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義 : 飲食 : 流行歌麯 : 歌麯 > 隨緣
目錄
1)詞語
  1.佛教語。謂佛應衆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
  3.謂隨順因緣、順應機根之緣而定行止。華嚴經盧捨那品(大九·四一六中):‘聞三世諸佛,具足尊名號,隨緣起佛剎,音聲不可盡。’此外,亦指真如之理體雖寂然不動,然具有依外緣而變化顯現萬象之作用。[華嚴五教章捲四]
2)歌麯
  歌手:溫兆倫 專輯:投入生命
  原來愛得多深笑得多真到最後
  隨緣逝去沒一分可強留
  茫然仰首蒼天誰人躲藏在背後
  啊夢中想的都遺漏
  原來每點溫馨每點歡欣每個夢
  隨緣蕩至沒一分可強求
  回頭看這一生人如飛蟲墮網內
  恨的苦的須承受
  你你我我隨緣曾邂逅
  笑笑喊喊想起總荒謬
  進進退退如何能永久
  啊冷冷暖暖都必須承受
  李連傑電影《太極張三豐》主題麯
  製作:音樂工廠
  編麯:花比傲
  作麯:羅大佑
  作詞:林夕
  刀光劍影不是我門派
  天空海闊自有我風采
  雙手一推非黑也非白
  不好也不壞
  沒有勝又何來敗
  沒有去哪有來
  手中無劍心中無塵
  纔是我胸懷
  隨緣而去乘風而來
  纔是我胸懷
  唇槍舌劍不合我姿態
  天空海闊纔是我風采
  雙手一推非虛也非實
  不慢也不快
  沒有勝又何來敗
  沒有動哪有靜
  手中無劍心中無塵
  纔是我胸懷
  隨緣而去乘風而來
  纔是我胸懷
  李連傑電影《太極張三豐》主題麯(粵語版)
  太極張三豐電影原聲
  隨緣(粵語版)
  作麯:羅大佑
  作詞:林夕
  自信手中不見強與勁
  自有心中一片和與平
  逆來順受空虛見豐盛
  狂暴化升平
  無路處自有天命
  動對靜除對乘
  隨緣入世因風出世
  無情亦有情
  隨緣順性不爭不勝
  無情是有情
  但覺口中不說辭與令
  但見手中拈過塵世情
  會陽合陰,心安覺天靜
  柔弱覺風平
  無路處自有天命
  動對靜除對乘
  隨緣入世因風出世
  無情亦有情
  隨緣順性不爭不勝
  無情是有情
佛教百科
  【隨緣】 (術語)外界之事物來,與自體以感觸,謂之緣。應其緣而自體動作,謂之隨緣。如水應風之緣而起波。真如之於諸法,佛陀之於教化,皆然。最勝王經五曰:“隨緣所在覺群迷。”又隨其機緣。不加勉強也。齊書陸法和傳曰:文宣賜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佛教百科
  【隨緣】  是佛教根本理論之一。“理即佛者,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衆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教觀綱宗》)理性不異不變名“如”,循業發現(隨緣)為“來”(色法與心法)。“如來藏”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絶待統一體。“隨緣”之義,謂“如來藏”中一切清淨法,周遍法界;隨衆生心,循業發現。衆生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諸佛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楞嚴經》捲三、捲四)。後以“隨緣”表示隨其機緣,不加勉強。《北齊書·陸法和傳》:“文宣賜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盡免之。曰:各隨緣去。”又表示聽任環境安排,如言“隨緣度日”。(禹振聲)
佛教百科
  【隨緣】隨著各種的因緣。
英文解釋
  1. :  G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