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放置鐘鼓的樓。古代用以計時報更。 |
|
亦作“ 鐘皷樓 ”。 放置鐘鼓的樓。古代用以計時報更。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車駕宿大慶殿》:“有兩樓對峙,謂之‘鐘皷樓’,上有太史局生,測騐刻漏,每時刻作雞唱,鳴皷一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城北鐘鼓樓,每夕委官及校尉直更。” 魏巍 《擠垮它》:“離房不遠,還有一座跟 中國 一樣美麗的小鐘鼓樓。” |
|
鐘鼓樓聯繫方式地址:銀川市內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口。
郵編:750000鐘鼓樓投訴電話銀川市旅遊投訴電話:0951-6723298
寧夏省旅遊投訴電話:0951—672329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鐘鼓樓景區榮譽文物保護單位鐘鼓樓門票價格5元鐘鼓樓節慶活動寧夏銀川國際黃河文化節
即中國國際黃河文化節,從1991年起,於每年9月中旬在銀川舉辦,一般為期10天左右。
“天下黃河富寧夏”,自古以來,寧夏與黃河有着不解的緣份,並形成了典型的黃河文化。在黃河文化節期間,遊客可以領略到典型的中國西部風光和濃郁的穆斯林風情,觀賞到雄渾奔騰的百裏黃河和典型的黃河民間文化活動。每屆節日舉辦都有大型民族歌舞、民間文藝、雜技、秦腔等藝術團體演出,節日期間還舉辦豐富多彩的《中國現代名人書畫展》、《賀蘭山岩畫展》、《旅遊商品展》、《穆斯林食品展》等。
節日期間將安排內容豐富的黃河文化遊覽活動,參加者可看到3萬年前古人類活動遺址、數百裏秦代及明代長城、漢墓群、魏晉南北朝的大型石窟、神秘的西夏王朝陵園、奇特的沙漠湖泊等黃河文化古跡。
“花兒會”
“花兒”又稱少年,是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民間的一種歌麯。以生動形象的比興起句,格律嚴格,歌詞優美,麯調時而高亢,時而婉轉,在寧夏,幾乎隨處都聽到“花兒”,但最有民俗特點的是每年5、6月間的“花兒會”。
“花兒會”期間,遠近的百姓都登山會歌,多時人數常可上萬。屆時人們撐着傘,搖着扇,或攔路相對,或席地而坐,歌詞多為即興創作,極具生活氣息。主要活動內容包括攔歌、對歌、遊山、敬酒、告別等。
“花兒會”也是青年男女選擇對象的極妙場合,他們以歌為媒,嚮對方表白心跡。
回族的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
開齋節。齋月在伊斯蘭教歷太陰年九月,在這個月裏,人們在東方發白前吃好、喝好,直到太陽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陽落山後再進飲食。十月一日(教歷)為開齋節。這天,男女老幼喜氣洋洋,沐浴盛裝,上寺禮拜,走親戚拜鄰居,互相問候。傢傢戶戶置辦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味的傳統食品。有不少男女青年喜歡在開齋節舉辦婚禮。開齋節後,飲食時間恢復正常,不再受日出日落的限製。
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在開齋節後第70天舉行。時間是伊斯蘭教歷太陰年十二月十日。因為教歷每年十二月十日上旬為穆斯林朝覲麥加的朝聖期,十二月十日為朝覲最後一天,要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傳說伊斯蘭教先知易卜拉欣夢見安拉(真主)要他親手殺自己的愛子作祭品,以考驗他對安拉的忠誠。忠誠的易卜拉欣果然準備於次日遵命動手,此舉感動了安拉,便派天仙送來一隻羊代替其子作祭品。穆罕默德為了紀念易卜拉欣,便規定將朝覲的最後一天作為"宰牲節"。節日這天穆斯林們衣冠整潔,喜氣洋洋地上寺會禮(聚禮)。典禮活動別開生面,有條件的地方,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然後將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給自己,一份饋贈待客,一份濟貧施捨。典禮之後,開始訪親問友。
聖紀節。在伊斯蘭教歷太陰年的三月十二日,這是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穆斯林們重視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先聖,贊頌穆罕默德的美德,永遠不忘他的教誨。這天要集會、誦經、贊聖、講述聖人的事跡,還要聚餐,俗稱辦"聖會"。相傳穆罕默德也是在這天逝世的,故穆斯林又稱此日為"聖忌"。鐘鼓樓開放時間8:00——17:00鐘鼓樓最佳旅遊時間每年5月-10月,是去銀川旅遊的最佳季節。鐘鼓樓特別提醒去銀川旅遊,除了必須註意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外,下述各方面,也應引起註意。
一、寧夏地勢高,患有高血壓、心髒病、氣管炎、哮喘病的人,初到寧夏可能會有頭暈、心跳快、氣短、氣喘等反映,因此,來寧夏的時候最好帶一些防護藥品。
二、寧夏氣候乾燥,有人可能會出現鼻腔幹痛、口焦舌燥、皮膚於裂等癥,、因此,需帶一些常用藥,如油質滴鼻藥水或者藥膏、上清丸、桔梗丸、凡土林或者潤膚膏等,同時註意多喝開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三、秋鼕季節來寧夏,最好帶便於穿脫的外套式禦寒服,以免感冒。夏季最好帶睛雨傘、太陽鏡等防曬用具。
