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聖泉
目錄
No. 1
  著名散文傢陸蠡
  陸蠡(1908一1942),不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傢,翻譯傢。而且是寧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陸考原,學名陸聖泉,浙江天台人。陸蠡是他的筆名。 天台平鎮岩頭下村人。資質聰穎,童年即通時文,有"神童"之稱。 1922年跨越初中,考入之江大學附屬高中部,初露文學創作的纔 華。1924年升入之江大學機械係。1927年,轉國立勞動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係,二年後畢業。
  1931年秋,陸蠡與友人吳朗西等南下福建,任泉州平民中學理化教員,課餘從事創作和翻譯。第一本散文集《海星》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這時寫的。
  1934年,陸蠡到上海南翔立達學園農村教育科任數理教員。 一年後,因吳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創辦文化生活出版社,便辭去教職,改任編輯。1938年,應老友朱洗的邀請,到臨海琳山農校任教, 翌年仍回出版社。在此期間,經常與著名作傢巴金、麗尼、許天虹等促膝交談到深夜,使其文學創作邁上了新的臺階。繼處女作《海星》於1936年8月問世後,1938年3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編入《文學叢刊》第五集;1940年8月,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緑記》,列為《文學叢刊》第六集。三個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煉、質樸,藴藉而秀美。陸蠡也寫過許多短篇小說,給人的感覺總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尤其可敬的是,陸蠡是一位堅貞的愛國者。1937年8月,吳朗西、巴金分別去重慶、廣州籌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陸蠡負責。幾年中,在敵機轟炸中出版的書籍竟達數百種,還有十幾種叢書。期刊《少年讀物》因有抗日內容被強令停刊,他又先後主編了《少年讀物小叢書》和《少年科學》。
  1942年4月,陸蠡發往西南的抗日書籍在金華被扣,日本憲兵隊追蹤到上海,查封了書店,沒收了全部《文學叢刊》。陸蠡不顧胞妹的勸阻,親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關押。後被解到汪偽政府所 在的南京審訊,敵憲問:"你贊成南京政府嗎?”陸蠡說,"不贊成!" 敵人又問:"日本人能否徵服中國?”回答依然是:"絶不可能!"7月21日臨刑時,年僅34歲。
  陸蠡的散文,在現代散文的百花叢中,有着奪目的光彩和獨特 的風格。近年,全國許多出版社爭着出版他的散文集,浙江和臺灣 先後出版了《陸蠡集》、《陸蠡傳》;好多本中國現代文學史在論述散 文部分裏,都寫到了陸蠡;中國現代散文的各種選集,也都選進了 他的許多作品。
相關詞
翻譯傢散文傢革命傢陸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