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面積】8714平方千米
【人口】562萬(2002年)
【區號】0635
【代碼】371500
【郵編】252052
【駐地】東昌府區
【區劃】轄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陽𠔌縣位於山東省西部是《水滸》英雄武鬆打虎的故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文化,人傑地靈、物産豐富。工業、農業、第三産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並具有優良的投資環境。京九鐵路縱貫陽𠔌全境,交通、通訊、水電條件十分優越,城市建設優良,獅子樓、景陽岡等名勝蜚聲中外,接待設施齊全。陽𠔌縣人民既有良好的市場經濟意識,又具有淳樸善良、熱情大方的傳統風氣。
陽𠔌縣地處魯西平原,黃河北岸。處於東部沿海地區大開放和中西部大開發的結合部。全縣轄21個鄉鎮,74萬人口,101萬畝耕地,總面積1064平方公裏。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幹濕季明顯,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13.3度,年平均降水量590毫米,日照時數2466小時,無霜期196天。
陽𠔌縣水資源充足,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農業資源豐富,是山東省主要糧棉産區之一,先後被國傢和省確定為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全國瘦肉型豬養殖基地縣、山東省畜牧強縣。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花生、𠔌子等。糧食總産量每年保持在46萬噸左右。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畜禽養殖主要有豬、牛、羊、雞等。生豬存欄43萬頭,大牲畜存欄23萬頭,羊存欄50萬衹,雞存欄1750萬衹,畜牧業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44%。蔬菜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4萬畝,總産量56萬噸,現已建成了雙孢菇、香茹、大蒜、西瓜、西葫等生産基地。
陽𠔌縣工業初具規模,産品門類衆多,現有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140傢,其中大型(二級)以上企業10,中型企業14,形成了電纜、釀造、紡織、化工、服裝、澱粉、機械水晶玻璃製品、蔬菜加工、畜禽産品加工等十大支柱行業。有20多種産品分獲國傢省級優質産品稱號,暢銷國內,遠銷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等國傢。
陽𠔌縣交通、通訊、能源等項事業發展迅速,基礎服務設施先進齊全,黃河繞縣城東南而過,古京杭大運河、京九鐵路縱貫全縣南北,並在縣城設有一級中型客貨站;膠長、聊商兩大公路幹綫在縣城內交匯;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無綫尋呼相當普及;齊全的供電、供水設施,為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陽𠔌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黃河中下遊開發較早的地域之一。這裏有景陽岡、獅子樓、古阿井、孫臏閣、迷魂陣、海慧寺、竜山文化等二十六處重點歷史文化遺址;古典文學名著《水滸》與《金瓶梅》中的重點章節故事都發生在陽𠔌。全縣旅遊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阔。
陽𠔌屬對外開放縣,擁有完整的對外經貿服務體係,區內設有海關、商檢、金融、保險等涉外服務機構,可為企業辦理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查驗、保免退稅、質量與資産價值鑒定、貸款、國際國內結算業務等。
陽𠔌縣外嚮型經濟發展較快。來陽𠔌投資合作的已有美國、法國、澳大利亞、香港、臺灣等八個國傢和地區,投資主要分佈在機電、食品、紡織、化工、服務業等;已建成外商投資企業16傢。法國在山東省投資最大的項目在陽𠔌建成投産,對外貿易已有一定的基礎和相當規模。出口商品有機電、化工、土畜産、食品、工藝、紡織等六大類一百多個品種。年出口創匯在3000萬美元以上,産品遠銷美、日、德、俄、馬來西亞、香港等十二個國傢和地區。
陽𠔌縣私營企業開發區位於陽𠔌城區西南部,是具有較強吸引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私營經濟試驗示範區,為陽𠔌二十一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規劃面積5平方公裏,前期開發1平方公裏,區內配套設施齊全,已達到水、電、路、排污、通訊、土地“五通一平”。開發區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快速度開發建設,以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誠招海內外客商投資開發,辦廠興商。 |
|
371521 |
|
陽𠔌縣總面積1065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3年)。其中非農業人口17.02萬人。男女性別比101:100。人口出生率8.99‰,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長率4.24‰。有少數民族27個,3080人。在山東省西部,東臨大運河,南接河南省。
縣人民政府駐地郵編:252300。行政區劃代碼:371521。區號:0635。拼音:Yanggu Xian。 |
|
陽𠔌縣轄3個街道、10個鎮、5個鄉: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臺鎮、壽張鎮、十五裏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鬥營鄉。
