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 阿房
目錄
指阿房宮 Means the Metrical
  指 阿房宮 。 漢 班固 《東都賦》:“子徒習 秦 阿房 之造天,而不知 京洛 之有製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鑒 章華 之召災,悟 阿房 之速禍。” 宋 康與之 《訴衷情令·長安懷古》詞:“ 阿房 廢址 漢 荒丘,孤兔又羣遊。”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二章:“ 項羽 之燒 阿房 ,赤眉之燒 長安 , 董卓 之燒 河陽 ,火延三月不止,民為之盡。”
No. 2
  梵語。地獄中鬼卒名。《唐詩紀事》捲六六引 唐 鄭愚 《大溈靈祐師銘》:“牛阿房,鬼王通。專覷捕,見西東。”參見“ 阿旁 ”。
No. 3
  阿房宮為何取名“阿房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滅六王統一全國以後,自以為德過三皇,功高五帝。他為鞏固皇權、體現皇帝的尊嚴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鹹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鹹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南的皇傢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古宮殿。
  阿房宮集中了當時全國各地宮殿建築的優點,規模空前,氣勢宏偉,它“離宮別館,彌山跨臺,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史記》記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悶,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對於阿房宮的恢宏之勢,《漢鬥·賈山傳》中也有如下記載:“起鹹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鐘鼓帷帳,不移而具。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裏,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騖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於此。”
  阿房原來衹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宮建成之後“更擇名命名之”。由於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後來,秦末起義軍項羽率部進入鹹陽,項羽的部下“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朝宮化為一片焦土。這樣,人們就它稱為阿房宮了。那麽,這座宮殿為何取名叫“阿房”?“阿房”這一古怪的名字又究竟是什麽意思呢?對此,歷代記載分歧,說法不一,我們查考史書,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由於宮址靠近鹹陽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鹹陽近,且號阿房。”
  第二種觀點認為阿房一名是根據此宮“四阿旁廣”的形狀來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釋為麯處、麯隅、庭之麯等。阿房宮“盤結旋繞、廊腰縵回、屈麯簇擁”的建築結構就體現了這種“四阿房廣”的風格和特點。正是由於阿房宮建築的這種風格,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索引中解釋此宮為何稱阿房宮時說:“此以其形命宮也,言其宮四阿旁廣也。”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此宮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若於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註釋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幹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取名。從考古發掘來看,這種說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約15公裏的阿房村一帶是古阿房宮的遺址所在地,從發掘的遺址可以看出,當年的阿房宮坐落在地勢高峻的丘陵上,這裏至今還殘存着宮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個宮殿遺留的大土臺基,周長約31米,高約20米;在村西南還有一個據考證是P可房宮前殿遺址的高大夯土臺基,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長 500至600米,最高處約有8米。阿房宮就建在這些高峻的臺基之上,恰如《漢書》所言“高若幹阿上為房”。
  由此可見,以上幾種觀點都是論有所據,言之成理,並又都能自圓其說。因此在沒有發現更新的確實有說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難斷定孰是孰非。所以,對於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宮殿當時究竟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麽,至今衹能說仍是個沒有定論的歷史之謎。
  阿房是中國的文化,而歷史上,項羽火燒阿房,則另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