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類 : 冶金 : 流行歌麯 : 中國 >江蘇 > ????城 >阜寧縣 >阜寧方言 > 陀蠃
顯示地圖
目錄
《陀蠃》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No. 2
  ①陀蠃儀”的簡稱。測量飛行器相對慣性空間的轉角或角速度的裝置。主要由一個高速旋轉的轉子支承在一個或兩個框架中組成。具有定軸性和進動性等特性。②形狀略似海蠃的兒童玩具。用繩子纏繞後,用力抽繩,可直立旋轉。有的利用發條的彈力旋轉。
tuó luó tuó luó
  兒童玩具;普通是梨形圓錐體,底下有個鋼尖,可以用手指轉動,也可以用細繩、彈簧或用鞭子使其旋轉
No. 4
  兒童玩具。形狀略似海蠃,通常用木頭製成,能使之在地上直立旋轉。有的用鐵皮製成,利用發條的彈力旋轉。 明 劉侗 於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陀蠃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蠃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 老捨 《駱駝祥子》一:“在他賃人傢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傢抽着轉的陀蠃;他沒有自己。”
No. 5
  方言。周圍;附近一帶地方。 陳登科 《活人塘》一:“從此在 新河集 的陀蠃三十裏之內的老百姓,一天一天的變了樣子,大戶變小戶,小戶變光蛋。”
陀蠃簡介 Gyro Introduction
  中國最早的娛樂項目——陀蠃
  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幹樂”,英文稱之為“spinning top”,日本語中以“獨樂”表示,稱為“koma”。
  傳統古陀蠃大致是木或鐵製的倒圓錐形,現代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
陀蠃的定義 Gyro definition
  ◆國語日報字典:兒童玩具,下端有尖針,繞上細繩,急甩出去,在地上旋轉。
  ◆新辭典(三民書局):木製的兒童玩具,形狀像彈頭,用繩子從尖腳(可用竹、鐵製成)繞嚮上部,再以尖腳嚮地拋下,快速抽拉繩子,陀蠃就會直立旋轉。
  ◆辭源(遠流出版社):陀蠃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蠃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
  ◆《玩遊戲》的註解:任何東西,衹要在重心的地方,插上一根棒子,再旋轉棒子,來帶動整體的旋轉,那就是陀蠃
  ◆msn encarta dictionary:a toy that spins around on a rounded or pointed base, traditionally a conical wooden toy that is set spinning by pulling a string wrapped around it. also calledspinning top .(譯文:繞成一個圓形或在基準點轉動的一種玩具,傳統的圓錐形木製玩具藉由拉扯纏繞在它周圍的繩子而轉動。稱作旋轉陀蠃。)