四、寧夏地區民用飲用水大多為地下水,水質硬度高,如果來寧夏初換水土可能會引起胃腸、皮膚等不適,因此,胃腸抵抗力較弱、過敏性體質的人,應攜帶理氣、抗過敏藥物以備使用。鐘鼓樓美食銀川是回族聚居區,餐飲以濃郁的穆斯林風味為主,您可以品嚐到正宗清真菜或清真食品,以及頗具特色的回族風味小吃,如糖醋黃河鯉魚、中衛鴿子魚、扒駝掌、清蒸羊羔肉、羊雜碎、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羊肉泡饃、油香、清真奶油糕點、馬三白水雞等風味菜餚,以及金錢發菜、涮羊肉等風味小吃。
銀川鄰近的沙湖盛産鯉、鰱、鱅、鯇、鯽魚,以及北方罕見的武昌魚等,在沙湖的餐館裏,專門設有沙湖魚宴。每有嘉賓,這些餐館便以剛剛出水、重達二、三十斤的鱅魚上席,令人既飽口福、又飽眼福。鐘鼓樓住宿銀川有各類賓館、飯店幾十傢,其中十數傢為國內旅遊定點飯店,此外還有許多旅館和招待所,設施齊備,服務周到、熱情,可以滿足衆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遊客在挑選下榻之所時,最好考慮一下交通是否方便。鐘鼓樓購物銀川市內的大型商場主要有新華百貨商店、銀川商城、寧夏商都、新華購物中心、銀川百貨大樓等,其中新華百貨商店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商場之一,在這裏可以買到當地的土特産,如絨毯、枸杞酒、賀蘭石雕等。
此外,也可以在街頭小攤挑選一些如嚮日葵、紅花、黃花菜、玫瑰、中寧貢棗、固原銀耳、蕨菜、寧夏阿膠、石咀山民族瓷器等有地方特色的小商品。當然,在街頭小攤買東西時,一定要眼明心亮,仔細挑選,還可以講講價錢。鐘鼓樓交通市區內有到達鐘鼓樓景區的旅遊專綫。鐘鼓樓玩法遊覽、旅遊、
位於銀川市內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口,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現存鐘鼓樓,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建。
整個鐘鼓樓建在一個高大的方形臺基上,臺基下為洞形十字通道,洞門額上有石刻,東為“迎恩”,南為“來薫”,西為“挹爽”,北為“拱極”,臺基上為十字形歇山頂的3層樓閣,有木梯可緣梯而上。鐘鼓樓結構嚴密緊湊,造形俊俏華麗,是銀川市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皆道光年間寧夏知府趙宜喧手跡。臺基上為十字形歇山頂的3層樓閣,有木梯可緣登閣上。遠觀近看,鐘鼓樓結構嚴密緊湊,造形俊俏華麗,蔚為壯觀。 |
鐘鼓樓(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Bell tower (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
中國古代主要用於報時的建築。鐘樓和鼓樓的合稱。鐘鼓樓有兩種,一種建於宮廷內,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築。宮廷中的鐘鼓樓始於隋代,止於明代。它除報時外,還作為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城市中的鐘鼓樓早為專用報時建築。古代裏坊製城市(見裏)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啓閉坊門的信號。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西安鐘樓鼓樓是現存最古老的實例。此外,唐代寺廟內也設鐘和鼓,元、明時期發展為鐘樓、鼓樓相對而建,專供佛事之用。 |
北京鐘鼓樓 Beijing Bell and Drum Tower |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綫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
鐘鼓樓是中國古代用以司時的公共性樓閣建築,鐘和鼓原本都是古代樂器,以後纔用於報時之用。中國古代鐘鼓樓起源於漢代,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唐朝都城長安是一個繁華的都城,其結構實行裏坊製,即以裏坊為單位,每個裏坊圍以城墻,在四面或兩面設房門,定時開啓。而在宮城正門承天門上設置鐘鼓,作為全城的司時中心,早晚根據承天門的鐘鼓聲開啓各坊門及宮門。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內,也於宮城之北建了鐘樓和鼓樓。
北京鼓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是建在高磚臺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築,臺基高達4米,臺上有5間重檐的木構殿樓,樓高46米多。紅墻朱欄、雕梁畫棟,非常雄偉壯麗。北京城內的鐘樓和鼓樓位於京城中軸綫北部終點的,由於其類似城樓的建築形式,飛檐翼角的獨特形態,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而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
