 竇臮、竇永 )者,遊藝絶倫,友誼尤篤,真難兄難弟哉!” 明 謝讜 《四喜記·雙桂聯芳》:“天馬步 瀛洲 ,恩賜黃封杏花酒。喜難兄難弟,並占鰲頭。”《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高老先生 原是老先生同盟,將來自是難兄難弟可知。”
No. 5
  比喻兩物並美,各有千秋。亦作“ 難弟難兄 ”。 清 魏源 《二室行》:“ 太室 之勝山內藏, 少室 之奇山外仰。難弟難兄孰相讓?”
No. 6
  用於譏諷兩者同樣低劣。 清 李漁 《蜃中樓·閫鬧》:“一個不通文理,一個不達時務,真是難兄難弟。”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門閥觀念》:“但這種東西,在今天看來,和 南北朝 時代的四六駢文, 明 清 時代的八股文,其實是難兄難弟。”
No. 7
  彼此曾共患難或同處睏境的人。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飲別》麯:“難兄難弟俱白髮相逢異鄉。無風無雨未黃花不似重陽。” 鄒韜奮 《經歷》四六:“除‘傢長’外,我們還有幾個‘難兄難弟’,倘若這裏所用的‘難’字可作‘共患難’的‘難’字解。” 鄭義 《迷霧》八:“ 方玉樺 一言未發,但看得出她也有點激動,她顯然記起他們是一九五七年的難兄難弟。”
No. 8
  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亦作於譏諷兩者同樣低劣。
成語 Idiom
  難兄難弟nán xiōng nán dì
  釋義:指共過患難的人或都處於同樣睏境(環境艱苦)的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示例:其以半殖民地的風貌出現於世界也,和我們實在是~。(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編》)
  中國民間俗語探源 難兄難弟
   清朝初年,有位抗清義士,在一次與清兵的戰鬥中因寡不敵衆,被清兵所殺。他死後不久,夫人生下了他的遺腹之子。
  夫人生了一對雙胞胎,但因難産,自己也死了,留下了一對無名無姓,不知誰是兄,誰是弟的兩個孤兒。
  義士的朋友將這兩個孩子分別送到五臺山和峨嵋山交給了兩個和尚,以免官府追殺。
  二十年後,他們倆各得到兩位和尚的真傳,練就了一身超凡脫俗的功夫,在江湖上都名聲赫赫,被稱為“南北雙雄”。
  兄弟二人在嵩山少林寺相見,但彼此之間都衹能直呼其名,明明是同胞兄弟,卻不能以兄弟相稱,誰心裏都覺得不是滋味。
  最後,少林寺方丈出了一主意,讓他們二人比武,勝為兄,敗為弟。衆人哄然叫好。
  二人在嵩山之巔拳來腳去,刀光劍影,不分勝負,最後,不得不比試內功,以决高下。
  二人分別用劈空掌震落樹葉,小和尚們仔細數被震落的葉數,結果都是十萬八千片。方丈無可奈何地說:“事至今日,老衲也無計可施,你們二人難為兄,難為弟。”
  以後,“難兄難弟”這句話,被後人引申為,兄弟二人共同患難的意思。
同名電影《難兄難弟》1982年香港 The movie "loser" in 1982 in Hong Kong
  外文名稱:It Takes Two
  更多外文片名: Nan xiong nan di
  導演: 麥嘉 Carl Maka
  編劇: 黃百鳴 Bak-Ming Wong
  主演:
  石天 Tean Shek ....石狗公
  吳耀漢 Richard Ng ....吳芝
  鐘楚紅 Cherie Chung ....阿珠
  影片類型: 喜劇
  國傢/地區: 香港
  對白語言: 粵語
  色彩: 彩色
  劇情
  劇情講述生性內嚮的阿興和性格開朗的阿漢為夜總會表演節目的拍檔,阿漢助阿興追求一女歌手,一富商亦欲追求。然而歌手已名花有主,富商誤以為是阿興壞了他的好事,派人將他打成癡呆。經阿漢帶他多方求醫,不但恢復正常,更變得機敏過人。二人聯手懲處了富商,並雙雙抱得美人歸。
  幕後製作:這是在1982年較為成功的一部商業喜劇,是新藝城創業年裏的排頭兵,風頭衹遜於《最佳拍檔》與《竜少爺》。如今我們想起這部電影,或許更多是因為徐剋的加盟,作為早期新藝城電影的創作者之一,他不僅在演上顯現天分,更在編導方面開始嶄露頭角。影片與風靡六十年代初期的《難兄難弟》同名,但故事與套路卻與其並無半點瓜葛,相信很多喜歡港片的影迷們,也經常在翻老片的時候將這兩部電影混淆。影片的投資衹是《最佳拍檔》的一個尾數,但票房收益卻站到了同年的第三名,成為名副其實的黑馬。自此,新藝城的城市喜劇為八十年代喜劇電影增添了一道靚色,成為了當仁不讓的市場主旋律。
法國影片《難兄難弟》 French film "loser"
  國傢:法國
  年代:1986年
  時間長度:85分鐘
  編導:弗朗西·維伯
  攝影:依福斯·奧古斯蒂尼
  作麯:弗拉迪米爾·科斯瑪
  主要演員:皮埃爾·理夏爾……弗朗索瓦
  傑拉德·德帕迪約……奴卡
  莫裏斯·巴瑞爾……多羅夫
  安·布瑞特……婭娜
  劇情簡介:
