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畜禽 > 阿拉伯馬
目錄
No. 1
  阿拉伯馬(arab)
  馬的乘用型品種。原産阿拉伯半島,經長期選育而成。體形優美,體格中等,結構勻稱,運步有彈性,氣質敏銳而溫順,易於調教,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不高。頭較短,頸長形美,鬵甲高而豐實,背腰短而有力,尻長,尾礎高,四肢肌腱發達。母馬平均體尺(釐米):體高141.1,體長147.6,胸圍165.5,管圍18.4。遺傳性好,世界上許多馬種,如英國純血馬、盎格魯阿拉伯馬都有它的血統。中國用它改良蒙古馬和西南馬效果良好。
尊貴的馬
  好幾個世紀以前,中東的沙漠惡地裏,有一群馬兒,生長在有着香甜嫩草的緑洲中,這裏大概是現在的阿拉伯半島,兩河流域、敘利亞、伊拉剋跟伊朗等地。這支熱血馬的血統,將以不可思議的程度影響整個馬的世界。它就是聞名世界的「阿拉伯馬」。
  回教徒們深信,這些馬是真主恩賜的,應該被尊敬、珍愛、甚至於崇拜。早在歐洲人知道阿拉伯馬之前,中東沙漠地區的遊牧民族貝多因人(Bedouin)就已經將阿拉伯馬視為沙漠生存所不可或缺。部落首領可以像談論部族的每個家庭一樣來述說部落中馬匹的歷史,世世代代流傳着這些馬兒勇敢、堅貞的故事,以及它純正的血統所象徵如同珍寶一般,在在增添了阿拉伯馬的神秘與浪漫色彩。
  宗教信仰跟傳統深深影響這個品種的特質,當然包括了形狀跟顔色。突出的前額被認為是阿拉的祝福,所以前額越大福氣越多,有着高頂的冠毛的拱頸是勇氣的象徵,昂揚翹起的尾巴則展現出氣宇非凡,這些都成為血統保留的重要選項。阿拉伯馬被賦予的宗教意義,以及它們對部落財産和安全的貢獻,讓其血統得以維持純正。為了保有真主恩賜的特質,任何混種的行為都被嚴格禁止。貝多因人藐視其它所有品種的馬,例如北非跟沙漠外圍的柏布馬(Barb)以及土耳其馬(Turk),就完全不被驕傲的貝多因人看在眼裏。
  從一開始,阿拉伯馬就被當成戰馬,驍勇善戰的貝多因人,各個都是馬上梟雄。 他們攻擊其它部落,掠取牲畜來增加自己的資産。閃電掠奪攻擊的成功,得仰賴速度,確保洗劫之後可以全身而退。此時牡馬就成了最佳選擇,因為她不會對着受略者的馬匹鳴嘶,可以降低對方的警覺。最優秀的戰馬在沙場上要表現英勇,進行攻擊的時候,即使受到驚嚇,也絶不退卻。徵戰的日子裏,馬兒們總是長途跋涉、遠離傢園,過人的速度跟驚人的耐力當然是一定要具備的條件。
  好戰的貝多因人也以好客聞名,若有沙漠旅人叩門,他們必定毫不吝嗇、不求回報地提供旅人及隨從、牲畜們三天以上的招待。受歡迎的賓客們會發現他們坐騎的轡頭被挂在營帳的中間主柱上,以彰顯主人的熱忱和對賓客的尊崇。如此一來,戰事頻繁的部落之間也會互相殷勤招待,並且分享有關勇敢神駒的英雄事跡。
  賽馬比賽的優勝者,可以接收敗方最有價值的牲畜作為奬賞。繁殖的牲畜可以買賣,但是戰馬無價,如果真的有戰馬易主,則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戰利品。直到經過好幾個世紀之後,馳騁在現今敘利亞北面的沙漠騎兵,已然成為受人尊敬的育馬人,阿拉伯母馬依舊被視為無可取代的珍貴贈禮。
  母馬的價值導致阿拉伯馬特有的母係傢族,人們全心全意追蹤繁衍的母馬血統。對於公馬的唯一要求,衹要它的母親係出名門就好,而且越是有名越好。母馬的傢族血統名稱,通常按照繁衍馬的部落或該部落酋長的名字來命名。貝多因人重視馬兒品種的純正與否,超過一切,很多部族僅僅擁有單獨一支血統的馬匹。著名的五大血統( Al Khamsa) 包括 :Kehilan、Seglawi、Abeyan、Hamdani 及 Hadban。其它依序為 Maneghi、Jilfan、Shuwayman和 Dahman。支係則全都由這幾支主要係列繁衍而出,同樣以族長或有名的母馬命名。
各血統的阿拉伯馬
  即使是支係的血統,同樣也伴隨着勇敢、堅忍與速度的精彩故事,例如: Kehilet al Krush,the Kehilet Jellabiyat 和 Seglawi of Ibn Jedran,都有着戰功彪榜的故事伴隨着這些名駒。英明的國王往往費盡心思去尋求它們的後代,卻總是很難如願,這些名駒的女兒們、孫女們在招搖撞騙之徒的手上不斷轉賣,如果真的有買賣成交,價格也必定是天文數字。正因為血統純正,每個血統都有着容易辨認的特徵。
