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類 > 銅魚
目錄
No. 1
  見“ 銅魚符 ”。
藉指太守的官職 Prefect's office by means
  藉指太守的官職。 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禦曾見寄》:“自顧衰客纍玉除,忽承優詔赴銅魚。”
No. 3
  銅魚(coreius heterodon)屬鯉形目,鯉科,鮨亞科,銅魚屬。俗稱:尖頭、水密子、尖頭棒、尖頭水密子、退鰍、假肥沱、麻花魚、桔棒、竹魚、黃道士、銅錢扣、金鰍。英文名:brass gudgeon , bronze gudgeon 。
  體細長,前端圓棒狀,後端稍側扁。頭小,錐形;眼細小;口下位,狹小呈馬蹄形;頭長為口寬的7-9倍。下咽齒末端稍呈鈎狀;1對,末端超過眼後緣。胸鰭後伸不達腹鰭起點。體呈黃銅色,各鰭淺黃色。
  銅魚棲息於江河流水環境的下層,習慣於集群遊弋,通常一個群體由幾十到幾百個體組成。鼕季至深水河槽或深潭的岩石間隙越鼕。性成熟年齡為2-3齡,生殖期為4-6月,多在水流湍急的江段繁殖,受精卵隨江水漂流發育,懷卵量為2-20萬粒。銅魚的攝食強度很大,腸管常充滿食物。其食物組成主要為淡水殼菜、蜆、蠃螄及軟體動物等,其次是高等植物碎片和某些硅藻,屬於雜食性魚類。其魚苗和幼魚吞食其它魚的魚苗,性極饕餮,為傢魚苗的大敵害之一。
  銅魚多見於長江流域的幹支流和有流水灌註的湖泊中;靜水湖泊中較為少見。
  長江中另一種圓口銅魚(coreius guichenoti)俗稱:肥沱,方頭水密子,英文名:largemouth bronze gudgeon 。其形態區別在於口寬闊,呈弧形;須長可達胸鰭基部。胸鰭後伸遠超過腹鰭基部。這種魚生活習性與銅魚相似,但分佈主要在於長江上遊,而中遊較少。
  黃河産的北方銅魚(coreius septentrionalis)俗稱:鴿子魚,尖嘴水密子,英文名:northern bronze gudgeon 。與普通銅魚的區別為口較寬,頭長為口寬的6倍以下;下咽齒末端斜切。它們的生活習性與普通銅魚相似,但分佈僅限於黃河。
  銅魚生長迅速,在長江、黃河的天然産量很高,一般個體重0.5-1公斤,最大者達3.5-4公斤。在長江上遊、漢水中遊及黃河流域的清遠一帶産量極其豐富,為一重要經濟魚類。銅魚肉質細嫩,味腴美,體內富含脂肪,骨刺較少,因而列為上等魚品。特別在黃河流域,鴿子魚久負盛名,當地視為一種珍貴特産魚品。銅魚每年産卵成群進入支流覓食肥育,8-9月逐漸回到幹流或在支流尋找越鼕場所,此時銅魚最為肥壯,漁民常稱為“退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