清代原規定鐘樓晝夜報時,乾隆後改為衹報夜裏兩個更時,而且由兩個更夫分別登鐘、鼓樓,先擊鼓後敲鐘。其計時方式按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來計算,每更為一時辰,即現在的兩小時,19點為定更,21點為二更,23點為三更,1點為四更,3點為五更,5點為亮更。鐘鼓樓每到定更先擊鼓,後敲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則衹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大傢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敲鐘,表示該起床了。擊鼓的方法是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共擊6次,共108響。撞鐘與擊鼓相同。
2001年歲末的午夜11時57分,北京鼓樓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響——25位年輕鼓手錶演了《二十四節令鼓之鼕》樂章(鼓譜的作者是中央民族樂團打擊聲樂部首席朱嘯林先生),鼓聲持續3分鐘,到2002年元旦0 時結束。鼓樓從2002年元旦起,正式對外開放。每天將四次擊鼓,每次15分鐘。
如今的鐘鼓樓雖已失去司時的作用,但每到年節,依然能聽到宏厚有力的鐘鼓聲,成為京城著名的一景。 |
|
西安鐘鼓樓位於中國陝西西安市中心。鐘樓與鼓樓東西對峙。鐘樓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歷十年(1582)重修,遷建於現址。樓上原懸大鐘一口,作為擊鐘報時用。
建築重檐窩拱,攢頂轉角的木質結構,共有3層。每層均施鬥栱裝飾。樓基面積達1377.64平方米,通四街各有門洞。基座為正方形,高8.6米,寬約35.5米,用青磚砌築。樓高27.4米。由地面至樓頂,高36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供遊人登臨參觀。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十三年(1674)和乾隆五年(1740)先後重修,但梯體仍保持原建築特點。樓九楹三層,為歇山頂重檐三滴水木構建築。座寬38米,長52.6米,高8.7米,全用青磚砌築。樓高24.3米,通高33米。南北正中闢有高、寬各6米的券門。北懸“聲聞於天”匾額,南懸“文武勝地”匾額。樓建於基座中心,穩重厚實。
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着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鐘邊鑄有八卦圖案,建造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但它比鐘樓早先懸挂的銅鐘卻小得多了。鐘樓原先懸挂的巨鐘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鐘”(現藏於碑林博物館)。據說,遷到今址之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景雲鐘卻怎麽也敲不響了。無可奈何,衹有另換。
鐘樓的門扇槁窗雕樓精美繁復,表現出明清盛行的裝飾藝術。仔細欣賞門扇上一幅幅浮雕,它們會告訴你古代許多饒有趣味的典故軼聞。第一層北門,自西嚮東依次為;虯髯客;木蘭從軍;文姬歸漢;吹簫引鳳;紅葉題詩;班昭讀書;博浪沙椎秦;唱籌量沙。第一層東門,自北嚮南依次為:長生殿盟誓;連環計;黠鼠 夜擾;挂角讀書;卞莊刺虎;嫦娥奔月;東坡題壁;李白邀月。第一層南門,自東嚮西依次為;文王訪賢;伯牙鼓琴;畫竜 點睛;斬蛇起兵;伯樂相馬;柳毅傳書;舜耕歷山;把橋授書。第一層西門,自南嚮北依次為;枕戈待旦;李陵兵睏;由基射猿;竜友頌雞;黃耳傳書;孫期放豚;陶侃運磚。第二層樓南門,自東嚮西共八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畫面,依次為鐘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層北門,自西嚮東共八幅勺“仙醉酒”畫面,依次仍為鐘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層東門,自北嚮南依次為;單刀赴會;擊鼓金山;嶽母刺字;孟母擇鄰;子路負米;畫獲教子;溫嬌絶裙;聞雞起舞。第二層西門;自南嚮北依次是:寫經換鵝;茂叔愛蓮;灞橋折柳 ;踏雪尋梅;陶潛愛菊;尋隱不遇;孤山放鶴。 |
|
鼓樓也叫鐘樓,又名鎮遠樓、靖遠樓,位於張掖城中心。據《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樓》碑刻記載,鼓樓始建於明正德二張掖鐘鼓樓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毀於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
