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李邴 Li Bing
魏宮歌舞已成塵,重見陶傢幾世孫。 銅雀不鳴唯解渴,管城何罪遽遭髠。 |
|
詩人: 梅堯臣 Mei Yaochen
歌舞人已死,臺殿棟已傾。 舊基生黑棘。古瓦埋深耕。 玉質先骨朽,鬆棟為埃輕。 築緊風雨剝,埏和鉛膏精。 不作鴛鴦飛,乃有科鬥情。 磨失沙礫粗,扣知金石聲。 初求畎畝下,遂厠幾席清。 入用固為貴,論古莫與並。 端溪割紫雲,空負世上名。 韓著毛穎傳,何獨稱陶泓。 儻以較歲年,泓當視如兄。 |
|
詩人: 楊萬裏 Yang Wanli
摸索陶泓不忍研,阿瞞故物尚依然。 浪傳銅雀檐間瓦,恐是金鳧海底磚。 |
|
詩人: 趙文 Zhao Wen
老瞞智計籠天下,歌舞未終銅雀夜。 可憐用破一生心,不及當時臺上瓦。 屑金作瓦費精神,那知身後旋成塵。 流傳千百僅一二,付與所不知何人。 快閣仙人諛墓得,品題更費東坡墨。 研磨辛苦政未休,憐爾何年返真宅。 摩挲歲月白發生,建安七子俱雕零。 安得春醪三萬斛,醉來快寫短歌行。 |
|
從三國魏銅雀臺遺址掘取古瓦研製的硯臺◇遂為硯臺的美稱。宋梅堯臣有《銅雀硯》詩。 |
|
從 三國 魏 銅雀臺 遺址掘取古瓦研製的硯臺。後遂為硯臺的美稱。 清 袁於令 《西樓記·檢課》:“悄書齋樹陰滿窗,銅雀硯墨花輕漾。”亦省稱“ 銅研 ”、“ 銅硯 ”。《北史·齊紀中·顯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於 魏帝 銅研,旦長數寸,有穗。” 元 倪瓚 《走筆次陶蓬韻送葉參謀歸金華》:“手調白羽箭,陋彼磨銅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