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阿壩縣1951年實現和平解放,1954年建縣。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川、甘、青三省交界處。全縣總人口60611人,其中藏族54994人,占總人口的90.7%;羌族513人,占總人口的0.9%;回族1901人,占總人口的3.1%,漢族3191人,占總人口的5.3%,其它民族12人。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縣。
阿壩縣址所在地阿壩鎮位於縣境中部阿麯河畔,面積5.25km2,距州府246km,距省會509km,縣域處於長江、黃河兩大水係上遊分水地帶,東西長146公裏,南北寬145公裏,轄1鎮2場18鄉83個行政村,海拔3290m,境內最高峰5154米。
阿壩縣為藏名的譯音,走音甚大,對“阿壩”名的由來和含義說法多樣,但執以下解釋者居多。在藏族知識界、宗教界和原上層人士中認為:“阿壩”一名形成於1200年以上的時間。唐太宗貞觀年間,吐蕃王鬆贊幹布以武力進攻鬆潘嚮唐求婚,占領鬆州以西地區後,從土蕃腹地阿裏一帶遷民至本地並居住下來繁衍生息。他們自稱“阿裏娃”。
隨着時間的推移,“阿裏娃”的簡稱“阿娃”(喻指阿裏人開發的地區)被作為本地地名使用,漢譯即為“阿壩”。這種解釋符合史實,比較合理,但阿壩人作為阿裏人的後裔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阿壩縣唐虞時間屬“三危”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傢必爭之地。南北朝為𠔌渾國浸大徵服管轄,唐屬鬆州都督府,明屬鬆州衛,清朝屬鬆潘廳,民國時期隸屬鬆潘縣,並置“阿壩設置局”。解放後屬茂縣專區鬆潘縣管轄,1954年西南行政委員會辦公廳批準阿壩設縣。1956年3月完成建縣工作。 |
|
郵編:624600 代碼:513231 區號:0837
拼音:ā Bà Xiàn 英譯:Aba County
阿壩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北與甘肅省接壤。總面積10435平方千米。總人口6萬人(2006年),以藏族為多,屬藏族聚居縣。全縣轄1個鎮、18個鄉:阿壩鎮、哇爾瑪鄉、麥昆鄉、河支鄉、竜藏鄉、求吉瑪鄉、甲爾多鄉、各莫鄉、德格鄉、四窪鄉、安鬥鄉、柯河鄉、垮沙鄉、安羌鄉、查理鄉、茸安鄉、洛爾達鄉、麥爾瑪鄉、賈洛鄉。縣政府駐阿壩鎮,距州政府馬爾康102.5千米。
地處川西北丘狀高原地區。寬𠔌緩丘,水草豐茂。東北部多沼澤。主要河流有阿麯、麻爾麯及支流呈葉脈狀密佈境西南部,為大渡河源頭,賈麯、鄧紮麯、夏客麯和白河嚮北註入黃河,切割深,有階地分佈。屬亞熱帶大陸性高原氣候,年均降水量712毫米,年均氣溫3.3℃。成阿公路終點,阿(壩)久(治)公路、阿壤(塘)公路、阿茸(安)公路、麥(爾瑪)唐(剋)公路縱橫交錯。“紮崇”節是縣境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性商貿節日。境內有竜剋麯可爾、阿加麯吉爾溫泉。古跡有格爾登貢巴(寺院)、各英查理貢巴與奪登寺等。 |
|
阿壩縣位於自治州西北部之之川、青三省交匯處。介於北緯 32°18'~33°37'、東經 101°18'~102°35'之間。東鄰若爾蓋縣、紅原縣;南與馬爾康縣毗連;北面和西面分別與甘肅省瑪麯縣、青海省久治縣、班瑪縣和四川省壤塘縣為界。
【面積】縣境東西最長146公裏,南北最寬 145公裏,面積10352.4平方公裏。總
【人口與民族】人口 50199人,其中城鎮人7738人,農牧業人 42461人,人口出生率 20.9‰,自然增長率 11.4‰。縣內是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區。藏族45400人,占總人口的90. 4%,羌族252人,回族1856人,漢族2657人,壯、苗、滿、撒拉等族34人。羌、回、漢及其他民族主要分佈在縣城。
【政區】1990年底,全縣行政建置為1鎮、5 區、18鄉、2場、83個行政村。阿壩縣2004年轄: 1個鎮:阿壩鎮。 18個鄉:各莫、甲爾多、求吉瑪、安鬥、德格、四窪 、河支、竜藏、哇爾瑪、麥昆、洛爾達、茸安、安羌、麥爾瑪、查理、賈洛、柯河、垮沙。