鼓樓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磚包砌,基部襯砌石條,臺頂砌有一米高的女墻,下部四面中軸綫開券形門洞。門洞平面呈十字型,與四條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門洞頂部砌5層磚券,上面嵌刻磚匾額,東為“旭升”、西為“賓晟”、南為"迎薫"、北為“鎮遠”。樓閣上下兩層,重檐四面懸挂匾額,東“金城春雨”、西“玉關曉月”、南“祁連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後,改為東“九重在望”、西“萬國鹹賓”、南“聲教四達”、北“湖山一覽”。鐘鼓樓東南角有唐鐘一口,鑄有圖案,每層6格,上層其中3格為飛天,飛天戴花冠,襢上身,下着裙,露腳,手拿花束;中層6格,其中3格是朱雀、玄武;下層6格,其中3格是青竜白虎。全鐘衹有圖案,無文字,全國罕見。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鐘鼓樓雄偉壯麗,是人們觀賞甘州現代化街景,五彩繽紛不夜城的最佳觀賞點,也是集休閑、娛樂、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理想場所。遊客置身於此,即可獵奇覽勝,尋古探幽,又可品茶觀景,清風隨意。讓人賞心悅目,陶然欲醉,樂而忘返。 |
|
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城西大街古瀘州分巡道署轅門左,即今之鐘樓處。明嘉靖十六年兵備僉事薛甲建。狀如城門,中通車馬,建樓其上,四望巍然。該樓又名大觀臺,惜清光緒十五年已毀於火,民國十七年即在原址建成鐘樓,今仍保存完好。有明薛甲《大觀臺碑記》傳世。 |
|
鐘鼓樓在電城鎮十字街口,明天啓七年(1672年)建。崇禎二年(1629年),知縣李祁將樓改為文昌閣,題額日:“雲門”。清康熙年間,知縣郭指南重修。嘉慶二十三年知縣蔣善功再作修葺後,至今幸存。
鐘鼓樓為一座磚木石混合結構的三層城樓式建築,通高13.1米,占地面積340平方米。底層中為石砌券拱門洞,高4.1米,寬4.25米,洞縱深15.2米。洞門上方嵌橫額“雲門”石匾,書法蒼勁。城臺上兩層樓閣高聳,懸山頂,灰雕脊,重檐鬥拱,畫棟回廊,紅墻碧瓦,典雅古樸,氣勢恢宏。該樓為茂名市僅存的明代鐘鼓樓,現公佈為茂名市文物保護單位。 |
銀川鐘鼓樓 Bell and Drum Tower in Yinchuan |
坐落在銀川市解放東大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交叉處的鐘鼓樓,又稱“十字鼓樓”、“四鼓樓”,俗稱“鼓樓”。樓總高36米,占地576平方米。由臺基、樓閣、角坊組成。臺基呈正方形,邊長24米,高8.5米,用磚石砌築。臺基四面闢有寬5米的券頂門洞,中通十字,與解放東西街、鼓樓南北街相通。四面洞額有石刻題字,東曰“迎恩”,南曰“來薫”,西曰“挹爽”,北曰“拱極”。東面門洞兩側各闢一券門,南券門額上題為“坤闔”,內為一耳室;北券門額上題為“乾闢”。從北券門沿券砌暗道石階可登至臺基之上。臺基中心建有十字歇山頂重檐三層樓閣,每層樓閣四面圍以環廊。登臨閣上,扶欄眺望,銀川景色,盡收眼底。樓閣頂脊飾以竜首,中置連珠,呈二竜戲珠之勢,別具情趣。仰觀鐘鼓樓,挑檐飛脊,高聳秀麗,造型生動,頗為壯觀。
鐘鼓樓臺基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為寧夏知府趙宜喧主持建造,並手書了洞額石刻題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寧夏地方紳商捐資在臺基上又建了三層樓梁架,後因“款絀停輟”。直到民國6年(1917年),纔由寧夏縣知事餘鼎銘接續重建,並在四角增蓋了券棚頂角坊。落成後的鐘鼓樓,曾懸大鐘一口。
鐘鼓樓是一座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古代建築物。1926年,國共合作時期,寧夏第一個中國共産黨的組織——中共寧夏特別支部,以及國民黨縣黨部的辦公地址,就設在鐘鼓樓上的東北角坊。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9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以及寧夏地方知名人士,一同在鐘鼓樓上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儀式。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對鐘鼓樓進行了多次加固維修。近年,又在鐘鼓樓四周增闢了環形花壇,樓上建立了黨史陳列室。現在,鐘鼓樓為寧夏和銀川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聳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磚砌的高墩上,為三層木結構的塔形樓,雕梁畫棟,古色古香,雄偉壯觀。鼓樓下有四門通嚮東南西北,行人車輛右以穿行。門上分別題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嶽”,“西達伊吾”(哈密),貼切地標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義。酒泉鐘鼓樓最早創建於東晉穆帝永和年間(公元346-353年),是前涼政權酒泉郡太守謝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時稱福祿縣城)東城門,也叫“譙城”,即為守城戎卒打更巡邏、報時、防寇報警的地方。現今的鼓樓,連通基座在內,三層木樓通高24米,周長112米,正方形,上小下大,是清朝光緒31年(公元1905)重修的。 |
|
