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 陳華癸
目錄
No. 1
  姓名:陳華癸
  國傢或者地區:中國
  學科:微生物學家
  發明創造:中國土壤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簡歷
  陳華癸(1914.1.11- )中國微生物學家,土壤微生物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省昆山縣人,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係,1936年赴英國倫敦大學衛生和熱帶病學院學習,1939年獲得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他先是在昆明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洛氏基金會研究員,後來調到中央農業實驗所工作。1946年籌建北京大學農學院士壤係,他任教授兼係主任;後來又先後創辦了武漢大學農業化學係和華中農學院士壤化學係;1956年他還參與建立中科院武漢微生物研究室(後來的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工作。1979-1984年任華中農學院院長。他在根瘤的研究上造詣很深,首次闡明了根瘤組織的大小和持續時間與共生固氮有效性的關係、首次發現紫雲英根瘤菌的屬----寄生屬性,為紫雲英根瘤菌在農業中的利用奠基了基礎;還開創了水稻田緑肥耕作製並對水稻田耕層土壤中優勢做生物的種類起主導作用的論點。他還發現了嚴格厭氣亞硝酸細菌,這一發現對研究自然界氮的轉化有重要意義。在推廣紫雲英根瘤菌高效株的選育和應用中,大大促進了我國南方稻田緑肥的發和雙季稻種面積的擴大。80年代後他又率先將我國根菌的研究引入分子生物學領域,他主持的“根瘤菌在寄主細胞內的分化及存活性”研究獲得科技進步一等奬。他是中國農學會的副會長和中國微生物學會的副理事長。
陳華癸-基本信息 Chen Kuei - Basic Information
  陳華癸(1914 01.11 - 2002 11.19),原籍江蘇省昆山縣,中國微生物學家和高等農業教育傢,土壤微生物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共産黨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第三、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委員、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土壤肥料研究會理事長、華中農學院院長、華中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科協榮譽委員。我國土壤微生物學研究先驅者之一。
陳華癸-個人簡歷 Chen Kuei - CVs
  1914年1月11日 出生於北京市
  1931年 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
  1935年 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係
  1935 年~1936年 任北京大學生物係助教
  1939年 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0年 獲美庚款基金資助在西南聯合大學清華農業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1941年~1945年 任中央農業試驗所技正
  1946 年~1947年 任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土壤係主任
  1947年 ~1952年 任武漢大學農學院教授、農業化學係主任
  1952年以後歷任華中農學院(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土壤及農業化學係主任、生物固氮研究室主任,華中農學院院長 
  1980年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2002年11月19日 病逝於武漢
陳華癸-學術研究 Chen Kuei - Academic Research
  陳華癸首次闡明了根瘤組織的大小和持續時間與共生固氮有效性的關係;首次發現紫雲英根瘤菌的屬----寄生屬性,為紫雲英根瘤菌在農業中的利用奠基了基礎;開創了水稻田緑肥耕作製並對水稻田耕層土壤中優勢做生物的種類起主導作用的論點;此外,陳華癸還發現了嚴格厭氣亞硝酸細菌,這一發現對研究自然界氮的轉化有重要意義,為中國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擴大雙季稻種植紫雲英緑肥提供了科學基礎和應用技術;80年代後他又率先將我國根菌的研究引入分子生物學領域,他主持的“根瘤菌在寄主細胞內的分化及存活性”研究獲得科技進步一等奬。
  其學術活動着力於農業生産、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動的交叉點上,主要體現在共生面氮和土壤微生物對土壤中植物營養元素的轉化作用這兩方面。陳華癸進行的水稻土耕層營養元素的生物循環及水稻土的肥力研究,豆類根瘤菌共生固氮關係及其在農業生産中的應用研究,取得了成功,擴大了肥源,保證了我國南方單季稻有條件、因地製宜地改為雙季稻的耕作變革。20世紀40年代末,他參與籌建了北京大學農學院土壤係;參與籌建了武漢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係;20世紀50年代初,陳華癸參與編寫了農業院校七化學係數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參與編寫了農業院校微生物學教學大鋼;參與籌建和成立中科院武漢微生物研究室(現為武漢病毒研究所);20世紀70年代初,參加並主持國傢科委六五計劃固氮生物重大問題的研究。陳華癸先後出版專著《土壤微生物學》、主編《微生物學》
陳華癸-主要論著 Chen Kuei - Publications
  1 陳華癸.草籽緑肥根瘤菌和人工接種.新科學,1952(3):33—38.
  2 陳華癸,莊正德,何殿元等.硫質對“噤水田”水稻生産量的影響.土壤學報,1952,2(1):34—46.
  3 陳華癸.秧田泡青的試驗報告和討論.土壤學報,1952,2(1):46—54.
  4 陳華癸.根際微生物群對植物土壤營養的作用.華中農業科學,1955(1):1—4.
  5 陳華癸.水稻田特性的發展和水稻田的緑肥耕作製.土壤學報,1955,3(2):97—112.
  6 陳華癸.水稻田土壤中占優勢的微生物種類·第六屆國際土壤學大會(巴黎,1956)論文.土壤學報,1957,1(1):111—116.
  7 陳華癸.土壤微生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8 陳華癸(主編).微生物學(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第2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
  9 陳華癸.水稻土中植物營養元素的生物循環·稻作科學論文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167—182.
  10 陳華癸,周啓.水稻田土壤中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的研究:I.水稻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土壤學報,1961,9(1):56—64.
  11 陳華癸,周啓.農業技術措施對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及其生産意義:I.烤田對土壤微生物區係變化的影響.土壤學報,1961,9(3—4):133—139.
  12 陳華癸.施肥.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275—296.
  13 陳華癸(主編).微生物學實驗指導.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
  14 陳華癸(主編).土壤學(下册).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
  15 陳華癸.農業生産和農業科學.紅旗,1963(7—8):10—18.
  16 陳華癸,周啓.水稻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的研究:Ⅱ.水稻田土壤的亞硝化細菌加富營養體在培養條件下的繁殖和亞硝化強度.中國土壤學會196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南京:中國土壤學會,1963.
  17 陳華癸.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有機磷的來源、積纍和礦化——主要研究成果和問題.微生物專題報告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219—234.
  18 陳華癸.做好發展根瘤菌肥料的科學技術工作.人民日報,1964年5月19日.
  19 陳華癸.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學方面.中國土壤學會、中國微生物學會1964年土壤微生物學專業會議專題報告及研究報告摘要集,1964:專1—19.
  20 陳華癸,周啓.水稻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的研究:Ⅲ.亞硝酸細菌純培養的分離.中國土壤學會、中國微生物學會1964年土壤微生物學專業會議專題報告及研究報告摘要集,1964:研45—46.
  21 陳華癸,樊慶笙(主編).微生物學(第3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第4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Chen Huagui
  陳華癸
  國土壤微生物學家。 1914年 1月11日生於北京。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係,1939年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在中央農業實驗所從事研究工作,後歷任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土壤學係主任,武漢大學農學院教授兼農業化學係主任,華中農學院土壤農化係教授、係主任、院長等職;並為中國農學會第三屆副會長,中國土壤肥料研究會第一屆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第四屆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長期從事土壤微生物研究,對土壤微生物區係、土壤中物質的生物循環、豆科的根瘤菌共生固氮等都有深入研究。60年代進行紫雲英根瘤菌共生固氮關係的基礎研究並應用於農業生産,取得顯著效益。與樊慶笙聯合主編的《微生物學》(1959)教材被廣泛使用,並連續修訂再版。
  (魯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