【地貌】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西北年波也則山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境內最高峰5154米,終年積雪;北以鵝持下仍山為天然屏障;東南部查理鄉境內有阿依拉山;北部和東部是廣阔的高原淺丘草地;西部和中部為深丘狀草地,逐漸嚮南部高山峽𠔌林區過渡;高度由海拔5141朱遞減到2936米。
【氣候】縣境屬高原寒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春秋相連,於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濕季(5~10月)降水集中,占全年的89.6%。年平均氣溫3.3℃,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全年無絶對無霜期,相對無霜期33天。阿麯、麻爾麯及交流嚮西南密佈縣境大部地區,係大渡河上遊源流;賈麯、夏客麯嚮北註入黃河。縣城阿壩鎮位於縣境中部阿麯河畔,海拔3290米。面積7.5平方公裏,西距省會成都509公裏,南距州府馬爾康 246公裏 |
|
阿坝县 自然地理
阿壩縣位於自治州西北部之之川、青三省交匯處。介於北緯 32°18'~33°37'、東經 101°18'~102°35'之間。東鄰若爾蓋縣、紅原縣;南與馬爾康縣毗連;北面和西面分別與甘肅省瑪麯縣、青海省久治縣、班瑪縣和四川省壤塘縣為界。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西北年波也則山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境內最高峰5154米,終年積雪;北以鵝持下仍山為天然屏障;東南部查理鄉境內有阿依拉山;北部和東部是廣阔的高原淺丘草地;西部和中部為深丘狀草地,逐漸嚮南部高山峽𠔌林區過渡;高度由海拔5141朱遞減到2936米。
縣境屬高原寒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春秋相連,於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濕季(5~10月)降水集中,占全年的89.6%。年平均氣溫3.3℃,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全年無絶對無霜期,相對無霜期33天。阿麯、麻爾麯及交流嚮西南密佈縣境大部地區,係大渡河上遊源流;賈麯、夏客麯嚮北註入黃河。
縣城阿壩鎮位於縣境中部阿麯河畔,海拔3290米。面積7.5平方公裏,西距省會成都509公裏,南距州府馬爾康 246公裏。縣境東西最長146公裏,南北最寬 145公裏,面積10352.4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19440畝,草場561.25萬畝,林地51477.764公頃,森林覆蓋率10.l%。有褐煤、泥炭、鐵、銅、銀、砷、鉛、鋅、錫、金等豐富的礦産資源,褐煤儲量達20億噸。 |
|
阿坝县 建置沿革
阿壩,又稱阿哇,是阿裏哇的簡稱。係藏語,意為阿裏人占有,喻指阿裏人開發的地區。
阿壩地區歷史悠久,遠古時代,即有人類生息。唐初在劍南道設羈鷹州168個,阿壩屬權州都督府所轄。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吐蕃贊普鬆贊幹布率大軍徵鬆州迎娶文成公主,占領鬆州以西地區後,曾從吐蕃腹地阿裏一帶移民駐軍於此,居住繁衍,遊牧耕作。《安多政教史》載:“吐善以武力攆走唐軍後;(藏族)百姓次第定居下來,所以阿壩當有古代守邊的吐警士卒血統,宗喀巴時代也有藏族部落(來阿壩)安傢”。“多麥南北人民好多都是吐蕃法王派來駐防唐蕃邊境的部隊之後裔”。元朝創設土官製,世襲其職。明太祖洪武初年屬潘州衛,明成祖永樂年間,上中下阿壩屬鬆潘衛所轄,稱為三阿壩。
清康熙年間,阿壩亦納入鬆潘廳建製。雍正元年(1723年)授甲爾多、麥桑、安羌官寨為土千戶;麻休、恰窩、阿爾根、學玉貢、浪洛為土百戶,受鬆潘廳漳臘營管轄。
民國時屬鬆潘縣管轄並形成11個大部落、37個小部落,逐步稱為阿壩。
1913年屬鬆潘縣
1951年8月和平解放。12月建立相當於縣的阿壩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54年1月,西南行政委員會批準設縣, 1956年 3月正式完成建縣。
1959年實行民主改革,廢除了統治人民長達數千年的封建農奴制度,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1990年底,全縣行政建置為1鎮、5 區、18鄉、2場、83個行政村。
