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金優明100
  金優明100是福建省三明市農科所選用優質不育係金23a與抗病恢復係明恢100配組育成的早熟雜交水稻新組合。明恢100是三明市農科所於1999年育成的優質、抗病、高産、恢復力強、配合力好的早熟恢復係。金優明100於2004年1月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 金優明100的選育經過
  1994年秋我們用植株較高、分蘖力強、長相清秀、米質優、恢復力強、配合力好的中遲熟恢復係明恢63與早熟強恢復係明恢82進行晚×早交,以期通過不同生態型雜交,選育高配合力的早熟恢復係。1995年春在海南種植f1(田間編號hn94-1045)全播全插,表現生長勢強,大穗粒多,結實好,並混收。1995年秋在本所試驗田種植f2(田間編號re95-2065)群體性狀分離,選擇早熟、綜合性狀好的單株8株。1996年春在本所種植f3株係,同時參加稻瘟病區鑒定,中選10個單株。1997年春在本所試驗田種植f4,選擇單株,與珍汕97a不育係測交。1998年春在本所種植f5, 田間編號為rm98-h64,群體表現整齊一致,株葉形態好,綜合性狀優良株係,混收與v20a倒種製種。
  其混收種子於1999年春進入測交圃種植(編號rm99-k133),相應組合珍汕97a/rm98-h64表現突出,當年晚季與金23a、珍汕97a倒種製種。1999年鼕將rm98-h64命名為明恢100,相應組合金23a/rm98-h64命名為金優明100
  2. 特徵特性
  2.1 主要農藝性狀:金優明100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5d,比威優77長2-3d,株高100cm左右,莖桿粗壯,耐肥抗倒,株葉形態好,穗大粒多,結實率高,分蘖力中,苗期耐寒性中等,一般畝有效穗18萬,穗長23-24cm,每穗總粒數100-120粒,結實率80左右,千粒重27g。
  2.2 産量表現:該組合2000年早季參加本所三重複品比試驗,平均單産573kg/667m2,比對照汕優77增59.2kg/667m2,增産11.5%。早季參加省攻關優質稻展示,産量490kg/667m2,比南廈060(ck)增産20.25%。2001年早季參加福建省優質稻組區試,平均産量483.93 kg/667m2,比威優77增産2.3%,居第一位;2002年早季參加福建省早雜遲熟區試,平均産量490.61 kg/667m2,比威優77增産1.02%,居第三位。2003年參加福建省早稻生産試驗平均産量493.88kg/667m2,比對照增産6.05%。
  2.3 抗性 :2001-2002年在福建省區試品種抗稻瘟病鑒定結果:兩年葉瘟抗性指數分別為72.22%和74.07%,對照威優77分別為36.11%和37.04%;穗頸瘟抗性指數分別為59.72%和29.63%,對照威優77分別為16.67%和29.63%。苗期室內人工接菌鑒定,抗菌株率分別為55.56%和50%,對照威優77分別為33.33%和0。抗稻瘟病能力表現優於對照威優77。
  2.4 米質:金優明100米質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結果:糙米率80.4%,精米率72.8%,整精率54.9%,粒長6.7mm,長寬比3.2,堊白率35%,堊白度4.2%,透明度1級,鹼消值3.2,膠稠度43mm,直鏈澱粉含量19.3%,蛋白質含量10.4%。其中有六項指標達部頒優質米一級標準,四項指標達二級標準。
  3 栽培技術措施
  該組合表現高産、穩産、適應性廣、苗期耐寒性中、抗倒性強、米質較優等。適宜在我省作早稻和長江中下遊用晚稻種植,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3.1 適時播種,及時移栽:作早稻種植,宜在3月上中旬播種,秧齡宜控製在35d以內。選擇肥力中上,嚮陽,排灌方便的田塊作秧田,施足基肥,及時施分蘖肥,促進低位蘖早萌發,早生長。在一葉一心時,可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兌水500倍液噴施,以培育多蘖壯秧。
  3.2 合理密植,扦足基本苗:密植規格以20.0cm×20.0cm為宜,叢扦帶蘖秧2粒𠔌,畝扦足基本苗3萬以上。提倡淺扦,以利早發。
  3.3 施足基肥,及時追肥:基肥着重施用農傢肥。金優明100需施純n 10.5kg/667m2,n : p2o5 : k2o=1 : 0.5 : 0.7。基肥施40%的純n,50%的磷鉀肥;分蘖肥於移栽後10d以內施用40%的純n,50%磷鉀肥;20 %的純n於移栽後15-20d施用。
  3.4 水份管理:淺水勤灌,幹濕相間,做到“寸水返青,淺水分蘖,夠苗曬田,有水孕穗,幹濕壯籽”。
  3.5 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暝蟲、紋枯病、飛虱。在稻瘟病重病區要註意防治稻瘟病。
  4 製種技術要點
  金優明100早稻製種播差期宜安排:時差37d,葉差6.5葉;秋製播差期宜安排:時差27-28d,葉差5.0-5.2葉。播差期安排上力求母本比父本早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