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被子植物 > 陽桃
目錄
即五斂子 That Linn
  即五斂子。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五斂子》:“五歛子出 嶺 南及 閩 中, 閩 人呼為陽桃。其大如拳,其包青黃潤緑,形甚詭異。” 清 錢謙益 《寄嚴道徹太守》詩之一:“ 吳門 採藥應相待,侯棗陽桃好共鋤。”參見“ 五斂子 ”。
獼猴桃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kiwi fruit
  獼猴桃的別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獮猴喜食,故有諸名, 閩 人呼為陽桃。”
No. 3
  陽桃
  科目】為酢漿草科植物陽桃的果實。
  【別名】五斂子、三棱子、風鼓、山斂等。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酸;入肺、心、小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生津,下氣和中,利尿通淋。主治風熱咳嗽,口瘡齦腫,煩渴,小便不通等病癥。
  【營養成分】每100剋果肉含水分92.5,蛋白質o.6剋,脂肪0.l剋,纖維1.1剋,碳水化合物5.3剋,灰分0.4剋,鬍蘿蔔素20微剋,硫胺素0.01毫剋,核黃素0.05毫剋,尼剋酸1.0毫剋,抗壞血酸7毫剋,鉀126毫剋,鈉0.7毫剋,鈣3毫剋,鎂6毫剋,鐵0.6毫剋,鋅0.5毫剋,磷27毫剋,硒0.84微剋。陽桃果實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成分及鬍蘿蔔素類化合物,其揮發性成分中含1-二十三碳烯21.4毫剋,亞油酸15.5毫剋,十六碳酸12.3毫剋,l-二十五碳烯10.3毫剋,r-十二碳內酯1.8毫剋,十四碳酸1.2毫剋等共57種脂類,9種內酯,其鬍蘿蔔素類化合物包含有六氫番茄烴,b-鬍蘿蔔素,b-隱黃素,玉米黃素,b-阿樸、b-鬍蘿蔔醛,b-隱黃質,葉黃素,隱色素等;其果汁中含有吡喃葡萄糖甙,維生c、b,草酸,枸椽酸,蘋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其中,維生素c含量十分豐富,每 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 c27.2毫剋。
  【食療作用】
  1.補充營養 陽桃中所含的大量糖類及維生素、有機酸等,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常食之,可補充機體營養,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2.利小便,解酒毒,生津止渴 陽桃中糖類、維生素c及有機酸含量豐富,且果汁充沛,能迅速補充人體的水分而止渴,並使體內部熱或酒毒隨小便排出體外。
  3.和中消食 陽桃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能提高胃液的酸度,促進食物的消化而達和中消食之效。
  4.清熱利咽 陽桃果實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成分、鬍蘿蔔素類化合物、糖類、有機酸及維生素b、c等,可消除咽喉炎癥及口腔潰瘍,防治風火牙痛。
  【保健食譜】
  1.鮮陽桃汁 新鮮陽桃3枚,以清水洗淨,用水果刀將之切成果肉丁,並搗爛絞汁;將果汁倒人杯中,加溫開水100毫升調勻,每日服用2次。此汁具有清熱祛風,止痛消腫的功效,適宜於關節紅腫疼痛的患者飲用。
  2.醋漬陽桃 新鮮陽桃1枚,紅醋50毫升。將陽桃以清水洗淨,後用水果刀一分為二;將鮮果放人杯中,加紅醋浸10分鐘後取出,慢慢嚼服。此桃具有消食和中的功效,可用以治療消化不良,胸悶腹脹等病癥。
