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黍屬 > 鋪地黍
目錄
No. 1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鑒別特徵:具粗壯而長的根狀莖。稈直立,質地堅硬,高30~100cm,具多節。葉鞘光滑,邊緣具纖毛;葉舌長約0.5mm,具纖毛;葉片質硬,挺直,長5~20cm,寬3~6mm,幹時上部捲折,上面被柔毛。圓錐花序開展,長10~30cm,主軸直立,分枝斜嚮上升,粗糙,下部裸露。小穗長圓形,先端尖,無毛,長約3mm;第一穎長約為小穗的1/4,具3脈,先端截平或圓鈍,脈不明顯;第二穎與小穗等長,具7~9脈,先端喙尖;第一花雄性,外稃與第二穎等長同形但較寬;內稃膜質,幾等長於外稃;雄蕊3枚,花藥黑褐色。𠔌粒長圓形,先端尖,長2.2~2.5mm,平滑光亮。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濕中生禾草,多生長於海邊或潮濕之處,常入侵旱作物地。花果期5~11月。以根狀莖和種子繁殖,生長迅速,再生性強。
  原産地:巴西;現廣分佈於熱帶與亞熱帶。
  中國分佈現狀:在華南、華東地區有記載。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857年在香港發現。該種是旱地惡性雜草,它生長迅速,粗大根莖深入土層後,可穿行於作物根係間,搶奪田間大量養分;地上部分則遮蓋作物莖葉,使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同時該種又是稻縱捲葉螟的宿主,傳播蟲害。該種也是草坪的主要害草之一,危害潛力高,難根除,目前尚無理想的除草劑可防治,應避免侵入。
No. 2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鋪地黍
  (《福建中草藥》)
  【異名】硬骨草、風臺草、大廣草、馬鞭節。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
  【植物形態】鋪地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釐米。根莖平臥。稈直立,稍堅挺,具多節。葉互生,扁平;綫狀披針形,長5~25釐米,寬2.5~5毫米,近革質,葉脈平行,葉緣幹時捲,基部有葉鞘,鞘與葉面有毛,葉背光滑9。圓錐花序開展,長10~20釐米;分枝斜嚮上升,粗糙;小穗長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短尖,具柄;第一穎白色,透明,截形或闊三角形,長約為小穗之1/4,脈不明顯;第二顆卵形,先端短尖,有脈7條;小穗具小花2朵,背腹壓扁;第一小花雄性,外稃矩圓形,具脈9條,內稃膜質;第二小花兩性,外稃矩圓形,先端短尖,薄革質,背弓形,邊緣稍寬而內捲,包圍着內稃;雄蕊3,花絲細柔;雌蕊1,子房1室,有1胚珠,柱頭羽狀。穎果。夏、秋抽穗。
  生於曠野、𠔌地、濕地或溪澗旁。分佈廣東、浙江、臺灣、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根莖及根(鋪地黍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幹。
  【性味】微甘苦,平。
  【功用主治】清熱平肝,利濕解毒。治淋濁,濕熱帶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兩。
No. 3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铺地黍
  【藥名】鋪地黍
  【別名】硬骨草、風臺草、大廣草、馬鞭節、馬鈴降、苦露草
  【漢語拼音】pu di shu
  【英文名】Herb of Torpedogras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icum repens L.
  【鑒別特徵】:具粗壯而長的根狀莖。稈直立,質地堅硬,高30~100cm,具多節。葉鞘光滑,邊緣具纖毛;葉舌長約0.5mm,具纖毛;葉片質硬,挺直,長5~20cm,寬3~6mm,幹時上部捲折,上面被柔毛。圓錐花序開展,長10~30cm,主軸直立,分枝斜嚮上升,粗糙,下部裸露。小穗長圓形,先端尖,無毛,長約3mm;第一穎長約為小穗的1/4,具3脈,先端截平或圓鈍,脈不明顯;第二穎與小穗等長,具7~9脈,先端喙尖;第一花雄性,外稃與第二穎等長同形但較寬;內稃膜質,幾等長於外稃;雄蕊3枚,花藥黑褐色。𠔌粒長圓形,先端尖,長2.2~2.5mm,平滑光亮。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濕中生禾草,多生長於海邊或潮濕之處,常入侵旱作物地。花果期5~11月。以根狀莖和種子繁殖,生長迅速,再生性強。
  【原産地】:巴西;現廣分佈於熱帶與亞熱帶。
  【中國分佈現狀】:在華南、華東地區有記載。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857年在香港發現。該種是旱地惡性雜草,它生長迅速,粗大根莖深入土層後,可穿行於作物根係間,搶奪田間大量養分;地上部分則遮蓋作物莖葉,使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同時該種又是稻縱捲葉螟的宿主,傳播蟲害。該種也是草坪的主要害草之一,危害潛力高,難根除,目前尚無理想的除草劑可防治,應避免侵入。
包含詞
鋪地黍根鋪地黍葉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