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象:屬於哺乳綱的1目,通稱象,是生活在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主要外部特徵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具纏捲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本目僅有象科1科共2屬2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佈範圍已縮小,主要産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非洲象則廣泛分佈於整個非洲大陸。
野象的食象很大,一頭成年野象一天大約需要吃300千克的食物,它們主要是以樹葉果實樹枝竹子等為主食.
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麯。鼻長幾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 6個頰齒,自前嚮後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睾丸隱於腹腔內;雌象前腿後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耳大,體型較大,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原和河𠔌地帶。群居,雄獸偶有獨棲。以植物為食,食量極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壽命約80年。一些象已被人類馴養,視為傢畜,可供騎乘或服勞役。象牙一直被作為名貴的雕刻材料,價格昂貴,故象遭到大肆濫捕,數量急劇下降。
對於大象的馴養,在漢文古籍中多有記載。傣族的先民為古代“百越”的一部分,也稱為“滇越”,其居住地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被稱為“乘象國”。《蠻書》記唐代傣族的“象耕”:“開南(今景東)已南養象,大於水牛,一傢數頭養之,代牛耕也”。馴養大象的最早時間難以考證,但以“一傢數頭”,可知其規模是相當大的,如在傣族頭領帕雅真建立“景隴金殿國”時(公元1160——1180年)就“有象九千頭”。馴養大象作“乘象”,主要供這裏的各級土司享用,明代文獻記載說:“俗以坐象為貴,以銀鏡十數為絡,銀釘銀鈴為緣,鞍之面以鐵為欄,漆以丹,籍以重裵,懸以銅鈴。鞍後奴一人,執長鈎為疾徐之節,招搖於道”。作“象耕”即“象自蹈土,……壤糜泥易,人隨種之”。作“象戰”即“象披甲、負戰褸、若欄盾,懸竹筒於兩旁、置短槊其中,以備擊刺”。也作為主要“方物”由土司們嚮中原天朝上貢“馴象、象齒”,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明朝的270多年中,西雙版納上貢的馴象和象齒就有27批之多。在以前,西雙版納養象很多,每一個勐都有一個為土司養象的村寨——曼掌,如今,在西雙版納還保留了許許多多的“曼掌”村名,但它們已是空有其名。由於主要是象戰和狩獵上貢使西雙版納的大象銳減,到近代已成為瀕危的物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