  結束五年的囹圄之苦,奴卡走出監獄的大門。五年前,十四次搶劫銀行成功的奴卡,在實施第十五次搶劫時被多羅夫警官抓獲。這次刑滿釋放,多羅夫沒有忘記來看看打過多年交道的“老朋友”。在多羅夫看來,奴卡不會就此金盆洗手,衹要奴卡重操舊業被自己抓獲,還有獲得升職的可能。上一次抓獲奴卡,多羅夫就嘗到了升職的甜頭。
  令多羅夫失望的是,奴卡還真沒有重操舊業的打算,這次出來,奴卡就想過平常人的生活。然而,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有一段距離。當奴卡為生存所迫,變賣完僅有的金銀首飾準備到銀行開戶時,竟無端地捲進一起搶劫案,被持槍搶劫的弗朗索瓦劫持為人質。率隊趕來的多羅夫根本不相信樣子頽唐的弗朗索瓦會是劫匪。為了免遭牢獄之災,一時無法辯解的奴卡衹好和弗朗索瓦一起逃跑。
  駕車逃離的路上,拉扯之間弗朗索瓦不慎扳動了手槍的扳機,子彈打穿了奴卡的大腿。為了給奴卡治傷,弗朗索瓦把奴卡帶到父親的一個朋友馬丁醫生傢。雖然馬丁衹是個獸醫,但在滿大街刺耳的警笛聲中,再沒有比馬丁更合適的醫生。奴卡強忍着疼痛,讓馬丁取出了子彈,弗朗索瓦則趁機去接妻子去世後留下的五歲女兒婭娜。
  就在奴卡和弗朗索瓦無處藏身時,多羅夫排除了奴卡重操舊業的可能。擔心被警察抓獲的弗朗索瓦懇請奴卡幫忙,看能否弄到護照,逃往國外。在奴卡的朋友拉迪夫處,弗朗索瓦因拿不出五萬法郎被拉迪夫綁架。此時,奴卡在馬丁醫生傢不慎被一個警察認出,情急之下,奴卡奪過警車,呼嘯而逃,順路衝進拉迪夫的酒吧,救出弗朗索瓦。
  經過這麽一次劫後重生的遭遇,奴卡似乎開始同情起窮睏潦倒卻不失愛心的弗朗索瓦。尤其是當奴卡準備離開時,三年未曾開口說話的婭娜一句“我不想你離開”,不僅讓弗朗索瓦激動得熱淚盈眶,就連性情冷漠的奴卡也為之動容。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儘管麻煩不斷,但奴卡還是幫助弗朗索瓦父女來到法意邊境。看着弗朗索瓦父女逃嚮邊境那邊的意大利,奴卡追上前去,跟曾經一起同甘苦、共患難的朋友走嚮新的生活。
tvb電視劇《難兄難弟》 tvb drama "loser"
  難兄難弟 劇名:難兄難弟
  國傢:中國
  地區:港臺
  類型:喜劇
  主演:羅嘉良 吳鎮宇 宣萱 張可頤
  上映: 1997年0月0日 中國香港...
  語言: 粵語
  時長: 20集
  顔色: 彩色
  監製:鐘樹佳
  編審:趙靜蓉
  劇情簡介:
  兩位好兄弟李奇(羅嘉良)與謝源(吳鎮宇)偶然共闖五光十色的電影圈,但際遇卻大相徑庭。源瞬間大紅大紫,成為當時得令的男主角,而奇還是半紅不黑。奇、源與兩大玉女邵芳芳(宣萱)及程寶珠(張可頤)展開一段微妙的四角關係,加上種種誤會,終令兄弟反目。三十年間,四人在愛情、友情及事業上經歷重重波折,究竟時間能否衝淡他們之間的恩怨愛恨?
  演員表:
  謝源---吳鎮宇飾演
  李奇---羅嘉良飾演
  邵芳芳(高秀萍)---宣萱飾演
  程寶珠---張可頤飾演
  源媽---白茵飾演
  源爸---劉江飾演
  源妹(阿燕)---黃紀瑩飾演
  亞珍---滕麗明飾演
  喬豐---林曉峰飾演
  肥佬東---秦煌飾演
  邵芳芳母親---梁葆貞飾演
  程寶珠母親---馮素波飾演
  程寶珠父親---蔡國慶飾演
  程寶珠兄長---陳啓泰飾演
  程寶珠傢中傭工(好姐)---陳燕航飾演
  羅生---羅浩佳飾演
  馮仁昆---黎彼得飾演
  狄華---梁詠琳飾演
  竜導演---羅莽飾演
  ----------------------------------------------------------------------------
  ----
  幕後人員:
  服裝設計:
  唐鳳至
  服裝指導:
  徐碧棠
  美術設計:
  蔡淑雯、黃少端、陳恩[王路]、歐陽詠凱、張小玉
  美術指導:
  葉志強
  音樂總監:
  羅堅
  編劇:
  方世強、戴德廣、曾保華
  編審:
  趙靜蓉
  助導:
  黃國輝、梁國斌、鐘鼎安、鬍惠芳、周佩霞
  編導:
  鐘澍佳、麥貫之、陳維冠、鄭基成、黃肖英
  統籌:
  羅麗兒
  監製:
  鐘澍佳
  出品人: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劇評論 TV Review
  tvb歷年來受歡迎的作品往往氣勢宏大,人物關係錯綜復雜,恩怨情仇糾纏不清——傢族、商戰、法庭、生死離別,讓人看得仿佛喘不過氣。這類大篇幅、大手筆的成功作品包括早年的《我本善良》、《大時代》、《天地男兒》。近年tvb的大戲似乎有點江郎纔盡的底氣不足,找不到更好的構思弄出一個60集、 100集的劇本,去年的最受歡迎劇集是一部衹有二十集的《絶世好爸》,恩怨情仇想不出,衹有大打親情牌了。
  人生在世,親情、友情、愛情永遠是不變的主題,就從這兒開始吧。
  親情篇
  片名叫“難兄難弟”,主角自是兩位據自稱是“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的老兄。