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獨有這裏藏着一片難得的寧靜;儘管四周商鋪林立,卻無法遮掩它獨特的厚重感,雖然是重建的樓閣,但仍然能凸現出城市的古樸典雅。這裏就是安陽城的鐘樓。
鐘樓位於古城北大街中段,東西鐘樓巷交會處,和郭樸祠相鄰,是一座高臺建築。如今我們見到的鐘樓並非古建築,原來的鐘樓已毀於戰亂。這座鐘樓是安陽市政府於1988年整治老城和開發北大街時按照原有規模在原址上重建的。
老鐘樓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當時可是處於古城的重要位置,不僅占據交通要道,而且其所占地勢也是城中的最高點。據史料記載,鐘樓臺高7米以上,上建重檐歇山式樓閣,臺下四面均有拱形門洞,可以連通東南西北,方便出行。
當年建造鐘樓既是大勢所趨,又是個人意志的體現。朱元璋一統天下之後,經過幾代君主的穩固統治,國傢逐漸走嚮強盛,從上到下開始盛行建造高閣樓臺,體現太平盛世。各地莫不依照京都的模式大肆修建亭堂殿閣,鐘樓就是其中之一。而當時的彰德府知府劉聰既想為當地百姓做些實事,又想凸顯自己的政績,遂建造了這座擁有報時功能的鐘樓。
說起這位知府大人,其在任時還是有一些作為的。據《安陽通史》記載,劉聰在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出任彰德府知府,他辦事果斷,為政廉潔。甫一上任就整頓吏治,使彰德府內的一些不法刁蠻之徒聞之一驚。劉聰不僅主持修建了鐘樓,還在漳河上修造了石橋,受到了漳河兩岸百姓的廣泛擁戴。
劉聰任職彰德府時,正值宦官劉瑾專權。劉瑾在朝內積極培植自己的黨羽,並四處派親信巡查地方,排除異己。據說,劉聰帶人修建鐘樓時正逢劉瑾的親信來到彰德府巡查,就有下屬勸諫劉聰暫時停工,以免遭受流言飛語。劉聰對劉瑾的惡行素來不齒,聞聽此事後更是激起心中的怒氣,遂置之不理,依舊按照計劃動工修建,並留下了“業已為之,雖被罪不怨”的豪言。
正當大傢對此惴惴不安之際,事情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劉瑾不僅沒有行文責訓劉聰,反而嘉奬一通,欲拉攏劉聰成為自己的黨羽,後來還保薦劉聰為僉都御史。其中原因不為所知,大概是因為兩人同姓的緣故吧。
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劉瑾被告謀反,明武宗朱厚燳一聲令下,菜市口斬了劉瑾,並由此牽連廣泛,劉瑾的許多黨羽或被殺,或被貶。劉聰雖不是劉瑾的親信,但也未能幸免於難,被剝奪官位,發回原籍為民。 |
|
在中華大地上,有很多帶“陽”字的地名,近者如本省的綿陽、簡陽、資陽,遠者如湖北嶽陽、河南南陽、湖南瀏陽,名氣大的有遼寧省會瀋陽、貴州省會貴陽、古都洛陽,等等。然而,比較起來,我們的“德陽”,卻是一個很有內涵、很有深度的名字,一個耐人尋味、令人羨慕的名字。
所謂德,是指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國人自古就把“德”作為做人立身之本。《左傳》中講,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被列為三不朽之首。世人評價一個人德高望重、德藝雙馨、德纔兼備,也都是把“德”放在第一位的。可見,在“陽”字之前冠之以“德”而取名德陽,在尊崇道德的古代,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
說起德陽這個地名的來歷,有一個故事在元代以後曾廣為流傳:西晉太康初年,道教仙人許遜任旌陽縣令,因其能點石成金、救濟貧睏、畫符水祛除瘟疫而有德於民,朝廷詔改旌陽縣為德陽縣。而據史料考證,自東漢起,江油小溪壩、遂寧竜鳳場先後以德陽之名設縣,後又撤消,到唐高祖武德3年(公元620 年)纔“分雒縣、綿竹地置德陽縣”。德陽之名最終紮根此地,未再變遷。
也許是實至名歸,也許是名至實隨,德陽這塊土地上還真有“德”事。孝泉鎮的“一門三孝”故事“薑詩孝親”、“涌泉躍鯉”、“安安送米”,被譽為“二十四孝”之首,成為德孝文化的典範。德陽這個小縣城的孔廟竟然位列西南之最,高鎸在東西大門之上的 “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八個大字,似乎昭示着:道德,就是這塊土地的“靈根”。
1300多年來,生活在鐘鼓樓和竜護捨利寶塔下的人們,遵循着儒傢的道德教義,延續着傳統的德孝民風,在川西平原竪起了一座獨特的“德”字紀念碑。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德陽壯大成為380萬人的共同傢園以後,伴隨着經濟社會的巨大進步,她的文化品位得到了新的升華,德孝文化已經成為德陽一張特殊的名片。
而今,大德陽渡過了20周歲生日,面嚮21世紀的朝陽,邁上了“共建大德陽,推進新跨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徵程。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我們德陽人有必要對“德陽”的文化內涵進行更深地挖掘,作出更新的詮釋。筆者認為,“德陽”內涵的最好表述是:德政如陽、德行如陽。