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會長湯錦程通過對張氏文化源流的詳盡考證,進一步理清了藺相如文化的傳播軌跡,揭示了張氏傢族發展緩慢的諸多原因。[現址岩樓N鄉張岩寨村] |
|
隋析東阿縣置陽𠔌縣。取縣界故陽𠔌亭為名。陽𠔌亭在𠔌城山之陽。
1995年6月20日,撤銷陽𠔌縣石佛鄉、定水鄉、閻樓鄉,設立石佛鎮、定水鎮、閻樓鎮。調整後,陽𠔌縣轄:陽𠔌鎮、定水鎮、壽張鎮、七級鎮、石佛鎮、張秋鎮、阿城鎮、楊莊鄉、高廟王鄉、金鬥營鄉、十五裏元鄉、郭店屯鄉、石門宋鄉、範海鄉、西湖鄉、李臺鄉、四棚鄉、大布鄉、翟莊鄉。
1996年10月31日,撤銷陽𠔌縣範海鄉,設立範海鎮(魯政函民47號)。
1998年7月28日,撤銷陽𠔌縣十五裏園鄉、李臺鄉,分別設立十五裏園鎮、李臺鎮(魯政函民字16號)。
2000年6月13日,陽𠔌縣撤銷四棚鄉,設立四棚鎮(魯政函民字45號)。
2000年,陽𠔌縣轄13個鎮、8個鄉。總人口722863人,各鄉鎮人口: 陽𠔌鎮 81841 閻樓鎮 47966 範海鎮 31624 阿城鎮 29571 七級鎮 36999 安樂鎮 35857 定水鎮 27024 石佛鎮 34241 李臺鎮 33326 壽張鎮 31254 四棚鎮 35935 十五裏園鎮 43522 張秋鎮 44962 石門宋鄉 27798 郭店屯鄉 28182 楊莊鄉 15614 大布鄉 28582 翟莊鄉 15580 西湖鄉 30270 高廟王鄉 36480 金鬥營鄉 2623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陽𠔌縣轄11個鎮、5個鄉。
2004年,撤銷陽𠔌鎮,設立博濟橋、僑潤、獅子樓3個街道辦事處。5月31日3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挂牌。
(1)博濟橋辦事處:北界以僑潤街道辦事處的南界為界,西界以育英街和育纔街的交界為北起點,沿紫荊街、會盟路接陽金路嚮南至陽𠔌鎮高廟王鄉交界處,東南邊界以原陽𠔌鎮邊界為界。將原陽𠔌鎮的東街(一部分)、南街(一部分)、北街(一部分)、司營(一部分)、後李、位海、西海、段莊、前席、南三裏、馬廟、費樓、趙廟、東齊坊、東國、毛桃董、石樓、前李、位樓、李樓、王保玉、東馬莊、柴莊、張樓、許莊、竜虎寨、嶽海、商坑、西宋、東宋、前金海、後金海、魯坊、官路唐、華佗廟、鄭莊、蘇樓、譚莊共計38個行政村歸博濟橋辦事處管轄。面積約52.9平方千米,人口47851人。
(2)僑潤辦事處:南界以育英街和育纔街的交界點為西起點,沿育纔街、振興路嚮東穿過司營村至東外環路,沿東外環路嚮北至東馬莊行政村北界,嚮東至京九鐵路東,東馬莊的東界嚮南至陽張公路,沿陽張公路至陽𠔌鎮和閻樓鎮交界點為止,陽張公路穿過的魯坊村劃歸博濟橋辦事處;西界以育英街和育纔街的交界點為南起點,沿育英街嚮北至陽𠔌鎮和大布鄉交界處;北界從大布鄉的亓莊嚮東北通過張鬍同、趙堂、楊壯大、張海、李莊至大布鄉和閻樓鎮交界處;東界以大布鄉、陽𠔌鎮和閻樓鎮的界綫為界南至陽張公路。將原陽𠔌鎮的東街(一部分)、司營(一部分)、北街(一部分)、城角孟、國莊、劉海、國廟、韓窪、東八、西八、城角徐、老唐、東焦、西焦、五裏廟、𠔌莊、北三裏、郭圍子、北徐、前楊、辛菜郭共計21個行政村,原大布鄉的亓莊、王樓、王鬍同、張鬍同、郭海、趙堂、大迷陣、後迷、東迷、西迷、楊莊、張海、李莊、杜莊、秦海、孫莊、付唐、門莊、東唐共計19個行政村劃歸僑潤辦事處管轄。面積45.7平方千米,人口49845人。
(3)獅子樓辦事處:東界以僑潤及博濟橋辦事處的西界為界,北界以陽𠔌鎮的俞樓村嚮西至西湖鄉的八裏橋村,西界從八裏橋嚮面通過鬍傢莊、劉華村、張乾村、老董莊、西王莊嚮東南到陽𠔌鎮的前陳集村,南界以原陽𠔌鎮的邊界為界,將原陽𠔌鎮的北街(一部分)、南街(一部分)、西街、陳集、位莊、南馬莊、劉坑、董賢、石海、孟宅、俞樓、劉燦明、王樓、後呂共計14個行政村劃,原西湖鄉的八裏橋、賈莊、石臯窯、劉華、秦莊、陳石、蘇莊、陳段俞、國莊、邵樓、東老董莊、西老董莊、城角王莊、趙莊、崔王莊、大門、鐘海、張樓共計18個行政村劃歸獅子樓辦事處管轄。面積33.35平方千米,人口30434人。 |
|
陽𠔌縣地處山東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黃河之北,地理坐標為東經115°39’-116°06′、北緯35°55′-36°19′,南北長32公裏,東西寬39公裏,總面積1064平方公裏。縣境北接東昌府區,東鄰東阿縣,西鄰莘縣,南與河南省臺前縣、範縣接壤,東南部隔黃河同東平縣相望。縣委縣政府駐陽𠔌鎮,北偏東至聊城市駐地45公裏,東北至省會濟南市150公裏。 |
|
陽𠔌縣地處黃河泛濫平原,平均海拔高度為39.62米,最高點在縣西南的金鬥營鄉子路堤,海拔高程為44.75米,最低點縣東北部七級鎮郝林村,海拔高程為34.5米,最大高低差10.25米。地勢由西南嚮東北緩傾,平均坡降為1/6000—1/7000之間。歷史上黃河曾多次在境內泛濫,改道,衝决,泥沙淤積,逐漸形成了微度起伏的緩崗、緩平坡地、淺平窪地三種微地貌類型相間的現代平原地形,三種微地貌類型分別占全縣總面積的49.3%、40.9%、9.8%。 土壤:縣內土壤共有潮土、????土、風沙土3個土類,褐土化潮土、潮土、????化潮土、潮????4個亞類,86個土種。潮土占土地總面積的68.5%,????土、風沙土占1.5%。 |
|
陽𠔌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光照充足、溫季變化明顯。春季幹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爽間有旱澇,鼕季盛行西北風,寒冷乾燥。1995—1999年平均年日地數為2241小時,平均氣溫13.9℃,略高於1998年—1994年的平均值。日極端最高氣溫40.0℃,發生在1997年6月23日;日極端最低氣溫—14.34℃,發生在1998年1月19日。年平均降水523.9毫米,較1988—1994年的平均值偏少43.0毫米。最多年(1998年)695.9毫米,最少年(1997年)408.5毫米。一日取大降水量160.7毫米,發生在1998年8月4日。平均相對濕度為69%,較1998年—1994年平均值偏大3%。年平均無霜期為206天。人口:1995年以來,由於持續提倡晚婚晚育,不斷強化了計劃生育宣傳工作,采取了一係列管理、控製措施,全縣人口增長對全縣經濟建設,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和生存環境造成的壓力。1999年底,全縣總人口748818人,較1994年增加7718人;人口密度為704人/平方公裏。在總人口中,男376699人,女372119人,性別比例為110.23:100。農業人口677059人,非農業人口71759人;1999年出生7993人,較1994年增加5150人;年內死亡389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 |