  ◆牛津辭典(東華書局):toy that spins and balances on a point, set in motion by hand, or by winding round it a string which is pulled away, and (in some case ) kept in motion by being whipped. (在一個點上保持平衡和旋轉的玩具,可使用手轉或拉扯捲繞在它周圍的繩子使其轉動,(在某些情況)可使用鞭打使其轉動。)
  ◆以上各種解釋,是以傳統陀蠃為例所做的註解,若對現今多樣的陀蠃來說則較嫌狹義。陀蠃在全世界許多民族都有類似的旋轉玩具,但是經過現代科技的研究改良,已經開發出各種千奇百怪的形式,並賦予各式各樣的功能;諸如,製作陀蠃的材料已不再局限於木頭、磁浮陀蠃不需要接觸到地面、手捻陀蠃並不需要繩子、響陀蠃可以發出聲音來、戰鬥陀蠃作成扁圓體等,均已超越了傳統陀蠃定義的範疇。因此認為陀蠃廣義的解釋宜定義為:任何物體衹要能以其重心為支點,受力後能保持穩定的自身旋轉狀態,則可稱之為陀蠃
陀蠃的分類及玩法 Classification and play gyro
  陀蠃的種類很多,玩法也有不同,依照材料的分類,分別介紹如下:
  紙陀蠃
  由於紙陀蠃的體積小,所以衹要利用大拇指和食指,緊緊地握住紙陀蠃的軸柄上端,急速捻轉放在桌上,紙陀蠃就會單腳獨立旋轉起來。
  銅錢陀蠃
  銅錢陀蠃的玩法也和紙陀蠃相同,用手捻,就可以旋轉了。
  綫軸陀蠃
  綫軸陀蠃的玩法,也是利用手捻的方式就可以旋轉了。
  竹陀蠃
  先將粗棉綫穿過竹片,然後纏捲在竹柄上,要註意,應該由上而下繞。等到纏好了以後,一手執綫端,嚮候抽,一手執陀蠃及竹片,嚮前推,兩衹手同時用力的時候,陀蠃就會嚮前衝過去,而且發出嗡嗡的聲音。
  木製陀蠃
  超小型陀蠃的玩法,是用手擰,一般孩子抽陀蠃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水平抽法,這是彎身從身側把陀蠃往前拋,當陀蠃離手後,繞在手上的繩尾,迅速的嚮後一抽,陀蠃就會沿着地面,水平的旋轉前進。第二種是垂直抽法,是將陀蠃高舉過頂,由上嚮下,邊抽邊打的一種手法,這是「殺手」動作,如果不會,就無法處置別人的「死陀蠃」,容易吃虧,會這一種打法才能參加比賽,贏得勝利。
  一般孩子們玩陀蠃有兩種比賽方式。第一叫做分邊法,是將參加的人分成兩組,然後大傢一起抽陀蠃,看看那一組的陀蠃先倒在地上。會打的人,陀蠃就會在地上旋轉得比較久。不會打的人,陀蠃很容易在地上亂滾,或是轉得不久。倒在地上的陀蠃,就稱為「死陀蠃」,衹有任由對方劈擊宰割了。輸的這一方,為了避免自己心愛的陀蠃,被對方釘宰,可以掉換一個小而硬的陀蠃來代替。這時,贏的這一方,用自己的陀蠃,高舉過頭,對準目標,嚮下猛擊。
  第二是畫圈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圓圈的中央,再畫一個小圓圈,各人輪流將自己的陀蠃往圈子裏打,使陀蠃能旋轉出來。如陀蠃已固定在一點上旋轉,這時,可用繩子將它圈出來,衹要到達圈外還在旋轉,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蠃停止在圈內,或一抽下去就不動了,都算「死」了,要放在當中小圓圈內,任別人處罰。若處罰別人的陀蠃也停在圈內,照樣要放在小圓圈內,任人處罰。如果很幸運的沒有被擊到,或是被擊到而沒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個陀蠃,用水平抽法,將自己那個小圓圈內待死的陀蠃擊出圈外。
  中小型及大型陀蠃的玩法和小陀蠃是不一樣的,必須先纏譿。右手將繩頭圈過陀釘,用左手壓住,再用右手沿釘嚮外繞繩,要纏滿陀身,再雙手搬起陀蠃,斜空裏往地上擲去,同時迅速用力抽回繩子,使陀蠃在地上旋轉起來。
  塑膠類陀蠃
