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兩優28是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用低溫敏兩用核不育係陸18s與優質早稻父本華28選配而成的兩係雜交早稻組合,2003年3月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3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4年3月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陸兩優28株高96cm,莖稈較粗,莖基部節間短,耐肥抗倒力強。根係發達,根係活力強, 前期生長勢旺,繁茂性好,株型適中, 劍葉長22cm,寬1.48cm,莢角較小。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抽穗整齊,後期落色好,不早衰。一般有效穗325萬/公頃,每穗總粒數109粒, 結實率83.3%左右,比對照金優402高11.6個百分點,千粒重25.5剋,𠔌粒長9.5mm,長寬比3.2,籽粒飽滿,穎尖無芒。兩年湖南省區試統一鑒定:葉瘟2-5級、穗瘟1-3級。兩年南方稻區區試統一鑒定:浙江省植保所葉瘟0-3級,穗瘟0級;湖南省植保所葉瘟4級,穗瘟3級;湖南省水稻所安仁基點鑒定白葉枯病3級;苗期耐寒能力強。
2001-2002年湖南省早稻區試平均産量7200千克/公頃,與對照金優402相當。2002-2003年江西省早稻區試平均産量7128千克/公頃,比對照金優402增産1%。2002-2003年國傢南方稻區區試平均産量7007.3千克/公頃,比對照金優402增産2.8%,日産量62.8千克/公頃,比對照金優402高2.18千克/公頃.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金優402早1天.2002-2003年湖南、江西多點示範栽培31.6公頃,據各地測産驗收平均單産在7530.7g/公頃左右,比金優402、金優974等主栽品種平均增産9.1%。
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糙米率81.6%、精米率75.2%、整精米率64.6%、粒長6.8mm、長寬比3.1、堊白粒率60%、透明度1、堊白度8.1%、鹼消值5.3級、膠稠度44mm、直鏈錠粉含量20.9%、蛋白值含量8.9%,被測12項理化指標中除堊白粒率和堊白度未達部頒二級優質米標準以外,其餘10項指標均達到部頒二級以上優質米標準。示範農戶普遍反映米飯較軟,食味品質達到一般晚秈米水平。
陸兩優28係穗粒兼顧型兩係雜交早稻組合,具有前期長勢旺、中後期生長穩健、結實率高、成熟落色好等特點,因此在栽培上應采取主攻前期低位分蘖,提高成穗率,加強中後期肥水管理,協調好碳氮代謝,防止功能葉和根係早衰,提高結實率,確保優質穩産高産。具體栽培技術同株兩優02。
陸兩優28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5006
選育單位: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
親本來源:陸18s×華28
特徵特性:該品種屬秈型兩係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遊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2.9天,比對照金優402早熟0.6天。株型適中,莖稈粗壯,長勢繁茂,株高94.5釐米,每畝有效穗數21.6萬穗,穗長19.7釐米,每穗總粒數108.9粒,結實率83.3%,千粒重25.5剋。抗性:稻瘟病平均1.9級,最高3級;白葉枯病3級;白背飛虱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1.3%,長寬比3.2,堊白粒率75%,堊白度21.4%,膠稠度59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0.9%。
産量表現:2002年參加長江中下遊早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産458.38公斤,比對照金優402增産2.82%(顯著);2003年續試,平均畝産476.09公斤,比對照金優402增産2.85%(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産467.24公斤,比對照金優402增産2.84%。2004年生産試驗平均畝産480.48公斤,比對照金優402增産12.91%。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適時播種,秧田每畝播種量20公斤,大田每畝用種量2~2.5公斤。2、移栽:水育小苗4.5葉左右移栽,栽插密度16.5釐米×20釐米,每穴插2粒𠔌苗。3、肥水管理:在中等肥力土壤每畝需施純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鉀6.5公斤,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在水漿管理上,前期淺水促蘖,分蘖期幹濕相間,孕穗期以濕為主,抽穗期保持田間淺水,後期幹幹濕濕,忌斷水過早。4、病蟲防治:註意及時防治惡苗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縱捲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傢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産量中等,中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米質一般。適宜在福建北部、江西、湖南、浙江中南部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516號)
備註:
2005年通過國傢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4年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3年通過江西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3年通過湖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