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鐵綫草又名鐵綫蕨,原産熱帶美洲。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強光直射,鼕季溫度不低於5℃,以疏鬆、肥沃、含石灰質的沙壤土為宜。
繁殖
用分株繁殖。一般常在早春與換盆結合進行,將母株從盆中托出,用手扒開根莖,少傷根係。分苗後,保持較高溫度,並遮陰和避免風吹,待長出新根後,再移半陰處。
栽培
錢綫草適應性強,生長快,每年春季換盆應增添新鮮、疏鬆、肥沃的腐葉土。生長期要充分澆水和保持較高的空氣溫度。每旬施肥期註意勿使強光暴曬。
病蟲害
主要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另有葉枯病危害,發病初期用200倍波爾多液噴灑防治。
應用
鐵綫草扁形羽狀葉密似雲紋,四季常青,葉柄細長,挺拔清秀。可盆栽點綴窗臺、門廳、臺階,還可切取插瓶、配以鮮花。南方地區配置在庭院中的假山隙縫,背陰屋角,其倒垂的碧緑細枝,幽雅自然。
【別名】絆根草、蟋蟀草、動地虎、巴根草、草皮子
【來源】禾本科狗牙根屬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以全草及根狀莖入藥。夏秋採集,分別曬幹。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絡。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嘔血,便血,腳氣水腫,風濕骨痛,蕁麻疹,半身不遂,手腳麻木,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骨折,瘡癰,小腿潰瘍。
【用法用量】全草0.5~1兩,根狀莖1~2兩,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鮮嫩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鐵綫草的功效介紹】:
鐵綫草 (《滇南本草》)
【異名】絆根草、塹頭草(《植物名實圖考》),馬輓手(《分類草藥性》),行儀芝(《中國植物圖鑒》),牛馬根、馬根子草(《湖南藥物志》),鋪地草(《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草。
【植物形態】狗牙根多年生草本,具根莖,須根細韌。
稈匍匐地面,長達1米,嚮上直立部分高10~30釐米。
葉鞘具膏,鞘口通常具柔毛;葉片綫形,下部者因節間縮短似為對生,長1~6釐米,寬約1~3毫米。
穗狀花序長1.5~5釐米,3~6枚呈指狀簇生於莖頂,小穗灰緑色或帶紫色,長2~2.5毫米;穎具一中脈以形成背脊,兩側膜質,長1.5~2毫米;外稃草質,與小穗同長,具三脈,脊上有毛;內稃約與外稃等長,具二脊,花藥黃色或紫色,長1~1.5毫米。
花期5~10月。
生長於曠地、溪邊和田野間,常用以鋪建草坪和球場。
廣布我國黃河以南各地。
【化學成分】全草含粗蛋白質6.1~14.7%,粗纖維28.5~36.9%,木質素9.3~11.4%,灰分3.7~6.2%,鈣0.29~0.97%,磷0.15~0.41%,鎂0.08~0.22%。
尚分離出β-𠔌甾醇、β-𠔌甾醇-d-葡萄糖甙、棕櫚酸。
【藥理作用】全草提取液在體外試驗(即用新鮮的人的枸櫞酸化的血液與葡萄球菌懸浮液共孵,計算吞噬細胞中的細菌數)有較高的吞噬指數,但其嫩枝的提取物未顯示有抗菌作用。
此植物可産生氰酸,牲畜食之,有時可發生中毒。
【性味】苦微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微甘微酸。
②《分類草藥性》:微苦,平,無毒。
③江西《草藥手册》:甘,平,無毒。
【歸經】《滇南本草》:入肝。
【功用主治-鐵綫草的功效】祛風,活絡,解熱,止血,生肌。
治風濕瘙痹拘攣,半身不遂,勞傷吐血,跌打,刀傷,臁瘡。
①《滇南本草》:走經絡,強筋骨,舒筋活絡。
半身不遂,手足筋攣,痰火痿軟,筋骨酸痛,泡酒用之良效。
搗敷久遠臁瘡,生肌;敷刀傷、跌打損傷,止血收口,能接筋骨。