  玩的時候,將彈簧絞緊後,按中間的鈕,下節的響蠃就會脫離,而旋轉在桌上或地上,也非常有趣好玩。塑膠橡筋陀蠃也是塑膠做的,陀蠃像一個小飛碟一般,但上下各有一軸,利用橡皮布的拉力,將陀蠃固定在手槍形的發射器上。玩的時候,左手轉動陀蠃,使橡皮筋絞緊,放鬆板筋之後,陀蠃就固定在發射器上,再用食指輕扣板機,陀蠃就會旋轉。
  金屬陀蠃
  玩法是,用一根棉綫,纏繞陀蠃中間的軸,然後迅速一抽使之旋轉,再將放置在一個支架上,不但中間軸心飛快的旋轉,整個陀蠃有如雷達天綫一樣,作三百六十度的轉動,所以也叫雷達陀蠃
陀蠃的製作 Gyro production
  紙陀蠃
  紙陀蠃的大小不拘,可以隨意製作。製作方法是,用圓規在表紙上畫三個圓圈,再將圓圈用剪刀剪下來。剪好之後,在一個圓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後在圖案上着色。再將三個圓用膠水重疊在一起,黏好,再壓平。然後再用錐子在圓心的地方,鑽一個小孔,再用牙簽或削好的尖形竹筷子,穿過圓心,尖端朝下,就完成了。
  銅錢陀蠃
  銅錢陀蠃,材料有銅錢、小木棒和紙。它的製作方法是,先用牙簽或小木棒,沾些膠水,緊緊地捲上紙條兒,但是要註意,這個厚度必須和錢孔或是鐵片小孔的大小剛好密和了。
  綫軸陀蠃
  綫軸陀蠃製作材料有綫軸、小木棒、紙、鋸子。首先將綫軸的一端鋸斷,註意要鋸得光滑纔行,然後着上彩色圖案。再將竹筷子的一段,其中的一端削尖削圓,捲上紙條兒,同樣的,紙的厚度一定要和綫軸中央的小孔一樣大,纔不會鬆落。捲好之後,將木棒塞入綫軸的孔內,註意要塞緊,而且要保持軸心的垂直。
  竹陀蠃
  竹陀蠃是用竹子做成的,因為它是空心的,竹管上有小孔,轉動的時候,會發出嗡嗡的聲音,也有人稱它為地鈴,或是「竹製響蠃」。由於它和普通陀蠃的形狀不同,有一根軸柄,所以又稱之為「有柄響蠃」。它的製作方法是,先鋸一段直徑約5公分,長6.5公分的竹管,在竹管上挖一寬0.5公分,長3公分的小長孔,做為發聲之用。
  再削一支竹棒做軸,然後用薄木板做成兩塊圓板,圓板的直徑,大概是跟竹管內壁的圓周是差不多的,再將兩塊圓板中央挖洞,用強力膠緊黏在竹管內壁上下,再將竹軸穿插木板中央,要註意竹軸下端短而尖,而上端比較長。另削一竹片,並鑽孔,用一長棉繩穿過竹片小孔,纏在竹棒上就可玩耍了。
  木製陀蠃
  木製陀蠃也是中國傳統的陀蠃。木陀蠃是一種鐘形,而能在地上轉動的玩具,利用堅硬的木材,像蕃石榴、竜眼等樹的樹幹做成的。過去孩子們所玩的小型陀蠃,都是孩子們自己削製而成的,可以獲得一種成就感,和一種自我創作成功的快樂。現在由於工業的進步,有很多大型或特大型的木陀蠃,都是用機器車床製造的,沒有一定的規格,通常以重量來决定陀蠃的大小。
  木陀蠃的種類依體積大小來說,木陀蠃大致可分為以下七類:
  * 超小型陀蠃:直徑在1公分左右,體積比手指頭還要小。
  * 小型陀蠃:直徑在4到5公分左右,通常十歲以下的孩子所玩就是這種。
  * 中小型陀蠃:重量在10公斤以下,小學五、六年級的同學可玩這種陀蠃
  * 中型陀蠃:重量約15公斤至三十公斤以內,13歲以上的孩子可玩這種陀蠃
  * 大型陀蠃:直徑在45公分以上,重量在31公斤以上,是一種適合成年人玩的大陀蠃
  * 特大型陀蠃:重量在50公斤左右。
  * 陀蠃王:重量高達70公斤以上。桃園大溪的陀蠃王,最高記錄已有187.5公斤。
  小型木陀的分類,繼續要介紹的是小型木陀的分類。因功能的差異分為下列三類:
  * 針釘陀蠃:尖端為釘形或圓珠形,適宜旋轉。
  * 劍釘陀蠃:尖端成劍尖形,不但適宜於旋轉,而且兼有劈擊的功能。
  * 斧釘陀蠃:尖端像斧形,用力劈擊時可以將別人的陀蠃分解成兩半,所以有「殺手」陀蠃之稱。
  塑膠類陀蠃
  塑膠彈簧陀蠃,這種陀蠃是塑膠工廠所製造的,整個陀蠃分成上下兩節,上節是按鈕和彈簧裝置,下節是有孔響蠃。
  金屬陀蠃
  金屬陀蠃,這是現代産品,也是科學玩具。
