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 健康 >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目錄
疾病名稱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疾病概述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簡稱金葡肺炎,占成人肺炎的2~3%,幼兒、老年體弱及手術後者發病率;較高,臨床上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
  治療措施:
  1、加強支持療法,有原發感染竈者盡早清除。
  2、抗菌素治療:應早期、聯合、長療程,選用青黴素g或萬古黴素;對耐青黴的金葡菌可選用苯唑青黴素、頭孢菌素類,或與新一代喹諾酮類抗菌素合用。抗菌藥物至少用4周以上。
  3、大多數金黃色葡萄球菌産生青黴素酶,且對甲氧西林的耐藥性正在增加。一般主張用一種能抗青黴素酶的青黴素(如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2g,靜脈註射,每4~6小時1次。另一類主要藥物是頭孢菌素:常用的為頭孢噻吩或頭孢孟多2g,靜脈註射,每4~6小時1次,頭孢唑啉0。5~1。0g,靜脈註射,每8小時1次,或頭孢呋辛750mg,靜脈註射,每6~8小時1次。林可黴素600mg靜脈註射,每6~8小時1次對90%~95%菌株有效。
疾病別名
  金葡肺炎
疾病分類
  兒科
癥狀體徵
  常有弛張高熱,新生兒可為低熱或無熱。肺炎發展迅速,中毒癥狀較明顯。體檢:註意膿胸或膿氣胸體徵,有無肝脾腫大。註意嬰兒有無猩紅熱或麻疹樣皮疹,兒童有無蕁麻疹。
疾病病因
  註意皮膚感染(膿皰、小癤腫、瞼緣炎、甲溝炎)、化膿性扁桃體炎或上感史。
診斷檢查
  1、檢驗送痰、血液及胸腔穿刺液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血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白細胞內出現中毒顆粒,少數患兒有白細胞總數降低。
  2、胸片檢查註意小斑點陰影迅速擴大成大片狀,病竈中心呈蜂窩狀或肺氣囊改變,可出現胸腔滲液或肺大泡。
治療方案
  1、抗生素治療苄星青黴素10萬~50萬u/(kg?d),肌註或靜滴,對耐苄星青黴素金葡菌肺炎,可用苯唑西林、鄰氯青黴素、甲氧西林、紅黴素、桿菌肽、利福平、萬古黴素等。也可用頭孢菌素,第一代頭孢菌素的作用比第二、三代強。療程至少3~4周。
  2、並發膿胸、膿氣胸者應及時抽膿、排氣,必要時胸外科治療。
  3、其他治療、護理及治愈標準同前。
用藥安全
  本病大多並發於葡萄球菌敗血癥,多見於幼嬰及新生兒,年長兒也可發生。以鼕、春兩季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較高的季節多見。常在醫院內或嬰兒室內發生交叉感染引起流行。葡萄球菌能産生多種毒素和酶,如溶血素、葡萄球菌激酶、凝固酶等。
發病率
  金黃色葡萄球菌(SAB)感染兒童的感染性心內膜炎(IE)流行情況不明確。近期,國外學者就其發病情況做了一項研究。他們在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間調查了所有SAB患兒,均在其父母或監護人同意下作了心髒超聲檢查。心內膜炎按改良的Duke標準進行分類。結果在調查期間有51個兒童發生SAB,其中10個兒童(20%)發生IE(6例確診[11.8%] , 4 例可疑[7.8%]),大多數兒童(73%)是由於血管內裝置的感染而感染SAB的,患先天性心髒病的兒童較心髒結構正常的兒童發生IE的機會要高(53% 及 3%)。伴有IE的死亡率高於不伴有IE者(分別為40%和12%)。在這項研究中,SAB感染的兒童患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病率為12%,往往與先天性心髒病及多種血培養陽性有關。SAB感染且伴有IE的兒童的死亡率高。
  妊娠期合併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如何早期診斷?