德政如陽——何謂德政?《高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是“指有益於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績。”古人說:“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治國之道,愛民而已”,“政之所行,在順民心”。“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願我們德陽市各級班子和領導幹部堅持“三個代表”,清正廉潔,勤政務實,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愛民之心像陽光一樣溫暖,為民執政像陽光一樣透明,利民實事像陽光一樣灑滿四面八方。
德行如陽——德行,即道德品行。《周禮·地官》註:“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古人認為,一個地方“宜其德行,順其憲政”,才能興盛富強,“使越於諸侯”,超過其他地方。德陽人應以德立市,大力建設精神文明,樹立社會公德,加強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使德陽成為文明之鄉,讓來德陽投資創業、旅遊觀光、探親訪友的人們如沐春暉,讓全市人民在社會主義道德的陽光照耀下,創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
|
鐘鼓樓,坐落於蓋州市蓋州鎮的中心稍偏南處,居於蓋州古城南北中軸綫上,距南城門約350米,距東西城墻各約340米。
鐘鼓樓建在高臺上,東為鐘樓,西為鼓樓,中為觀音閣,閣後為大慈寶殿,寶殿左、右各有一配殿。這組古建築皆坐北嚮南,偏西23度。這組古建用材及木架特點,均有明代風格,相傳為明洪武年間,指揮吳玉展築南城時所建是可信的。
鐘鼓樓,民國年間曾改做"民衆圖書館",現基本保持原貌,很有保存價值。
鐘鼓樓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將其提升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提升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
小說《鐘鼓樓》 Novel "Bell Tower" |
《鐘鼓樓》的作者是當代作傢劉心武,1942年出生,祖籍四川,後在北京生活,他在中學時代即開始寫作,並有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散見於報刊。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專科學校,在中學當語文教員,擔任過10年班主任。後在北京出版社當編輯,此後擔任過《人民文學》常務副主編、主編,現為中國作協專業作傢。
《鐘鼓樓》是劉心武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原載1985年《當代》第五期和第六期。並由此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奬。這篇小敘述了1982年某一天發生在北京鐘鼓樓一帶的故事。嚮讀者們自覺展示了當代生活中極其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通過不同人不同心態和不同的言行,反映的了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社會生活面貌,文中紛繁的人物與情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人說它是一部《清明上河圖》式的作品。
在鐘鼓樓附近一個古舊四合院裏,住着幾戶人傢,今天薛大娘傢辦喜事,她一大早就起來收拾東西,喜事臨門,可薛大娘的老伴薛大爺卻與平時一樣照例去什剎海後海邊遛彎打拳去了。大兒媳孟昭英說好今天起早過來幫着收拾收拾,但卻遲遲未到。薛大娘心急,就隨口招呼同院的小夥子荀磊幫她把大紅的雙喜字貼到院子的兩扇門上。
說起荀磊,可真是這個院裏的好孩子。雖說是工人子弟,但傢教嚴,懂事早。尤其讓人羨慕的是,上一輩沒有講洋話的,偏偏荀磊的外語就特別棒,中學畢業後出人意料地被外事口的什麽部門招了去,還送往國外培訓了幾年。這不,小夥子今年剛回來,在一個重要部門當翻譯呢。他現在正和同單位一個北外畢業的女孩子馮婉姝相愛,但荀磊的父親荀師傅並不喜歡馮婉姝,嫌她身上的洋味太濃。
荀師傅是軍人出身,在部隊時有個戰友名叫郭墩子,是河北同鄉。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他倆結下生死之交,全國解放後相繼結婚,1960年兩人的妻子同時懷孕,說定如生出的孩子品種不同,將來他們就結親傢。郭墩子後來下放回了農村,貧病而死。今天說好,郭墩子的女兒郭杏兒要來北京看荀師傅一傢。
其實,同院的姑娘張秀藻對荀磊一直單相思,聽說荀磊已有朋友,沒少偷偷地落淚。她現在清華就讀,她的父親是在某局任局長的張奇林,是院裏百姓心目中的高幹。他今天要出訪西德,上午就得去機場,但得到通知說航班延誤,飛機改在下午起飛。於是利用這點時間他讓女兒張秀藻幫他整理一下書櫥。
今天來薛大娘傢幫廚的是年輕人路喜純,也很早的來到了四合院,他是崇文門附近一傢飯館的廚師,今天來此是遵師傅之囑操辦婚宴的。他的師傅老何是有名的同和居的大掌勺,當初是老何看中了路喜純這小子的純正、好學,主動收他為徒弟的。薛大娘傢雖說請不動老何來給親自掌勺,但老何派喜純來也是夠給面子的了。
薛大娘為吉利,她請住在四合院外院三間南房京劇演員澹臺智珠去接親,澹臺智珠人好,又長的俊俏,真是站有站相走有走相。“文革”中,年紀輕輕的澹臺智珠也未能免遭迫害,被視為牛鬼蛇神下放到一傢小紐扣廠當了一名包裝工,不久嫁給了車工李鎧。後來澹臺智珠被落實了政策重返舞臺,但並沒有像有些明星那樣發生婚變,小日子過得倒也讓外人看了眼紅,但李鎧心頭卻總也擺脫不掉那一層陰影。
