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
|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
|
民間風俗。農歷正月十五,擊鼓鳴鑼,通宵張燈,供人玩賞。相傳始於 漢 ,後世相沿不衰,內容更豐富。是夕吃喝玩賞,熱鬧非凡,故稱“鬧元宵”。 元 王德信 《北西廂記·齋壇鬧會》:“老的少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 李瑛 《正月十五》詩:“正月十五春風高,傢傢鬧元宵。” 袁鷹 《一聲綉金匾》:“正月裏鬧元宵,金匾綉開了。”參見“ 元宵 ”。 |
|
歲逢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亦稱“上元節”,源於我國西漢時期,相沿被潮汕人傢認為是張燈結彩、歡慶大團圓的節日,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的美好良宵。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夜、元夕,潮俗稱“十五夜”。古代是一年之中最迷人最熱鬧最“放夜”的燈火通明時光。這天夜晚不但明月皎潔,而且千傢萬戶燈火璀璨,閃閃爍爍,故又稱“燈節”。清·同治元年(1862年),潮陽知縣陳坤監生詠《潮州元宵》詩云:“上元燈火六街紅,人影衣香處處同。一笑相逢無別訊,誰傢燈虎製來工?”江南風流才子唐伯虎也留有盛贊元宵燈節膾炙人口的絶妙詩句:“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笙星歌賽社神;不展勞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詩文道出了紅男緑女鬧元宵的動人情景。
潮汕人鬧元宵文化娛樂·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千姿百態,富有特色,引人入勝。各地除傳統的花燈外,還有燃放煙火、動物舞蹈、弄獅舞竜、扮塗戲、扭秧歌、廣場戲、抽影戲、蕩鞦韆、猜燈謎;還有藴含着民風民俗趣聞的“坐大菜”、“推厠墻”、“抱大豬”、“求喜物”、“做丁桌”、“挂榕樹枝、竹梢於門上(俗稱榕竹插門)”、“賭糖獅’:,潮傢祭祖還必備有甜粿、酵粿、菜頭粿各籠,俗稱“三甑齊”。尤其澄海樟林古港傢傢戶戶都要做鼠粕粿美食和饋送親朋好友品嚐,此粿桃最惹海外潮人鄉思。元宵之夜,闔傢團圓,舉宴把盞吃“閤家歡”,在盛饌佳餚的筵席上,蚶、蒜、魚是必不可缺的美食,蚶殼古代是代表錢幣的意思,吃蚶意味“有錢算”;食蒜象徵諸年吉祥如意“會合算”;食魚祈求傢財富裕,年年有餘等’祝願。
潮汕人鬧元宵最為體現“鄒魯遺風”的潮鄉特色,且最為精彩動人,使人喜聞樂見的民俗風情殊多,僅作扼要簡略分述於下:
元宵燈
清嘉慶《澄海縣志》記載:“正月十一日夜起,廟街張燈,士女嬉遊,歌聲達旦。元夜競賽花燈,張燈結彩,竟為鰲山,人物臺榭如繪,稱為‘不夜天”’。
明代嘉靖年間,潮劇傳統劇目《荔鏡記》的“觀燈”中有:“三街六巷好燈棚”句,佐證了當時潮州花燈繁盛情景,惹得黃五娘主嬸私自走出宅院到街上賞燈。五娘見到燈下意中人陳三,遂擲下荔枝相贈。清代乾隆時期,澄海的樟林古港興起的元宵燈節和花燈競賽更加繁盛。新編《澄海縣志》記載有“東隴的燈櫥,澄城、蓮陽、樟林的紗燈,店市的塗燈,都是別地少有或沒有的”。各地不但到處有多姿多彩的座燈、屏燈;還有挂燈、燈櫥、燈牌、宮燈、走馬燈等等。元夜,兒童們成群結隊,紛紛提着燈籠,四處遊街玩耍,熱鬧非常。潮汕民諺有:“正月燈、二月戲”和“勿乞人 (不要讓人)畫落燈櫥”的俗語,這也顯示着元宵燈彩繪漫畫所起着的警示作用。
潮鄉萬傢燈火鬧元宵的熱鬧情景,要持續到十八日纔“落燈”。偶逢“天公不作美”,“雨淋元宵燈”,今人已流傳為一句氣象農諺。
敬糖獅
潮汕元宵神前敬糖獅,祈求着新年吉祥如意,求來好運,大吉大利。傳說獅子是神州大地炎黃子孫的吉祥物之一,能闢邪驅惡,有莊嚴、富貴之象徵。歷來特別深受潮汕人的敬愛。香港潮籍詩人邱亦山(筆名石頭翁)詠《元宵》詩云:“元宵佳節在竜香,潮俗民風似故鄉;是夕神前求好運,糖獅果品表安詳。”詩文道明了香港潮人流傳着元宵拜糖獅的風俗習慣。
糖獅是一種用白糖加工製成的甜食(用糖漿灌入雕刻模具鑄成),色彩晶瑩鮮豔,造型紋飾優美,千姿百態,集工藝美術、飲食文化和鄉土風情於一體。成雙成對,大的富有氣勢,小的小巧玲瓏,令人喜愛。元宵之夜,幹傢萬戶拜糖獅嚮神朋藉來求好運,明年元宵如數奉還,故名為“賭糖獅”。
坐大菜
澄海詩人李紹雄的《元宵坐大菜》詩云:“觀燈已罷夜闌珊,小妹良宵興未完。相約田間坐大菜,將來嫁得好郎官。”
潮汕農民鼕種的大芥菜,莖葉肥嫩,菜蕾碩大,渾圓碧緑,鮮豔秀麗,俗稱大菜。古代少女於元宵夜偷偷到郊外田野菜地坐大菜,默念着:“坐呀坐大菜,嫁個好夫婿。”情真意切地祈望嫁個合自己心意的好郎君,宛如大菜的葉蕾一樣簇擁、緊抱、親密、好合,未來家庭美滿和諧,生活幸福。
另有紅男則偷偷到郊外推倒厠所墻,說是可以娶到“雅姐”(漂亮的妻子)。
抱大豬
潮汕農傢,舊俗於元宵節白天到郊外選擇好一塊狀如肥豬的石頭,十五夜獨自悄悄將這塊石頭費盡力氣抱回傢中豬圈(欄)槽前,擺敬祭品,燃點大紅燭,供奉香火,由傢中主婦誠心誠意跪拜,祈求新年自傢飼養的豬苗長膘快、肉膘厚、豬肥大,口中默念着:“飼豬大過牛”。這就是“元宵抱大豬”的習俗。 |
|
馬鬧元宵 | 小馬鬧元宵 | 高興鬧元宵 | 狗狗鬧元宵 | 鬧元宵小馬 | 鬧元宵古箏 | 鬧元宵狗狗 | 鬧元宵小破孩 | 歡天喜地鬧元宵 | 挂燈結彩鬧元宵 | 郊區歡歌鬧元宵 | 正月十五鬧元宵 | 鬧元宵歡樂過新年 | 鬧元宵 狗狗 | 鬧元宵 古箏 | 鬧元宵 guzheng | 鬧元宵 王珣古箏演奏 | 鬧元宵 小破孩 | 鬧元宵 小馬 | 鬧元宵 歡樂過新年 | 鬧元宵王珣古箏演奏 | 祖國各地歡天喜地鬧元宵 | 正月十五鬧元宵 中國嗩吶 | 山西電視臺報道06年竜泉村鬧元宵 | 正月十五鬧元宵中國嗩吶 | 山西電視臺報道年竜泉村鬧元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