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三明 > 閩江源自然保護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閩江源自然保護區投訴電話三明市旅遊投訴電話:0598-82664168225868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建寧閩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建寧縣境內東南部,東北部與泰寧交界,總面積13022公頃,千裏閩江正源發源於保護區內嚴峰山西南麓。區內金饒山海撥1858米,是三明第一個高峰,地層古老,又是建寧椴、建寧金腰的模式標本採集地。該區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係統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有國傢重點保護植物36種,國傢級保護動物17種。建立閩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對於閩江水源涵養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都具有重要義。建寧閩江源於9月4日通過省林業廳、省環保局組織的省級自然保護區評審。
保護區地點 Protected area sites
  福建省建寧縣
保護區級別 Protected area level
  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概況 Sanctuary Overview
  福建閩江源自然保護區全區總面積13 022 hm2。主要保護對象為武夷山脈重要的生物區係、獨特的生物群落、大面積的鐘萼木種群、福建閩江正源頭森林植被及重要的經濟植物種質資源等。
  保護區內的地貌屬於中、低山地貌,海拔在250~1858 m之間,為武夷山脈中部的主體嚮西南延伸部分,山體龐大,最高峰白石頂海拔1 858 m。
保護區特色 Sanctuary Features
  閩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建寧縣境內東南部,東北部與泰寧交界,總面積13022公頃,千裏閩江正源發源於保護區內嚴峰山西南麓。區內金饒山海撥1858米,是三明第一個高峰,地層古老,又是建寧椴、建寧金腰的模式標本採集地。該區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係統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有國傢重點保護植物36種,國傢級保護動物17種。建立閩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對於閩江水源涵養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都具有重要義。
植物資源 Plant Resources
  根據科考,福建閩江源自然保護區有11個植被型44個群係84個群叢,其中南方紅豆杉群落、雷公鵝耳櫪群落、福建山櫻花群落、深山含笑群落、香果樹群落、浙江紅山茶群落為這裏的特色,目前尚未見這些群落在其他地區分佈的報道。
  自然保護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28科899屬2 268(含136變種,1栽培變種,9亞種,5變型),占全省維管束植物種類的60.7%,占武夷山脈維管束植物種類的73.6%。
  保護區內經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中華獼猴桃等食用植物127種,藥用植物881種,園林緑化植物252種,材用植物97種,鞣料植物54種,油脂植物123種,芳香植物44種,蜜源植物129種,纖維植物94種。此外,還有不少樹脂和樹膠植物、色素植物、飼料植物、經濟昆蟲寄主植物、環境監測和抗污染植物、改良土壤植物和種質資源植物。
  保護區內有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其中國傢Ⅰ級保護的植物有南方紅豆杉、鐘萼木及歷史栽培的銀杏等3種,鐘萼木在保護區內種群數量較大;國傢Ⅱ級保護植物有粗齒桫欏、金毛狗、華東黃杉、福建柏、白豆杉、香榧、鵝掌楸、凹葉厚樸、樟樹、天竺桂、閩楠、浙江楠、短萼黃連、蓮、金蕎麥、絞股藍、中華獼猴桃、蛛網萼、野大豆、花櫚木、紅豆樹、半楓荷、櫸樹、毛紅椿、傘花木、喜樹、香果樹27種及鈎距蝦脊蘭、心葉球柄蘭、鶴頂蘭、細葉石仙桃等64種蘭科植物。省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黃山木蘭、樂東擬單性木蘭、華南桂、沉水樟、黑錐、青錢柳等23種。模式標本種有建寧金腰、建寧椴和建寧野鴉椿3種。
動物資源 Animal Resources
  保護區內有脊椎動物35目99科385種。其中魚類資源有5目11科47種,占福建省魚類總種數的24.21%,兩棲類2目7科25種,占福建省兩棲類總種數的54.35%,陸棲爬行類2目12科61種,占福建省爬行類總種數的56.48%;鳥類18目48科194種,占福建省鳥類總種數的35.35%,獸類8目21科58種,占福建省獸類總種數的55.23%。。其中國傢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有雲豹、豹、蟒蛇、黃腹角雉、華南虎(歷史記錄) 等5種,國傢Ⅱ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獼猴、鴛鴦、穿山甲、豺、黑熊、大靈貓、小靈貓、金貓、藏酋猴、黃喉貂以及鳶、赤腹鷹、雀鷹、鬆雀鷹、普通鵟 、鷹雕、烏雕、蛇雕、白鷳、褐翅鴉鵑、小鴉鵑、草鴞、紅角鴞 、斑頭鵂留、褐林鴞和虎紋蛙等38種。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簡稱“三有”動物)256種,中國與日本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34種,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14種。屬於福建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劉氏髭蟾[崇安髭蟾]和黑斑蛙、滑鼠蛇、舟山眼鏡蛇、赤狐、黃腹鼬、黃鼬、食蟹獴、豹貓、毛冠鹿、(大)棕鼯鼠等32種。
  保護區內有昆蟲30目(含蜱蟎亞綱)245科1425種。在福建閩江源自然保護區已知的昆蟲中,金裳鳳蝶等8種被列入《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也有些是重要的森林害蟲或有益昆蟲。
  保護區內有大型真菌38科156種,估計有300種以上,野生食用菌資源十分豐富,紅皮美口菌、正紅菇、梨紅菇、雞 、高大環柄菇等珍稀種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福建閩江源自然保護區有微生物資源18科34屬59種,其中,芽孢桿菌屬、鏈黴菌屬和小單胞菌屬是細菌和放綫菌的優勢屬;芽孢桿菌在不同群落中均有廣泛分佈,數量範圍在103~104之間;土壤絲狀真菌優勢屬為青黴屬和木黴屬。植物內生真菌以青黴屬、擬青黴屬和枝孢屬為優勢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