  Kehilan 血統以胸膛的深度、雄壯的能量和體型大小着稱,頭型較短配上飽滿的前額和寬闊的下顎,平均高度為152公分。大多數為灰色和慄色。
  Seglawi 則以優雅細緻聞名,在速度方面的表現勝過耐力的表現,骨架精巧,臉和頸較Kehilan 稍長,平均144公分高,以棗紅色為最常見。
  Abeyan 和 Seglawi 一樣纖細雅緻,跟一般典型的阿拉伯馬比起來背比較長,體型小,很少高於144公分,大部分是灰色,而跟其它血統不同的是,它們常有白色的斑記。
  Hamdani 通常被認為比較樸實,骨架大一點的,體格雄壯一點的,適合培育參加競技比賽。側面看頭部較為挺直,少了典型的高凸前額,體型還算高大,有154公分以上,常見灰色或棗紅色。
  Hadban 可以說是是小一號的 Hamdani,擁有大骨架和雄壯的外型,但是生性溫馴,平均身高145公分,常見的顔色為棕色、棗紅色,少數有着白色標記。
貝多因人與阿拉伯馬
  貝多因人育馬的過程和方法非常晦澀不明,這使得當東方善戰的武士和他們英勇的坐騎大舉入侵、橫掃歐陸的時候,雖然也有阿拉伯馬隨着土耳其人和汪達爾人馳騁沙場,但比他們強壯的柏布馬(Barb)和土耳其馬(Turk),更令歐洲人印象深刻,並為之驚豔。直到「黑暗時期」,歐洲人才開始訓育馬兒當作騎士的坐騎或載運盔甲,輕型的馬源自於小型馬的血統,當然比不上這些由入侵的外族所帶來的體型小而速度快的阿拉伯馬。再加上這些東方馬兒們,有着英勇、快速、堅忍和跳躍能力的傳奇故事,歐洲人對它門的興趣與日俱增。擁有這樣的馬,不僅可以改良原有的品種血統,更可以彰顯有錢人的財力,提高威望,歐洲貴族便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辦法要得到這賦有傳奇色彩的馬。
  當越來越普遍的跨國旅行,使得世界似乎變得越來越小的時後,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者開始將阿拉伯馬當成禮物,饋贈歐洲各國元首,例如1703年送進英國的Godolphin Arabian(其實是柏布馬)。另外還有1683 年引進Byerley Turk和1703年的Darley Arabian,這三匹種馬便是英國「純血馬」這個新品種的血緣基礎。現今高達93%的英國純血馬可以追溯得出是這三匹馬的後代。無庸置疑地,阿拉伯馬對於今日輕型馬的血緣有着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而且掖註貢獻良多。
  貝多因人世世代代以培育純種阿拉伯馬聞名,雖然培育的內容都是靠他們的記憶跟口語相傳,但是貝多因人仍然以維持阿拉伯馬血統的純正着稱。目前,很多純種阿拉伯馬都可以追查到 『沙漠繁衍』 的紀錄,這意味着儘管沒有證明文件,卻因為貝多因人對純正血統的重視, 『沙漠繁衍』 和純正血統文件被視為具有相同的可信度。
  今天,為數更多的阿拉伯馬生存在遠離其原鄉大沙漠的世界各個角落。貪婪、野心和追求地位的欲望,同時加上拯救瀕臨絶種動物的熱情,驅策政府、貴族與民間團體,一起為繁衍這種貝多因人視為無價之寶的阿拉伯馬而努力。
  在歷史上阿拉伯馬以美麗、聰明、勇敢、耐力與傳奇聞名。從很早以前它就跟人類有緊密的接觸,彼此關聯,因而與人之間發展出無與倫比的親和力,而它的聰明也創造了許多有名的軼事。它是如此的溫柔、親切、隨和,有時還有點讓人覺得有點煩。舉例來說,剛出生的小馬就不怕人,也不怕突然的聲響,這些原來是調教而來的特質,已經變成遺傳,即使在外國出生的小馬身上也看得到。
  也因為阿拉伯馬在過去永遠與戰爭脫不了關係,耐力與速度成為突襲戰中生存的要素,在戰爭中存活的馬與再繁殖的馬,都具有最高質量的優良的血統。這樣卓越的血統支配着所有其它馬的品種,世界上幾乎每一種品種的馬都有部分阿拉伯馬的血統,因而改善品種的質量。當阿拉伯馬被帶到英國,它就成為純血馬的祖先。在俄羅斯,它為奧爾洛夫快步馬(Orloff Trooter)的發展貢獻良多。在法國,它幫助生産出佩爾什馬(Percheron)。到美國,它又成為摩根馬(Morgan)的祖先。