|
1999年底,陽𠔌縣境內人口共有25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9.66%。回、布依、滿、壯、蒙古、苗、土傢、朝鮮、白、達翰爾等24個少數民族共3180人,占總人口的4‰。在各少數民族中,回族3145人,占各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9%。回族多係元、明、清時期因經商、婚姻等關係自江西吉安、山西洪洞及山東省泰安、濟寧、冠縣等地遷入張秋鎮後又流散於沿大運河之七級、阿城及十五裏園、範海等地,在集鎮自成街道,在鄉自成村落。其他各少數民族多係建國後因工作及婚姻關係來陽𠔌定居或流入。 |
|
陽𠔌縣境域以橫亙於南境的金堤為界,分屬於兩個水係及流域。金堤以南為金堤河水係,黃河流域;金堤北為徒駭河水係,海河流域。有黃河、金堤河、小運河、趙王河、羊角河、新金綫河、徒駭河7條河流。黃河流經縣東南部,境內長度3.3公裏,水量較大,為全縣農業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金堤河流經縣南部,境內長37.5公裏,為季節性排水河道。因下遊排水不暢,雨季時上遊客水壓力較大,故常於夏秋之間形成洪澇災害,對兩岸農田威脅較大。徒駭河流經縣北部,夏秋季水量較大,可灌溉部分農田。小運河、趙王河、羊角河均為發源於本地,北流註入徒駭河的季節性排水河道。新金綫河發源於莘縣櫻桃園,沿陽𠔌、莘縣邊界北流註入徒駭河。全縣河網密度為0.17公裏/平方公裏。 |
|
全縣總面積為1064平方公裏,土地總面積106532.54公頃,其中耕地72094.78公頃,園地(果園、桑園)2371.16公頃,林地1837.84公頃,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620.40公頃,3級地6.02萬公頃,4級地1.14萬公頃,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23.5%、57.4%和10.9%。另有重度????鹼及沙荒地8592公頃,占8.2%。 |
|
綜合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初步核算,2008年全縣實現生産總值(GDP)130.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5%。從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24.06億元,增長4.4%;第二産業增加值76.77億元,增長17%,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73.16億元,增長17.1%;第三産業增加值30.07億元,增長12.8%。三次産業比例由2007年的20.3∶56.9∶22.8調整為18.38∶58.65∶22.97。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2008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再就業11070人,其中:下崗職工再就業2340人,“4050”等就業睏難群體再就業680人,分別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15%、106%和13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低於市縣下達控製目標。全縣新增勞務輸出2.1萬人,審核發放《再就業優惠證》1976個。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睏難和問題:經濟運行的下行壓力加大,抵禦外部影響的能力依然較弱,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的任務艱巨,社會保障體係有待進一步完善。
農林牧漁業
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全縣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加大投入,促進了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2008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3.76億元,比上年增長4.36%。其中,實現農業産值8.81億元,增長0.51%;林業産值724萬元,增長3.22%;牧業産值4.44億元,增長12.72%;漁業産值2081萬元,增長12.44%。
種植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91.84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糧食播種面積136.77萬畝,減少1.67%;棉花播種面積5.59萬畝,增長23.13%;油料作物播種面積7.01萬畝,減少8.6%;蔬菜播種面積41.11萬畝,增長4.77%。
主要農作物喜獲豐收。2008年全縣糧食總産量達到60.06萬噸,比上年增長0.45%,單産439.1公斤/畝,增長2.09%,總産和單産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棉花總産量4403噸,增長29.31%;油料作物總産量2.01萬噸,減少6.07%;蔬菜總産量135.52萬噸,增長11.05%;水果産量3.83萬噸,增長25.57。
林業生産穩步發展。全縣造林面積5070畝,比上年增長39.09%;本年新增育苗面積102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4.8%,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畜牧業形勢良好。2008年全縣肉類總産量4.66萬噸,比上年增長1.53%;蛋類總産量3.55萬噸,增長7.25%;奶類總産量2.44萬噸,增長1.67%。主要畜牧業産品産量呈現較快增長的態勢。全縣生豬、牛、羊、禽出欄分別為16.7萬頭、2.22萬頭、20.53萬衹和1802萬衹;年末生豬、牛、羊、禽存欄分別為9.83萬頭、3.13萬頭、12.08萬衹和515萬衹。漁業生産快速發展。全縣水産養殖面積8850畝,水産品總量5020噸