早晨,劇團裏與澹臺智珠搭檔唱小生的濮陽蓀忽然打來電話告急,說拉京鬍的老趙和打板鼓的老佟被一個名角女人勾跑到外地搭臺子去了,團裏的演出面臨被拆臺的危險。李鎧平素就討厭一身娘們兒氣、在舞臺上與自己的老婆拉拉扯扯的濮陽蓀,聽他這會兒在電話那頭沒完沒了地泣訴,憤而離傢出走。弄得澹臺智珠接完電話還得滿世界去找丈夫,竟給薛大娘這邊曬了臺。情急之中,薛大娘衹好把迎親的人選換成了詹麗穎。
詹麗穎也住在四合院,她的歲數要比澹臺智珠大一些,50年代大學畢業,心地善良,是個直性子,可能壞事就壞在了這個“直”上面。1957年頭上被扣上一頂右派的帽子,一改造就是20多年,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樣流逝了。後來與一位四川的技術員結了婚,戶口問題解决不了,兩人一直分居兩地。讓這樣一個在生活上算不得十分圓滿的人去接親薛大娘心裏不是沒有遺憾,但一時找不到更合適的人先,衹好這樣對付一下了。
四合院裏還住着無賴漢盧寶桑,他最早來薛傢吃婚宴,盧寶桑一分錢的賀禮也不掏,進門就要煙要糖,抽了吃了還嫌檔次不高。
再說郭杏兒,她是第一次到北京。下了火車時間還挺早,她便背着小包裹先到天安門廣場照了張像,然後又去王府井給荀師傅買了糖酒糕點。郭杏兒來到荀師傅傢時正巧馮婉姝也在這兒,聽人傢口裏說“電腦”、“信息”什麽的,郭杏兒覺得有些發蒙。
今天的新郎叫薛紀,他並不像大多數新郎在完婚之日那樣興高采烈,他為了給未婚妻潘秀婭買一塊高級雷達小坤表,父母節衣縮食攢了三年錢。潘秀婭在一傢照相館收款,她找對象的原則不是像小說或電視劇中的女孩子們那樣看重愛情,而是主要考慮是否“合適”。在試圖通過高攀教授子弟改變自己社會地位受挫之後,她選中了薛紀躍。
詹麗穎接回新娘後,忙回到了自己傢。因為傢中還有兩位不同尋常的客人——被詹麗穎硬拉到一起談對象的嵇志滿和慕櫻。男方老嵇40多歲了依然獨身,在一所中學教教學,是個集郵愛好者。
女方慕櫻就住本院,但搬到這兒時間不算太長。她對外稱自己是醫生,其實在某單位醫務室工作,至多算個醫務工作者。建國初她憑着一時的衝動嫁給了一個在抗美援朝中立過功的傷殘軍人,被保送上大學後婚姻破裂,嫁給了同班的一個男生,“文革”中再次離婚。現在慕櫻正在追求剛剛恢復工作的國務院某部部長齊壯思,對老嵇好像沒有什麽興趣,衹是看中了他愛好集郵這一點,趁機身嚮他索要了一張“梅蘭芳舞臺藝術”小型張轉手送給齊壯思。
中午時分,薛傢的婚宴進入了高潮。帶有幾分醉意的盧寶桑耍起了酒瘋,當衆羞辱路喜純,說路喜純的父親解放前在妓院裏做事,給嫖客、妓女跑腿、打雜。路喜純被人揭了瘡疤,又氣又恨,真想痛打盧寶桑一頓,但厚道的小路生怕自己的一時激動毀了薛傢好事,衹有偷偷落淚。盧寶桑錯以為小路好欺侮,越發不依不饒,惹得同桌喝喜酒的殷大爺實在看不下眼,一個點穴便使這小子癱倒在地。
中學生姚嚮東趁着人多眼雜也混進了薛傢大院的喜慶人流中,他乘衆人不備,撈走了新娘的貴重嫁妝——雷達表和薛傢準備酬謝廚師小路的酬金。新娘潘秀婭發現嫁妝不見了,臉上頓失其色,躲到屋裏不出來給客人點煙,還嚷着要回娘傢,眼見得“好戲”要演砸,善良的荀師師傅趕忙掏出自己的錢讓荀磊火速去商店再買一塊和新一模一樣的雷達表,謊稱是小偷棄有而逃時丟在門口被他們撿到的。
和澹臺智珠傢住並排的是老編輯韓一潭。在他的指點幫助,許多文學新人脫穎而出,有的還被譽為“新秀”、當然也有自己不成器,卻口口聲抱怨韓老誤人子弟的人。今天過響,就來了一個神經兮兮的文學青年嚮他討要7年前的廢稿,並且當着大夥兒的面羞辱了韓老,把韓老氣了個半死。
澹臺智珠在大街上尋找丈夫,逛蕩了好幾個小時連個人影都未見。走至鐘鼓樓下,她看見一群老人正在曬太陽、侃大山,便湊過去隨便聽聽解解悶。
在荀磊買表回來的路上,遇見張秀藻,這是今天他們第二次邂逅。秀藻陪媽媽看新房回來,他們傢馬上就要搬走了。此時,她對這個朝夕相見的四合院更覺得有些依戀不捨。這時,兩個年輕人才忽然意識到,今天是“西安事變”爆發46周年的紀念日。一種超乎個人生命、情感和事業之上的無形而堅實的東西在兩個人思想中同時得以升騰,那便是歷史感、使命感——把人類歷史和個人命運交融三起的神聖感覺。秀藻仿佛覺得從前被她推崇備至的雨果的愛情詩好像並不算成功,倒是維剋多老先生彌留之際講的一句話更為驚心動魄:“人生便是白晝與黑夜的鬥爭。”
兩個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中已經拐進了他們住的那條鬍同。身後不遠,是高高的鐘鼓樓。鼓樓在前,紅墻黃瓦。鐘樓在後,灰墻緑瓦。如果不發生意外的災變,它們還將巍然屹立下去,不斷地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並作為社會歷史和個人命運的見證而永存。 |
歌麯《鐘鼓樓》 The song "Bell Tower" |
來源:專輯《垃圾場》(1994年發行) 作者:何勇
我的傢就在二環路的裏邊
這裏的人們有着那麽多的時間
他們正在說着誰傢的三長兩短
他們正在看着你掏出什麽牌的煙
小飯館裏面辛勤的是外地的老鄉們
他們的臉色也象我一樣
單車踏着落葉看着夕陽不見
銀定橋再也望不清 望不清那西山
水中的荷花 它的葉子已殘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燈談判
說着明兒早晨是誰生火做飯
說着明兒早晨是吃油條餅幹
鐘鼓樓吸着那塵煙 任你們畫着他的臉
你的聲音我聽不見 現在是太吵太鬧
你已經看了這麽長的時間你怎麽還不發言
是誰出的題這麽的難 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是誰出的題這麽的難 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我的傢就在二環路的裏面