  謝源的身傢背景交代得比李奇要詳細得多,連他們傢有幾個住客、分別做什麽活計看過這部戲的人一定都記得。他有一對很平常的父母,過着平常人的生活,偶爾也會因為陳年舊事打冷戰拌嘴,爸爸象很多人一樣愛面子,最怕人說他借錢結婚的瘡疤,媽媽也很愛顯眼,會戴一副大墨鏡說自己是“星媽”(真的不可思議,要是現在她躲狗仔都來不及,香港首席小生的媽誒)。這對平常夫婦給謝源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的誠實善良大抵來源於“要飯也要挺直腰”的家庭教育,從這樣平凡的家庭走出的大明星謝源纔會領點奬金就全拿去救濟別人,自己還得靠個擺夜市的老大救急。一直覺得這也是謝源做人成功的原因,他的家庭雖然不夠富裕,但足夠溫暖,讓他對功名錢財看得不那麽重要,對大紅大紫沒那麽強烈的渴求,他進娛樂圈是因為丟了茶樓夥計的工作,他大紅是因為誤打誤撞演了一出本來是大悲劇卻笑翻觀衆的喜劇。反而就是這樣的無欲無求讓他在電影圈裏遊刃有餘,很多人說謝源的成功是因為他運氣太好,但是任何成功都不是憑空的,在片尾難兄難弟再聚首時李奇的一句話道破天機“阿源啊,還是你的性格好”,你看曾經的香港電影第一紅人自己搬張椅子端杯茶排電視劇,還笑呵呵的和晚輩們說笑,這種對人生的豁達和隨遇是謝源自己可能都不清楚的最可貴的財富。尊敬父母、寵愛妹妹、熱愛兄弟、迷戀愛人,惟獨對金錢沒什麽概念,這就是一個真實可愛的傻謝源。
  李奇是當年tvb的最受歡迎的男角,人們喜歡他,就是因為他的經歷更加真實,那份坎坷多磨的辛酸,總讓人在聽到他引人發笑的聲音時想為他掬一把同情淚。劇中李奇的身世沒太多的筆墨卻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關鍵,他自己說過他很小母親病死,父親坐牢,自己寄人籬下,嘗盡艱辛(也就是片場餐廳那個勢利眼的小人叔叔了)。但我們看到的仍是一個時時努力想改變命運,說話幽默,掙紮嚮上的李奇,他衹對寶珠一人道出這段不幸的往事,然後還是用那種引人發笑的聲音鄭重的說 “衹有三個人知道這些事,除了你我,就是阿源”,可見李奇把這一個朋友一個愛侶看得多麽重了。這段模糊不清的苦事也正是决定李奇性格的主要原因,他在重遇謝源之前不知過了一段什麽樣的日子,到最後走投無路被房東掃地出門,他雖然還是很喜劇的聞着自己的內褲說“好熟悉啊”,但是他心中實在渴望能有幸福安定的生
  活,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能擡起頭對所有曾看不起他的人證明給他們看,李奇是一個很有出息有本事的人。命運造化,他努力,他奮發,他有想法有個性,別人睡在汽水箱做的假床上排戲無所謂,衹有他覺得那是欺騙觀衆,一定要換,別人拿起椰子殼跳舞他就覺得那對玩意忽然冒出來不合情理,這樣的較真和倔強反讓他不容於還未發展成熟的電影圈。但也就因為他的倔,他的波折遭遇,李奇這個角色大獲成功,太多人從李奇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在命運的大潮裏起落,努力過真愛過,這就是一個真實可愛的倔李奇。
  友情篇
  單看劇名,就知道這兩人的交情到了什麽地步。他們友情的開始一直讓我十分有遐想,在海邊兩人人濕答答的坐在一起彼此認出對方後,李奇馬上不請自來的住進了謝源的房間,而那時衹知道餅幹和阿珍的謝源衹要求他不許隨便穿自己的睡衣就欣然接受了這個不速之客。小學同學,情同手足,多年後的再見,謝源一傢對李奇毫不保留的熱情給予,李奇自然把謝源當成對自己有情有義的好兄弟,而謝源他本就是個老好人,從開始他對李奇的幫助就沒計過回報,他應該是衹簡單的覺得朋友就該如此吧。
  兩人的友誼到了什麽地步?
  名利絲毫沒動搖他們。初進電影圈的兩人同甘共苦.
  感情沒能破壞這段友誼。當兩人同時愛上了芳芳,謝源在無措的請教了別人,得到了“打他一頓,讓他撬大嫂”的辦法,在他還沒來得及攢足打人的力氣前,李奇買給他的一塊臭豆腐就讓他徹底放棄了這個念頭。他和芳芳想各種辦法想讓李奇能不被傷到的退出,這其中的苦心,也衹能用兄弟兩字來稱道了。而李奇,他開始是把芳芳當做給他動力和鼓舞的女神供奉在了心中,忽然知道破壞自己夢想的人竟然就是好朋友,被騙的衝動讓他激情演繹了那場假戲真做的婚禮戲。但是不久我們就又看到了意氣風發的李奇,他不是不難過不傷心,失戀誰不痛苦?編劇沒有展示這段心理給我們看,但細想就明白,李奇再次微笑着看着謝源和芳芳成雙成對時,他的放棄和犧牲。
  金錢也沒能離間兩人,失蹤的百萬巨奬讓李奇覺得無臉見兄弟,一群人義憤填膺說要抓回那個貪圖錢財的小人,衹有謝源他堅持“阿奇絶不是那樣的人”,這句話如果讓逃亡中的李奇聽了,一定會感動得掉下淚來。謝源這句話曾經說了很多次,徐基冒充李奇襲擊珠媽後衆人指責李奇時他這樣說,他在鄉下玩“飛車超人”摔得筋骨大傷,衆人都看到李奇能救他卻沒伸手,他也這樣說,“他拉也拉不到啊”。這樣的信任,這樣的善良,讓我真心的為這段友情喝彩。
  這樣一份堅固的友誼卻真的在一次“袁世凱事件”後被阻斷了二十年時間。兩兄弟唯一的一次大打出手,都不是打架老手的兩個人象搶玩具的小孩子一樣抱着頭滾在地上,讓人看得哭笑不得。其實那分開的二十年裏,李奇的一直避而不見是源於滿心的抱歉和羞愧,謝源就還是那麽顯眼,讓老婆拿十萬八萬去給李奇做生意,卻發現原來人傢開出租已是傢財滿貫,自己卻仍然在裝着一堆欠條過着富人的窮日子。
  二十年後物是人非,奇哥源哥在領奬臺上再次擁抱,奇哥還是很嘮叨,源哥還是那麽愛擺pose,你能不感動嗎?
