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 > 鋸鰩
目錄
No. 1
  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鋸鰩目。本目僅有鋸鰩鋸鰩屬約6種。吻平扁狹長,劍狀突出,邊緣具堅硬吻齒。無鼻口溝。鰓孔5個,腹位,位於胸鰭基底內側。背鰭2個,無硬棘;胸鰭前緣伸達頭側後部;尾粗大,尾鰭發達;奇鰭與偶鰭的輻狀軟骨後端具很多角質鰭條。非常像鋸鯊目的鯊魚,但不同的地方是鋸鰩身體扁平,鰓腹位(在身體的下方),鋸吻上沒有肉質觸須。
  化石見於上白堊紀至近代。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各近岸海區和各大河口,有些進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於淡水中並進行繁殖。
  中國産2,其中尖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對着腹鰭基底後端上方;尾鰭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吻齒21~35對。分佈於南海和東海南部,也見於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行動滯緩,常潛伏泥沙上,用吻鋸掘土覓食,偶爾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鰭。主要攝取泥沙中的甲殼類或其他無脊椎動物,也用吻鋸襲擊成群的魚類而食其受傷的個體。卵胎生,胎兒具大型卵黃囊,吻鋸柔軟,吻齒包於皮膜中。每産約10餘仔。仔魚剛生時,體長約60釐米。成魚最大體長可達9米,吻鋸長2米,寬30釐米。尖齒鋸鰩為東海和南海次要經濟魚類、在中國産量不大。肉質鮮美,鰭可製魚翅,皮可製革和刀鞘,肝可製魚肝油。
  小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前於腹鰭起點;尾鰭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吻齒17~22對。見於南海,亦見於印度洋、印度尼西亞、大洋洲東北部。
  鋸鰩有的品種相當大,身長可達5米。
  鋸鰩是一種性情兇猛的鯊魚。鋸鰩的生長速度較慢,産下的幼體極易受其他食肉魚類的攻擊,加上人類的過度捕撈以及環境污染,因此數量正急速減少。以前曾廣泛生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東部的鋸鰩如今已在歐洲海域完全消失。
No. 2
  鋸鰩
  sawfish
  鋸鰩科(Pristidae)鋸鰩屬(Pristis)幾種像鯊的魟類的統稱。分佈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區,底棲,常出入於港灣、河口,有時可上溯江河相當遠的距離。已知有些生活和産卵於尼加拉瓜湖中。頭、體長而平扁,吻延長,很像鋸鯊那樣呈劍形,兩側緣具強齒。最大的體長可達7公尺(23呎)。雖然一般不被當作危險魚類,但占體全長1/3的吻鋸卻也令人生畏。吻鋸用於攝食活動,或用之發掘底層生物,或用以在魚群中揮舞,殘殺或擊傷群魚。在一些地區可供食用、煉油、製革及生産其他産品,據說小鋸鰩是佳餚。
  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鋸鰩目。本目僅有鋸鰩鋸鰩屬約6種。吻平扁狹長,劍狀突出,邊緣具堅硬吻齒。無鼻口溝。鰓孔5個,腹位,位於胸鰭基底內側。背鰭2個,無硬棘;胸鰭前緣伸達頭側後部;尾粗大,尾鰭發達;奇鰭與偶鰭的輻狀軟骨後端具很多角質鰭條。非常鋸鰩屬(Pristis)的一種像鋸鯊目的鯊魚,但不同的地方是鋸鰩身體扁平,鰓腹位(在身體的下方),鋸吻上沒有肉質觸須。
  化石見於上白堊紀至近代。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各近岸海區和各大河口,有些進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於淡水中並進行繁殖。
  中國産2,其中尖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對着腹鰭基底後端上方;尾鰭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吻齒21~35對。分佈於南海和東海南部,也見於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行動滯緩,常潛伏泥沙上,用吻鋸掘土覓食,偶爾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鰭。主要攝取泥沙中的甲殼類或其他無脊椎動物,也用吻鋸襲擊成群的魚類而食其受傷的個體。卵胎生,胎兒具大型卵黃囊,吻鋸柔軟,吻齒包於皮膜中。每産約10餘仔。仔魚剛生時,體長約60釐米。成魚最大體長可達9米,吻鋸長2米,寬30釐米。尖齒鋸鰩為東海和南海次要經濟魚類、在中國産量不大。肉質鮮美,鰭可製魚翅,皮可製革和刀鞘,肝可製魚肝油。
  小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前於腹鰭起點;尾鰭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吻齒17~22對。見於南海,亦見於印度洋、印度尼西亞、大洋洲東北部。
  鋸鰩有的品種相當大,身長可達5米。
  鋸鰩是一種性情兇猛的鯊魚。鋸鰩的生長速度較慢,産下的幼體極易受其他食肉魚類的攻擊,加上人類的過度捕撈以及環境污染,因此數量正急速減少。以前曾廣泛生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東部的鋸鰩如今已在歐洲海域完全消失。
海洋生物
  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鋸鰩目。本目僅有鋸鰩鋸鰩屬約6種。吻平扁狹長,劍狀突出,邊緣具堅硬吻齒。無鼻口溝。鰓孔5個,腹位,位於胸鰭基底內側。背鰭2個,無硬棘;胸鰭前緣伸達頭側後部;尾粗大,尾鰭發達;奇鰭與偶鰭的輻狀軟骨後端具很多角質鰭條。非常像鋸鯊目的鯊魚,但不同的地方是鋸鰩身體扁平,鰓腹位(在身體的下方),鋸吻上沒有肉質觸須。
  化石見於上白堊紀至近代。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各近岸海區和各大河口,有些進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於淡水中並進行繁殖。
  中國産2,其中尖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對着腹鰭基底後端上方;尾鰭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吻齒21~35對。分佈於南海和東海南部,也見於紅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亞。行動滯緩,常潛伏泥沙上,用吻鋸掘土覓食,偶爾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鰭。主要攝取泥沙中的甲殼類或其他無脊椎動物,也用吻鋸襲擊成群的魚類而食其受傷的個體。卵胎生,胎兒具大型卵黃囊,吻鋸柔軟,吻齒包於皮膜中。每産約10餘仔。仔魚剛生時,體長約60釐米。成魚最大體長可達9米,吻鋸長2米,寬30釐米。尖齒鋸鰩為東海和南海次要經濟魚類、在中國産量不大。肉質鮮美,鰭可製魚翅,皮可製革和刀鞘,肝可製魚肝油。
  小齒鋸鰩,第一背鰭起點前於腹鰭起點;尾鰭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吻齒17~22對。見於南海,亦見於印度洋、印度尼西亞、大洋洲東北部。
  鋸鰩有的品種相當大,身長可達5米。
英文解釋
  1. n.:  sawfish
相關詞
魚類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