陀蠃的起源與發展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yro
  陀蠃的起源因年代久遠並無詳細紀錄可供查考,但是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過陀蠃,如江蘇常州出土的新石器馬傢窯文化木陀蠃及山西竜山文化遺址中出土陶陀蠃;目前文史記載則多以宋朝時出現的一種類似陀蠃的玩具為開端,稱做“千千”(或稱千千車);那是一個中心軸(鐵製)長約一寸的圓盤形(直徑約四寸)物體,用手捻在盤中旋轉,比賽誰轉得久,這是當時身處深宮後院的嬪妃宮女用以打發寂寥時光的遊戲之一。 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蘇漢臣(開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畫院當過招待,以劉宗古為師,工於釋道人物之畫,尤其嬰戲畫更有獨創之功力)《嬰戲圖》中,畫面的前方有兩個孩童,正打著陀蠃玩耍,也證實當時確有倒鐘體的陀蠃出現,由畫面考察, 當時的陀蠃應是木製的,像個圓錐體,用繩子纏好了,往地上前拋後扯,陀蠃便在地上旋轉起來。當它速度慢下來時,再用繩子不斷抽打它的側面,如此便可轉個不停。一直到現在,大陸北方的兒童在鼕季及早春時節還流行這樣的玩法,尤其在結得厚實的冰面上拋打,更別有樂趣。另外一幅蘇漢臣的作品《秋庭戲嬰》中,有個推棗磨的道具,利用兩個棗子,加上一個剖了一半的棗子作成支架而成棗磨玩具,那是一種旋轉、平衡的遊戲,遊戲時,誰能讓棗磨保持平衡、轉得久,誰就獲勝;這幅畫也能證明當時已有多元的陀蠃玩具型態出現。明朝《帝京景物略》記載,陀蠃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蠃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其小空鐘形體、中實無柄、繞以鞭之繩等描述,證之明代晚期的陀蠃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蠃無異;劉侗的詩歌《楊柳活》撰述:楊柳兒活,鞭陀羅,這時期“陀蠃“一詞已正式出現。
陀蠃在生活中的作用 Gyro role in life
  ◆休閑娛樂
  ◆智力開發:德國等國傢將陀蠃設計成教育用品,圖卡置於陀蠃上,透過轉陀蠃的遊戲,辨認圖卡上的圖案、顔色或數字以訓練眼力及專註力。
  ◆民俗體育
  ◆藝術創作:運用不同的彩繪顔料與方式,呈現不同的鄉土民情,旋轉時混合的美感,可成為典藏的珍品。
  ◆科學研究
陀蠃的原理 Principle gyroscope
  當一個力學係統(物體)受到數力的作用,若其合力(大小、方向)為零,且各力對任一點之力矩和亦為零時,就稱此力學係統是處於平衡狀態。換言之,當物體呈現一種「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狀態時,即可稱之為「平衡」。物體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呈現平衡狀態,不衹是在靜止的時候,當它在動的時候也會達到平衡(包括星體的運行也是),有些平衡狀態能持久,而有些衹是短暫現象。一般而言,靜態的平衡大多屬於穩定平衡,動態的平衡則多屬於不穩定平衡;當陀蠃受力旋轉時,因各方向離心力總和達到平衡,因此陀蠃能暫時用軸端站立,保持平衡現象,接著受到空氣阻力、地面摩擦、或陀蠃重心問題等各因素的影響,使其旋轉的力道逐漸減弱,等到旋轉的動力消失時,陀蠃也跟著左搖右晃的倒了下來。因此,如何製作挑選好的陀蠃、拿捏拋擲的力道與掌握要訣,讓陀蠃拋得更準,轉得更久,便成為玩陀蠃者挑戰的終極目標。
打陀蠃的技巧 Playing top tips