  愛情篇
  兩人的愛情際遇都可稱奇遇了。其實編劇一開始就給了我們伏筆,要不然初進片場的謝源不會蒙着臉還被芳芳追着打,寶珠和誰相安無事衹是剋得李奇叫苦連天,當這四個人抱成兩團站在倒塌的布景裏時,你就該知道誰是誰的真命天子了吧。
  和阿珍那段純純的初戀、和芳芳終成正果的戀愛給我們看到一個對愛情一根筋的癡情男人謝源。他對阿珍的喜歡就好象是一個小孩子第一次見到了一顆漂亮的彈珠,再也移不開那癡癡的眼神。也衹有他會留着一塊廉價的懷錶,傻傻的存着錢跑到南洋去找不見多日的初戀情人,但他知道了那顆彈珠被人保管得很好,過得很幸福,他沒生氣沒埋怨,就這樣坦然的離開了。告別青澀初戀的謝源似乎是恍悟了阿萍對他的好,他接受的其實是阿萍而不是芳芳,你相信有這樣的人嗎?自己身為電影明星不追求圈子裏的如雲美女,單單買一件皮衣送給那個長得象巫婆的窮女孩,謝源就是這樣啊,所以他的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傻人是會有傻福,福到是因為你太好。芳芳在這部戲裏是最不討好的一個主角,因為她太聰明敏感,很多表現就象一個和普通戀愛女生沒什麽分別的小女人:知道自己比男友大要生氣(拜托,這怎麽能怪人傢源哥),要人傢哄到叼着鐲子求婚纔喜笑顔開;知道人傢去打了幾回麻將要生氣,可憐的源哥哦,要跪下來請罪纔哄回美人。
  寶珠說“奇哥最大的夢想就是當導演。”
  李奇說“珠妹最大的夢想就是嫁給我。”
  心有不甘的芳芳問謝源自己的夢想是什麽,謝源傻得衹知道盯着看電視裏的拳擊手。
  弄清狀況謝源問芳芳自己的夢想是什麽——他說自己根本是個沒夢想的人,但現在的夢想是她。
  哪個女人聽到這樣的回答都該感動了。
  在兩人玩了一番心理加鬥嘴的遊戲後,佳人俏生生站在落寞的謝源面前,套用瓊瑤阿姨的老話——“感動得一塌糊塗”。
  李奇和寶珠這段似乎匪夷所思的愛情是許多影迷們心中的經典。陰陽錯位的,兩個人居然都嚮別人表錯過情,其實寶珠對謝源那是情竇初開的小女孩不知感情為何物的一次心理實驗,李奇則是在逆境中受到人安慰後一種感激成分占多的自然流露。寶珠的一直天真無知,李奇的常常自作聰明,看到流星後一個拼命的“排戲、排戲”,一個拼命的“拍拖、拍拖”,這兩個人分明就是一對速配的大活寶。
  寶珠對李奇說過很多傻氣天真的話,象“奇哥,別人都不信你沒什麽,我信你啊”,象“奇哥,沒關係,你還有我啊”,象“奇哥,我息影啊,我們去美國,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這些傻氣和天真,在李奇而言是彌足珍貴,好象一劑劑暖着心的熱湯。
  自卑的李奇躲了寶珠二十年,錯過了兩個人最美好的一段歲月。衹是每年到了珠妹的生日,奇哥一定會再唱一次那首小麯,遙想着珠妹一定在看着自己寫給她的生日卡片。
  好個寶珠,二十年的歲月磨礪讓她的傻氣成了對愛情的矢志不渝,把她的天真歷練成了處事不驚的雲淡風清。二十年後等來的重逢,那是一份怎樣歷久彌堅的美麗和癡情。
  再看《難兄難弟》,人生最寶貴的東西,不就是這三字“親友愛”嗎?
電視劇隨想 TV Caprice
  也許它表面看似一部輕鬆懷舊的肥皂劇,夾雜着插科打諢,無理取鬧,抖落下滿兜滿袋的笑料,令人時不時地就忍俊不禁。看着李奇用他的那把低八度的類似《東成西就》裏梁傢輝的公鴨嗓說道:“你呢個卑鄙無恥下流賤格社會既人渣敗類拆白黨死飛仔”;看着謝源暈頭轉嚮上錯船保了一條命回傢後卻嚇倒了一大片;看着這對難兄難弟初進片場,一個裹着布拿着樹枝扮大樹,一個圍着“樹”被人當淫賊追打;我們不由自主的笑了,可是笑着笑着,卻不知什麽時候笑出了一滴眼淚,在眼角;笑出了一絲辛酸,在心頭;細細品味,原來這笑聲裏還隱藏着別樣的心情,滲透着別樣的人生。
  有時候喜歡看戲,是因為在看故事裏的故事時,好像看見了很多人的故事,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和別人的故事,就如謝源在戲裏所說的:
  沒天分,沒才華,沒演技,有運氣的,像他自己;
  有天分,有才華,有演技,沒運氣的,像李奇;
  沒天分,沒才華,沒演技,沒運氣的,像喬峰;
  那麽加上芳芳和寶珠應該是有天分,有實力,有本事,也有運氣,這四類人也就大體構成了人生吧!
