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瀾,又名陳渭,浙江上虞人,他生於清道光年間,卒於1919年,享年83歲。
陳春瀾即由經亨頤任校長的春暉中學(夏乨尊在《白馬湖之鼕》中提高的那個學校,朱自清、夏乨尊、豐子愷等曾執教於此)的捐資人。
陳春瀾,少年時期,即奔走於武漢、上海、上虞等地,做學徒,當“跑街”,始習經商之道,隨後,又辦貨棧,開錢莊,終成商界巨子。晚年返鄉,開發實業,富國利民;捐資興學,培植人才,熱心公益,澤被桑梓,不僅獲得官府嘉奬,更為邑人交口贊頌。
陳春瀾幼年,傢境貧睏,無錢上學,在傢務農。被其四叔帶往漢口匯豐錢莊做學徒。次年錢業收縮,又失業返鄉,為維持生計,即隨兄搞短途販賣,不料虧本,重回家乡務農。他清早放牛,傍晚拾狗屎,歷時數載,鄉人謔呼其為“狗屎阿渭”。
鹹豐五年,陳春瀾19歲,為擺脫貧睏,毅然去上海闖蕩世面,先在一傢外商開設的臺維洋行當學徒。三年後,因不滿洋行老闆欺壓憤然離去,接受了另一傢淳信洋行的聘請,當“跑街”,為以後站住腳跟,謀求發展打下了基礎。陳春瀾在淳信洋行任事14年,不甘心寄人籬下,吃洋飯度日。他節衣縮食,積纍自辦商業的資金,於光緒元年,開辦了投資較少,收益穩定,以勞務為主的上海春記貨棧,供客戶存放貨物、兼營運輸。貨棧一開業,北幫皮毛商人、南幫黃豆客戶接蹤而至。由於其待客如賓,發運貨物,及時無誤,不論船裝、馬拉大商,抑或肩挑、車拉小販,均一視同仁,竭誠服務,因此客商如雲。當時上海南市與天津牛莊之間交易頻繁,生意更加興隆,貸棧便在天津、漢口等埠設立分莊,營運範圍遍及東北、河北、江蘇、浙江等地。經過十多年慘淡經營,陳春瀾終於在上海站住腳跟。
陳春瀾在積纍起較為雄厚的資金之後,經過深入瞭解行情,權衡利弊得失,又轉而躋身於金融行業。光緒十四年三月,他創辦首傢錢莊——永豐錢莊正式開張。由於經營穩健,堅守信用,服務新穎,存放業務日益擴大。隨後,又以合資、獨資或先合資後獨資的形式,在上海先後開設了壽豐、兆豐、五豐、寶豐、厚豐、和豐、溢豐、志豐、鴻豐、春豐等十傢錢莊,他的錢莊由於資金雄厚、經營有方,成為上海一帶當時紹幫的傑出代表。
陳春瀾辦錢莊,眼光敏銳,見解獨到。辛亥革命前夕,農村愈益凋蔽,市場更加蕭條,加上時局動蕩,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上海金融界驚恐萬狀,匯劃錢壯收縮十分之七。而他卻預感到革命成功之初,內地將有更多資金涌進上海。於是穩住陣腳,並在民國元年,新開一傢兆豐錢莊。
陳春瀾晚年,將貨棧、錢莊交由侄、孫輩經辦。其間業務盛衰,變遷不斷。1951年僅存的寶豐、五豐兩空錢莊分別參加上海第一、第三聯營集團,進入公私合營銀行,接受社會主義改造。
陳春瀾年近花甲之時,除將錢莊、貨棧交由兄之嗣子三人經營外,其他地方的營業機構一概撤去。他情係故土,早存回鄉開發實業之心,遂於光緒二十年58歲之時返回上虞,隨即奔走豐惠豐湖和章鎮大浸畈等地。察看山川河流,查閱水利資料,見不少荒蕪之地不耕,蔓蕪之地不治,江湖之塞不瀎,堤防之潰不修,深為惋惜。對他早年做過小生意的章傢埠一帶,常遭洪災,尤戚憂慮。於是决定籌措資金,創辦實業公司。鄉賢王佐大加鼓勵,復得舉人朱鴻儒主持籌辦。終獲地方當局支持,於宣統三年二月七日獲準成立上虞商辦春澤墾牧股份有限公司。
陳春瀾創辦春澤公司,旨在因地製宜,開闢富國之道,為民生利。因此公司對低瘠磽涸之田地山林,合理收購,公價買入;其他不論官荒民荒,有主無主,均按章清丈領照,所有土地,分別開墾,根據不同土質,種植不同作物;瀎江掘河,築堤開渠,各因地勢,陸續開發。
陳春瀾提倡選育良種,科學種植,為此在西溪湖建立了農事試驗場,他還認為牧畜見效較快,於是引進和繁殖優良畜種,進行科學飼養,成效顯著,設立營業部,銷售牛羊皮毛等畜産品,盈利頗豐。
為管好公司資金陳春瀾還設立了大同殖業銀行,銀行以公司為依托,服力於實業開發,薈萃收支,歸其總核。公司資金有餘,銀行得以存儲,公司經費不足,銀行籍以註投。此外,銀行還吸儲社會閑散資金,放貸給農戶和工商業者,以解决其種植或經營上之急需。
