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南京 >鐘山風景名勝區 > 鐘山風景名勝區·梅花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鐘山風景名勝區·梅花山聯繫方式 地址:南京梅花山 鐘山風景名勝區·梅花山投訴電話 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 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鐘山風景名勝區·梅花山門票價格 10元 鐘山風景名勝區·梅花山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7:00-18:30 鐘山風景名勝區·梅花山交通 公交:遊2、遊2、20路明孝陵下。
   梅花山, 位於明孝陵、石象路旁。原名孫陵崗,亦名吳王墳,因東吳的孫權葬在這裏而得名。1944年汪精衛在日本死後,運回南京,葬在這裏,始正式改名梅花山。 1946年國民黨政府將汪墳炸毀,並在墓地建了一座“觀梅軒”即現在山頂上的建築。
   花山,內外梅花繁茂 現有面積近14萬平方米,栽植了200多個品種的13000餘株梅花。每當春日,來此賞梅的遊客絡繹不絶。 梅花,是南京市花(1982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八屆二次會議通過)。探梅、賞梅是南京的民俗。而南京植梅與賞梅的歷史悠久,歷六朝至今不衰。據史實,城南梅嶺崗、城北鐘山腳下梅花塢,均為植梅、賞梅之佳地。明末徐渭畫《鐘山梅花圖》,繪出“竜蟠勝地,春風十裏梅花”之景觀。當今南京,珍珠泉旅遊度假區(萬株梅海)、古林公園(梅嶺)等處均有梅觀,而尤以中國四大梅園之一梅花山為最佳。每當春季梅花盛開之時,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層層疊疊,雲蒸霞蔚,繁花滿山,一片香海,前來探梅、賞梅者多達四、五十萬人。
   中山陵園管理處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後,開闢了一百多畝荒山,大量栽植了猩猩紅、骨裏紅、照水、宮粉、跳枝、千葉紅、長枝、胭脂、玉碟、送春等珍貴品種,其中“別角晚水”全國獨此一株,尤為珍貴。春季梅花盛開之時,繁花滿山,香飄數裏。來此賞梅的遊人摩肩接踵,高潮時節每天都在十萬以上。為了方便遊人,1982年陵園管理處又在梅花山東北新建了一座旅遊餐廳,以宋代詩人林逋的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命名為“暗香閣。”餐廳為二層建築,用餐時可憑窗欣賞梅花山的醉人景色。樓下還有詠梅齋、疏影堂和知春亭,亭、閣之間有麯折、跌落的回廊相接,整個建築面積約1540餘平方米。
   1992年以來,中山陵園管理處又在梅花山東側開闢了一座新梅園。新梅園是梅花山的延續,又是自成一體的自然山水型梅花專類園。全園面積72309平方米,新植梅樹2500餘株,與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畝園萬株梅。同時,新梅園還配植了櫻花、合歡、池杉等觀賞植物,並鋪設草坪,彌補了季節變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園四季有景。園內還開闢了人工水面6672平方米,分成若幹小的池塘,形成獨特的水景。臨池還築有一座香無涯亭和一座冷香亭,均飾以彩繪,亭頂覆蓋黃色琉璃瓦。
   史料記載,梅花山原為東吳孫權墓所在地。為了紀念這一史跡,1993年,陵園在梅花山東麓新建了一座孫權故事園。同時在孫權故事園中還引種了一百多種日本的梅品種,為梅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品種資源。現在梅花山占地420畝,擁有梅花品種200餘種,梅花1.3萬株,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人,逐漸成為全國的梅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