1997年,阿壩縣面積10369.6平方千米,人口5.4萬。轄1個鎮、18個鄉:阿壩鎮、哇爾瑪鄉、麥昆鄉、竜藏鄉、河支鄉、各莫鄉、甲爾多鄉、四窪鄉、德格鄉、安鬥鄉、求吉瑪鄉、安羌鄉、洛爾達鄉、茸安鄉、垮沙鄉、柯河鄉、麥爾瑪鄉、查理鄉、賈洛鄉。縣政府駐阿壩鎮。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2312人,其中: 阿壩鎮 10865 哇爾瑪鄉 3589 麥昆鄉 3030 河支鄉 2325 竜藏鄉 2668 求吉瑪鄉 2496 甲爾多鄉 2716 各莫鄉 3505 德格鄉 1655 四窪鄉 2266 安鬥鄉 1529 柯河鄉 1389 垮沙鄉 1275 安羌鄉 2256 查理鄉 3690 茸安鄉 2307 洛爾達鄉 4115 麥爾瑪鄉 3921 賈洛鄉 6715
2004年,阿壩縣轄1個鎮(阿壩)、18個鄉(各莫、甲爾多、求吉瑪、安鬥、德格、四窪 、河支、竜藏、哇爾瑪、麥昆、洛爾達、茸安、安羌、麥爾瑪、查理、賈洛、柯河、垮沙)。 |
|
阿壩縣為藏名的譯音,走音甚大,對“阿壩”名的由來和含義說法多樣,但執以下解釋者居多。在藏族知識界、宗教界和原上層人士中認為:“阿壩”一名形成於1200年以上的時間。唐太宗貞觀年間,吐蕃王鬆贊幹布以武力進攻鬆潘嚮唐求婚,占領鬆州以西地區後,從土蕃腹地阿裏一帶遷民至本地並居住下來繁衍生息。他們自稱“阿裏娃”。
隨着時間的推移,“阿裏娃”的簡稱“阿娃”(喻指阿裏人開發的地區)被作為本地地名使用,漢譯即為“阿壩”。這種解釋符合史實,比較合理,但阿壩人作為阿裏人的後裔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阿壩縣唐虞時間屬“三危”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傢必爭之地。南北朝為𠔌渾國浸大徵服管轄,唐屬鬆州都督府,明屬鬆州衛,清朝屬鬆潘廳,民國時期隸屬鬆潘縣,並置“阿壩設置局”。解放後屬茂縣專區鬆潘縣管轄,1954年西南行政委員會辦公廳批準阿壩設縣。1956年3月完成建縣工作。 |
|
經濟資源 經濟以牧業為主,牧農林結合。解放前缺少疫病防治措施。畜群結構不合理,管理粗放;農業生産工具簡陋,停留在原始農業階段。牲畜成活率低,主要農作物青棵平均畝産假40~50公斤。解放後,先後數次從內地引進大批鐵鋤、鐵鐮、新式犁等先進生産工具進行無償發放、推廣使用,取代了木鋤、木犁、“二個擡杠”等原始農具,改革耕作制度,深耕、輪作、施肥、選種、鋤草,加強病蟲害防治;迅速建立獸防站,培養獸醫,診治牲畜疫病,降低牲畜死亡率,提倡科學飼養、畜種改良,有計劃地調整畜群結構,畜牧農業生産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發生了巨大變化。60·~70年代,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耕、耙、播、脫機械在農業生産中廣泛使用,並建立了全機械化作業的大型國營農場。奶油分離器深入農牧民家庭,使阿壩縣農牧業機械化生産作業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1976年引進青稞優良品種“肚裏黃”,對提高糧食産量起了很大作用。 1970年建立查理寺林場,開展森林采伐和管理。由於受“文化大革命”影響,亂砍濫伐造成嚴重損失。1982年實行了農村經營承包責任製。 1985年實行牲畜折價歸戶私有私養,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的生産積極性,農牧業生産水平連年提高。1990年底,全縣農牧業生産總産值達 2650元,比 1958年增長 4.9倍,其中牧業2022萬元,增長5倍,農業315萬元,增長0.64倍。林業收入達19萬元。牲畜總數430955頭,比1958年增長1.95倍,糧食總産量939萬公斤,增長0.56倍,畜群結構漸趨合理,農業生産從單一的青棵、鬍豆種植發展到種植蔬菜、採藥、農村工副業和鄉鎮企業等多種行業。農牧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純收入 711元。
1959年 1月,最早建成的草原電站級産。隨後建立鄉村水中站 31座,以明亮的電燈取代了農牧區數千年來的酥油燈照明。1982年10月全縣最大的安羌電站竣工投産。