工業和建築業
陽𠔌縣工業基礎雄厚,産品門類齊全,現已形成電纜、釀造、化工、服裝、機械、蔬菜加工、水晶玻璃製品、塑料製品、畜禽産品加工等支柱行業,有鳳祥牌肉雞、日輝牌電纜、諾亞牌口杯、景陽岡牌白酒、鶴牌農膜等 20 多種産品分獲國傢、省級優質名牌産品稱號,暢銷國內,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法國、俄羅斯等 20 多個國傢和地區。並有多項技術和項目列入國傢“ 863 ”計劃、星火計劃。為了實現工業強縣戰略,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現有工業産業化、外嚮型、高科技等特色優勢,以增強關聯度、提高競爭力為目的,規劃建設了陽𠔌經濟開發區,正在打造銅、鋼、化工、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五大産業群體,工業經濟發展已駛入快車道。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傢,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5.35億元,比上年增長24.38%。實現出口交貨值2.65億元,增長-12.5%。産品銷售率99.5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産品銷售收入51.02億元,增長39.65%;實現利潤2.41億元,增長40.72%。實現利稅4.34億元,增長44.68%。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38.95%,比上年提高15.04個百分點。
工業生産平穩增長。2008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8傢,比年初增加27傢,實現增加值73.12億元,增長19%。工業産銷銜接良好,規模以上工業産銷率為98.2%,與上年基本持平。
主要工業品産量大部分保持增長。精煉銅10.6萬噸;電力電纜7.58萬千米,比上年增長25.71%;改裝汽車2463輛,比上年增長23.21%;飲料酒1.32萬千升,比上年增長15.6%,化學肥料(折純)13.63萬噸,比上年減少21.67%,化學農藥(折純)2.56萬噸,比上年增長67.32%。
工業經濟效益繼續提高。2008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5.69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實現利潤20.57億元,實現利稅27.98億元,分別增長19.4%和23.6%。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51戶,其中利稅過億元企業2戶,兩項資金占用率22.92%,比上年下降0.05個百分點。
建築業生産效益穩步提高。2008年全縣資質三級及以上建築企業18,完成建築業總産值3.52億元,比上年增長28.47%;利潤總額1091萬元,增長40.4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産值1.82億元,增長16.67%,利潤總額528萬元,增長3.73%;非國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産值1.7億元,增長45.3%,利潤總額563萬元,增長110.86%。
建設 環保
完成基本建設投資0.29億元,比上年增長-88.26%。更新改造投資1.05億元,增長452.63%;房地産開發投資0.53億元,增長-15.87%。資質五級及以上建築企業14傢,實現增加值2824萬元,增長7.97%,實現利稅458514萬元,增長5.24%。
交通 郵電
公路通車里程1100公裏,公路旅客運輸量和周轉量110萬人、9400萬人公裏,分別比上年增長0.92%和4.99%。公路貨物運輸量204萬噸、周轉量13571萬噸公裏,分別增長2.51%和5%。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815萬元,比上年增長28.8%,其中電信業務總量5334萬元,增長37.47%,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481萬元,增長13.49%。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1.0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6.4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8.5部/百人,互聯網用戶0.4萬戶。
貿易 旅遊
全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5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城鄉商品交易市場53處,同比增加0處,成交額7.202億元,同比增長0.17%。實現進出口總額3900萬美元,其中出口3000萬美元。新簽利用外資項目3項;合同外資額2201萬美元,增長35.3%;實際利用外資1155萬美元,增長13.2%。主要旅遊景點有5處:景陽岡竜山文化遺址、景陽岡、海源閣、獅子樓、海慧寺。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實現旅遊總收入360萬元,增長20%,其中外匯收入2萬美元。
教科文衛
