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陶山位於浙江省瑞安市西北部,在原來的陶山區陶峰鎮有一座小山,俗名嶼山,高幾十米,周圍二裏許,形像木魚,又名木魚山,因坐落於市集之內,又稱市山。
陶弘景與陶山的故事
相傳南北朝時,著名的道教學者、醫學家、政治傢陶弘景,人稱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隱居多年,留下了許多遺跡和動人的故事。
陶弘景(456—536),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曾在南齊任諸王侍讀及太醫,憤於朝政腐敗,棄官歸隱於江蘇句容的句麯山。因此處靠近帝都,擔心被朝中發現會請他重新出山。於是又遊歷江南名山大川,後來輾轉到瑞安飛雲江畔,愛上了這個小嶼山,就住在這裏採藥、煉丹、行醫、著書。他替人治病,妙手回春,且不計酬金,人們無不感恩戴德,交口稱贊,都尊稱他為陶公。
一日,忽有一老媼拄杖登門求醫,自言是底山(沙門山)青石竜村人。陶公診脈後,采來三味草藥讓她帶回去煎服。老媼回傢,藥到病除。數日後前來道謝,報以木質方印一顆,並說以後如遇久旱,可將木印在嶼山東北八角橋邊紅岩上蓋三下,底山“頭梳腦背”上即有烏雲涌起,雨便沛然而至。後遇天旱,試之果然應驗。不久,公將此印交地方長老收藏,百姓都說那個求醫送印的老媼就是沙門山的白竜娘娘。所以後來一遇天旱,人們就把通明寺內的陶公塑像擡出來祈雨。現在陶山河南村邊還留有白竜廟,廟右有陶府廟,以志紀念。
陶公在嶼山數年,繼而遷徙到沙門山,在獐兒岩(或稱麻雀岩)結草廬隱居。一個炎夏的中午,陶公身背藥簍,汗涔涔地來到十字坑的潭邊,衹聽水聲潺潺,見泉水下瀉碧潭,如碎玉飛濺。他就坐在潭邊樹蔭下的青石板上歇息、納涼。這時從山仁來了一個肩挑柴擔的小夥子,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剛放下柴擔.就“卜通”一聲躍入潭裏洗澡。陶公見狀,大吃一驚,忙喊:“水太涼,快快上來!”陶公的徒弟也長嘆一聲:“不出三日當斃矣。”但樵夫卻悠閑自在地邊洗澡邊笑着說:“沒關係,請放心。”他遊了一會,上岸來了,挑柴翻嶺而去。陶公深為他的身體擔憂。不料數日後,又遇到他,他挑柴健步如飛,陶公十分驚異。樵夫說:“我日日如此,實無妨害。”陶公豁然大悟,“我陶弘景做過太醫令,行醫數十年,自以為精通醫理,竟不如山野樵夫,殊不知民間尚有強身防病之術。”自感羞愧。便順手將所采之藥,傾筐倒入飛霞嶺邊的溪澗中。說來也怪,翌年春天,這裏緑草如茵,奼紫嫣紅,長滿各種藥材。附近百姓經常來此採藥,人們都稱這裏為“藥齊坑”,坑頂山頭也取名“藥齊頂”。陶公聞訊,感嘆說:“竪子知其一,不知其二,豈醫理不靈哉!”師徒繼續行醫,為民除病。又一年,當地瘟疫流行,陶公急中生智,把研製好的百藥和多年煉就的丹藥投入溪水中,溪水順流而下,陶公默默祈禱:願飲到溪水的人太平無事。果然應驗得很,百姓平安無事。後來,當地人民為了紀念陶公,就把這溪水稱做“福泉”,把陶公修煉的地方改建稱做“福泉寺”了。
陶公在獐兒岩寓居不久,又搬到福泉山深處十八畝坪隱居。由於經常有人來求醫求藥,名聲愈來愈大,一直傳到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蕭衍的耳中,蕭衍原與陶弘景交情甚篤。陶公挂冠神武門,辭官在句容茅山隱居時,蕭衍(此時係雍州刺史)經常遣使問計,陶公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現在,蕭衍已即帝位,聽說陶公在安固(即瑞安)福泉山中隱居,就派遣二位將軍來徵召他還都為相。兩將軍帶着梁武帝所賜的十斤茯苓、五鬥白蜜上山。將軍說明來意後,陶公卻婉言謝絶說:“請將軍轉奏皇上,言臣歸隱山野,潛心修道,精研醫術,其志已决,求陛下勿怪。皇上饋贈甚豐,無以為報,有詩一首,聊表心意。”並隨手寫下一首詩,詩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衹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兩位將軍無奈,衹好下山,可又覺得有負聖意,難以回京繳旨,進退兩難,便跳到獐兒岩邊的深潭裏,以身殉職。黎民百姓哀念這兩位將軍的忠貞,把這潭改名為:“將軍潭”。大傢都說陶公已在此成仙,又把沙門山改稱為“仙門山”。
