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花卉 > 金針花
目錄
No. 1
  黃花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針花、黃花草、七星菜、安神菜。主要分佈於東北東部地區,喜生於乾燥的山坡、荒地、幹草甸子、田邊路旁。具有“觀為花,食為菜、用為藥”的美稱。它的鬍蘿蔔素的含量不亞於鬍蘿蔔,肉質肥大,花味清香,營養價值很高,是著名的鹼性食品。
  黃花菜炒肉是東北傢常菜之一,還可以打鹵、涮鍋
  【名稱】 金針花
  【科別】 百合科
  【別名】 萱草、一日百合、黃花菜
  【原産地】 東亞至東歐
  【用途】 觀賞、花材,花可食用
  生長特性 陽性植物,半日照亦可,不擇土壤
  【形態描述】多年生草本,株高 60-80 公分,地下根部肉質;葉自根部簇生,綫形,長可達 80 公分;花莖自葉叢抽出,頂部 2 或 3 岐,花冠大,喇吧狀,花色變化繁多。
  古時候男兒即將。遠門的時候,會在院子裏種植金針花,讓母親欣賞、照顧,以減輕對自己的想念,所以又叫忘憂花。在花菜類當中,金針花可以說是最漂亮、應用也最廣泛的。它可以鮮食,也可以曬幹後再煮來吃,更可以拿來當觀賞花卉;每年的五月母親節,代表中國母親花的慈祥之花,更是非它莫屬。花黃色或橙紅、暗紫等,花被六片
  金針花屬百合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莖不明顯,根部肥大而多汁,葉子細長形,成叢成簇的生長,夏至秋季開花,花期長達半年以上。開花前纔會從葉叢中抽出花莖,再徐徐的開放。用來食用的金針花,必須趕在花朵綻放前采取,以保持漂亮的色澤。金針花可鮮食或製成幹,鮮食者直接將花蕾洗淨後,下鍋炒肉絲或魚片等;金針幹則必須經過蒸熏、烘幹等加工過程。為了保持鮮黃或橘黃的顔色,在蒸熏時加入一點點硫黃,並在最後階段時脫硫,是民間常用的製作金針幹密訣。它的品種很多,目前在國內栽培的就有數十個品種,以臺東縣為主要産地。觀賞用的金針花大部分都帶微毒性,盡量不要隨便摘食花園裏的金針花,若不小心誤食了帶毒性的品種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
  金針花含有大量的醣類、蛋白質和纖維質,衹有少量的脂肪;而鈣、磷、鐵、維生素a、b1、b2等含量都很高,因此算得上是一種營養蔬菜。選購時,挑選顔色帶黃暈而有香味者,切勿買散發。酸味的、顔色黑褐的、濕氣重的商品。新鮮金針花不一定要除去花藥烹煮,不但費時,而且也會損失一些營養,其實無需在意菜汁或菜湯顔色會有點黑。金針的嫩葉也有人食用,稱為「碧玉筍」,不過市場上並不多,算是稀少的珍品。
  常吃金針花,可清除肺熱、柔和肝氣,預防兒童因燥熱引發的流鼻血現象。並可補血、造血,強化內臟功能,健康的人真的應該多吃。
  金針花以分株法進行繁殖。在傢利用鏟子或鋤頭等工具,挖起帶根的一小叢葉子,即可另行培育,最好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纔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藥效
  【性味】甘,平。
  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性平,味甘。
  有小毒。
  ②《雲南中草藥選》:甘微辛,平。
  功用主治-黃花菜的功效
  養血平肝,利尿消腫。
  治頭暈,耳鳴,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腸下血,水腫,淋病,咽痛,乳癰。
  ①《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補虛下奶,平肝利尿,消腫止血。
  ②《雲南中草藥選》:鎮靜,利尿,消腫。
  治頭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腫,尿路感染,乳汁分泌不足,關節腫痛。
  ③《雲南中草藥》:養血補虛,清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燉肉。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腰痛,耳鳴,奶少:黃花菜根蒸肉餅或煮豬腰吃。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小便不利,水腫,黃疸,淋病,衄血,吐血:黃花菜根三至五錢,水煎服。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月經少,貧血,胎動不安,老年性頭暈,耳鳴,營養不良性水腫: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一至二兩,燉肉或雞服。
  ④治大腸下血:摺葉董草根端膨大體十個,水煎服。
  ⑤治肺熱咳嗽,腮腺炎,咽喉腫痛: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五錢,水煎服。
  (③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 ⑥治乳癰腫痛,瘡毒:黃花菜根搗敷。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⑦治小兒疳積黃花菜葉三錢,水煎服。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近代中外學者對黃花菜的藥用價值更有進一步發現,如日本學者把黃花菜稱“健腦菜”:我國《營養學報》曾評價黃花菜,具有顯著地降低動物血清膽固醇的作用。人們知道,膽固醇的增高是導致中老年疾病和機體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夠抗衰老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蔬菜並不多,而黃花菜恰恰相反恰恰相反具備了這些特點。
  常吃黃花菜還能滋潤皮膚,增強皮膚的韌性和彈力,可使皮膚細嫩飽滿、潤滑柔軟,皺褶減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黃花菜還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輕度的消炎解毒功效,並在防止傳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黃花菜是近於濕熱的食物,瘍損傷、胃腸不和的人,以少吃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相關詞
黃花菜忘憂草萱草金針菜
包含詞
金針花開金針花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