有中等專業學校3所,在校生3886人,普通中學34所,在校生5.78萬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4.45萬人;小學280所,在校生6.54萬人。擁有各類科技人員13345人,其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3345人。共取得市(地)級以上各類重要科技成果2項。專利申請量61件,比上年增長3.45%;授權專利10件。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所3個,公共圖書館2個,文化館2個,檔案館1個。擁有衛生機構28所,其中,醫院、衛生院24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085張,衛生技術人員1700人,其中醫生782人。有體育館1座。
社會生活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0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83元;生活消費支出1353.78元;人均居住面積26.88平方米。全縣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數為908人。其中城鎮3929人,增長30%;農村4960人,增長3.55%。社會福利性收養單位(含敬老院)17個,床位1043張,收養1016人。社會福利企業4個,安置殘疾人員25人。
財政和金融
財稅實力進一步增強。2008年境內財政總收入完成9.66億元,同比增長26.6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27億元,增長16.41%。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1.69%。地方財政支出9.66億元,增長26.61%。支出結構不斷優化,重點支出保障能力提高。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分別增長85.03%、42.85%;科學技術、社會保障與就業分別增長66.13%和9.64%。全年實現稅收4.84億元,比上年增長40.13%。其中國稅3.11億元,增長43.5%;地稅1.73億元,增長34.4%。
金融業穩健運行。2008年末,全縣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2.43億元,比年初增加21.32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1.5億元,企業存款餘額4.99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14.35億元和0.8億元。信貸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年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65.06億元,比年初增加11.61億元。其中,工業企業短期貸款較年初增加5.16億元,農業貸款較年初增加2.5億元,兩項貸款增加額占全部短期貸款增加額的65.98%。中長期貸款較年初減少0.59億元,其中基本建設貸款較年初減少0.16億元
科技、教育和衛生
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創新主體不斷增加。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7傢,全年申請專利130件,專利授權48件,其中發明申請專利75件,發明授權專利11件。
教育事業穩定健康發展。各學段教育實現均衡發展。2008年全縣擁有37所幼兒園,在園人數1.12萬人,幼兒專任教師245人;擁有小學103所,招生9137人,畢業生9960人,在校生5.55萬人;普通中學28所,招生1.32萬人,畢業生1.96萬人,在校生4.2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3所,招生1791人,畢業生1910人,在校生5229人。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普通中學和小學教職工分別達3444人和3539人,其中專任教師2714人和3418人。
文化出版廣電事業協調發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取得積極成果,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網絡。全縣18個鄉鎮辦事處均建起文化站,從業人員18人;擁有劇團1個,影劇院2個,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有綫電視用戶5.8萬戶,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擁有醫院、衛生院26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413張,增長9.2%,衛生技術人員2056人,比上年減少15人。
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增長繼續得到控製。2008年末全縣戶籍人口78.67萬人,比上年增加6770人,增長0.87%。其中女性人口38.7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58‰,死亡率5.41‰,自然增長率6.17‰。
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5元,比上年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支出6786元,增長15.09%。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2.6%。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14平方米,增加3.8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018元,增長14.72%。農村居民人均總支出5140元,增長12.22%。農村恩格爾係數33.58%,下降1.4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6.24平方米,增加1.32平方米。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688元, 增長28.74%。
