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釋普寧 Shi Puning
骨格純剛蹄角全,軒然鼻孔自遼天。 不貪陝府欄邊草,肯遍耕翻祖父田。 |
|
∶指拖拉機 |
|
∶比喻性格剛直的人 |
|
铁牛
鐵牛脾氣 |
|
鐵鑄的牛。古人治河或建橋,往往鑄鐵為牛狀,置於堤下或橋堍,用以鎮水。 唐 白居易 《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詩:“自有鐵牛無詠者,料君投刃心應虛。”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陝州》:“誰能如鐵牛,橫身負 黃河 。” 王文誥 輯註:“《太平寰宇記》: 開元 十二年,於 河東縣 開東、西門,各造鐵牛四。其牛並鐵柱連腹入地丈餘,負橋跨 河 。”《宋史·謝德權傳》:“ 鹹陽 浮橋壞,轉運使 宋太初 命 德權 規畫,乃築土實岸,聚石為倉,用 河 中鐵牛之製,纜以竹索,繇是無患。” |
藉指性情剛直的人 Refers to the person by nature straightforward |
藉指性情剛直的人。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顧總河》:“每大事,侃侃正論,不避利害,人以‘鐵牛’呼之。 鄂文端 曰:‘是真為鐵漢也。’” |
|
指拖拉機。 王老九 《張老漢賣餘糧》詩:“要把咱的窮根斷,將來鐵牛翻 秦川 。” 郭小川 《走,到農業第一綫去》詩:“舉紅旗,駕鐵牛,鬧革命,闢荒丘。” |
舊時北京的一種名鴿 A name of pigeon old Beijing |
舊時 北京 的一種名鴿。屬珍貴品種。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花兒市》:“京師多好蓄鴿,種類極繁……其珍貴者有鐵牛。” |
|
我國較古老的品係鴿種之一.
此鴿短小精悍,羽色灰暗,頭小嘴長,眼瞼特別大且臘白,“滿天星”眼睛,脖細嗉閃,腳紅腿高,精神十足.善飛,是觀賞鴿中的飛行能手.
清康熙時,詩人李振聲的<<白戲竹枝詞>>中有"金鈴閑聽晴空鄉,春暖傢傢放鐵牛"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國泰民安,安居樂業的生活情景.
此鴿以前王世襄大師以為絶跡,後又在河南發現. 有安徽鴿友稱其青毛。
以下是王世襄大師在文章《鐵牛》中的論述:
我十幾歲時,一位年逾七旬的老養傢問我:“你見過鐵牛嗎?”我說:“沒有。”他說:“別說是你,二十多年前我已經見不到了,絶了!”我又問鐵牛什麽長相,他說:“小個兒,大眼睛努着,像黑皂又不真黑,忒賊,可能飛啦!”從此我認為鐵牛已經絶種,故編寫《清宮鴿譜》時其中有兩幅鐵牛,都被我列入“未見”類。後讀康熙詩人李振聲(號鶴臯,清苑人)的《百戲竹枝詞》,寫北京風俗景物,七絶中有兩句:“金鈴閑聽晴空響,春暖傢傢放鐵牛。”可知三百年前鐵牛是一種各傢都養的觀賞鴿,為什麽會絶種了呢!真是可惜。
2000年10月中央文史館在鄭州召開會議,結束後安排館員去少林寺等地參觀。我請假留在鄭州。因企業傢崔乃信先生知我愛鴿,特意安排一個鄭州、開封、洛陽三地觀賞鴿展覽大會,到會養傢逾百人,展出觀賞鴿數百羽,圍觀者人山人海,記者電視臺都來采訪,堪稱盛舉。我則在現場簽名贈送出版不久的《明代鴿經清宮鴿譜》、《北京鴿哨》兩書。鄭州鴿友送我四對鴿子,其中有一對竟是以為久已絶種的鐵牛。崔君立即派車連夜把鴿子送往北京。我衹得轉送北京鴿友。因年老已無喂養精力,且遷往高樓,已無養鴿的條件了。我那天過於興奮,不能入睡,枕上賦絶句四首,其一是:
春暖傢傢任鴿翔,鐵牛名重入詞章。
多年謂已無蹤影,今得攜歸喜欲狂。 |
|
【拼音】:tiě niú
【註音】:ㄊㄧㄝ ˇ ㄋㄧㄨˊ
[詞語解釋]
◎ 鐵牛 tiěniú
(1) [tractor;iron ox]∶指拖拉機
(2) [upright and outspoken man]∶比喻性格剛直的人
鐵牛脾氣
[詳細解釋]
釋義:(1).鐵鑄的牛。古人治河或建橋,往往鑄鐵為牛狀,置於堤下或橋堍,用以鎮水。
【出處】:唐 白居易 《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詩:“自有鐵牛無詠者,料君投刃心應虛。”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陝州》:“誰能如鐵牛,橫身負 黃河 。” 王文誥 輯註:“《太平寰宇記》: 開元 十二年,於 河東縣 開東、西門,各造鐵牛四。其牛並鐵柱連腹入地丈餘,負橋跨 河 。”
【示例】:《宋史·謝德權傳》:“ 鹹陽 浮橋壞,轉運使 宋太初 命 德權 規畫,乃築土實岸,聚石為倉,用 河 中鐵牛之製,纜以竹索,繇是無患。”
釋義:(2).藉指性情剛直的人。
【出處】:清 昭連 《嘯亭雜錄·顧總河》:“每大事,侃侃正論,不避利害,人以‘鐵牛’呼之。 鄂文端 曰:‘是真為鐵漢也。’”
釋義:(3).指拖拉機。
【出處】:王老九 《張老漢賣餘糧》詩:“要把咱的窮根斷,將來鐵牛翻 秦川 。”
【示例】:郭小川 《走,到農業第一綫去》詩:“舉紅旗,駕鐵牛,鬧革命,闢荒丘。”
釋義:(4).舊時 北京 的一種名鴿。屬珍貴品種。
【出處】: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花兒市》:“京師多好蓄鴿,種類極繁……其珍貴者有鐵牛。”
演員鐵牛 |
|
職業
演員
簡介
鐵牛,原名楊錫業,男,1922年出生,山東掖縣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1946年參加新四軍,後進山東軍區文工團任團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曾任中共上海電影演員劇團支部書記、副團長。在從影期間,多扮演士兵、工人等形象。
作品
《團结起來到明天》、《南徵北戰》、《霧海夜航》、《布𠔌鳥又叫了》、《誰是被拋棄的人》(未發行)、《紅色娘子軍》、《燎原》、《球迷》、《這不是誤會》、《取長補短》、《團结起來到明天》(1950)、《南徵北戰》(1952)、《水鄉的春天》(1954)、《霧海夜航》(1957)、《海上紅旗》(1957)、《布𠔌鳥又叫了》(1958)、《誰是被拋棄的人》(1958,未發行)、《新安江上》(1959)、《紅色娘子軍》(1960)、《燎原》(1961)、《球迷》(1962)、《這不是誤會》(1982)、《夜色多美好》(1983)、《滴水觀音》(1984)、《取長補短》(1985)、《八仙的傳說》(1985)、《西遊記》(彌勒佛)。 |
|
李逵是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 |
|
【鐵牛】 (譬喻)以譬不可動,又譬無容嘴之處。碧岩三十八則曰:“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同著語曰:“千人萬人撼不動。”五燈會元藥山章曰:“某甲在石頭,如蚊子上鐵牛。” |
|
- n.: tractor, iron ox, upright and outspoken man
|
|
鐵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