陶弘景在嶼山、福泉山居住時,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後人為了紀念他,把嶼山改名為陶山,在陶山背建通明寺,在福泉山建福泉寺,在獐兒岩外緑溪東首建貞白祠。這些寺、祠都用陶公的字號命名。福泉寺外,現尚留陶公修煉道術的遺跡,稱 “煉丹岩”。福泉寺裏曾留有陶公的手跡,現在僅知道上聯是:“福泉白水山山出。”陶弘景的故事一直在陶山人民口頭流傳着。 |
|
陶山鎮位於瑞安市區西北15.1公裏。東鄰桐浦鄉、碧山鎮;西南臨金潮港,北與福泉林場相連;面積46.7平方公裏,人口3.54萬人,轄4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河南村。
陶山鎮歷史悠久,陶峰為飛雲江沿岸古聚落群之一,南朝齊梁時,政治傢、藥物學家和道教思想傢陶弘景曾在寺山、福泉山隱居,從事煉丹、研究中草藥,進行著述,後人為紀念陶弘景,稱寺山為陶山。
南宋以來,陶山因地扼金潮港、飛雲江和瑞安、平陽至永嘉(今頤海區)西綫古道要津,而成為農村商貿集鎮。建於南宋的鎮中心八角橋,為古道的重要橋梁,至今保存完好。鎮域明嘉靖時為屬集善鄉二十九、三十、三十四、三十五都。民國20年(1931)稱陶山鎮;32年析置陶山、豐和、白雲3鄉;1935年合併稱陶山鄉;1949年復析陶峰、豐和、白雲3鄉;1956年3鄉合併為陶峰鎮,1959年為陶峰管理區,1961年為陶峰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陶峰鄉,1985年撤鄉設陶峰鎮,1992年豐和鄉並入,改稱陶山鎮。民國時期為北區區署駐地,1949年至1992年為陶山區區公所駐地。
境內丘陵、小盆地和飛雲江河𠔌平原錯綜相間,全鎮有耕地20385畝,主要種植水稻、善薯;經濟作物有薑黃、花生、黃豆、甘蔗,特別是陶山果蔗,質鬆汁甜名聞退邇,也是薑黃(學名溫鬱金)的重要生産基地。
全鎮有工業企業200多傢。主要生産化工産品、閥門、坯布、提花布、服裝等,其中提花裝飾布和輕型薄紙裝飾布大部出口。1996全鎮年工農業産值3.09億元,其中工業産值2.96億。
鎮區建設不斷改善,新建24米寬的混凝土街路,兩旁3層以上樓房鱗次相比,開闢5個集貿市場;籌資800多萬元,建成陶(山)馬(嶼)公路和金潮港大橋,為瑞安市中西部南北公路幹綫,南通平陽、北達溫州市區,是104國道分流綫。投資400萬元完成馬鞍山水電站技術改造項目,建成3000噸/日自來水廠1座,正在建設的鯉魚山公園,占地321畝。全鎮現有道路總長18公裏,其中高級道路4.3公裏,排水管道3公裏,橋梁13座,防洪堤640米,供水管道87公裏,路燈39盞,公厠3座,蹲位37個;液化石油氣普及率13%;房屋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中小學11所,1996年在校學生4653人,教師286人;醫院2所,幼兒園3所,以及電影院、圖書室等。鎮東北福泉山,林木茂密,抗戰期間浙江省委書記劉英曾在此開展革命鬥爭,並留左手書標語一幅。
鎮總體發展規劃:將陶山鎮建成為瑞安中部重要工貿集鎮和交通中心。 |
|
陶山位於山東省肥城市境內,在湖屯鎮駐地北8公裏,東西寬2.5公裏,南北長3.7公裏,海拔502.2米,基岩為石灰岩。據考范蠡三徙而隱於此山,故名“陶山”,又名“鴟夷山”。清光緒十七年《肥城縣志》載:“山高五裏有奇,方棱四削,負陰抱陽,有東西二崦。左右環列為屏障,正中山頂為翔鸞臺,上有天池。臺東為春暉岩、迎日洞……。”又載山前山後有72洞。計有:迎日洞、黃華洞、夕陽洞、盤鶻洞、元武洞、象鼻洞、飯牛洞、菩薩洞、飛泉洞、金草洞、丹砂洞、慈雲洞、鐘乳洞、歸雲洞、夕陽洞、紡車洞、蟋蟀洞、積水洞、響鼓洞、石屋洞、燕泥洞、淡竹葉洞、上水石洞、貓兒洞、白藏洞、金蛇洞、牧羊洞、青霞洞、通樵洞、舞鶴洞、木公洞、團欒洞、東三尖洞、丹水洞、丹穴洞、墨濤洞、白姑洞、黃姑洞、柏香洞、東泉洞、淅米洞、八仙洞、八卦洞、元君洞、碧雲洞、金牛洞、逐狼洞、鹿遊洞、九芝洞、西施洞、蝙蝠洞、羅漢洞、采石洞、黃金洞、黑金洞、彌勒洞、西三尖洞、包山洞、無影洞、藏真洞、流泉洞、泛舟洞、神魚洞、青鬆洞、鑄金洞、朝陽洞、西西施洞、白猿洞、穿雲洞、
百泉洞、蓮花洞、西王母洞。山前有幽棲寺,為范蠡隱居處。距寺0.5公裏處有范蠡墓,墓碑刻鴟夷歌。明代,於慎行曾著《陶山懷古》。詩曰:“越相何年隱,齊山舊有名。地連肥子國,路出鑄鄉城。洞杳秋雲白,岩深古木平。臨池懷往績,頗識種魚情。”
在陶山東側的懸崖峭壁間有黃華洞,舊時樵者需以繩倒縋方可入內,深不可測。四壁刻有佛像,並有石床、石幾等物。1947年3月,中共肥城縣六區區委書記劉建新率區隊隊員堅持鬥爭。國民黨軍隊糾集近千人包圍陶山,劉建新等人憑藉黃華洞的險峻,用石塊、手榴彈打退敵人十數次進攻,堅守兩天三夜,無一傷亡。