社會保障體係進一步完善。2008年全縣城鎮單位職工參加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分別為4萬人、1.67萬人、1.95萬人和3.21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7.53%、4.38%、24.2%和22.99%;農村參加養老保險達4.87萬人。 |
|
陽𠔌縣自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置縣至今已歷1411年。建縣之初境域較小,僅轄今全境的東南部及中部。先後北部盧縣一大部,西北莘縣一部,西南武陽(朝城)一部,東部東阿一部劃歸陽𠔌。1964年壽張縣撤銷,金堤北四區各村劃歸陽𠔌,始成現在陽𠔌之境域格局。由於黃河泛濫影響,行政區劃變動等因素,現今陽𠔌境域內有7處曾做過縣政府所在地。阿城——徐翼縣政府所在地(1947年秋——1949年8月)和張秋——張秋縣政府所在地(1941年6月——1947年7月)當代人較熟悉恕不纍述。其餘五處廢縣治遺址簡述如下,以饗讀者。
一、東阿故城遺址:西漢初---北魏(公元457年),縣治延用歷時約550年
東阿故城遺址在阿城鎮西北約3華裏,陽𠔌縣城東北方向約50華裏。1992年山東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春秋時這裏稱柯邑,又稱阿邑。秦朝時改稱東阿。西漢初置東阿縣。該遺址為東阿縣治所。北魏時(457年)縣治東移至平陰縣東阿鎮,後又遷到東平縣舊縣鄉。後經多次黃河水淤埋,成為今貌。如今舊城殘垣尚存部分,分南城墻與北城墻。遺址大小輪廊為:東西長2000米左右,南北寬1500米左右。城東南角和西北角保存較好,其他城墻也略高於周圍地表。東南角位於王莊村西,長約250米,寬約30米,高約14米(地表以上)地表以下約3米。該段展現了東南轉角的情況。土色為暗灰色,偶見海蚌、陶片。資料表明為竜山文化和嶽石文化堆積層。主墻有明顯板築和棍夯痕跡。北城墻位於於莊村南。該段地表以上高約12米,寬度、土質夯層與南城墻同。遺址中央有一古阿井,為陽𠔌八景之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經註》、《本草》、《本草綱目》多部著均有記載。汲古阿井之水,用黑驢皮熬製的阿膠為貢膠,名滿華夏。
二、隋唐五代陽𠔌故城遺址(史稱水沒城):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北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縣治延用歷時377年。
該遺址雖史志有載,但過去曾有爭論。1992年版《陽𠔌縣志》根據大量史料論證,始定位在阿城鎮轄區西南隅,景陽崗風景區西三華裏的疊路頭村附近。
介紹該遺址,有必要介紹一下認定該遺址的依據。
認定古地名,史界公認有三個要素:1、史乘有載;2、有廣泛的民間傳說;3、附合史乘和民間口碑的實地方位。
《太平寰宇記》捲十三載……至皇朝開寶六年(公元973年)河水衝破縣城,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移於上巡鎮。《山東通志》(清同治本)載,“水沒城”在縣城東三十裏疊路橋西。《陽𠔌縣志》(清康熙間本)載“水沒城在縣東三十裏疊路橋西”。從史志來看方位記載較明確。
民間對隋代陽𠔌故城有大量與史志記載相符的傳說。縣史志辦的幾位領導曾多次進行過走訪。筆者於2007年6月4日去遺址附近村莊采訪多人。據張八村白書昌老人講:“我自小就聽老人說村東有個水淹城,陽𠔌縣最早的縣城就埋在地下。白書昌還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生産隊在農田打井、挖溝、取土農事活動中,多次挖到整座院落的頂部。因淤埋太深,無法細探根底。並挖出過大量碗,碟及生活用具殘片。采訪馬樓、張莊、疊路頭村多人,所言與白書昌並無矛盾之處。他們還能描述水沒城大致方位為:東起疊路頭村東頭,西至張八村東,共長約2000米,南起馬樓村北往北寬約2000米”。
以上我們可知,認定古地名的三要素齊備,印證了陽𠔌縣政府確認隋代陽𠔌城方位,並立碑於疊路頭村西有充分依據。
三、北宋陽𠔌故城遺址(史稱上巡鎮):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縣治延用歷時27年。
該遺址陽𠔌政府確認為張秋城坡村,並立方碑為標志。
確認北宋陽𠔌故城——上巡鎮具體方位,是去年陽𠔌縣慶遷治千年活動對陽𠔌歷史續寫的濃重一筆。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陽𠔌縣治在上巡鎮,國史方志記載明確。由於年代久遠,上巡鎮在何處,任何史志均未確指。慶陽𠔌遷治千年,無法回避上巡鎮在何處這一千古疑案。
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文逸句,容或可尋。陽𠔌人抓住了國史方志留下的蛛絲馬跡,尋到了歷史的真啼。
《元和郡縣志》:“陽𠔌縣東南至州七十五裏”。該書成書於唐朝中期,陽𠔌縣治當然在疊路橋西。州指陽𠔌歸屬的鄆州治所。其址在今東平縣州城鎮西十二裏。實際距離無誤。
《太平寰宇記》載陽𠔌縣城“在州西北七十裏”。該書成書於北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陽𠔌縣移治上巡鎮剛二年。此處陽𠔌縣指上巡鎮無疑。兩相比較距離少了五裏。這就說明了上巡鎮衹可能在“水沒城”東或東南方向。否則衹會離州治更遠,而不會近五裏。這也與多處志書所載“去城不遠,號新城”基本一致。
張秋鎮西南三裏城坡村,村名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古張秋南坡,二說為漢張良後代封邑——張良城南坡。不管取哪一說,有一點是肯定的:城坡之北有一古城鎮。筆者幼時去張秋趕集,爺爺,父親多次指着一個墳頭說是張良墳。張良城在張秋及周邊廣為人知。史界公認貴族墳墓附近必有城鎮。古代葬製就近建墓。這一說法為城坡村北有張良城提供了有力佐證。
再看張秋得名。張秋得名始於五代。此前叫漲秋,意為秋季漲水。當地人恐水怕水,去水為張,改名張秋。筆者提請註意不要聯想大運河。此段運河元末明初開掘。史載有多次朝廷派大臣赴張秋監督治河。北宋仁宗於景德年間親臨張秋巡視河務治理。因此張秋北宋史稱景德鎮。不過此時張秋鎮在今址以西約三裏,與傳說中的張良城方位重合。筆者大膽推想,張良城——景德鎮——上巡鎮實為一地。因為古漢語有臣下稱皇帝為上一義。皇上巡視之鎮,或許為史志記錄者對景德鎮的諱稱吧!
