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量隕星碎塊隕落在某一地區的現象。一些較大的隕星體隕落時,在高溫高壓氣流的衝擊下爆裂成無數小塊散落到地面。當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成為隕石雨。如1976年3月8日隕落在中國吉林地區的石質隕石雨。 |
|
yǔn shí yǚ
一種隕石現象。較大的隕石在隕落過程中飛行,由於受到高溫、高壓的氣流的衝擊,會在半空發生爆裂。如果隕石母體足夠大,爆裂開的碎塊會像雨點一樣散落到地面,這種現象稱為“隕石雨”。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隕石最早的國傢,遠至新石器時代,後經歷朝歷代,直到20世紀末均有文字記載,並有不少標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隕石按組成成分一般分為3大類,即鐵隕石,也叫隕鐵。一般鐵鎳含量在95以上,其中含鐵80至95,含鎳5至20。密度為8至8.5。其他成分可有硫化物,金剛石,稀土化元素及硅酸????等。鐵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3。世界3號鐵隕石於19世紀末發現於我國新疆青河縣,大小為2.42×1.85×1.37,重約30噸。該隕鐵含鐵88.67,含鎳9.27。其中含有多種地球上沒有礦物,如錐紋石、鎳紋石等宇宙礦物。石—鐵隕石:由鐵、鎳和硅酸????礦物組成,鐵鎳金屬含量30至65,這類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1.2,故商業價值最高。著名的石—鐵隕石是山東莒南的“鐵牛”,長1.4米,重達3.72噸,為世界隕石之首。該隕石含鐵70以上,其次為硅、鋁、鎳,主要礦物有錐紋石、鎳紋石、合紋石等,次要礦物為隕硫鐵、鉻鐵礦、石墨等。
隕星以極大的速度衝進大氣層,由於空氣的摩擦,它的表面溫度可達到3000度,這樣隕星表面和它的內部不均,再加上隕星衝擊空氣,産生的衝擊波的壓縮作用,使隕星在一定的高空發生了一次大爆炸,整個隕星爆裂成許多大小不一的隕石。這些隕石像雨點似的降落下來就形成了人們所見到的隕石雨。
1935年3月12日在波蘭華沙的洛維茨西南曾出現過一次隕石雨,在9平方公裏的地面上,找到58塊隕石,共重59千克,其中最重的1塊隕石約10千克。在法國蒙多邦城南郊的奧個格伊小村,1864年5月14日20時,天空忽然出現一顆比月球還大、周圍發射火花的流星,嚮各方散出熾熱的碎片,流星所過之處幾分鐘內還留有一朵小小的白雲,法國各地幾乎都有人看見。約5分鐘後,人們聽見雷霆般的響聲,在村子附近,石頭像雨點落下。村民拾取時,隕石還是燙的,有的人手指還被燙傷,隕石旁的草也被熱氣烤焦變黃。科學家將一些表面熔融得像塗上黑漆般的隕石進行化學分析,知道這些隕石含有鐵和鎂的碳化物、磁性硫化鐵和氫氯化氨等。
1976年3月8日下午,在吉林省吉林市附近地區的上空,突然發出一陣巨響,同時天空中出現三個耀眼的大火球。每個火球的周圍都有一圈藍色的光環,後面拖着一束光帶。這些火球由東北朝西南方向飛行,最後陸續降落,其中最大一個火球落地時,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並掀起一股高達50多米的蘑菇狀煙塵——這就是隕石雨。
事後人們發現這個大火球(隕石)穿透地面1.7米的凍土層,又紮進地層4.8米(共紮入6.5米),砸開了一個直徑達2.1米的大深坑。它重達11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隕石。人們共收集到100多塊隕石。這場隕石雨規模之大,重量之巨,數量之多,實屬罕見,被稱為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
1993年8月15日14時30分至15時,在吉林省鬆原市新站鄉新西村也下了一陣隕石雨。據目擊者說,當時天空晴朗無雲,忽然天空中發出“空、空、空”的連續3聲巨響,響聲似雷聲。緊接着,便聽見像超載車發出的那種“嗚嗚”聲,持續兩分鐘。最後看見黑點下降。目前已發現4塊隕石。
在很長一段時期,隕石並不被人們所瞭解,甚至有人否定隕石存在的事實。1790年有些法國人將隕石送到巴黎,可是遭到科學院院士們的堅决否定,他們取笑說:“天上怎麽會降下石頭呢?”1803年4月26日中午,在巴黎下了一陣隕石雨,大約有3000塊隕石從天而降。面對這一事實,院士們衹好承認天上確實會下石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