  3.糖漬陽桃 新鮮陽桃100剋,白糖5o剋。用清水將陽桃洗淨,後用水果刀將之切開,擺入盤中;將白糖均勻撒在鮮果上,腌30分鐘後,慢慢嚼服。此桃具有消暑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傷暑傷濕所引起的腹瀉。
  4.陽桃芡米粥 陽桃、晚米各100剋,芡米50剋,白糖50剋。陽桃洗淨,切成果丁,晚米以清水淘洗幹淨;將陽桃丁、芡米、晚米同放入一大瓦罐中,加清水750毫升,以小火慢燉60分鐘,再加入白糖即成。該粥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作為大病初愈患者的主食。健康人食之能增進食欲,強身健體。
  【註意事項】陽桃性寒,凡脾胃虛寒,納差泄瀉者,宜少食之。
  【文獻選錄】
  《本草綱目》:“主治風熱,生津止渴。”
  《嶺南採藥錄》:“止渴解煩,除熱,利小便,除小兒口爛,治蛇咬傷癥。”
  《廣西中藥志》:“解酒毒,消積滯。”
  【文化欣賞】
  魯迅先生對陽桃甚為贊賞,稱它樣子“奇特”,入口“滑而膩,酸而
  甜”,似乎是“火星上來的果子”。
No. 4
  陽桃
  (《綱目》)
  【異名】三簾(楊孚《異物志》),五斂子(《南方草木狀》),羊桃、五梭子(《桂海虞衡志》),楊桃、三菍(《生草藥性備要》),山斂、三斂子(《廣東新語》),酸五棱(《南寧市藥物志》),三棱子,木踏子(《廣西中藥志》),風鼓,鬼桃(《泉州本草》)。
  【來源】為酢漿草科植物陽桃的果實。
  【植物形態】陽桃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米。羽狀復葉長10~15釐米,有小葉5~9枚,葉柄及總軸被柔毛;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6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下面近無毛或薄被柔毛,具短柄。總狀花序小,腋生,長約3釐米;花長5~6毫米,近鐘形;萼紅紫色,長約為花瓣之半;花瓣白色至淡紫色;雄蕊10,其中5枚較短的無藥;子房5裂,5室,每室有胚珠多顆,花柱5。漿果卵狀或橢四狀,長5~8釐米,3~5棱,緑色或緑黃色。花期春末至秋。
  分佈我國東南部及雲南。多栽培於園林或村旁。
  本植物的根(陽桃根)、花(陽桃花)、葉(陽桃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鮮果肉含水分約91%,含有草酸、檸檬酸、蘋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和痕跡量脂肪。種子含水分25%,油37%。
  【性味】甘酸,寒。
  ①《綱目》:"酸甘澀,平,無毒。"
  ②《陸川本草》:"性寒,甘酸。"
  ③《廣西中藥志》:"味甘酸,性涼,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生津,利水,解毒。治風熱咳嗽,煩渴,口糜,牙痛,石淋。
  ①《綱目》:"主治風熱,生津止渴。"
  ②《嶺南雜記》:"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嵐瘴。"
  ③《綱目拾遺》:"脯之或白蜜潰之,不服水土與瘧者皆可治。"
  ④《嶺南採藥錄》:"止渴解煩,除熱,利小便,除小兒口爛,治蛇咬傷癥。"
  ⑤《陸川本草》:"疏滯,解毒,涼血。治口爛,牙痛。"
  ⑥《廣西中藥志》:"解酒毒,消積滯。"
  【用法與用量】內服:生食、煎湯或搗汁。
  【宜忌】《藥性考》:"多食冷脾胃,動泄澼。"
  【選方】①治風熱咳嗽:陽桃鮮食。(《泉州本草》)
  ②通石淋:陽桃三至五枚,和蜜煎湯服。(《泉州本草》)
  ③治瘧母痞塊:陽桃五至八枚,搗爛絞汁。每服一杯,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簡介