  ◆擲準陀蠃的技巧(以頂部直徑二點五寸至三點三寸陀蠃最為稱手)
  ①纏繩:釘朝上,慣用右手者朝順時針方向纏繞(慣用左手者方向相反),預留一小段,打個單結,以供握繩(或纏繞在指頭上)。
  ②持法:釘上或左頂下或右,以大拇指、食指、中指倒拿虛握頂部。
  ③拋法:距離由繩長加臂長之長度來取捨,手臂朝著目標處擺動,陀蠃離手後中指指嚮目標處之方向,力道則有賴於不斷練習經驗的纍積。
  打大陀蠃的技巧 (補)
  ①纏繩:釘朝上擺放,依陀蠃尖長短纏繞二至三圈,再由陀蠃尖往陀蠃身由上而下纏繩,依序拉緊,約逾三分之一最佳。
  ②上陀蠃:采一手持繩扣住陀蠃頂部圓周處,另一手持陀蠃尖處,抱起陀蠃靠腿,陀蠃尖朝前嚮下預備。拋陀蠃之際,持陀蠃尖處之手立刻離開,另一持繩扣住陀蠃頂部圓周處之手順勢打轉,産生旋轉動力,隨即兩手交互扯繩,使陀蠃不致倒地。反方向收繩快跑,勿回頭,等繩拉完即成。
陀蠃的保存 Save gyro
  陀蠃宜存放在陰涼通風處,避免日曬龜裂及潮濕發黴,必要時宜運用冷氣機或除濕機將存放場所除濕;鐵製部分則要適時給予上油保養(不宜太多,以免纏繩不易);繩子感覺變硬時,則應泡水搓洗、甩打一番(以除去砂粒塵土)後陰乾。
  陀蠃是中小學生熟悉一種玩具。一隻小小的陀蠃在桌面上飛速地旋轉着。單見它立定一點,一面繞傾斜於桌面的軸急速自轉,另一面自轉軸又宛如錐體母綫般繞着過定點而垂直於桌面的軸綫,緩慢而穩定地做公轉運動。
  陀蠃旋轉的時候為什麽不會倒?在千萬個玩陀蠃的人中,能正確回答出這個問題的,大概不會太多。的確,陀蠃的轉動是十分有趣而神秘的。
  陀蠃在科學上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把旋轉着的陀蠃拋嚮空中。它能使自己的軸保持原來的方向。陀蠃的這一特性,被用來製造定嚮陀蠃儀,廣泛用於航海、航空和宇宙飛行之中。
陀蠃的玩法和規矩 Gyro gameplay and rules
  陀蠃的玩法(一)
  陀蠃的打法及玩法相當多樣,但較常見的打法則有兩種:
  一、水平法:彎身從身後翻轉手腕,將陀蠃往前拋再往後一拉,陀蠃就會沿着地面水平方向嚮前旋轉。
  二、垂直法:將陀蠃從頭頂上用力往地下甩,陀蠃就會從天而降旋轉不停,這種打法通常都用於「釘甘樂」時。
  至於陀蠃遊戲則會因地域性不同而有不同玩法,現簡述如下:
  一、陀蠃相撲
  l、準備一個硬紙盒(有開口的),裝喜餅的盒子最佳。
  2、將紙盒放在地上,在離紙盒3~5公尺處劃一條綫,當作起點。
  3、此遊戲一次兩人玩,猜拳决定先後順序,兩人均退到綫後,先後將陀蠃打入紙盒中,由於兩個陀蠃都在紙盒中高速旋轉,因此碰撞時就會有一個被撞出盒外,陀蠃被彈出者就輸了,若其中一人未將陀蠃打入盒中,也算輸。
  二、自由抽打
  1、每個在空地上自由選擇地方,將自己的陀蠃旋轉起來。
  2、陀蠃最快停下來的人為輸,必須將陀蠃釘在地上,讓其他人攻擊,由陀蠃旋轉最久的那一位開始,將他的陀蠃對準放在地上的陀蠃打下去,這時候若陀蠃的質料較差,就會從中一裂為二,如果陀蠃從中裂
  開,釘子掉下來,這根釘子便屬於打掉它的人所有,此時就可以重新再玩新局。
  3、若經過所有人釘打,陀蠃仍完好如初,下一次再玩輸時,這個人就不需再拿出陀蠃被人攻擊了(有一次豁免權)。
  三、臭頭雞仔
  1、在地上畫一個圈圈,直徑約30公分左右。
  2、參加遊戲的人需各拿出一個陀蠃放在圈圈中,猜拳决定先後次序。
  3、第一位先拿起陀蠃往圈圈中抽打,利用技巧及陀蠃旋轉的力量,將圈圈內的其他陀蠃打出圈外,若「救」出一顆陀蠃,就可以繼續抽打,但若自己抽打的陀蠃不小心留在圈圈內,則喪失比賽資格。
  4、由於陀蠃裝有釘子且是高速旋轉,被救出的陀蠃往往已遍體鱗傷,有如雞群中常被同伴欺負、啄頭的雞仔,因此稱此項遊戲為「臭頭雞仔」。
  四、釘甘樂