解放前交通十分閉塞,僅有羊腸小道、獨木橋,以牛馬為交通工具與周邊部落聯繫,物資運輸全賴人背畜馱,信息靠捎口信傳遞。“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沒足;七八九,正好走;十鼕臘,學狗爬”的民諺是當時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1955年11月,第一條公路成(都)阿(壩)公路竣工通車。1990年底,全縣有省道公路2條,縣道公路3條,鄉村道6條,林區公路3條,公路總長642.3公裏,鄉鄉通公路,構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交通運輸網絡。有縣汽車隊1個,省汽車運輸公司所轄車站1個。有客貨車158輛,運輸拖拉機204輛,自行車750餘輛,1987年摩托車達295輛。1952年建立阿壩(縣)郵電局,先後開通阿壩至久治、馬爾康的郵路。1988年10月安裝自動電話。設有縣郵電局和區郵電所5個,6條載波綫路,2條電傳綫路,5條長話綫路,電話359門。
工業是阿壩縣新興産業。解放前僅有幾傢縫紉、皮毛加工、木器製作小手工作坊。民主改革後,先後建成33座大小水力發電站。“文化大革命”時期,盲目上馬一些工業企業,因造成損失而停辦。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相繼建成安羌電廠、肉聯廠、牛毛絨分梳廠等骨幹企業。現有牧機廠、煤炭廠、綜合林場、木材加工廠、糧食加工廠5個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地毯廠、建築公司、肉聯廠、奶粉廠等集體所有製企業,19個鄉鎮企業。全民集體所有製職工 659人,固定資産 1460萬元。 1990年工業總産值694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産值的20.7%。初步形成了農吉林産品加工和電力工業生産體係。
縣境是川甘青三省歷史悠久的物資集散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阿壩藏族傳統紮崇節的形成,各路商賈紛紛前往阿壩經商。麥桑土官華爾功臣烈亦鼓勵經商,阿壩地區商業貿易迅速發展,甘肅、青海及省內鬆潘、馬爾康等地商人云集阿壩,形成了“天興隆”等歷史上著名的“八大商傢”和繁華的崇拉(商貿)市場。解放前夕,有個體戶300餘戶。1951年,人民政府建立了阿壩民貿公司。1958年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全縣各區鄉建立了供銷商業網站,滿足廣大農牧民生産生活需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政策增添了商貿活力,個體商業異軍突起迅猛發展,涌現出許多善於經商、勤勞致富的藏、回各族商業大戶。他們致富不忘家乡,積極投資興辦教育,義務扶貧。1990年底,全縣有國營、集體供銷商業網點24個,從業人員270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470萬元。有農牧民個體商戶1362戶,1517人。縣城建起了全州最大的綜合農牧市場,貿易興隆,被賦予“高原商城”之美譽。
解放前,僅有土官、寺院和大商進行民間藉貸,無專門金融機構和私人錢莊。1952年 10月建立阿壩(縣)人民銀行,1980年建立阿壩縣建設銀行。1990年全縣有銀行兩所,區鄉鎮信用社、儲蓄所24個。
隨着工農業生産的發展,縣財政不斷增長,1990年,財政收入 563.3萬元,比1955年增長15.23倍;財政支出也相應增長為987萬元,增長22.91倍。 |
|
文化 解放前,阿壩縣衹建立過1所小型初級私塾,沒有正規學校,寺院是傳授藏族文化的主要場所,但多以傳播宗教教義為主。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工作。1959年10月全縣已建學校30所,到1990年底,有完全製中學1所,藏文初級中學1所,小學66所,幼兒園2所,其中私立小學1所,私立幼兒園1所,另有寺、社合辦小學2所。在校中學生520入,小學生 3624人,幼兒70人;共有教職工 393人,先後有 144人考入大專院校,616人考入中等專業學校。1990年底,全縣建立了廣播、電視、圖書等較完整的文化體係。