  【科屬分類】酢漿草科
  【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陽桃的果實。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酸;入肺、心、小腸經。
  【別名】三廉、楊桃、五斂子、五棱子、山斂、三斂子、羊桃、澤挑、五斂、酸五棱、三棱子、木踏子、風鼓、鬼桃、酸桃、蜜桃楊、梅桃。
  【動植物形態】陽桃 喬木,高5-12m。幼枝被柔毛及小皮孔。奇數羽狀復葉;總葉柄及葉軸被毛,具小葉5-11枚,長約13cm;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6cm,寬約3cm,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圓錐花序生於葉腋或老枝上,長約3cm;花萼5,紅紫色,覆瓦狀排列,長約3mm;花冠近鐘形,白色至淡紫色,長約5mm,花瓣倒卵形,旋轉
  狀排列;雄蕊10,其中5枚較短且無花藥,花絲基部合生;子房5室,具5棱槽,每室胚珠多數。漿果卵狀或橢圓狀,長5-8cm,淡黃緑色,光滑,具3-5翅狀棱。花期7-8月,果期8-9月。
  【營養成分】每100剋果肉含水分92.5,蛋白質O.6剋,脂肪0.l剋,纖維1.1剋,碳水化合物5.3剋,灰分0.4剋,鬍蘿蔔素20微剋,硫胺素0.01毫剋,核黃素0.05毫剋,尼剋酸1.0毫剋,抗壞血酸7毫剋,鉀126毫剋,鈉0.7毫剋,鈣3毫剋,鎂6毫剋,鐵0.6毫剋,鋅0.5毫剋,磷27毫剋,硒0.84微剋。陽桃果實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成分及鬍蘿蔔素類化合物,其揮發性成分中含1-二十三碳烯21.4毫剋,亞油酸15.5毫剋,十六碳酸12.3毫剋,l-二十五碳烯10.3毫剋,r-十二碳內酯1.8毫剋,十四碳酸1.2毫剋等共57種脂類,9種內酯,其鬍蘿蔔素類化合物包含有六氫番茄烴,B-鬍蘿蔔素,B-隱黃素,玉米黃素,B-阿樸、B-鬍蘿蔔醛,B-隱黃質,葉黃素,隱色素等;其果汁中含有吡喃葡萄糖甙,維生C、B,草酸,枸椽酸,蘋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其中,維生素C含量十分豐富,每 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 C27.2毫剋。
藥用價值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生津藥
  【性味歸經】甘酸,寒。
  ①《綱目》:“酸甘澀,平,無毒。”
  ②《陸川本草》:“性寒,甘酸。”
  ③《廣西中藥志》:“味甘酸,性涼,無毒。”入肺、胃經。
  【功效】清熱生津,利水解毒,下氣和中,利尿通淋。
  【主治】風熱咳嗽;咽痛;煩渴;石淋;口糜;牙痛;瘧母;小便不通等病癥。
  【用藥忌宜】《藥性考》:“多食冷脾胃,動泄澼。”
  【選方】
  ①治風熱咳嗽:陽桃鮮食。(《泉州本草》)
  ②通石淋:陽桃三至五枚,和蜜煎湯服。(《泉州本草》)
  ③治瘧母痞塊:陽桃五至八枚,搗爛絞汁。每服一杯,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食療作用】
  1.補充營養 陽桃中所含的大量糖類及維生素、有機酸等,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常食之,可補充機體營養,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2.利小便,解酒毒,生津止渴 陽桃中糖類、維生素C及有機酸含量豐富,且果汁充沛,能迅速補充人體的水分而止渴,並使體內部熱或酒毒隨小便排出體外。
  3.和中消食 陽桃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能提高胃液的酸度,促進食物的消化而達和中消食之效。