  沒天分,沒才華,沒演技,有運氣的謝源可能不是一塊做演員的璞玉,不會唱歌,卻一路鴻運高照,或許真是因為應了那句老話好人有好報吧!謝源真是太善良了,他會每天下樓戰戰兢兢又羞澀地偷看暗戀着的涼茶鋪女孩阿珍,他會不顧一切去南洋尋找愛人,在看到幸福平安的阿珍後又坦然離開,他為成全芳芳的夢想甘願陪她去美國發展,自己勤奮學習英語,他走紅後仍然象個普通人般的平凡可愛,永遠記得父親的教誨——要飯也要挺直了腰,所以無論何時他的姿勢都是昂首直腰,很有骨氣。他毫不吝嗇錢財,接濟朋友一擲千金,他有機會總是不忘提攜兄弟,功名利祿在他看來衹是過眼雲煙,從來也去不刻意追求,卻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樣的好人,縱然後來得了絶癥,上天也不忍不讓他離去,反而令他駐顔有術,獲得終身成就奬。但他偶爾還是會發發脾氣,一次是跟芳芳吵架,差點把身上的衣服全脫掉還給人傢,那是被她捉弄得狠了;一次是跟李奇大打出手,因為妹妹被騙。正是因為有這麽點小脾氣纔讓謝源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可愛,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和藹可親的好心人,也許你每天出門就能跟他打上個照面。
  有天分,有才華,有演技,沒運氣的李奇是一部辛酸史,一個逆境裏的小人物,以前衹能作別人的影子,替身,配音,掌聲送給別人,眼淚留給自己,好容易熬成了主角,四人演一部《愛人結婚了》人人拿奬,所有奬項全部包攬就獨獨欠他一個。好容易有了些名氣,卻因為抓賊産生誤會鬧出醜聞而被公司冷凍,好容易有了個拍攝《唐山大兵》的大好機遇,卻又遭小人陷害,被撤掉角色,最後落得被別人騙拍三級片,衹敢躲開所有人開的士偷偷度過餘生。雖然對藝術有着至高的追求,卻一生也沒能完成導演一部片子的夢想。李奇在影視圈內浮浮沉沉的遭遇,令人含着眼淚笑。是不是有點諷刺當年這個娛樂圈的黑暗與不公呢?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看着很多演員在銀幕上呼風喚雨,風光無限,其實他們當中又有幾人不是從一無所有的跑竜套一點點爬上來的。即使是做成了明星的,無論你曾經多麽的輝煌過,早晚會有老去的那天,漸漸被人冷落,被人遺忘,個中滋味有時比顧鏡生憐自己的容顔蒼老還要難受。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很多人懷才不遇,鬱鬱不得志,然而小人物雖然卑微卻也要有自尊,想起了《喜劇之王》裏的那個命運與李奇諸多相似的尹天仇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大聲呼喊“努力!奮鬥!努力!奮鬥!…………”是的,在現實生活中衹有這樣滿懷希望地執着抗爭,笑對人生,永不言敗,才能乘風破浪終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沒天分,沒才華,沒演技,沒運氣的的喬峰,是個單純的傻傻的富傢子,傢財萬貫的他卻喜歡和一幫窮朋友做臨時演員,遇見意中人後死纏濫打地追求,甚至幫情敵織毛衣,為求愛人歡心,差點在臉上動刀子整容,雖然傻乎乎,卻憨直的可愛。像他這樣的人最是簡單,謹記知足者常樂的古訓,將七情六欲直接寫在臉上。或許他對生活缺少追求,或許他沒什麽高標準嚴要求,或許他的一生也就是碌碌無為。這樣的人可能會被說成是最沒出息的,但往往就是這樣的人活得自得其樂,輕鬆灑脫,因為他要得衹是平凡人的快樂,享受平凡人的生活罷了。
  最後是有天分,有才華,有演技,也有運氣的芳芳和寶珠,她們在影壇宛如兩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芳芳,狡猾又聰慧,有極高的演藝天分也有自己人生的目標,會用兩個身份遊戲在兩個世界,又會為真愛放棄了去好萊塢的夢想,陪着患病的謝源一起終老。被呵護過度但心地純良的溫室女孩寶珠,饞嘴貪吃,總是眨着大眼睛問別人 “為什麽”天真純潔的像一朵不染塵煙的百合卻執着地守着一份沒有承諾過的感情。她們是天之驕子,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又深受上蒼的眷顧,然而她們也會有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生活中的這類人,通常是在旁人羨慕的眼光中長大,卻也會羨慕旁人,他們更加需要親人的支持與關懷,也更容易看淡人生。
  《難兄難弟》就是由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組成的,在他們身上你能看到多少自己的影子呢?如果你衹是把它當做一份茶餘飯後消遣地調料,那你就錯了,它是一捲寫滿人世百態的風情畫,穿着懷舊的外衣卻述說着當代人的故事;它是一塊折射着世間道理的三棱鏡,放在陽光下便會顯出七彩的斑斕;它是一杯淡淡的香茗,令人久久地回味。當夜深的時候,你再拿來慢慢品嚐其中的那番復雜的情感,回想那幾首動聽的小麯,那一眶笑中的淚,你會覺得這就是故事裏的人生,人生中的故事,平日裏的不快在那瞬間也就變得雲淡風輕
  先說幾句不算題外的題外話,1997年的懷舊劇《難兄難弟》轟動全港之後,引起了一連串反應,不僅獲得當年 TVB臺慶“全港最受歡迎電視節目”奬,還讓撈傢拿下了第一個“最佳男主角”奬,開始在TVB大紅大紫起來,張可頤的陳寶珠在99年臺慶時還拿到了千僖年最難忘的十大角色奬——知道另幾個是誰嗎?發哥和芝姐的《上海灘》,蕭芳芳的林亞珍,華仔的楊過……可見《難兄難弟》深入人心的程度。善於跟風的王晶王胖子馬上在當年炮製出了電影版的《精裝難兄難弟》,雖然比起電視的精品程度差遠了,過據說當年香港最時髦的駡人方法就是,“我ABCD你個E啊”“我 DoRaiMiFa你個Sou啊”。所以TVB順應民意順水推船的就請四個主角出了這張《難兄難弟》的原聲大碟,當下賣出了白金銷量——什麽叫紅啊!
