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 鎮江 >句容市 > 隆昌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隆昌寺投訴電話鎮江市旅遊投訴電話:0511-5237555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隆昌寺位於湯山鎮北約2公裏的寶華山上。寶華山,因盛夏季節黃花滿山而得名,周圍36座山峰似36片蓮花瓣,隆昌寺如蓮房一般端坐其中。山間雲霧縹緲,溪連流水叮咚,一年四季,鬆柏常青,確是一方非同尋常的佛教勝地。
  隆昌寺,又稱寶華寺,始建於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寶志和尚在此結庵傳經,故名寶志公庵。寶志即民間傳說中濟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賜大藏經及“護國聖化隆昌寺”的名稱,於是改稱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駕幸寶華山隆昌寺,足見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稱。寺內戒臺衹有有放戒資格的寺院才能擁有。
  隆昌寺號稱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網絡獨特,四合方形宛若一座法壇。與衆不同的是山門面北偏東,既小又僻。原來因皇上駕臨寺院,故改山門面北以示接駕。至於山門較小,是因為律宗寺院戒律嚴格,將山門造小使僧人不能隨便進出,也可避去塵俗煩擾。
No. 2
  位於南京湯山鎮北約2公裏的寶華山上。寶華山,因盛夏季節黃花滿山而得名,周圍36座山峰似36片蓮花瓣,隆昌寺如蓮花一般端坐其中。山間雲霧縹緲,溪邊流水叮咚,一年四季,鬆柏常青,確是一方非同尋常的佛教勝地。
  隆昌寺又稱寶華寺,始建於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寶志和尚在此結庵傳經,故名寶志公庵。寶志即民間傳說中濟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賜大藏經及“護國聖化隆昌寺”的名稱,於是改稱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駕幸寶華山隆昌寺,足見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禪宗第一名山”之稱。寺內戒臺衹有有放戒資格的寺院才能擁有。放戒是佛教儀式之一,大概相當於現代大學授予學位一般。隆昌寺戒壇為漢白玉所製,原為木結構,律宗第二代祖師見月大和尚改為石製壇。據《寶華山志》載,見月造石戒壇時,開基的夜晚,感壇殿放光五色,直衝雲霄,衆山群樓,亮如白晝。隆昌寺律院先後放戒七十餘期,戒僧遍及天下,東南亞、日本等地許多信徒也慕名前來受戒。凡取得隆昌寺工時牒的和尚,走遍全國大山名剎,都會得到熱忱接待。
  隆昌寺號稱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風格獨特,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壇。與衆不同的是山門面北偏東,既小又僻。原來因皇上駕臨寺院,故改山門面北以示接駕。至於山門較小,是因為律宗寺院戒律嚴格,將山門造小使僧人不能隨便進出,也可避去塵俗煩擾。寺前還有一竜池,水位終年不變,可供數千人用水,僧人認為池水與長江相連。寺內所供佛像是貼金的香港天壇大佛的石膏小樣,高5.24米,面含微笑,蓮眼低垂,慈祥莊嚴,眉如新月,蠃發復頂,神韻非凡,堪稱東方藝術珍品。
  隆昌寺位於湯山鎮北約2公裏的寶華山上。寶華山,因盛夏季節黃花滿山而得名,周圍36座山峰似36片蓮花瓣,隆昌寺如蓮房一般端坐其中。山間雲霧縹緲,溪連流水叮咚,一年四季,鬆柏常青,確是一方非同尋常的佛教勝地。
  隆昌寺,又稱寶華寺,始建於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寶志和尚在此結庵傳經,故名寶志公庵。寶志即民間傳說中濟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賜大藏經及“護國聖化隆昌寺”的名稱,於是改稱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駕幸寶華山隆昌寺,足見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稱。寺內戒臺衹有有放戒資格的寺院才能擁有。
  隆昌寺號稱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網絡獨特,四合方形宛若一座法壇。與衆不同的是山門面北偏東, 既小又僻。原來因皇上駕臨寺院,故改山門面北以示接駕。至於山門較小,是因為律宗寺院戒律嚴格,將山門造小使僧人不能隨便進出,也可避去塵俗煩擾。
包含詞
隆昌寺無粱殿寶華山隆昌寺隆昌寺無梁殿
句容市隆昌寺無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