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Epang Palace] 秦始皇時開始建築的大型宮殿,規模宏大。公元前 212 年動工,秦亡時未完工。項羽打進鹹陽後被焚毀,遺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 |
|
蜀山兀,阿房出。——杜枚《阿房宮賦》 |
◎ 阿房宮 ē páng gōng ◎ Metrical ē páng gōng |
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紅樓夢》 |
|
秦 宮殿名。宮的前殿築於 秦始皇 三十五年。遺址在今 西安市 西 阿房村 。 秦 亡時全部工程尚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因作前殿 阿房 ,時人即稱之為 阿房宮 。 秦 亡,為 項羽 所梵毀。現尚存高大的夯土臺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乃營作朝宮 渭南 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 阿房 ,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至 南山 …… 阿房宮 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 阿房 ,故天下謂之 阿房宮 。” 司馬貞 索隱:“此以其形名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三輔黃圖·阿房宮》:“ 阿房宮 亦曰 阿城 。 惠文王 造宮未成而亡, 始皇 廣其宮,規恢三百餘裏,離宮別館,彌山跨𠔌,輦道相屬,閣道通 驪山 八百餘裏。”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五:“君不見 阿房宮 ,寒雲澤雉棲其中。”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三章第一節:“ 秦始皇 三十五年(前212)决定興建朝宮於 渭南 上林苑 中。這座朝宮的前殿,便是歷史上有名的 阿房宮 。” |
|
阿房宮投訴電話西安旅遊投訴電話:029-87296758
陝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西安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房宮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殿建築群,規模宏大,雄偉壯觀。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鹹陽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衹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鬍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楚霸王項羽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地考察,確認秦阿房宮遺址建築規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築中名列第一,屬世界奇跡和著名遺址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臺基,周長約310米,高約20米,全用夯土築起,當地人稱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邐不斷,形成一長方形臺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當地稱為“郿塢嶺”。這兩處地方是阿房宮遺址內最顯著的建築遺跡。 |
|
阿房宮[ā páng gōng]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始建於公元前212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鹹陽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衹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鬍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楚霸王項羽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 阿房宮究竟有多大?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始皇本紀》中說: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殿下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巔建宮閥,又修復道,自阿房宮渡過渭水直達鹹陽。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裏,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宮中珍寶堆積如山,美女成千上萬,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漢書·賈山傳》記載阿房宮整個的規模“東西五裏,南北千步。”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傢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着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可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 |
|
阿房宮賦 | 秦阿房宮 | 阿房宮圖 | 阿房宮村 | 阿房宮日 | 阿房宮前殿 | 火燒阿房宮 | 阿房宮遺址 | 西安阿房宮 | 阿房宮故基 | 阿房宮賦阿 | 世無阿房宮 | 入作阿房宮 | 秦阿房宮遺址 | 詠史詩阿房宮 | 袁江阿房宮圖屏 | 清袁耀阿房宮圖 | 阿房宮賦唐杜牧 | 西安凱悅(阿房宮)酒店 | 西安凱悅(阿房宮)飯店 | 蔡國聲隸書阿房宮賦 | 詠史詩·阿房宮 | 西安阿房宮藥業有限公司 | 西安阿房宮藥業中藥 | 西安阿房宮藥業有限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