電視劇中音樂 Musical drama
  1.片頭主題麯《難兄難弟》 四人合唱
  作麯:羅堅 作詞:陳頌紅
  羅:人情人情如做戲有真心假意地
  吳:從前從前如夢去 太多的不堪記
  宣:無人無人能做到 這一生都趣味
  張:悲悲喜喜常換轉 有一些都優美
  合:Ah Ah Ah Ah 青春總失去莫名
  Ah Ah Ah Ah 衹想情誼能共永
  吳:情人情人常念記我一心癡醉地
  羅:為何為何難共對 太傷心皆因你
  張:談情談情原是美 兩相偎相靠地
  宣:情緣情緣難順意 有一些不應記
  合:Ah Ah Ah Ah 衹想相愛永莫停
  Ah Ah Ah Ah 真心能隨年月證
  看過《難兄難弟》的一定對這首主題歌很熟悉,片頭那一串串鏡頭的出現和更替就是和着這首歌的節奏進行的,其實這首歌的旋律很簡單,歌詞是純粹的懷舊味道,四個演唱者裏除了撈傢還算得上歌手其餘三個都是鮮少開唱的人,但是不妨礙這首歌把電視劇的主題傳達得淋漓盡致。起伏難料的人生,無常反復的世事,唯有情共永。
  2.插麯《蝶兒雙雙》 四人合唱
  作麯:羅堅 作詞:陳頌紅
  宣:花前蝶兒雙雙樂韻飄飄
  張:雖能共行相知 結果仍難料
  羅:倘然路途坎坷 共舟相濟之
  吳:天涯但求知己 此生無憾了
  女合:緑緑樹柳好風光相對共歡笑
  男合:在危難內亦相見 真摯未曾斷
  女合:雖然亦曾誤會 大傢心裏曉
  男合:感情若同根生 永不會變
  張:花前蝶兒雙雙樂韻飄飄
  宣:雖能共行相知 結果仍難料
  吳:倘然路途坎坷 共舟相濟之
  羅:天涯但求知己 此生無憾了
  這首歌的旋律在劇中反復出現過很多次,大多是在四個人兩兩成雙的甜蜜鏡頭時響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李奇和寶珠在沙灘上穿着咖啡色格子襯衣的情侶裝打羽毛球的時候。這本來就是為四個人的甜美愛情所做的一首小調,旋律和歌詞還是很簡單上口,四個人分開唱的時候,兩個男聲一下子就區分得出來,撈傢的聲音明顯要技巧一些,而宇哥的聲音是一下子就衝出來的,直直的就竄進耳朵。至於宣萱和可頤的聲音真的很象,都是細細的,俏俏的,聽了很多次也很難分,仔細聽才能覺得宣的尾音要挑一點。
  3.插麯《心相印》 鎮宇 宣萱對唱
  作麯:羅堅 作詞:蔡安喬、蔡安怡
  男:見你美麗容貌後 日日夜夜心癡醉
  我有那份情送你 盼與你墮進愛海
  女:一早睇穿你心事 偏偏扮着無心意
  衆少女熱情暖你 我怕你轉身去
  男:一生夢想跟你相對 朝朝晚晚可永伴你
  女:但願為你拋開一切 陪你去創以後美景
  男:終可得到你芳心 共渡患難每一秒
  女:蒼天早註定不分 我與你心相印
  男:一生夢想跟你相對 朝朝晚晚可永伴你
  女:但願為你拋開一切 陪你去創以後美景
  男:終可得到你芳心 共渡患難每一秒
  女:蒼天早註定不分
  合:我與你心相印
  這是一首專門屬於源哥和芳芳的歌,也是他們兩個人對唱的,在兩人定情時適時的唱響,唱得我心裏暖洋洋。夜色裏黑黑的巷子,衹有賣粥的攤子還在冒着幾絲熱氣,芳芳對謝源一字一句的說“邵芳芳就是高秀萍,高秀萍就是邵芳芳”,源哥遭此打擊轉身就走,然後又不甘心的出現在了芳芳面前,芳芳身上套着那件皮衣,打開裏面仍然是阿萍土氣的舊衣服——源哥喜歡的就是裏面那個土氣平凡的阿萍啊。說實話,當時背靜音樂響起的時候,我都有點懷疑那個男聲是不是宇哥,因為真的很深情,完全沒有一點硬漢風範了,真正的與謝源合二為一了。
  4.插麯《望兩望》 撈傢 可頤對唱
  (男)牽着您手輕輕笑,魅力暗自炫耀
  穿着臂彎擁纖腰,愛意多美妙
  (女)低伏耳邊輕輕笑,孕育快樂情調
  觸動我心輕飄飄,電力相應地傳召
  (男)望兩望又笑一笑,讓默契心裏互照
  (女)望兩望又笑一笑,抑鬱通通也消
  (男)撫着兩肩輕輕笑,欲念將信念除掉
  (女)心內似火輕輕燒,烈焰把我漸溶掉*
  (男)望兩望又笑一笑,讓默契心裏互照
  (女)望兩望又笑一笑,抑鬱通通也消
  (男)撫着兩肩輕輕笑,欲念將信念除掉
  (女)心內似火輕輕燒,烈焰把我漸溶掉
  這首就是專門為奇哥和寶珠寫的歌了,註意一下就會發現他們兩個在一起時,背景音樂經常是這首歌的音樂。現在看這個歌詞寫得可真是鶯鶯燕燕,好不風花雪月,而且因為撈傢的唱功屬於專業行列,所以可聽性也好很多(這個我承認,我傢宇哥衹是五音基本還算全的水平)。
  5.插麯《姑娘十八似花嬌》 鎮宇、撈傢分別與宣萱對唱
  作麯:羅堅 作詞:王柳生
  男:遙望青山緑水美如畫
  又見夕陽斜照妹嬌勝春花
  令人陶醉一雙大眼曉講話
  芙蓉如面更添高雅
  女:啊…啊…哥知立志好品貌偏偏風度夠瀟灑
  毅絶名利誘 拋卻假尊榮情重稱佳話
  同遊樂與你為陪伴增聲價
  男:寧受衆親斥駡不甘寄籬下為愛自由
  惟望與妹組織新傢
  若能諒我妹應直說衷心話諧鶯鳳愛惜青春價
  女:啊…啊…芳心似亂絮多憂慮 恐君貪豔愛春花
  紅顔易老春去花殘 忘盡相思話 茫茫前路
  由來情味似甘帶苦真可怕
  男:情義厚可發誓妹休怨駡
  女:又怕情浪暗涌毀兼假
  男:無誓負愛剔心共印青竹下 長留念兩心不欺詐
  女:幸毋負約
  男:不再戀奢華
  女:疑慮今始罷
  男:同薫樂
  女:情甜如蜜見影每雙多風雅
