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在山東省濟南市西門外趵突泉公園內。泉水清澈﹐在日光輝映下有如金綫浮現﹐故名。 |
|
金綫泉聯繫方式地址:趵突泉公園來賓接待室之北。
郵編:250000金綫泉投訴電話濟南市旅遊投訴電話:0531-87937762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金綫泉門票價格5元金綫泉節慶活動濟南國際武術節8、9月份
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武術愛好者雲集濟南,切磋武藝,習武會友。
金綫泉開放時間8:00——18:00金綫泉最佳旅遊時間濟南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年平均降水量650—700毫米。1月最冷,平均氣溫—0.2℃;7月最熱,平均氣溫30.4℃。
最佳旅遊時間:秋天。
金綫泉特別提醒春天的金綫泉和鼕天值得一遊。金綫泉美食濟南以清香、鮮嫩、味純著稱,一菜一味,百菜不重。用高湯調製是濟南菜的一大特色。糖醋鯉魚、宮爆雞丁、九轉大腸、湯爆雙脆、奶湯蒲菜、南腸、玉記扒雞、濟南烤鴨等都是傢喻戶曉的濟南名菜。濟南著名的風味小吃有:鍋貼、灌湯包、盤絲餅、糖穌煎餅、羅汗餅、金錢酥、清蒸蜜三刀、水餃等。
金綫泉住宿在濟南旅遊,您總可輕而易舉找到滿意的住宿。濟南有各類賓館、飯店、旅館不計其數,僅星級賓館就有近五十傢,另有數十傢國內旅遊定點飯店,可滿足衆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
位於濟南市商業中心北園路的竜都國際大酒店(五星級標準,豪華涉外),升平街的山東貴都大酒店(三星級),均享有盛名,可優先考慮餐宿。
濟南星級賓館標準間的房價,經打折後實際成交的,四星級一般不低於320元,三星級一般不低於220元,二星級一般不低於160元,相當於一星級飯店的標準間價格在百元左右。
金綫泉購物濟南著名的工藝品有:磁銹、黑陶、木魚石、面塑、羽毛畫、絹花等;土特産有:明湖蓮藕、平陰阿膠、北園蒲菜、大貨山查、核桃、泰山小白梨等。其中,平陰阿膠是一種名貴的中藥,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以質量的好壞而論。
濟南最繁華的商業街是泉城路,大觀園附近、人民商場附近和南門附近也是較熱鬧的商業街區。
金綫泉交通市內有到達金綫泉的公交綫。金綫泉玩法遊玩、攝影、旅遊、
位於趵突泉公園來賓接待室之北,因兩泉對流,日光照射水底在水面上形成一條水綫之故命名。
老金綫泉即金《名泉碑》上所列的金綫泉,位於趵突泉東北側,尚志堂和魚展室之間。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也著錄。泉池石砌,方形,池內北壁,有一長方條石,上刻隸書“老金綫泉”4字,係當代濟南書法傢李鐘餘書。池西青鬆夔石相映,池中泉水清澈,青藻浮動,錦魚潛遊。
該泉是濟南著名的奇泉。水盛時,泉水從池底兩邊對涌,且流勢相當,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條水綫,漂浮移動,時隱時現,陽光一照,閃閃發光,故名。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對老金綫泉做了較早的記載:“石瓷方池,廣袤丈餘,泉亂發其下,東註城壕中,澄澈見底。池心南北有金綫一道,隱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則綫紋遠去。或以杖亂之,則綫輒不見,水止如故。”宋代,金綫不僅白天可以看到,而且在清明的夜間也顯明易見。曾鞏《金綫泉》詩記述:“玉瓷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雲依美藻爭成縷,月照靈漪巧上弦。”
明清兩代,金綫尚看得清晰。清代文學家劉鶚在《老殘遊記》中寫道:“那士子便拉着老殘蜇到池子西面,彎了身體,側着頭,嚮水面上看,說道:‘你看,那水面上有一條綫,仿佛遊絲一樣,在水面上搖動,看見了沒有?’老殘也側了頭照樣看去。看了些時,說道:‘看見了,看見了,這是什麽緣故呢?’想了一想,道:‘莫非底下是兩股泉水,力量相敵,所以中間擠出這一綫來?’那士子道:‘這泉見於著錄好幾百年,難道這兩股泉的力量,經歷這麽久就沒有個強弱嗎?’老殘道:‘你看,這綫常常左右擺動,這就是兩邊泉力不勻的道理了’。那士子倒也點頭會意。”後來水面縮小,水勢減弱,並以石砌池,金綫便不常見了。
1956年建公園時,另立金綫泉,故此泉改稱“老金綫泉。”
泉邊風光秀美。歷史上文人官紳多於此大興土木。宋朝即在這裏修建館捨,金元詩人杜仁傑曾宿居其內,並寫有《宿金綫泉》詩一首。清王培苟《鄉園憶舊錄》載:“元時設秀春院於其地,檀板銀箏,殆金陵板橋之比。”清同治八年(1869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又於此建尚志書院,俗稱尚志堂。光緒十八年(1892年),在金綫泉南邊建“悠然亭”,於上可遠眺千佛山景色。至今,尚志堂建築仍存。 |
|
金綫泉位於趵突泉東北側,尚志堂與皇華軒之間。泉池呈長方形,原長4丈,寬2丈。由於水面有一條遊移飄動的水綫波紋,映日凝望,宛如一條金光閃閃的金綫浮於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作了極為生動的描述:“石甃方池,廣袤丈餘,泉亂發其下,東註城濠中。澄澈見底,池心南北有金綫一道隱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則綫紋遠去。或以杖亂之,則綫輒不見,水止如故,天陰亦不見。”曾鞏《金綫泉》詩云:“玉甃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雲依美藻爭成縷,月照靈漪巧上弦。”
明清時期,金綫尚能清晰地見到,後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壞,水面亦隨之縮小,水勢減弱,金綫則從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園擴建時,在原金綫泉東約20米處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現了金綫。於是人們便將這泉稱為“金綫泉”,並將清同治九年(1870)江蘇吳興丁彥臣題寫的“金綫泉”三字石刻移嵌在這泉的東壁上。而將原金綫泉改稱“老金綫泉”,由濟南書法傢李仲餘新題“老金綫泉”(隸書)四字嵌刻於池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