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金屬工藝 > 金蠶
目錄
No. 1
  金鑄的蠶。古代帝王的一種殉葬品。
No. 2
  傳說中的金色蠶。
No. 3
  1、
  金屬鑄的蠶,古用為殉葬之物。晉陸翽《鄴中記》:“永嘉末,發齊桓公墓,得水銀池金蠶數十箔。”
  2、
  八足橢圓金蠶子,頭大眼突體金。
  油潤質脆氣清香,溫腎清肝明目。
  該昆蟲主要分佈於我國雲南一帶,喜歡群居,以各種植物的果實和花瓣為食。
  【性狀】本品略呈八足狀扁橢圓形,長1.6~3.0cm,寬約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澤。頭部大,與胸部略呈三角形,復眼突出,卵圓狀,單眼1對,觸角1對各5節,多已脫落。背部有翅2對,外面的1對基部較硬,內部1對為膜質,透明;胸部有足3對,多已脫落。腹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每節近邊緣處有突起的小點。質脆,折斷後腹內有淺棕色的內含物。氣特異,味微鹹。
  [炮製]揀淨雜質,篩去灰屑,以文火微炒後用。
  [成分]含天蠶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櫚酸、油酸;其香氣來源於酮。含蛋白質含量高、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多種微甲殼質等。
  【性味與歸經】鹹,溫。歸肝、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理氣止痛,溫中助陽。用於,肝胃氣痛,腎虛陽痿,眼幹舌燥。
  【貯藏】置木箱內襯以油紙,防潮、防蛀。
  氣味: 鹹、溫、無毒。《醫宗金鑒》
  主治: 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元陽不足,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用金蠶一兩(半生焙),車前子(微炒)、陳桔皮各四錢,白术(焙)五錢,杜仲(酥炙)八錢,人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錢五分,以????開水或????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No. 4
  1、金屬鑄的蠶,古代帝王的一種殉葬品。《後漢書·張奐傳》“奢非 晉文 ” 李賢 註引 晉 陸翽 《鄴中記》:“ 永嘉 末, 齊桓公 墓,得水銀池金蠶數十箔。” 唐 許渾 《懿安皇太後輓歌詞》:“未信金蠶老,先驚玉燕空。” 清 蔣士銓 《一片石·夢樓》:“金蠶玉佩,多是野人鋤,難覓 周 官墓。”
  2、八足橢圓金蠶子,頭大眼突體金。
  油潤質脆氣清香,溫腎清肝明目。
  該昆蟲起源於我國雲南一帶,喜歡群居,以各種植物的果實和花瓣為食,其糞便泡酒有明目的功效。
  【性狀】本品略呈八足狀扁橢圓形,長1.6~3.0cm,寬約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澤。頭部大,與胸部略呈三角形,復眼突出,卵圓狀,單眼1對,觸角1對各5節,多已脫落。背部有翅2對,外面的1對基部較硬,內部1對為膜質,透明;胸部有足3對,多已脫落。腹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每節近邊緣處有突起的小點。質脆,折斷後腹內有淺棕色的內含物。氣特異,味微鹹。
  [炮製] 揀淨雜質,篩去灰屑,以文火微炒後用。
  [成分] 含天蠶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櫚酸、油酸;其香氣來源於酮。含蛋白質含量高、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多種微甲殼質等。
  【性味與歸經】鹹,溫。歸肝、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理氣止痛,溫中助陽。用於,肝胃氣痛,腎虛陽痿,眼幹舌燥。
  【貯藏】置木箱內襯以油紙,防潮、防蛀。
  氣味: 鹹、溫、無毒。《醫宗金鑒》
  主治: 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元陽不足,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用金蠶一兩(半生焙),車前子(微炒)、陳桔皮各四錢,白术(焙)五錢,杜仲(酥炙)八錢,人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錢五分,以????開水或????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3、傳說中的金色蠶。 唐 蘇鶚 《杜陽雜編》捲上:“﹝ 彌羅國 ﹞有桑,枝幹盤屈,覆地而生,大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百畝。其上有蠶,可長四寸,其色金,其絲碧,亦謂之金蠶絲。”
近義詞
金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