  阿拉伯馬是所有輕型馬中最古老的,也是其它各種品種的馬的基礎,但是它卻和它們都不一樣。其它品種的馬都是以選擇性配種的方法繁殖出來的,但阿拉伯馬不是。其它品種的馬要靠血統登記簿來確認血統,而阿拉伯馬幾百年來人們自然的保持他的品種的純度。
阿拉伯馬的起源
  阿拉伯馬的來源,在動物學上仍然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隱藏許多無法解開的迷團。儘管一直以來這個獨一無二的品種擁有其獨特且容易辨認的特徵,它們的歷史背景卻微妙地充滿了矛盾詭譎和不確定,也絶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待得清楚。
  我們刻板印象中阿拉伯馬的原型一定多少比現存的阿拉伯馬要小一些,要不然就是它們幾世紀以來實質上沒什麽改變。阿拉伯馬起源的權威認定仍然沒有一致的共識,考古學家在挖掘化石、掀開歷史真相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發現,並且顛覆原有的想法,就像一出高潮迭起的劇情片。有一種論調認為它們的祖先應該是敘利亞北邊、土耳其南部甚至東邊山麓的野生馬。主要的理由是:肥沃月灣北緣包括伊拉剋以及沿着佑發拉底河,越過西奈半島,直到埃及沿岸這一帶,氣候溫和多雨提供了原生野馬理想的生存環境。另一派說法的歷史學家則相信它們來自阿拉伯地區的西南部,因為三大河床孕育了豐富的天然野草,足以供養這些未馴服的動物。
  因為阿拉伯半島的內陸有將近一萬年的幹旱,馬兒們應該很難甚至不可能,不靠人類的幫助得以在那不毛之地存活。公元前3500年貝多因人開始馴養駱駝當成交通工具,也提供他們於公元前2500進入阿拉伯中部地區,並且能夠在這樣險惡環境中求生存的基本條件。同一時期,他們就帶着原始阿拉伯馬。勿庸置疑地,今日所有的歷史記載證明了,它們就是現代阿拉伯馬是原生種。無論是富有宗教色彩的記載還是一般平凡人們的歷史,都一致敘述着從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各個不同地方,馬兒一開始就被馴養用來騎乘或者工作,甚至於兼具這兩項功能。我們瞭解在公元前1500年,東方的民族擁有充滿神秘感的熱血馬, 應該就是後來世界聞名的阿拉伯馬的先驅。
  大約3500年前,在包括尼羅河河𠔌的東方,熱血馬被認為是彰顯國王威風的主角,同時也改變了人類歷史與世界的面貌。大傢都知道埃及人靠馬越過疆界,英勇而強壯的馬兒馱着馬車,伴隨法老王開疆闢土,也因此將更遠的印度河西北河𠔌文化和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融合統一。古代中亞地區如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各國,也在鐵騎如雷電般的馬蹄聲中,興盛或衰敗。阿拉伯馬的能耐足以促成各個族群的融合,也讓帝國統一成為可以實現的夢想,羅馬帝國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阿拉伯馬讓空間距離縮小,加速文化交流,同時讓帝國跟東方世界接軌。
  公元前第十六世紀之後,這令人敬畏的東方之駒在石柱、簽印和各種紀念碑上都可以見到他的圖騰,浮現出它隱含的價值,埃及象形文字更是明明白白的稱頌。聖經舊約中也不斷提及它的威風凜凜,在其它的文獻中有形容阿拉伯馬為 “飛無須翼,勝無須劍” 的頌詞。公元前九百年所羅門王曾用「優美」二字來頌揚那些為法老王拉車的馬;公元前490年,一位有名的希臘騎士 Xenophon 也贊美過這種高貴而美麗生物。但是 “阿拉伯馬” 這名字從何而來? ”阿拉伯” 這名詞被用來當作一個民族的名稱或是一種個馬品種或民族之前好幾個世紀,就有這種馬存在了。