  4.清熱利咽 陽桃果實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成分、鬍蘿蔔素類化合物、糖類、有機酸及維生素B、C等,可消除咽喉炎癥及口腔潰瘍,防治風火牙痛。
  【古籍考證】出自《本草綱目》》,《南方草木狀》。
  ①《南方草木狀》:“五斂子,大如木瓜,黃色,皮肉脆軟,味極酸,上有五棱,如刻出。南人呼棱為斂,故以為名。以蜜漬之,甘酢而美。出南海。”
  ②《綱目》: “五斂子,出嶺南及閩中。其大如拳。其色青黃潤緑,形甚詭異,狀如田傢碌碡。上有五棱如刻,起作劍脊形,皮肉脆軟,其味初酸久甘,其核如柰,五月熟,一樹可得數石,十月再熟。以蜜漬之,甘酢而美,俗亦曬幹以充果食。又有三廉子,蓋亦此類也。”
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鮮果生食,或飲。外用:適量,絞汁滴耳。
  【保健食譜】
  1.鮮陽桃汁 新鮮陽桃3枚,以清水洗淨,用水果刀將之切成果肉丁,並搗爛絞汁;將果汁倒人杯中,加溫開水100毫升調勻,每日服用2次。此汁具有清熱祛風,止痛消腫的功效,適宜於關節紅腫疼痛的患者飲用。
  2.醋漬陽桃 新鮮陽桃1枚,紅醋50毫升。將陽桃以清水洗淨,後用水果刀一分為二;將鮮果放人杯中,加紅醋浸10分鐘後取出,慢慢嚼服。此桃具有消食和中的功效,可用以治療消化不良,胸悶腹脹等病癥。
  3.糖漬陽桃 新鮮陽桃100剋,白糖5O剋。用清水將陽桃洗淨,後用水果刀將之切開,擺入盤中;將白糖均勻撒在鮮果上,腌30分鐘後,慢慢嚼服。此桃具有消暑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傷暑傷濕所引起的腹瀉。
  4.陽桃芡米粥 陽桃、晚米各100剋,芡米50剋,白糖50剋。陽桃洗淨,切成果丁,晚米以清水淘洗幹淨;將陽桃丁、芡米、晚米同放入一大瓦罐中,加清水750毫升,以小火慢燉60分鐘,再加入白糖即成。該粥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作為大病初愈患者的主食。健康人食之能增進食欲,強身健體。
禁忌事項
  《藥性考》:多食冷脾胃,動泄澼。
  【註意事項】陽桃性寒,凡脾胃虛寒,納差泄瀉者,宜少食之。
文獻選錄
  1.《綱目》:主治風熱,生津止渴。
  2.《嶺南雜記》: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嵐瘴。
  3.《綱目拾遺》:脯之或白蜜漬之,不服水土與瘧者皆可治。
  4.《嶺南採藥錄》:止渴解煩,除熱,利小便,除小兒口爛,治蛇咬傷癥。
  5.《陸川本草》:疏滯,解毒,涼血。治口爛,牙痛。
  6.《廣西中藥志》:解酒毒,消積滯。
  【文化欣賞】魯迅先生對陽桃甚為贊賞,稱它樣子“奇特”,入口“滑而膩,酸而甜”,似乎是“火星上來的果子”。
食療價值
  酢漿草科木本植物陽桃的果實。又稱五梭子、五棱子、羊桃、洋桃。我國東南部地區及雲南均分佈,多為栽培。秋季采收成熟果實,鮮用或曬幹用。
  [性能]味甘、酸,性涼。能清熱利咽,生津止渴,利小便。
  [參考]含蔗糖、果糖、葡萄糖、蘋果酸、檸檬酸、草酸、維生素B1、C等成分。
  [用途]用於肺熱或風熱所致的咳嗽、咽喉痛;胃熱傷津或飲酒過度,煩熱口渴;熱結膀胱,小便不利。此外,亦可用於久患瘧疾,脾髒腫大。
  [用法]生食,煮湯,或絞汁飲。
  [附方]
  陽桃汁:鮮陽桃5~8個,切碎,搗爛絞汁,每次服1杯,一日2次。
  福建民間用於瘧母痞塊(久瘧後脾髒腫大),其作用尚待研究。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本品“脯之或白蜜漬之,持至北方,不服水土與瘧者,皆可治。”可能與本方的應用有關。
近義詞
陽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