  1、在地上畫一個圈圈,直徑約30公分左右、中央再畫一個小三角形。
  2、參加者猜拳决定先後順序,輪流將陀蠃往圈圈中打下,陀蠃的着地點必須落在圈圈中,否則就算失效。
  3、陀蠃不但打入圈圈中,還要利用其旋轉的力量,轉出圈圈外纔算成功,若陀蠃王固定在圈圈中旋轉,沒有移動的跡象,在陀蠃未停止前,還可以用繩子把它勾出圈外,在到達圈外時陀蠃仍在旋轉纔算成功。
  4、如果陀蠃停在圈內甚至一抽打下去就不會旋轉,都算失敗,這時候得將陀蠃釘放在圈圈中央的小三角形內,讓別人攻擊。
  5、若自己的陀蠃被關在三角形中,還可以拿起自己的第二顆陀蠃,用玩「臭頭雞仔」的方式,將自己的陀蠃救出。
  五、定點陀蠃
  1、在地面或桌子上放一個圓盤(最好是鐵製)。
  2、在離圓盤一公尺處劃一條綫,當作打陀蠃的起點。
  3、每一個人從此起點將陀蠃往圓盤中拋擲,能將陀蠃拋入圓盤中轉動者,就算成功,失敗者就淘汰,如此第二、第三回合重新比賽,起點均往後移30公分(一尺)。
  4、最後離圓盤最遠者,又能將陀蠃打入圓盤中者為優勝者。
  六、翻山越嶺
  1、在地面上擺放十個盤子(鐵製),排成一排。
  2、將陀蠃打在第一個盤子上,待陀蠃在此盤中轉動時,將盤子拿起,並把陀蠃倒入第二個盤中。
  3、依此方法倒入第三、第四...直到第十個盤子為止。
  4、測量所花費時間,時間用的越少者為優勝,若半途陀蠃停止轉動,則取消資格。
  當然打陀蠃絶不止這些玩法,許多規則都可以自訂,衹要參加遊戲的人都願意共同遵守就可以。目前宜蘭縣三星鄉,寧明國小的虞進鴻老師就深入研究、訂定出不少陀蠃玩法及規則,該校四年級以上的學生人手一個,創新許多陀蠃打法如:保齡球打法、背後拋打、用腳彈打、身體側後打法、雙手雙繩打法等。學生們更為這些打法取了許多有創意的名稱,如“腳踢乾坤”、“過山洞”、“下金蛋”、“出其不意”、“泰山壓頂”、“如來神掌”提升陀蠃的文化。
  陀蠃的玩法(二)
  一、畫圈圈
  在地上畫一個圈圈,直徑在一步到兩步之間,圓中間再畫一個三角形,每個人把自己的陀蠃往圈圈裏打,並讓陀蠃自己旋轉出圈外來。有時陀蠃會固定在圈內不移動地旋轉,可用繩子把他圈住勾出圈外,衹要到達圈外還在轉就算活。如果停止了,就要放在三角形內,任人敲擊處罰。
  二、分邊
  一邊輪流一人,把陀蠃抽在地上,直到有人失敗為止。失敗的陀蠃,就放在地上任人打擊,挨到對方陀蠃停止時,纔可以換對方攻打。
  三、持久比賽
  同種類陀蠃,同時間打下,看誰轉動的時間最久,就是勝利者。
  四、擲遠比賽
  在地上畫個小圈圈,然後每個人的陀蠃先要打在圈圈內,在跳出去,跳出去的陀蠃必須是還在旋轉者纔算成績,用捲尺測量,離小圓圈的圓心最遠者就是勝利者。
  五、定點比賽
  在地上或椅子、桌子上放一個圓盤〔可用圓形餅幹盒蓋子代替〕,然後離圓盤五十公分處,畫一條綫當起點,每一個人,從這一條起點綫往圓盤拋拉,能進入圓盤內旋轉者就算過關,失敗者被淘汰。
  六、撞擊比賽
  以相同大小的角力陀蠃為佳。
  七、套圈比賽
  套圈比賽所用的陀蠃,以上軸長下軸短為佳。找中央有圓洞孔的薄形膠圈,或薄鐵圈。當陀蠃旋轉時,趕快把手中的圈圈套入上軸中心,一次一個,一直到陀蠃停止為止,看誰套入最多,誰就獲勝。
  八、打過溪
  開闢地兩邊各畫一條綫寬約50公尺至100公尺(看場地人數而定),兩人以上到10、20位數可以玩。先比賽轉快倒的人當鬼。從甲打到乙地,前進任何人如打鬼本身陀蠃不轉就要交替當鬼被打到對岸。每人可以用陀蠃釘鑚十下。
陀蠃簡介 Gyro Introduction
  中國最早的娛樂項目——陀蠃
  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幹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英文稱之為“spinning top”,日本語中以“獨樂”表示,稱為“KOMA”。