②《分類草藥性》:治産後中風,療風疾,消腫毒氣。
③《重慶草藥》:退火解熱,生肌止血。
治風濕,勞傷吐血,狗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糖尿病:鐵綫草一兩。
冰糖為引,水煎取。
②治吐瀉:鐵綫草六錢。
水煎服。
③治水腫:狗牙根、桐樹白皮各四錢。
水煎服。
④治蛔蟲:鮮鐵綫草一至二兩。
水煎服。
⑤治牙痛:狗牙根、南竹根,沙參各三兩。
煮豬精肉吃。
⑥治臁瘡長期不愈:狗牙根、茅草嫩尖各五錢。
搗絨敷。 |
|
鐵綫草
(《滇南本草》)
【異名】絆根草、塹頭草(《植物名實圖考》),馬輓手(《分類草藥性》),行儀芝(《中國植物圖鑒》),牛馬根、馬根子草(《湖南藥物志》),鋪地草(《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草。
【植物形態】狗牙根
多年生草本,具根莖,須根細韌。稈匍匐地面,長達1米,嚮上直立部分高10~30釐米。葉鞘具膏,鞘口通常具柔毛;葉片綫形,下部者因節間縮短似為對生,長1~6釐米,寬約1~3毫米。穗狀花序長1.5~5釐米,3~6枚呈指狀簇生於莖頂,小穗灰緑色或帶紫色,長2~2.5毫米;穎具一中脈以形成背脊,兩側膜質,長1.5~2毫米;外稃草質,與小穗同長,具三脈,脊上有毛;內稃約與外稃等長,具二脊,花藥黃色或紫色,長1~1.5毫米。花期5~10月。
生長於曠地、溪邊和田野間,常用以鋪建草坪和球場。廣布我國黃河以南各地。
【化學成分】全草含粗蛋白質6.1~14.7%,粗纖維28.5~36.9%,木質素9.3~11.4%,灰分3.7~6.2%,鈣0.29~0.97%,磷0.15~0.41%,鎂0.08~0.22%。尚分離出β-𠔌甾醇、β-𠔌甾醇-D-葡萄糖甙、棕櫚酸。
【藥理作用】全草提取液在體外試驗(即用新鮮的人的枸櫞酸化的血液與葡萄球菌懸浮液共孵,計算吞噬細胞中的細菌數)有較高的吞噬指數,但其嫩枝的提取物未顯示有抗菌作用。此植物可産生氰酸,牲畜食之,有時可發生中毒。
【性味】苦微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微甘微酸。"
②《分類草藥性》:"微苦,平,無毒。"
③江西《草藥手册》:"甘,平,無毒。"
【歸經】《滇南本草》:"入肝。"
【功用主治】祛風,活絡,解熱,止血,生肌。治風濕瘙痹拘攣,半身不遂,勞傷吐血,跌打,刀傷,臁瘡。
①《滇南本草》:"走經絡,強筋骨,舒筋活絡。半身不遂,手足筋攣,痰火痿軟,筋骨酸痛,泡酒用之良效。""搗敷久遠臁瘡,生肌;敷刀傷、跌打損傷,止血收口,能接筋骨。"
②《分類草藥性》:"治産後中風,療風疾,消腫毒氣。"
③《重慶草藥》:"退火解熱,生肌止血。治風濕,勞傷吐血,狗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糖尿病:鐵綫草一兩。冰糖為引,水煎取。
②治吐瀉:鐵綫草六錢。水煎服。
③治水腫:狗牙根、桐樹白皮各四錢。水煎服。
④治蛔蟲:鮮鐵綫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⑤治牙痛:狗牙根、南竹根,沙參各三兩。煮豬精肉吃。
⑥治臁瘡長期不愈:狗牙根、茅草嫩尖各五錢。搗絨敷。(選方出江西《草藥手册》) |
|
鐵綫草又名鐵綫蕨,原産熱帶美洲。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強光直射,鼕季溫度不低於5℃,以疏鬆、肥沃、含石灰質的沙壤土為宜。
在四川,也有一種草叫鐵錢草,有軟軟的莖,葉子尖尖的,長長的,有點像柳樹葉,長度有2到5釐米,寬度有1-4毫米。夏天,長得很好,到了鼕天,土壤上面的莖和葉就枯萎掉,衹剩下土壤下面的根。農民說,這種草很“下賤”,我理解,這種草生命力強,不擇環境。在路邊、學校的操場上等等很乾燥的環境下都能生長。因此,在四川的鄉村、鎮、縣等學校的操場很多都是用鐵綫草來種植草坪。 |
|
用分株繁殖。一般常在早春與換盆結合進行,將母株從盆中托出,用手扒開根莖,少傷根係。分苗後,保持較高溫度,並遮陰和避免風吹,待長出新根後,再移半陰處。 |
|