  「阿拉伯」這名詞的起源仍然不是很清楚,一般都聯想到遊牧民族。希伯來文 “Arabha” 是黑暗陸地或大草原,另一個希伯來文 “Erebh” 是有組織有秩序的定居社會的反意詞,還有一個字根 ”Abhar-“ 是移動、經過的意思。”Arab” 在閃米特(Semitic)文是沙漠或其居民的意思,沒有涉及國傢的意義。在可蘭經中 ”a’rab” 是指貝多因人。聖經中有記載阿拉伯王(Kings of Arabia)傑裏邁亞(Jeremiah)生於公元前625年到公元前586年。而阿拉伯民族自己在很早以前也用這個字來指貝多因人,以區別其它的沙漠遊牧民族。
  閃米特人將這些他們稱為 “Arabas” 的熱血馬的名聲帶到高峰,貝多因人致力於保持這沙漠駿馬的血統純正,衍生出優異的特質與質量。母馬是貝多因人最珍貴的財産,嚴峻的沙漠環境衹允許最強壯的馬生存,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今日阿拉伯馬的特質。
外型特徵
  特質
  阿拉伯馬是非常聰明的馬,細心、敏感、敏銳,不僅對人類或其它動物很和善,也很會為自己着想。它最有名的就是,如果想要強迫它做它不想做的事,可會領教它的硬脾氣,但對於他們所信任的人,卻會表現英勇、忠心服從。由於它來自炙熱的沙漠,薄的皮膚和身體上的特質讓它們可以容易散熱,但也不會像純種馬那樣對冷天氣非常敏感。也許是因為天生的敏感聰睿,初學者或小朋友也都可以操控地很好。操控繮繩無須費勁,平均的高度適合成人或青少年騎乘,溫柔親切的個性讓它成為很好的家庭馬。同時它也是很好的比賽馬,受到很多馬術愛好者的歡迎,也常在各種不同比賽脫穎而出。阿拉伯馬的外型特徵非常的獨特,你一定不會認錯。人們除了喜歡它的速度、耐力、聰明、溫柔以外,也深深的被它的外型所吸引。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外型優美的模特兒馬,或是專為阿拉伯馬辦的選美比賽呢!
  頭
  阿拉伯馬有一個美麗、精緻的頭,前額稍短而寬、成楔型。臉的側面最好是凹的。
  眼
  眼睛特別地大而且突起,深遂且流露感情。
  耳
  兩邊離很開,經常會前前後後動來動去。
  鼻
  最好的是可以放進一品脫容量水罐的大鼻孔,鼻孔幹淨靈活,可以大量換氣呼出熱氣讓身體冷卻。
  肩與胸
  背短而直,鬐甲長且突出。
  鬐甲與背
  肩膀強壯,頃斜角度良好;鬐甲適當的突出。
  皮毛
  柔細,夏天毛很短,鼕天毛稍長且密。鬃毛和尾巴細長如絲。
  尾
  很靈活,喜歡翹高高,有時與背齊高或稍高,興奮的時候高度會超過背。
  毛色
  主要為單色係的慄色,灰色另外三個顔色,騮色、棕色、黑色。腳和頭上有些會有白色標識,但是不會出現在身上。
  身高
  通常在142到153公分之間。
現狀
  這聰明、容易訓練又有溫和性格的阿拉伯馬,現在在許多項目上都有突出的表現。它是優質的全能騎乘馬,也是表演競技馬。有用英式騎乘,也有西部式的騎乘。有障礙超越,也有馬場馬術,也有賽馬。有參加專為阿拉伯馬舉辦的競賽,也參加一般各種品種的馬都可參加的競賽。世界阿拉伯馬組織(World Arabian Horse Organization)贊助阿拉伯馬在國際上各種競賽項目出賽。而阿拉伯馬的耐力,更是他所有出色的特質中最顯要的。它傳奇般的耐力,讓它在各種長距離騎乘的領域表現舉世無雙。各種耐力賽的大奬,永遠是被阿拉伯馬拿走。然而許多人有一個錯誤的印象,認為阿拉伯馬不會跳躍。它當然會跳,衹是因為身高的關係,在高等級的三日賽與障礙超越賽裏比較少看到他的身影。
  更重要而且明顯的,這阿拉伯貝多因人的遺産以它獨一無二的能力與人們共處,使得它成為家庭的一份子,傢中任何年齡的成員都喜歡它。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阿拉伯馬,甚至舉辦馬的選美,産生許多明星、模特兒。由於美國有許多適合養馬的農場,目前在美國的阿拉伯馬數量,比世界上其它國傢的總數量還多,最好的阿拉伯馬與繁殖場都在美國。
英文解釋
  1. :  Arabian horse
  2. n.:  arab,  type of horse originally bred in Arabia
包含詞
阿拉伯馬甲套裝安格魯阿拉伯馬阿拉伯馬格裏布聯盟
羅紗製阿拉伯馬甲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