  兒童玩具,形狀略像海蠃,多用於木頭製成,下面有鐵尖,玩時用繩子纏繞,用力抽繩,使直立旋轉。有的用鐵皮製成,利用發條的彈力旋轉。
  傳統古陀蠃大致是木或鐵製的倒圓錐形,現代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
  陀蠃,是青少年們十分熟悉的玩具。現在,這種玩具風靡全世界。中國是陀蠃的老傢。從我國山西夏縣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發掘了石製的陀蠃。可見,陀蠃在我國最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在1700多年前的晉代,我國還出現了另一種有趣的玩具——竹蜻蜓。這種玩具18世紀傳到歐洲後,被西方人稱為“中國陀蠃”,可見,真正的陀蠃比這更早到傳到了國外。
  為什麽把竹蜻蜓叫做“中國陀蠃”呢?原來正式提出“陀蠃”這個術語的,是19世紀中葉的法國物理學家博科。在英語中,陀蠃就是“回轉體”的意思。陀蠃是在地上轉的回轉體,竹蜻蜓是在空中轉的回轉體,所以竹蜻蜓也可以說是一種陀蠃
  這樣看來,凡是回轉體都可以看作是陀蠃。象我們玩的空竹,雜技裏的轉碟、耍盤子、扔帽子,飛速旋轉的芭蕾舞,都是利用了陀蠃原理。我們周圍的世界中,到處可以看到陀蠃。小到原子,大到地球,都是回轉的“陀蠃”。
經典歌麯-《陀蠃》 Classic songs - "gyro"
  《陀蠃
  演唱:許飛 萬曉利
  詞麯:萬曉利
  作詞:萬曉利,
  作麯:濮達受權(萬曉利)
  專輯:這一切都沒有想象的那麽糟
  萬曉利攜手許飛共同演繹 《陀蠃》FLASH MV盡顯百年人生縮影
  MV收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wXERpHgsF0/
  在田野上轉
  在清風裏轉
  在飄着香的鮮花上轉
  在沉默裏轉
  在孤獨裏轉
  在結着冰的湖面上轉
  在歡笑裏轉
  在淚水裏轉
  在燃燒着的生命裏轉
  在潔白裏轉
  在血紅裏轉
  在你已衰老的容顔裏轉
  如果我可以停下來
  我想把眼鏡睜開
  看着你怎麽離開
  可是我不能停下來
  也無法為你喝彩
  請你把雙手鬆開
  在酒杯裏轉
  在噩夢裏轉
  在不可告人的陰謀裏轉
  在欲望裏轉
  在掙紮裏轉
  在東窗事發的麻木裏轉
  在陽光燦爛的一天
  你用手捂着你的臉
  對我說你很疲倦
  你扔下手中的道具
  開始咒駡這場遊戲
  說你一直想放棄
  但不能停止轉
  轉轉轉
  高高地舉起你的鞭
  轉轉轉
  轉轉轉
  輕輕地閉上我的眼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tuoluo
  陀蠃
  top
  繞支點作高速轉動的剛體。由於支承形式、剛體形狀和質量分佈的不同而有各種形式的陀蠃陀蠃的轉速高,所以它具有一些特殊的動力學特性。在工程技術中,應用陀蠃的力學特性製成不同功能的陀蠃,稱為陀蠃儀。
  支點和剛體的質心重合的陀蠃稱為平衡陀蠃。否則稱為重力陀蠃。剛體質量均勻分佈,且以其幾何對稱軸作自轉軸的陀蠃稱為對稱陀蠃。在這種情況下,剛體對於支點的慣量橢球稱為旋轉橢球,剛體對於對稱軸的轉動慣量稱為極轉動慣量,通常以□表示;剛體對於另兩個過支點的慣量主軸(見慣量張量)的轉動慣量稱為赤道轉動慣量,通常以□表示。
  陀蠃是一個繞支點運動的剛體,所以剛體的定點運動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方程都適用於陀蠃