我的傢就在鐘鼓樓的這邊
我的傢就在這個大院的裏邊
我的傢 我的傢 我的傢就在這個地球的上邊
《鐘鼓樓》是何勇的轉折,這首歌是他經過一陣動蕩之後冷靜下來的結果。當他回到鐘鼓樓下,感染到它靜穆安詳的力量時,在激憤和抗爭中搞得焦頭爛額的他,回首起往事感覺像一場夢。如果說昔日的朋剋姿態源自於他成長的睏惑,而如今他成熟起來了,鋒芒有所收斂: 鐘鼓樓吸着那晨煙 任你們畫着他們的臉 你的聲音我怎麽聽不見 現在太吵太亂 你也看了這麽長的時間
你怎麽再也不發言 是誰出的題這麽難 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鐘鼓樓》也顯露出何勇音樂風格的變化。以前的他有些饑不擇食,為圖痛快發泄,便猛扒朋剋、後朋剋、金屬朋剋,囫圇吞棗的多,消化的少,有的是思想,而不是音樂。而《鐘鼓樓》引進了北京民謠,旋律上也朗朗上口,便於傳唱,頗具流行資質。因此,《鐘鼓樓》也頻頻登上“中國原創音樂排行榜”及其它一些排行榜;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 |
題北鎮鐘鼓樓 North Town bell tower problem |
薊遼形勝數幽州,思逐前朝遺跡遊。
鐘鼓聲催人列隊,恩威詔下血橫流。
北寧北鎮歸天數,傷古傷今惹客愁。
衹有春風無意緒,時時剝蝕古城樓。
註:醫巫閭山下的北鎮市即明朝的北寧城,現城內猶分北寧區,北鎮區。
城內之鐘鼓樓,猶挂“幽州重鎮”之匾。 |
|
zhonggulou
鐘鼓樓
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中國古代主要用於報時的建築,鐘樓和鼓樓的合稱。鐘鼓樓有兩種,一種建於宮廷內,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築。宮廷中的鐘鼓樓除報時外,在朝會時也作節制禮儀之用。此外,唐代寺廟內也設鐘和鼓,元、明時期發展為鐘樓、鼓樓對峙而立,供做佛事之用(見佛寺)。
宮廷中的鐘鼓樓 南朝梁代建康宮正殿東南角已建有鐘樓,但無鼓樓。宮廷中鐘鼓樓同設始於隋代。隋代洛陽宮乾元殿前東南角有鐘樓,西南角有鼓樓,下層設刻漏,按刻漏敲鐘擊鼓。唐代長安太極宮太極殿、大明宮含元殿,北宋汴梁大內文德殿,金代南京隆德殿等均在殿庭東南角建鼓樓,西南角建鐘樓。元大都大明殿、延春閣東廡建有鐘樓,西廡建有鼓樓。到明代,宮殿中就不再建鐘鼓樓了。
城市中的鐘鼓樓 早期城市無專用報時建築。古代裏坊製城市(見裏)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啓閉坊門的信號。唐長安宮城正門承天門和各坊坊門上層都設鼓。州、縣則在衙城正門譙門上設鼓。元大都、明南京城和明清北京城都在城內建造高大的鐘樓和鼓樓,作為全城報時中心。各地方城市也出現獨立於街頭的鐘樓和鼓樓,周圍逐漸形成繁華的商業區。元代以後,鐘鼓樓成為城市的一種公共建築,對街景和城市立體輪廓起重要作用。
城市報時用的鐘鼓樓沿襲承天門、譙門的城樓做法,下為磚砌墩臺,上為木構樓屋。有的在墩頂上加築腰檐,使墩臺象樓的底層,山西大同鐘樓和北京鼓樓就是這樣。
西安實例 西安的鐘樓和鼓樓是現存最古的實例之一。鐘樓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萬歷十年(1582)重修。明西安城的鐘樓建在中軸綫幹道交會處,是城內最高大的公共建築(見圖西安鐘樓),下部為35.5米見方、高8.6米的方形城墩,每面建一券門,十字貫通,墩上建方形重檐三滴水攢尖屋頂的二層木構鐘樓,樓上懸鐘。鼓樓在鐘樓西北側,跨南北街而建,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清代兩次重修。下部為城墩,寬52.6米、高7.7米,設寬6米的券洞,上建重檐三滴水歇山頂的兩層木構鼓樓,面闊7間,進深3間,外形和構造特點都和城樓相似。
(張□采) |
|
鐘鼓樓居委會, 鐘鼓樓社區 鐘鼓樓街道 |
|
|
|
鐘鼓樓村 | 永昌鐘鼓樓 | 會理鐘鼓樓 | 蓋州鐘鼓樓 | 西安鐘鼓樓 | 北京鐘鼓樓 | 海陽鐘鼓樓 | 玉屏鐘鼓樓 | 鐘鼓樓街道 | 銀川鐘鼓樓 | 酒泉鐘鼓樓 | 興城鐘鼓樓 | 瀘州鐘鼓樓 | 惠遠鐘鼓樓 | 德昌鐘鼓樓 | 鐘鼓樓社區 | 居鐘鼓樓張望 | 鐘鼓樓居委會 | 甘棠苑鐘鼓樓 | 海州鐘鼓樓城門 | 陝西鐘鼓樓酒店 | 劍閣古城鐘鼓樓 | 鐘鼓樓中刻漏長 | 鐘鼓樓街居委會 | 西安鐘鼓樓大酒店 | 甘棠苑,鐘鼓樓 | 《茅盾文學奬書係——鐘鼓樓》 | 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於東宮。又遣中使就賜御書詩各一首,臣軾得《紫薇花絶句,其詞雲︰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花對紫微 | 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於東宮又遣中使就賜御書詩各一首臣軾得紫薇花絶句其詞雲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花對紫微 |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張掖鐘鼓樓支行 |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靖遠鐘鼓樓分理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