綜合各方面訊息,筆者指出一下上巡鎮大致範圍:南起城坡村往北約2000米,東起張秋西街西首至花園村東頭。
四、竹口鎮金代壽張舊址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縣治延用歷時十二年。
竹口鎮現名祝口,屬李臺鎮,在陽𠔌城南30華裏處,跨金堤兩旁,由甄臺,大寺、臨河、李楊、鳳凰臺,明堤六村組成。筆者實地走訪,確認金代壽張舊址在甄臺與大寺兩村範圍內。舊有十八層八角古塔,文革中被毀。
提到壽張縣,周邊各縣的人們大都知道壽張縣從梁山壽張集遷來。竹口鎮作過壽張縣治鮮為人知。故有必要把壽張縣延革簡介一下。
壽張縣原名壽良縣。境內舊有壽邑、良邑、張邑。西漢初置壽良縣。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叔父劉良諱,改為壽張縣。壽張縣存在的兩千餘年中縣治共歷五處。按先後依次是:1東平縣新湖鄉境內的霍莊村,2梁山南舊壽張。3、梁山西北壽張集。4、今陽𠔌境內祝口。5、壽張鎮所在地王陵店。
四次遷治原因有二:一為政區範圍變動,二為黃河泛濫,縣治被迫遷移。
金大定七年(1167年)當時的壽張縣治壽張集遭洪水衝毀,四周一片汪洋,壽張縣治所被迫遷往地勢相對高些的壽張西北隅竹口鎮。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 年)還舊治壽張集。竹口鎮作為壽張舊治僅歷時十二年,並非建新城遷治,屬無奈之舉。竹口當地人除對歷史充滿悲涼情感外,還充滿着一些調侃當權者的情緒。最有代表性的要數下列傳說。
竹口,祝口,諧音豬口。傳說一,壽張遷竹口時的縣令姓蔡,百姓稱蔡大人。蔡大人到竹口後即大呼“完了,完了”,人們當時納悶,蔡大人病死後人們方悟出“蔡入豬口”巧合之處。繼任者為康大人。到任後不久康大人也患病不治而亡。第三任縣令姓丁,到任後不久也烏呼哀哉。當地人不解,丁大人不該死啊!一遊仙道出個中懊秘。竹口鎮附近有一小村,名爐裏。丁入爐裏哪能全身?
對於竹口鎮作為壽張縣治時間僅十二年,民間也有一傳說:當時因藉地辦公,沒嚮上天乞求“囚地”(蓋監獄的地方),犯人無論罪行輕重,無一得活,全部餓死。我們想像一下,四周一片澤國,官民食物奇缺,罪犯被餓死當在情理之中。
關於竹口鎮,民間還盛傳三打祝傢莊的故事,內容與水滸傳相同。根據史實考證,宋江三打祝傢莊為藝術虛構。而三打祝傢莊倒真有其事,衹不過時間晚了近八百年。那又是怎麽回事呢?
1861年(清鹹豐十一年)郭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一部,聯合邱莘教教民在竹口鎮築臺固守,抗擊清軍包圍進攻。清軍將領僧格林沁三次猛攻纔攻下義軍工事,義軍全部陣亡此事在《清史稿》和《山東通志》皆有相關記載。
五、王陵店壽張舊址(今壽張鎮駐地):明洪武三年(公元1380年)---1964年,縣治延用歷時584年。
壽張鎮王陵店位在陽𠔌縣城東南25華裏處,南隔金堤河與河南省臺前縣相鄰(臺前全境在壽張撤縣前歸壽張所轄)。
前面提到金大定十九年壽張縣從壽張縣竹口鎮還舊治壽張集。明洪武三年(1370年)壽張集再次被洪水衝毀,壽張縣撤銷,黃河南劃歸宿城縣(東平縣延革而來),黃河北劃歸陽𠔌。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壽張縣,移治王陵店——今壽張鎮駐地南半部至1964年壽張縣撤銷。王陵店自1380年沿用壽張至今。
據清乾隆年間《壽張縣志》,壽張縣城與今貌略有不同。金堤在民國以前走嚮為:馬廟村往東北經閆堤村、許堤村接陽𠔌二中東一段金堤,呈西南東北平直走嚮。壽張城在金堤以南。而現在壽張南臺的金堤當時為一環繞壽張城南面的一段月堤,又窄又矮。此段金堤1976年後始成今貌。作為壽張縣治的壽張城範圍衹是現壽張鎮駐地的南半部,北部為壽張撤銷後擴建的。名勝有:王陵官廟、南臺、北臺。舊有王彥章墓碑(後移梁山縣,因梁山縣曾經屬壽張),張公藝記念祠——百忍堂(移至臺前橋北張村)。壽張縣治輪廓尚清晰,環繞舊城有環城河及石橋多座。另外壽張縣新華書店,烈士祠等保存完好,值得一看。
註一:主要參考書:1、《隋書•地理志》 2、《宋史•地理志》
3、《太平寰宇記》 4、《元和郡縣志》
