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阿拉套羊茅
目錄
No. 1
  阿拉套羊茅
  種中文名:阿拉套羊茅
  種拉丁名:festuca alatavica (st. -yves) roshev.
  種別名 :天山羊茅(植物分類學報)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羊茅屬
  屬拉丁名:festuca
  ..............更多圖片: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稈叢生,高30—80cm。葉鞘光滑,葉舌截平,極短;具短而鈍(有時直立)的耳狀突起,葉舌及耳狀突起頂端具細小纖毛,葉片對折或邊緣內捲,稀扁平,長1.7—3(4)cm,寬1—2mm。圓錐花序開展,遠超出頂生葉鞘之上,長達7cm;小穗紫色,有光澤,長9—15mm,含3—4花,穎膜質,無毛,披針形,第一穎長4mm,第二穎長4.5—5.5mm,外稃邊緣膜質,光滑或幾光滑,長6-7mm;花藥黃色,常帶紫色,長3.5—4.5mm,子房頂端具少量柔毛(圖23)。
  地理分佈:阿拉套羊茅在我國分佈於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塔爾巴哈臺山、阿拉套山以及帕米爾,喜馬拉雅山西部以及原蘇聯中亞也有分佈。
  生態特徵:阿拉套羊茅為多年生耐寒早中生或中生密叢型下繁禾草。適宜寒冷半濕潤和濕潤的山地氣候,生態幅度較廣,分佈於海拔2700—4000m的中山至高山帶,習生於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上和山地暗慄鈣土上,是新疆山地溫性草甸草原的建群種和優勢種、亞高山草甸和高寒草甸的伴生種。阿拉套羊茅在天山北坡西部的伊犁地區通常於5月中下旬返青,6月中旬抽穗,7月中旬開花、7月下旬結實,9月上旬枯黃,在天山南坡返青期要提前20天左右。在天山南坡的阿剋蘇地區海拔2700—3000m的中山、亞高山帶,作為建群種與中旱生禾草、莎草及雜類草組成阿拉套羊茅 鵝觀草(roe-gneriasp.)和阿拉套羊茅 短柄苔草(carexpedifor-mis)山地溫性草甸草原草地型,群落中常見的還有羊茅(festucaovina)、天山異燕麥(helictotrichontianschancum)、蒙古異燕麥(h.mongoli-cum)、針茅(stipacapillata)、無芒雀麥(bromusinermis),草原糙蘇(phlomis pratensis)、草原老鸛草(geraniumpratense)等,草層高15—40cm,植被蓋度50—70%,每公頃産鮮草2445—4380kg。在伊犁地區海拔3000—3100m的高山帶,它常以伴生種參與以西伯利亞羽衣草(alchemillasibirica)、黑花苔草(c.melanan-tha)、高山早熟禾(poaalpina),山地糙蘇(ph.oreophila)等組成的高寒草甸草地型。
  飼用價值:阿拉套羊茅分蘖力強,葉量豐富,形成密集的株叢,耐踐踏,鼕季殘留好,屬放牧型牧草,也可刈草利用。其草質柔軟,適口性好,各類傢畜喜食,尤其綿羊和氂牛最喜食。根據化學成分分析,其有營養價值的化學成分含量也較高(23—1、23—2),對傢畜夏秋季抓膘具有重要意義。
草業百科
  牧草科名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Grass Family
  牧草屬名羊茅屬
  牧草屬拉丁名Festuca L.
  牧草屬英文名Fescue
  天然牧草阿拉套羊茅
  牧草學名Festuca alatavica (St.-Yves) Roshev.
  牧草英文名Alataushan Fescue
  牧草圖片
  地理分佈阿拉套羊茅別名(天山羊茅)在中國分佈於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塔爾巴哈臺山、阿拉套山以及帕米爾;喜馬拉雅山西部以及中亞也有分佈。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稈叢生,高30~80釐米。葉鞘光滑;葉舌截平,極短;具短而鈍(有時直立)的耳狀突起,葉舌及耳狀突起頂端具細小纖毛;葉片對折或邊緣內捲,稀扁平,長1.7~3(4)釐米,寬1~2毫米。圓錐花序開展,遠超出頂生葉鞘之上,長達7釐米;小穗紫色,有光澤,長9~15毫米,含3~4花,穎膜質,無毛,披針形,第一穎長4毫米,第二穎長4.5~5.5毫米;外稃邊緣膜質,光滑或幾光滑,長6~7毫米;花藥黃色,常帶紫色,長3.5~4.5毫米;子房頂端具少量柔毛。細胞染色體:2n=28。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為多年生耐寒旱中生或中生密叢型下繁禾草。適宜寒冷半濕潤和濕潤的山地氣候,生態幅度較廣,分佈於海拔2700~4000米的中山至高山帶,習生於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山地暗慄鈣土上,是新疆山地溫性草甸草原的建群種和優勢種、亞高山草甸和高寒草甸的伴生種。在天山南坡的阿剋蘇地區,海拔2700~3000米的中山、亞高山帶,作為建群種與中旱生禾草、莎草及雜類草組成阿拉套羊茅+鵝觀草 (Roegneria sp.)和阿拉套羊茅+短柄苔草 (Carex pediformis) 山地溫性草甸草原草地型,群落中常見的還有羊茅 (Festuca ovina)、天山異燕麥 (Helictotrichon tianschancum)、蒙古異燕麥 (H.Mongolicum)、針茅 (Stipa capillata)、無芒雀草 (Bromus inermis)、草原糙蘇 (phlomis pratensis)、草原老鸛草 (Geranium pratense) 等,草層高15~40釐米,植被蓋度50%~70%,每公頃産鮮草2445~4380千克。在伊犁地區,海拔3000~3100米的高山帶,常以伴生種參與以西伯利亞羽衣草(Alchemilla sibirica)、黑花苔草 (C.Melanantha)、高山早熟禾 (Poa alpina)、山地糙蘇 (Ph.oreophila) 等組成的高寒草甸草地型。阿拉套羊茅在天山北坡西部的伊犁地區通常於5月中下旬返青,6月中旬抽穗,7月中旬開花、7月下旬結實,9月上旬枯黃;在天山南坡返青期要提前20天左右。
  飼用價值分蘖力強,葉量豐富,形成密集的株叢。耐踐踏,鼕季殘留好,屬放牧型牧草,也可刈草利用。草質柔軟,適口性好,各類傢畜喜食,尤其綿羊和氂牛最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