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長春師範學院投訴電話 長春市旅遊投訴電話:0431-8982014
吉林省旅遊投訴電話:0431-565303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長春師範學院位於北國春城——長春市,是一所綜合性多學科的高等師範院校。始建於 1958 年, 1959 年開始招 收本科 生, 1985 年面嚮全國 29 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擔負着為國傢基礎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專門人才的任務。學校設有 23 個師範類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地理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科學教育、生物科學、小學教育、體育教育、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歷史學、日語、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英語、教育學、藝術教育、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 13 個非師範類本科專業:地理信息係統、生物技術、生態學、圖書館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旅遊管理、社會工作、行政管理、藝術設計、動畫、繪畫、廣播電視編導; 2 個師範類專科專業和 3 個非師範類專科專業。
學校在加強本科教學的基礎上,註重更新教學觀念,強化教學改革,具有自己的辦學特色。為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2000 年我校率先招收了文科復合班、理科綜合班,經過四年的實踐,得到了國傢教育部以及吉林省教育廳的肯定,並被確定為“人文教育”、“科學教育”兩個專業。 2004 年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兩個專業一次性就業率達 100% ,創全國最高紀錄。對於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段培養,分層教學,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培養基礎教育急需的“雙語教學”人才。同時,學校重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自 2004 年來,我校與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合作,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合作班、旅遊管理國際合作班和生物技術國際合作班,使我校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同時也有利於我校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教育對外合作。
建校以來,學校培養的畢業生遍及全國 29 個省、市、自治區。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和正在成為基礎教育和各行各業的中堅和骨幹,中文係畢業生李元昌和音樂係畢業生孟欣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李元昌被評為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全國教育係統勞動模範, 1998 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優秀教師,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江澤民主席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新聞媒體上受到廣泛宣傳;孟欣則是中央電視臺的著名導演,為發展我國的電視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近年來,在人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我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居高不下, 2002 年畢業生本科就業率達 94 . 3% , 2003 年達 98% , 2004 年達 98.4% ,連續 3 年位居吉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之首。學校每年約有 43% 的畢業生被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大連及東南沿海城市的大專院校、重點中學錄用。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評價是:踏實肯幹,專業基礎知識深厚,教學基本功紮實,綜合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
在黨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全校師生員工正上下同心、團结奮進、開拓進取,朝着省屬同類高校一流、國內同類高校前列的目標而奮鬥努力。 |
|
長春師範學院
[英]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長春師範學院是具有 碩士學位授予權的 省屬普通高校。學校創建於 1958 年,時名長春師範專科學校。 1981 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長春師範學院。 1986 年起隸屬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 。 1998 年起按中央與地方共建機製運行,劃歸吉林省管理。 2001 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學校在2007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佳績。
學校占地面積 46.03 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32.80 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面積 17.01 萬 平方米。學校建有 1 個校級中心實驗室、 8 個院級實驗教學中心、 55 個實驗室和 29 個實訓室, 校外實習基地 92 個。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吉林省普通高校重點建設實驗教學中心, 5 個基礎課教學實驗室全部通過吉林省 “雙基實驗室”評估, 實驗教學用建築面積 3.26 萬平方米,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 8212.57 萬元。學校 圖書館建築面積 2.53 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 107.41 萬册、電子圖書 41.7 萬種、現刊 1390 餘種, 擁有中國期刊、中國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萬方數據資源係統 數字化期刊 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全文數據庫。 學校擁有多功能體育館和高標準運動場各 1 個,各類運動場館面積 6.27 萬平方米,體育場地及設施滿足教學要求。 學校校園網設施先進,網上教學資源豐富,能夠 為教學、科研、管理提供良好服務。
學校現 有教職工 969 人,專任教師 688 人。專任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 233 人,博士 33 人,碩士 324 人,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曾憲梓教育基金獲得者、吉林省高級專傢和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吉林省教學名師與“教學名師奬”獲得者 、 吉林省優秀教師、 吉林省人才開發資助金獲得者、長春市第四批有突出貢獻專傢共 45 人。
學校現有 34 個本科專業,有全日製在校生 11919 人,其中本科生 11084 人。設有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傳媒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政法學院、歷史學院、外語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美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經濟學院、軟件學院等 18 個教學單位;學校現有 6 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教育部“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1 個、吉林省“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4 個、吉林省重點學科 2 個、吉林省精品課程 4 門、吉林省優秀課程 23 門。
建有中國東北邊疆歷史研究(中文部分)資料信息中心、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薩滿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文選學會《昭明文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等 3 個國傢級科研平臺和吉林省高句麗渤海文獻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黨建研究所、吉林省糧食深加工研究所、吉林省高校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省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研究基地等 5 個省級研究機構。
近三年,學校共承擔科研課題 288 項,獲各級科研奬勵 78 項,其中國傢級教學成果奬 1 項,吉林省科技進步奬 1 項,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 5 項,省社科聯優秀成果奬 9 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 1130 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 115 部,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建校半個世紀以來,學校共培養了 3 萬多名中小學教師及其他各類專門人才。 其中, 70% 的畢業生從事基礎教育工作, 近兩百人成為特級教師或中學校長。 全國中小學“十傑”教師、 全國勞動 模範、“竭誠奉獻農村教育事業的好教師” 李元昌,全國十佳優秀教師李金華,中央電視臺 著名導演 孟欣 , 全國“五一”奬章獲得者唐翠鈴、蘇喜文,國傢一級作麯郭鼎立, 2008 年奧運會體育科技攻關專傢楊明博士, 全國“三八”紅旗手王春麗 等,是學校優秀畢業生中的傑出代表。
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文化活動,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近三年, 學生在 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 、數學建模、英語大賽、等活動中取得了較好成績。 學生共獲國傢級奬勵 113 人次、省級奬勵 288 人次。 2005 年、 2007 年,學校連續兩屆獲吉林省高等師範院校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團體冠軍。 2006 年,學校足球隊在全國丙級聯賽中衝乙成功,成為繼北京理工大學之後第二支進入職業聯賽的球隊; 在“巴黎市長杯” 手搏國際邀請賽中 獲兩項第一名; 在第三屆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競賽中 兩人 獲一等奬。 2007 年,在 “長師杯”中國首屆武術搏技精英賽中 10 項冠軍;在吉林省首屆“ 笹 川杯 ”日本知識大賽中獲第一名。
學校目前面嚮全國 27 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近三屆本科畢業生年底平均就業率為 95.4% ,名列吉林省高校前茅。
學校重視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先後與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匈牙利、加拿大、泰國等國傢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關係, 邀請國外專傢學者來校講學,並選派部分師生赴國外留學、進修,參加各種學術活動。近三年,學校通過 舉辦“長師杯”中國首屆武術搏技精英賽、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吉林省首屆“ 笹 川杯 ”日本知識大賽等活動,擴大了對外影響,加強了與國外高校及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學到了先進經驗,促進了教學和科研的改革與創新。
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以文、理為主,文、理、史、教育、管、法、工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型多科性師範院校和吉林省重要的基礎教育師資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為基礎教育事業和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任黨委書記;王欒周
院長:趙驥民 |
|
|
|
長春師範學院分院 | 長春師範學院學報 | 長春師範學院網絡部 | 長春師範學院教育基金會 | 長春師範學院科技開發 | 長春師範學院教育國際交流中心 | 長春師範學院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