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竜 > 野蠻盜竜
目錄
No. 1
  中文名稱( chinese )→ 野蠻盜竜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atrociraptor
  發音( pronounced )→ a-tro-ki-rap-tor
  含義( meaning )→ 屬名:"atroci"拉丁文意為"野蠻,未開化的"|"raptor"則是盜賊
  種名:獻給馬修(wayne marshall)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竜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竜類
  maniraptorifromes 手盜竜形類
  maniraptora 手盜竜類
  paraves 近鳥類
  eumaniraptora 真手盜竜類
  deinonychosauria 恐爪竜類
  科( family)→ dromaeosauridae 馳竜科
  亞科( subfamily)→ dromaeosaurinae 馳竜亞科
  屬( genus )→ atrociraptor 野蠻盜竜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a. marshalli馬修野蠻盜竜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campanian maastrichtian
  分佈( found in )→ 加拿大艾伯塔省
  發現地層( stratum )→ 馬蹄鐵峽𠔌(horseshoe canyon)層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1.5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currie, varricchio, 2004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currie, varricchio, 2004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a]柯裏(philip j. currie)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恐竜獵人,他於1996年5月在《國傢地理雜志》上發表關於恐竜蛋化石的文章。作為皇傢泰勒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的館長,他收集了很多的化石蛋和窩,有些是在距離博物館僅200英裏處發現的。在南艾伯塔省一個豐富的窩化石採集點, 柯裏因發現蛋和窩被政府授以一筆奬——因為蛋裏含有鴨嘴竜胚胎的纖細骨頭。
  2004年,柯裏又有新的獵物,他與維利切奧(david j. varricchio)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馬蹄鐵峽𠔌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了一馳竜類新品種,研究後命名為野蠻盜竜(atrociraptor),化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個不很完整的21釐米長的頭骨。
  柯裏表示,這片恐竜墳場已經發現了125年,迄今發現了多種恐竜,但新種肉食恐竜則是14年來首次在此發現。小型的野蠻盜竜的話是非常難得,因為其保存非常睏難。早在1995年,我們就發現了野蠻盜竜的部分頭骨碎片。研究還表明野蠻盜竜與馳竜(dromaeosaurus)有密切的親緣關係。
No. 2
  中文名稱( chinese )→ 野蠻盜竜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atrociraptor
  發音( pronounced )→ a-tro-ki-rap-tor
  含義( meaning )→ 屬名:"atroci"拉丁文意為"野蠻,未開化的"|"raptor"則是盜賊
  種名:獻給馬修(wayne marshall)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竜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竜類
  maniraptorifromes 手盜竜形類
  maniraptora 手盜竜類
  paraves 近鳥類
  eumaniraptora 真手盜竜類
  deinonychosauria 恐爪竜類
  科( family)→ dromaeosauridae 馳竜科
  亞科( subfamily)→ dromaeosaurinae 馳竜亞科
  屬( genus )→ atrociraptor 野蠻盜竜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a. marshalli 馬修野蠻盜竜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campanian maastrichtian
  分佈( found in )→ 加拿大艾伯塔省
  發現地層( stratum )→ 馬蹄鐵峽𠔌(horseshoe canyon)層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1.5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currie, varricchio, 2004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currie, varricchio, 2004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野蠻盜竜(學名Atrociraptor)是馳竜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麥斯特裏希特階的加拿大艾伯塔省。模式種標本,稱為馬修野蠻盜竜(A. marshalli),是於近德蘭赫勒市的馬蹄峽𠔌地層被發現,它包含了部份上顎骨、下顎骨及牙齒。頭顱骨很短及高。牙齒本身較直,但是於齒槽中斜嚮生出,形成一排耙狀牙齒。一些獨立的牙齒,以往被認為是蜥鳥盜竜,亦在馬蹄峽𠔌地層被發現,特徵是異常大的鋸齒邊緣。
  野蠻盜竜的大小與成年斑比盜竜相當。野蠻盜竜與斑比盜竜及其他迅猛竜屬有所不同,在於它那同齒型及短而深的口鼻部。野蠻盜竜與恐爪竜是近親,這是因它們有着大量的相同的衍生特徵。
  [a]柯裏(philip j. currie)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恐竜獵人,他於1996年6月在《國傢地理雜志》上發表關於恐竜蛋化石的文章。作為皇傢泰勒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的館長,他收集了很多的化石蛋和窩,有些是在距離博物館僅200英裏處發現的。在南艾伯塔省一個豐富的窩化石採集點, 柯裏因發現蛋和窩被政府授以一筆奬——因為蛋裏含有鴨嘴竜胚胎的纖細骨頭。
  2004年,柯裏又有新的獵物,他與維利切奧(david j. varricchio)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馬蹄鐵峽𠔌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了一馳竜類新品種,研究後命名為野蠻盜竜(atrociraptor),化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個不很完整的21釐米長的頭骨。
  柯裏表示,這片恐竜墳場已經發現了125年,迄今發現了多種恐竜,但新種肉食恐竜則是14年來首次在此發現。小型的野蠻盜竜的話是非常難得,因為其保存非常睏難。早在1995年,我們就發現了野蠻盜竜的部分頭骨碎片。研究還表明野蠻盜竜與馳竜(dromaeosaurus)有密切的親緣關係。
英文解釋
  1. lat.:  Atrociraptor