  好了,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遙望青山緑水美如畫”,本名叫《十八姑娘似花嬌》,結果因為源哥的功勞,可能所有的人對它的印象都是那一句震天動地的青山緑水了。源哥第一次開口一吼,把導演的眼睛都聽直了,手裏的玻璃杯咣當掉下來砸了芳芳的腳;源哥第二次開口唱,整個舞臺上的人都捂起了耳朵,衹有他還在手舞足蹈;源哥第三次開口唱,騎着自行車帶着寶珠長奔而去,我總想象那一路一定驚起不少無辜的小鳥,不過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的寶珠還真的小鳥依人,冒着他的歌聲甜甜的微笑。後來導演學乖了,找了李奇幫他假唱——我們終於在那次晚宴上聽到了完整版的《十八姑娘似花嬌》,李奇躲在幕布後面,落寞的讓他美妙的歌聲通過別人傳遍舞臺,他的辛酸他的失落,唱出的卻是一首歡快愉悅的歌,這種強烈的反差,一下子抓住了很多人的心。也就是這次,奇哥的聲音終於得到了賞識,喬峰的老爸,橡膠大王喬木肯投資給他做男主角,終於鹹魚翻身把歌唱了。鑒於這首歌在此劇中完全不同的兩種效果,原聲大碟在收錄這首歌時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正常版,一個是搞笑版,女聲都是宣萱,男聲嘛……誰正常誰搞笑就不用我多說了。
  6.插麯《莫負青春》 宣萱可頤合唱
  合:青春,真可愛青春,珍惜你光陰似金
  青春,真可愛青春,應心嚮書本努力發奮
  若你時候空課,他朝你便遠行
  宣:韶華任虛度你終生抱憾
  張:名利漸衰弱你必遭惡運
  合:望勸君盡努力求學
  在社會他朝擔起重任
  拉拉拉……諸君教育撫養,勵言相襯
  應當報親恩,應當叫親心一切自奮
  共美好青春,拉拉拉……惜光陰
  這首歌是一出舞臺劇的主題歌,由芳芳和寶珠載歌載舞,手拉手一起演唱,真是人比花美——因為花是奇哥演的。這場戲看下來真的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舞臺上的布景、伴舞,尤其是兩個女主角配合的十分默契,我真的願意相信萱和頤兩個人真正的關係就是這麽好的。奇哥和阿峰分別在後面扮成了花和樹,而源哥要在之後出場唱“青山緑水”了。
  7.插麯《情花開》 撈傢 宣萱對唱
  (女)情花開,開燦爛,情義誓永無限
  夜鶯歌聲美曼,吐露熱愛彌漫
  (男)情花嬌,鳥語醉,春色充滿世間
  同相親,永不分離,我倆愛不變幻
  (女)情花開,開燦爛,情義誓永無限
  (男)夜鶯歌聲美曼,吐露熱愛彌漫
  夜鶯歌聲美曼,吐露熱愛彌漫
  (男)情花嬌,鳥語醉,春色充滿世間
  同相親,永不分離,我倆愛不變幻
  (女)情花開,開燦爛,情義誓永無限
  這是奇哥在劇中第一次做歌舞片男主角時和芳芳一起演唱的,當時芳芳在寂寞訴芳心,奇哥從陽臺下面爬上來,兩人分別拿出兩個沙鈴開始起歌舞,整個過程都很棒。不過奇哥拍完馬上去和導演研究沙鈴出來得不符合邏輯,導演當然不甩他,芳芳於是安慰他說大傢都很辛苦,他說“是啊,他們都很辛苦的把這兩個葉子殼磨光”。倔強較真的李奇,在一開始做男主角時,就已經表現出了他的性格和棱角,這或許就是他註定不能在電影圈裏順利生存的原因。
  8.插麯《奇哥》 撈傢 可頤對唱
  女:奇哥因乜要亂咁喱
  奇哥因乜要受折磨
  奇哥點解你會咁折墮
  奇哥你又無乜嘢做錯
  男:我……你……哎呀……
  你去睡覺快點嫁第二個
  女:奇哥實情又型又醒
  何解奇哥要攪到咁奔波
  奇哥心裏早有决定
  奇哥你有否挂住我
  人人話你成日要錢多
  人人話你悲凄兼坎坷
  人人話你喪心與病狂
  人人話我早應嫁第二個
  (男白)你這個卑鄙無恥,下流下賤的社會人渣,拆白黨,死飛仔
  這首歌在劇中兩次出現,一是李奇躲在寶珠的旁邊和她訣別的時候,那種傷感的氣氛配上這首麯調古怪,節奏還有些明快的小調,真的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第二次是二十年後,兩人偶然重逢,李奇死不承認自己的身份,寶珠於是趁他不備在他身後又唱起了這首《奇哥》,花白頭髮,滿臉皺紋的李奇,情不自禁的也跟着哼了起來,不禁讓人感嘆歲月變遷,真情未減,這首古怪的情歌,這次聽起來真的是讓人想哭了。
  9.插麯《誰更重要》 撈傢獨唱
  回看遙遙歲月 竟仿佛這樣遠
  這夜若說遺憾我一生豈止一點
  誰計較成與敗 其實什麽方重要
  記着夢想中的一切 心始終微酸
  還是你 自從前行到現在未言倦
  幾度際遇 也仿如塵打轉
  縱有逃避有些執意 過去始終也告一段
  此刻與你擁抱 卻已勝過平淡句子
  縱說世界每秒在轉 心意始終相連
  感觸兩眼 看透誰更重要
  這首歌是這部戲搞笑了二十多集後一次感情的大釋放,在隆重的頒奬禮上,四個人又重新聚在一起,大屏幕上播放的是當年他們黑白色的影象,竜套的,路人的,土匪的,大俠的,百感交集的歌聲在這時響起,這是此劇中唯一一首不摻雜任何喜劇色彩的歌麯,它悲情感慨得正是時候,撈傢的歌聲在這時顯得尤為美妙。
  搞笑片段
  《難兄難弟》之〈大雷雨〉~~後現代主觀思維主義
  羅先生看電影市場不景氣,故把所有演員都合起來,排了一部另人笑破肚皮的〈大雷雨〉
  〈大雷雨〉
  SCENE 31
  TAKE 1
  DIRECTOE 竜
  DATE 12/2
  謝源(三少)上場(歪着脖子):爹,我跟四鳳是真心相愛的,你讓我們成親好嗎?
  芳芳(四鳳)謹慎的說:四鳳雖然出身寒微,可是四鳳定回循規蹈矩,做一個賢良淑德的媳婦。
  任姐(反串男裝大少爺)拍桌子:唉!你們不可以成親~~
  仙姐(大少奶)甩手絹問道:哎呀~你為何會不贊成呢?
  寶珠(四鳳她媽)搶白:大少,你不可以說出來~!!
  任姐(大少)又嘆氣,雙手一擺~一字一頓的說:唉!事到如今,我不可以不說了。。四鳳,是我跟管傢偷情所生的……
  仙姐(大少奶)吃驚,手絹掩口:啊?~~
  衆人都吃了一驚!!