錢綫草適應性強,生長快,每年春季換盆應增添新鮮、疏鬆、肥沃的腐葉土。生長期要充分澆水和保持較高的空氣溫度。每旬施肥期註意勿使強光暴曬。 |
|
主要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另有葉枯病危害,發病初期用200倍波爾多液噴灑防治。 |
|
鐵綫草扁形羽狀葉密似雲紋,四季常青,葉柄細長,挺拔清秀。可盆栽點綴窗臺、門廳、臺階,還可切取插瓶、配以鮮花。南方地區配置在庭院中的假山隙縫,背陰屋角,其倒垂的碧緑細枝,幽雅自然。 |
|
絆根草、蟋蟀草、動地虎、巴根草、草皮子 |
|
禾本科狗牙根屬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以全草及根狀莖入藥。夏秋採集,分別曬幹。 |
|
甘,平。 |
|
清熱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絡。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嘔血,便血,腳氣水腫,風濕骨痛,蕁麻疹,半身不遂,手腳麻木,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骨折,瘡癰,小腿潰瘍。 |
|
全草0.5~1兩,根狀莖1~2兩,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鮮嫩葉搗爛敷患處。 |
|
《全國中草藥匯編》 |
|
鐵綫草 (《滇南本草》) |
|
絆根草、塹頭草(《植物名實圖考》),馬輓手(《分類草藥性》),行儀芝(《中國植物圖鑒》),牛馬根、馬根子草(《湖南藥物志》),鋪地草(《雲南中草藥》)。 |
|
為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草。 |
|
狗牙根多年生草本,具根莖,須根細韌。
稈匍匐地面,長達1米,嚮上直立部分高10~30釐米。
葉鞘具膏,鞘口通常具柔毛;葉片綫形,下部者因節間縮短似為對生,長1~6釐米,寬約1~3毫米。
穗狀花序長1.5~5釐米,3~6枚呈指狀簇生於莖頂,小穗灰緑色或帶紫色,長2~2.5毫米;穎具一中脈以形成背脊,兩側膜質,長1.5~2毫米;外稃草質,與小穗同長,具三脈,脊上有毛;內稃約與外稃等長,具二脊,花藥黃色或紫色,長1~1.5毫米。
花期5~10月。
生長於曠地、溪邊和田野間,常用以鋪建草坪和球場。
廣布我國黃河以南各地。 |
|
全草含粗蛋白質6.1~14.7%,粗纖維28.5~36.9%,木質素9.3~11.4%,灰分3.7~6.2%,鈣0.29~0.97%,磷0.15~0.41%,鎂0.08~0.22%。
尚分離出β-𠔌甾醇、β-𠔌甾醇-D-葡萄糖甙、棕櫚酸。 |
|
全草提取液在體外試驗(即用新鮮的人的枸櫞酸化的血液與葡萄球菌懸浮液共孵,計算吞噬細胞中的細菌數)有較高的吞噬指數,但其嫩枝的提取物未顯示有抗菌作用。
此植物可産生氰酸,牲畜食之,有時可發生中毒。 |
|
苦微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微甘微酸。
②《分類草藥性》:微苦,平,無毒。
③江西《草藥手册》:甘,平,無毒。 |
|
《滇南本草》:入肝。 |
|
祛風,活絡,解熱,止血,生肌。
治風濕瘙痹拘攣,半身不遂,勞傷吐血,跌打,刀傷,臁瘡。
①《滇南本草》:走經絡,強筋骨,舒筋活絡。
半身不遂,手足筋攣,痰火痿軟,筋骨酸痛,泡酒用之良效。
搗敷久遠臁瘡,生肌;敷刀傷、跌打損傷,止血收口,能接筋骨。
②《分類草藥性》:治産後中風,療風疾,消腫毒氣。
③《重慶草藥》:退火解熱,生肌止血。
治風濕,勞傷吐血,狗咬傷。 |
|
內服:煎湯,0.5~1兩。
外用:搗敷。 |
|
①治糖尿病:鐵綫草一兩。
冰糖為引,水煎取。
②治吐瀉:鐵綫草六錢。
水煎服。
③治水腫:狗牙根、桐樹白皮各四錢。
水煎服。
④治蛔蟲:鮮鐵綫草一至二兩。
水煎服。
⑤治牙痛:狗牙根、南竹根,沙參各三兩。
煮豬精肉吃。
⑥治臁瘡長期不愈:狗牙根、茅草嫩尖各五錢。
搗絨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