春澤公司與大同殖業銀行作為上虞有史以來第一傢墾牧實業公司和第一傢銀行,走出了一條立足於農、墾、牧並舉、存貨結合、城鄉交流、振興實業、富國利民之路,贏得桑梓父老齊聲稱道。
陳春瀾經營錢莊,開發實業,終使鴻圖大展,發跡致富。然有一事,始終耿耿於懷,難以忘卻。他早年失學,切身體會到缺少文化之苦,亦深戚興辦教育、培養人材的重要。當囊有餘錢,就亟思捐資興學,以了心願。清光緒二十四年,上虞開辦算學堂,他即資助接濟各項經費。二十六年,帶頭捐助上虞縣校開辦費用。次年,“府校謀新作,公又捐巨款以為倡。”
三十四年,陳春瀾在故裏小越橫山村創辦了春暉學堂,在報批立素地稟稱:“職幼年失學,壯歲經商,勤苦所得,薄有餘資,茲念桑梓之鄉,尚未建立一校,心迄不安,愛自獨捐已資資5萬元,在縣北40裏橫山之陽建造校捨一所,計上下樓房、平屋50餘間,用銀1.3萬元有奇,除置辦圖書器具外,約餘銀3.6萬元,置産生息,作為常年經費,定名曰春暉學堂,先辦初等小學,以資遞升,擬辦至中學程度為止。將來逐漸推廣。如經費不敷,再捐己資,以符素願。職餘年無幾,以地方培養人才,亦國民應盡義務,不敢仰邀奬敘,惟教科既遵定章,將來畢業亦當與官立學堂一例辦理。”據此,浙江巡撫增韞曾以他急公好義,捐助巨款,竭誠辦學為其具奏請奬。
民國成立不久,浙江省教育會成立,經亨頤被選為會長,主持募建會社,陳春瀾慷慨捐銀1萬元。1919年春,又與王佐共商在橫山春暉學堂基礎上續辦中學。當時他已八十三歲,“甚思及身成功”,而教育界中“所信賴者唯經君子淵(即經亨頤)”,因與商量,共囊此舉。同意經亨頤辦私立春暉中學意嚮,並托經亨頤製定《春暉中學校計劃書》。經亨頤當時提出需銀10萬而他則擔心不夠,願加捐5萬。這年12月2日成立春暉中學校董事會,以田祈原等熱心教育者11人為董事,推王佐為董事長。1920年1月,董事會推經亨頤為首任校長,籌劃辦校具體事宜。
校址原擬設立在橫山,以其偏僻,多數校董事主張白馬湖。4月,經亨頤離杭返虞。隨後,王佐與經亨頤等購地包工,佈置一切。因歐戰以後材料昂貴,包工溢出預算,於是再商之陳春瀾,陳又將擴辦高級小學資金5萬元並入春暉校籌辦經費,先後20萬元,以其中10萬元建造校捨、置辦設備,10萬元購置上海閘北水電公司等股票作為固定資金。
1922年春,學校規模初具。同年9月10日,春暉中學開學,第一批新生57名,多數來自寧紹兩地,也有來自杭嘉湖、蘇南地區的,更有幾名來自江西、湖南、貴州等省。附設小學也同時招生。12月2日,春暉中學舉行開學典禮,黃炎培等來賓數百人應邀莅臨祝賀。嗣後,即以12月2日為建校紀念日。
當時春暉中學以其環境幽雅、校捨設備完備、教師學識淵博、教學質量優良,培養了一批批有用人才而聞名遐邇。春暉中學為緬懷陳春瀾辦學義舉,在校門左側,建造“春社”,由蔡元培題寫匾額。外植花木、內設牌位,以資紀念。1946年,他生前創辦之春澤公司,繼續捐助本縣各級國民學校田産200畝,作為補充學校教育經費之需。
陳春瀾捐資興學,培植人才,至誠戚人,功垂後世。陳春瀾除捐資興學外,對社會其他公益事業亦多的捐輸。光緒年間,曾多次出資為鄉民興修農田水利。光緒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虞邑狂風掃地,屋瓦雀飛,合抱之木皆拔,潮水溢塘,農作無收,濱海居民,饑餓逃荒。陳春瀾即捐資救助災民。光緒十七年上虞縣建立積善堂,陳亦欣予資助。二十五年夏,曹娥江堤塘潰决,西北鄉淪為澤國,陳春瀾親臨險處察看,捐銀萬兩予以修復。民國36年,他創辦之春澤公司為擴充縣救濟院基金,捐助田産50畝。他慨念時艱,舉凡重大之地方公益事業,均慷慨解囊,脫手千金,惠及邑人,澤被桑梓。
陳春瀾先生不愧是一位見識不凡的金融傢、實業傢,其急公好義之德行及捐資興學之義舉尤為難能可貴,知者莫不敬仰贊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