  場外擬音——衹見一人拿着白鐵板抖,一人拿一笸籮黃豆在晃,模擬打雷下雨之聲。
  阿奇(四鳳爹)走過來問四鳳媽:那我,豈不是帶緑帽子?啊??
  芳芳(四鳳)走到大少爺面前,手拿手絹,一指大少爺說:你?纔是我爹?
  任姐(大少)悲涼的雙手握住四鳳的手:乖女兒~~~(哭)
  仙姐(大少奶)哭:哼~好一對姦夫淫婦~~(抽泣)來人,給我抓他們出去淹死~!!
  寶珠(四鳳媽)出來勸阻:哎呀~不要啊,大少奶,我求求你!
  仙姐(大少奶)哭:啊,走開~(哭)
  任姐(大少)也過來勸大少奶
  仙姐(大少奶)哭:走開呀~~~(揮手絹)
  老爺一拍桌子:哎!!!真是傢門不幸啊!哎!!
  衆人皆安靜了下來。
  謝源(三少):到底打算,怎麽辦呢?
  阿奇(四鳳爹):哎,我先算一算……你~(指謝源)是老爺的兒子,而四鳳,卻是大少爺的女兒,三一得三,六一得六,算起來,四鳳應該叫你一聲三叔纔對!
  芳芳(四鳳)手絹掩口,吃驚的說道:三叔??
  喬峰(二少)提鳥籠出現:試問叔侄倆~又怎能成親呢?
  於大姐(繁漪)一拍桌子,仿佛有了主意的樣子,站起身說道:不怕!(於大姐口齒不清,衹見場外有配音的妹妹,於大姐在對口型,呵呵)你們可以成親吶!
  喬峰(二少):此話,怎講?
  於大姐(繁漪):二十年前,一個風雪的晚上,老爺到了廣州收租,我就這麽被一個蒙面的黑衣人姦污了~~(哭)結果~~……
  阿奇(四鳳爹)插嘴:老爺,原來你跟我一樣帶緑帽子。。
  老爺一拍桌子:豈有此理!傢門不幸!傢門不幸啊~~
  謝源(三少)仍然保持單手插褲袋的造型:爹,既然現在我不是你兒子,那我可以跟四鳳成親了?(面帶喜悅)
  芳芳(四鳳):(激動)三少爺,我們可以成親了!?
  喬峰(二少):不可以!
  於大姐(繁漪):為什麽呢?
  喬峰(二少):小媽,各位,我幹脆老實告訴你們,…當晚的黑衣人…是我!
  衆人——吃驚!!啊!
  場外再次響起雷雨聲(篩黃豆,抖鐵皮板)
  喬峰(二少):是我姦污了你(擡不起頭來)
  於大姐(繁漪):啊(尖叫)原來那個狗賊是你~~~(手指二少)
  謝源(三少)很禮貌的問二少:那你豈不是我爹了?
  喬峰(二少)激動:兒子!!
  謝源(三少)製止,轉身:哎~我一下子沒辦法接受你~
  老爺站起身來:啊?那我豈不是,成你爺爺啦?
  謝源(三少):爺爺?
  老爺哭喪着道:哎,簡直是傢門不幸啊!
  寶珠(四鳳媽):那麽三少爺和四鳳你,能不能成親啊?
  阿奇(四鳳爹):哎,讓我來算一算(這時纔看到,原來阿奇一直拿着一把諸葛亮的羽毛扇,怪不得這麽能算,哈)三一得三,六一得六,三少爺是二少爺的兒子,而四鳳是大少爺的女兒,算起來呢,你們應該是堂、兄、妹!所以一樣不能夠成親!
  老爺:唉~~~~
  衆人一起:傢門不幸啊!!!
  (衆人背後的牌匾掉下)
  難兄難弟
  難兄難弟 1982
  《難兄難弟》的演職員表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攝影
  導演 Director:
  麥嘉 Carl Maka編劇 Writer:
  黃百鳴 Bak-Ming Wong
  石天 Tean Shek ....石狗公
  吳耀漢 Richard Ng ....吳芝
  鐘楚紅 Cherie Chung ....阿珠
  泰迪羅賓 Teddy Robin Kwan ....故衣佬
  林子祥 George Lam ....飛機林
  譚詠麟 Alan Tam ....洗頭仔
  張艾嘉 Sylvia Chang ....茶樓青潔
  石燕子 Yanzi Shi ....石神
  馮敬文 Ging Man Fung ....貴利炳
  徐剋 Hark Tsui ....喃嘸佬
  黃允材 Wan Choi Wong ....醫生
  麥嘉 Carl Maka ....Albert
  曾志偉 Eric Tsang ....擦鞋仔
  劉傢榮 Chia Yung Liu ....豬肉榮
  曹達華 Dahua Cao ....神槍手
  劇情
  劇情講述生性內嚮的阿興和性格開朗的阿漢為夜總會表演節目的拍檔,阿漢助阿興追求一女歌手,一富商亦欲追求。然而歌手已名花有主,富商誤以為是阿興壞了他的好事,派人將他打成癡呆。經阿漢帶他多方求醫,不但恢復正常,更變得機敏過人。二人聯手懲處了富商,並雙雙抱得美人歸。
法文解釋
  1. n.  frères ou compagnons d'infortune, frères ou compagnons dans le malheur (ou dans la difficulté), gens dans une même situation
近義詞
狐群狗黨, 狐朋狗友, 酒肉朋友, 酒肉兄弟, 執迷不悟, 死心塌地, 有福同享, 有難同當, 至死不渝, 三朋四友, 至死不悟, 一路貨色
反義詞
吠形吠聲, 吠影吠形, 出淤泥而不染, 隨風轉舵, 隨波逐流, 順風使船, 順風轉舵, 見風使舵, 見機行事, 貌合心離, 貌合情離, 述而不作, 良師益友, 良師諍友, 泥而不滓, 涅而不緇, 拾人牙慧, 拾人涕唾
相關詞
導演美味天王歐陽震華一號皇庭
包含詞
新難兄難弟精裝難兄難弟七彩難兄難弟
難兄難弟郭峰超時空難兄難弟難兄難弟之神探李奇
難兄難弟 郭峰傳播流言蜚語和撒謊造謠是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