  (1)孕婦曾有病毒感染史。
  (2)發病急劇,突然出現寒戰、高熱、紫紺及氣急等嚴重中毒癥狀。
  (3)咳嗽,咳出膿性血樣痰,兩側肺部可聽到濕性噦音。
  (4)肺炎患者應用一般抗生素治療不佳時,都應疑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可能,立即送痰和血作細菌學檢查,分離致病菌。結合X綫檢查所見,病變可呈大葉性或肺段性分佈,大片陰影中央可有蜂窩狀透亮區,便可早期確診。
疾病大全
  疾病名稱: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英文名稱:
  藥物療法:抗菌素治療;苯唑青黴素;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抗菌素
  【預後】【概述】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簡稱金葡肺炎,占成人肺炎的2~3%,幼兒、老年體弱及手術後者發病率;較高,臨床上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
  【診斷】
  1、病人咳出痰液中發現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可懷疑本病,確定診斷要從血液培養,膿胸的膿液或氣管或胸腔抽出物中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肺炎球菌不同,較易培養,因此假陰性不多見.最常見的X綫異常為支氣管肺炎伴或不伴膿腫形成或胸腔積液;大葉性實變不多見.肺氣囊強烈提示為葡萄球菌感染.栓塞性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徵是在不相鄰的部位有多發性浸潤,浸潤易形成空洞,這些現象表示病因來源於血管內(如右側心內膜炎或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2、X綫檢查:原發性可見肺內模糊或濃密陰影,內有透亮區。繼發性表現為兩肺散在結節狀陰影及多個空洞。3、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可達20~50×10/L,並有中毒顆粒。痰培養可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 【治療措施】
  1、加強支持療法,有原發感染竈者盡早清除。 2、抗菌素治療:應早期、聯合、長療程,選用青黴素G或萬古黴素;對耐青黴的金葡菌可選用苯唑青黴素、頭孢菌素類,或與新一代喹諾酮類抗菌素合用。抗菌藥物至少用4周以上。 3、大多數金黃色葡萄球菌産生青黴素酶,且對甲氧西林的耐藥性正在增加。一般主張用一種能抗青黴素酶的青黴素(如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2g,靜脈註射,每4~6小時1次。另一類主要藥物是頭孢菌素:常用的為頭孢噻吩或頭孢孟多2g,靜脈註射,每4~6小時1次,頭孢唑啉0。5~1。0g,靜脈註射,每8小時1次,或頭孢呋辛750mg,靜脈註射,每6~8小時1次。第三代頭孢菌素的效果不如第一代或第二代製劑。林可黴素600mg靜脈註射,每6~8小時1次對90%~95%菌株有效。4、一般認為,對甲氧西林耐藥的菌株,對所有β-內酰胺抗生素均有抵抗力。在許多醫院,此類菌株占醫院獲得性葡萄球菌的30%~40%,而僅占社區獲得性感染的5%。如懷疑或經體外藥敏試驗證明對甲氧西林耐藥,一般用萬古黴素。常用劑量為1g靜脈註射,每12小時1次;有腎功能衰竭時適當調整用量。【病因學】
  1、原發性:常見於流感、麻疹及抗菌素選用過程中,以發熱、咳嗽、咳膿血痰、胸痛為主要癥狀,肺內可見單個或多個膿腫竈。 2、繼發性:又稱血源性,發病較慢,臨床上以高熱、寒戰、呼吸睏難等敗血癥癥狀為突出表現,重癥右有神志障礙、呼吸衰竭和休剋;肺內為多發性小膿腫,皮膚及其他部位可見原發性化膿病竈。 【臨床表現】
  葡萄球菌性肺炎儘管來勢兇猛。但有些病情並不嚴重。個別病程較為緩慢。有時形成慢性肺炎或慢性肺膿腫。臨床癥狀與肺炎球菌性肺炎的臨床癥狀相似。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點是容易引起反復寒戰。組織壞死伴膿腫形成和肺囊腫(大多見於嬰幼兒);病情急且有明顯衰竭。膿胸較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存在於胸廓切開後的膿胸或胸壁外傷後血胸使用引流的膿胸中。【預後】
  一般病死率為30%~40%。造成死亡的部分原因是大多數病人伴有嚴重的合併癥。然而有些成年人本來很健康。但在流感後得了這種肺炎。病情發展快。最後導致死亡。抗生素療效慢。恢復期長。
百科大全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
    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一般為凝固酶陽性)所致的肺炎。本病大多並發於葡萄球菌敗血癥,多見於嬰幼兒及新生兒,年長兒也可發生。以鼕春兩季多見。常在醫院內或嬰兒室內發生交叉感染引起流行。起病急,進展快,高熱、呼吸和心率增快,呻吟、咳嗽、青紫等。有時可有猩紅熱樣皮疹及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瀉、腹脹(由於中毒性腸麻痹)等。患兒嗜睡或煩躁不安,嚴重者可驚厥,中毒癥狀常較明顯,甚至呈休剋狀態,肺部體徵出現較早,早期呼吸音減低,有散在濕■音。在發展過程中迅速出現肺膿腫,常為散在性小膿腫。膿胸及膿氣胸是本癥的特點。並發膿胸或膿氣胸時,叩診濁音,語顫及呼吸音減弱或消失。X綫檢查:①臨床癥狀與胸片所見不一致。肺炎初起時,臨床癥狀已很重而X綫徵象卻很少,僅表現為肺紋理增多,一側或雙側小片浸潤影;當臨床癥狀已趨明顯好轉時,在胸片上卻可見明顯病變如肺膿腫和肺大泡等現象。②病變進展迅速,甚至在數小時內,小片炎變就可發展為膿腫。③病程中,多合併小膿腫、膿氣胸、肺大泡。嚴重的還可並發縱隔積氣、皮下氣腫及支氣管胸膜瘻。④胸片上病竈陰影持續時間長。血白細胞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增高,白細胞內可見中毒顆粒。半數嬰幼兒白細胞減少可減到5×10%以下,而中性粒細胞仍較高。白細胞總數減低者預後差。本病一般治療與支氣管肺炎相同。因病情多較嚴重,早期疑為本病,可用青黴素10萬~50萬U/(kg·d)肌註或靜點。對耐青黴素G金葡菌肺炎,可用苯唑西林、鄰氯青黴素、甲氧西林、萬古黴素、林可黴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