  發展簡史 18世紀歐拉建立的動力學方程和歐拉運動學方程,為陀蠃運動的理論奠定了基礎。但是製造出一個實用的陀蠃卻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19世紀中期,隨着鋼製外殼船舶的出現,原來所用的磁羅盤不再適用,因而用陀蠃導航的要求日益迫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製成了陀蠃導航儀,並很快被其他國傢所采用。隨着航海和航空事業的發展,陀蠃儀已成為不可缺少的精密導航儀器。20世紀初出現了飛機的陀蠃穩定器和自動駕駛儀。但直到1940年後,陀蠃羅盤纔完全代替了磁羅盤,1950年出現了慣性導航係統。
  不論製造得多麽精密的陀蠃,要完全消除軸承的摩擦力並使質心和支點重合是不可能的,因而就會産生外加幹擾力矩的作用,引起陀蠃轉子自轉軸的緩慢進動,稱為陀蠃漂移。這時的進動角速度稱為漂移角速度。陀蠃漂移角速度的大小是衡量陀蠃精度高低的標志。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漂移,近代陀蠃的研究課題主要是如何實現無幹擾力矩的支承。主要途徑是用電場力來代替支架,實現無支承懸浮。如果轉子是個標準的球形,則電場力通過其中心,從而實現無摩擦的懸浮。另一個途徑是用磁場力來實現轉子的懸浮,但要求轉子必須是用超導體製造的,才能使磁力綫垂直於球形轉子的表面且不穿透它的表面。這就是近代電陀蠃和磁陀蠃的基本設想。
  陀蠃的幾個特性 陀蠃的定軸性 陀蠃在轉動時,如果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係對支點的主矩(見力矩)為零時,由角動量定理可知,這時陀蠃對於支點的角動量守恆,在運動中角動量的方向始終保持不變。以角速度□繞對稱軸轉動的直立對稱陀蠃(圖1 陀蠃的定軸性示意圖),它的尖端支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的重力P 和支點反力N 都通過支點O,所以它的角動量□□守恆,即□在運動中始終指嚮一個固定方向,同支承面的運動無關。這一特性稱為陀蠃的定軸性。
  對稱陀蠃的支點和它的質心重合的陀蠃稱為平衡對稱陀蠃。如果沒有其他外力作用,也不考慮摩擦,這樣的陀蠃將作慣性轉動,稱為自由陀蠃。當這種陀蠃的初始角速度是沿慣量主軸的方向時,就能使轉軸的方向保持不變。
  陀蠃的進動性 當陀蠃受到對於支點O的外力矩M□作用時,由角動量定理得到 □,式中L□是陀蠃對支點O的角動量。如果把 L□看成是原點在支點的矢徑,則上式表明了力矩矢量M□可以看成是該矢徑末端的速度矢量,若以Ω表示這個矢徑繞支點的角速度矢量,則有M□=Ω×L□,稱Ω為陀蠃的進動角速度。把相應的運動稱為進動(圖2a陀蠃進動性示意圖)。對於以高速自轉的對稱陀蠃,L≈□□,則M□≈Ω×□□。這一特性稱為陀蠃的進動性。對於對稱陀蠃(圖2a陀蠃進動性示意圖),它在重力對支點的力矩作用下便産生進動(圖2b陀蠃進動性示意圖)。以大小不變的自轉角速度□同大小和方向都不變的進動角速度Ω運動,並且□同Ω的夾角□保持
英文解釋
  1. :  toy that spins on a point when it is set in motion by hand or by a string, etc,  spinning top,  spinning-top,  gyro
  2. n.:  top,  whirligig,  whipping top
法文解釋
  1. n.  toupie
相關詞
天文物理百科辭典動漫卡通日本動漫少兒玩具
戰鬥王EX戰鬥王陀蠃勇敢者之戰鬥王傳奇羅盤陀蠃電子羅盤
包含詞
陀蠃儀抽陀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