解放前,僅有少數民間藏醫開展醫療活動,藥品緊缺,設備簡陋,無專門醫療和業務管理機構,時有病疫流行。解放初,中央民族衛生工作隊進入阿壩開展工作,走村竄寨為百姓診治疾病。1953年阿壩縣衛生院建立,特別是民主改革以後,縣、鄉、村醫療衛生網絡迅速建立,醫療衛生條件大為改觀,組織宣傳衛生知識,推行新法接生,加強疫病普查和防治工作。到1990年底,全縣共建立醫療衛生機構 31個,有病床 110張,醫療衛生人員142名。
古老的阿壩草原孕育了豐富的民族和宗教文化,唐卡、壁畫、酥油花、藏戲、神話故事、歌謠、藏醫等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寶。“紮崇”節是縣境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性商貿節日。1985年2月,縣委、政府正式恢復紮崇節,將每年公歷 6月 15~17日定為節慶日。
2002年,阿壩縣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9113萬元,比1978年增長2.2倍,年均增長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0492萬元,增長1.6倍,年均增長4%;第二産業增加值2877萬元,增長1.2倍,年均增長3.3%;第三産業增加值5744萬元,增長10.7倍,年均增長10.8%。形成了以畜牧業為支柱産業,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國民經濟結構體係。産業結構在發展中得到調整,三次産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65:16:19 調整為2002年的55:15:30,第一産業比重下降10個百分點,第二産業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
其它 民國24~2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兩次經過阿壩,在境內停留和等糧,粉碎了國民黨的圍追,並建立了蘇维埃政權。數十名紅軍留散阿壩,被當地藏族人民收留保護,與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播下了革命的火種。解放後,各族人民涌躍參加解放軍、民工、投入剿匪、民主改革、平息叛亂的鬥爭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
|
城市特點:是四川、甘肅、青海三省歷史悠久的物資集散地。自古以來是兵傢必爭之地。
縣城駐地:阿麯河畔的阿壩鎮,距省會成都505公裏,距州府馬爾康246公裏。
縣城海拔:3290米
氣候特點:縣境屬高原寒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春秋相連,幹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年均氣溫3.3°C,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綫路里程一
阿壩縣—1km—格爾登寺—4km—麥桑官寨—4km—郎依寺—2km—哇爾瑪藏寨
綫路里程二
阿壩縣城—68km—年寶葉則神山羅雲措(或紮尕爾措)風景區
綫路里程三
阿壩縣城—4km—觀景臺—5km—阿詩瑪寺—55km—柯河森林峽𠔌—20km—柯河鄉
門票及旅遊消費價格
石門檻午餐野餐25元 查理寺晚餐30元 查理寺住宿100元 格爾登寺門票20元 郎依寺門票20元
阿壩賓館酒店及預定電話號碼
阿壩年寶葉則大酒店 阿壩縣德唐路 電話08372483456
阿壩金鼓賓館 阿壩縣德唐路 電話08372486929
阿壩喜馬拉雅大酒店 阿壩縣浴唐街 電話13882486691
阿壩珠峰賓館 阿壩縣浴唐街 電話08378986867
阿壩年寶葉則飲食娛樂城 阿壩縣 電話08372481888 |
|
- n.: Aba County
|
|
阿壩 |
|
????業公司 | ????政 | ????業 | 阿壩民俗風情 | 阿壩論壇 | |
|
|
阿壩縣人民醫院 | 阿壩縣????政管理所 | 阿壩縣衛生防疫站 | |
|
|
阿壩鎮 | 垮沙鄉 | 柯河鄉 | 賈洛鄉 | 查理鄉 | 麥爾瑪鄉 | 安羌鄉 | 茸安鄉 | 洛爾達鄉 | 麥昆鄉 | 哇爾瑪鄉 | 河支鄉 | 德格鄉 | 安鬥鄉 | 求吉瑪鄉 | 甲爾多鄉 | 各莫鄉 | 四窪鄉 | 竜藏鄉 | 若柯河農場 | 賈柯河牧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