5、《陽𠔌縣志》 6、《臺前縣志》
註二:治:州或縣政府所在地;省政府所在地稱會;中央政府所在地稱都。 |
|
位於陽𠔌縣城東16公裏張秋鎮境內。傳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鬆打虎處,也是竜山文化城遺址所在地。總占地面積33.3公頃,其中水面10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莽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點有三碗不過岡酒店、鄉民告示處、縣衙告示處、山神廟、武鬆打虎處、石碑、虎嘯亭、武鬆廟、湖心島、釣魚臺、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場等20餘處。 “武鬆打虎處”石碑為南宋時期所立。山神廟: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共3間,建在長30米、寬25米、高4米的土臺上,坐北朝南,青磚灰瓦。廟內塑有武鬆打虎造像。廟的左前方立有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景陽岡”石碑,右前方立有著名書法傢楊萱庭書寫的高3米的 “虎”字碑。虎嘯亭:位於景區西部,六角單檐,由徐悲鴻的夫人、書法傢廖靜文題名。碑林:在山神廟以北。因武鬆打虎的故事廣為流傳,故到景陽岡參觀旅遊的學術界名人大都在此題詞、賦詩、作書、繪畫。有關人員整理後,刻石立碑。多年積纍,碑林漸成規模,到2001年底,有碑刻46碣。武鬆廟:在北岡之巔。門匾額“武鬆廟”為趙樸初所書。園內東亭內為武鬆打虎處碑,西亭內為新鑄大鐘。大殿係五開間三進深歇山式建築。殿內正中為武鬆塑像,像上懸“勳業昭彰”四字匾。墻內飾有國傢一級美術師和民間藝術傢合作的多幅木質彩刻壁畫。“武鬆打虎”浮雕石像:伫立在山岡前。由著名畫傢劉繼卣創作。象徵着除暴安良、見義勇為的武鬆精神。“天下第一虎”石:位於景陽岡南部,傳為武鬆打死的那衹老虎的化身。“景陽春曉”石:位於景陽岡南端的一塊神奇的巨石,它形體美妙,正看如一“山”字。上刻著名書法傢劉藝所書“景陽春曉”四字。2001年,景陽岡被定為國傢三A級旅遊景區。 |
|
- n.: Yanggu County
|
|
陽𠔌 |
|
山東 | 行政區劃 | 地理 | 鄉鎮 | 金鬥營 | 高廟王 | 洛陽 | 岐山縣 | 聊城市 | 山東省 | 洪洞縣 | 僑潤街道 | 僑潤街道辦事處 | 教育 | ????業 | ????務局 | 更多結果... |
|
|
陽𠔌縣南 | 陽𠔌縣頂燈臺 | 陽𠔌縣????務局 | 陽𠔌縣中醫院 | 陽𠔌縣保健站 | 陽𠔌縣人民醫院 | 陽𠔌縣第一中學 | 陽𠔌縣第三中學 | 陽𠔌縣長徵賓館 | 陽𠔌縣供銷賓館 | 陽𠔌縣棉紡織廠 | 陽𠔌縣景華棉紡廠 | 陽𠔌縣第二棉紡廠 | 陽𠔌縣衛生防疫站 | 陽𠔌縣紡織品公司 | 陽𠔌縣十五裏園中學 | 陽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陽𠔌縣酒業公司𠔌城賓館 | 陽𠔌縣麽三棉紡織加工廠 | 陽𠔌縣第三棉紡織廠 | 陽𠔌縣第二人民醫院 | 陽𠔌縣第一人民醫院 | 山東省陽𠔌縣中風研究所 | 山東省陽𠔌縣衛生防疫站 | 陽𠔌縣關於加強中小學學籍管理的幾項規定 | 陽𠔌縣技工學校陽𠔌縣第二職業中專 | 山東陽𠔌縣朱貴來哮喘病研究所 | 陽𠔌縣華宇實業公司旅遊工藝品廠 | 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陽𠔌縣分校 | 陽𠔌縣城鎮糧油供應第二公司第二飯店 | 陽𠔌縣城鎮糧油供應第二公司獅子樓大酒店 | |
|
|
阿城鎮 | 大布鄉 | 博濟橋街道 | 七級鎮 | 石佛鎮 | 西湖鄉 | 安樂鎮 | 定水鎮 | 李臺鎮 | 壽張鎮 | 張秋鎮 | 高廟王鄉 | 金鬥營鄉 | 閆樓鎮 | 十五裏元鎮 | 郭屯鄉 | 十五裏園鎮 | 郭店屯鄉 | 僑潤街道 | 獅子樓街道 | 閻樓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