為紀念這次戰鬥,1978年,黃華洞被確定為縣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 |
|
(又名鴟夷山)
位於湖屯鎮駐地北8公裏處。北和西北與長清區接壤。東西寬2.5公裏,南北長3.7公裏,總面積7.25平方公裏,海拔502.2米,呈橢園形,基岩為石灰岩。據《山東通志•疆域》載:“相傳山前後有72洞,陶洞(指陶陽洞)在山半,石磴陡絶,攀葛捫蘿而上,中有三層,最深處極寬闊。四壁纍纍皆菩薩像。”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肥城縣志》載:“陶山在城西南三十裏,舊說范蠡三徙而隱於此山,故名陶山,又名鴟夷山。山高五裏有奇,方棱四削,負陰抱陽,有東西二崦,左右環列和屏障。正中山頂為翔鸞臺,上有天池。
陶山屬泰山山脈,山林茂密,風景宜人。肥城礦務局第二醫院建於山腳下。
(1)黃華洞 位於陶山東側的懸崖峭壁間,舊時樵者需以繩倒縋方可入內,深不可測。洞內四壁刻有佛像,並有石床、石幾等物。
(2)幽棲寺遺址 位於陶山西側,棲幽寺村南200米處。寺內大雄寶殿於1971年拆除,尚存刻有圖案的六棱石柱兩根,唐經幢安岱廟保存。西配殿內尚有陰綫刻花紋六棱石柱。殿前鐘樓保存完好,有4根八棱石柱支撐。舊縣志記載:“寺有鐘,其聲可遠聞數十裏,晨鐘為肥邑美景之一。”
鐘樓東邊有一水井,即使大旱之年,井水水位不降,清澈見底。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肥城縣志》記載:“陶山幽棲寺石浮圖記,漫滅已甚,年月適缺,惟文內天作,地作,日作,年作季,知是武後時物。又(唐)開元八年,張令臣造浮圖記,在陶山幽棲寺。”據此推斷,唐玄宗時此寺已有香火。據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縣志》記載:“幽棲寺在城西三十五裏,創於大唐,元大定元年重修。”
(3)朝陽洞 位於湖屯鎮陶山西北側的山崖上。光緒十七年《肥城縣志》記載山上有洞,相傳為七十二洞,多深邃不可窮。朝陽洞分初洞、中洞、上洞。洞口上方刻有嘉慶二十二年劉題“朝陽洞”3個大字,刻面高0.6米,寬1.6米。洞前室寬8米,高8米,深14.5米。東壁近洞口處有關公、周倉、關平的石刻造像,有1.5米高石佛一尊和“潛修”“高隱”等題刻。
(4)洞靈觀石刻 位於湖屯鎮呂仙村東北的東幽寺遺址。在一塊高3米的巨石上,鎸刻着“洞靈觀”3個大字。每個字30釐米見方,楷書繁體字,陰紋淺綫雙勾平底,隋王通書。“洞靈”指道教《洞靈真經》而言,洞靈觀乃道教的廟宇。
(5)范蠡墓 位於陶山幽棲寺遺址西北約百米處。清代著名學者唐仲冕所著《岱覽》中記:“越後(蠡)扁舟至齊,止於陶,號陶朱公,即今肥城陶山也,……舊有祠,創於秦,在公之舊居處,名陶公幽棲祠。有篆碑曰: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載而下,誰可比倫。……斯從上封泰山還,聞蠡墓在此,吊書。斯者,丞相李斯也。至漢,於祠前建佛殿,去‘陶公’二字,改為‘幽棲寺’。即於寺內立祠祀公。一日,有老人自稱青鬆子對塚三笑三點額,既而手指塚口誦八言曰:‘霸業朽,忠名在,此堆土,黃金塊,傳萬古,人人愛,綱常維,宇宙賴。’誦畢,化為香風不見,遂刻其語為‘漢贊’。隋時移祠於塚右,曰‘忠智幽棲祠’,即今之遺址是也。范蠡與越王勾踐深謀20餘年,滅吳雪會稽之恥,封為上將軍。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傢》記載:“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知謂鴟夷子皮。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産,居無幾何,緻産數千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傢則緻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愛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閑行以去,止於陶……”這裏的“陶”即肥城的陶山。 |
|
陶山村 陶山鎮 陸佃, 陸農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